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就听说作家黑柳彻子写的“豆豆系列”书籍是很好的教育类读物。有很深的教育意义,在网上浏览了一番,大家的评价颇高。于是我去图书馆借“豆豆系列”,管理员说:“你来晚了,就只剩下《丢三落四的小豆豆》这本了。”我心头掠过一丝遗憾,早点来就好了,不过还是一阵窃喜,还算幸运,赶上了最后一本。然而,我在研读的中途出现了好几次想放弃的想法,但我总想,美的风景在后头吧。今天终于读完了,心中满是疑惑。
首先,导向错误。封面上对于本书的介绍是这样的:“《丢三落四的小豆豆》记录了小豆豆长大后的故事,这些常人觉得应该做好。却被小豆豆‘摘砸了’的事,虽然看似好笑。却折射出小豆豆天性中纯真友善、乐观积极的光辉。”带着这个介绍,我坚持读完了此书,确实是一本“被搞砸了的事情”的集合,但我却没有读出纯真友善与乐观积极,我只是觉得这些故事过于幼稚与平庸。现代社会的信息业发达,各种观念和思想以及高端的创意设计产物,通过电视、电脑、广告等传媒无孔不入地刺激着孩子渴求认知世界的心灵,小孩接触新事物新观念与大人思想的机会不可阻挡,他们的审美情趣需要正确的引导,书中的砸事便无法与他们的精神现状有机吻合,当然,我们也可以谈现在孩子的童心,但作为满足孩子精神需求的作品,其趣味性和影响力,此书远远比不上《喜羊羊与灰太狼》等故事。
更值得提出来的是。尽管人总是犯错,但人是怀着把事情做好的心去做事的。书,是人心灵的导航仪,而此书似乎在推崇把事情办砸了是一件很可爱的事情,让孩子把办砸事当成模仿对象,当成学习目标,那如此下来,热衷于此书的人,老时不时故意干点小坏事,选择反叛作为个性,选择哗众取宠树立“小精灵”形象,最终换来的就是大家的不喜欢。
其次,立意太浅。书中所有的故事都是“我”这个女孩子的小我情感和见闻,以“我”开头,以“我”为中心,以“我”结尾,缺乏思想见地。读完此书后,我也进行了一些调查,发现爱看此书的大多是生性显孤僻,气量偏小的女孩子。因为她们和书中的女孩一样,喜欢关注小我的东西,能与“我”产生共鸣。相反。男孩子和阳光大气的女孩大多不爱看这本书,他们觉得书中的事太傻。一个心思整天只沉浸在自我小世界里的孩子是没有时间去关注他人的,也不懂得如何与他们相处合作的,而对于广博深远l的东西,比如天、地、宇宙、社会问题、整个人类的生命等等,他们只会觉得遥远、懵懂和漠然。那么这样的孩子,又如何能有高远的目光、博大的胸怀、远大的理想呢?
最后,语言太泛。书中所记故事大多泛泛而谈,有记流水账之嫌,而叙述这些故事的用语也语无伦次,让人读来很吃力。比如119页“给儿子”这章节中的第一段:
“我第一次的美国之旅,买了十个非常漂亮——但很大——的掸子,闹了个大笑话,这件事我已经在前文中写过了,但实际上我还买了一样东西,想起这个时(此处可能为印刷错误,应当是‘事’),让我有些难过。”
显然,第一句话就很拗口,我们可以说“我的第一次美国之旅”或者更通俗点地说“我第一次去美国的时候”,而不会也不应该在一本堪称为著作的书中写下“我第一次的美国之旅”这样语序明显不当的句子来。而这段话,从整体来看,无非就是要表达第一次去美国的时候,买了某个不该买的东西而难过,中间那几句关于前文提到过的买了十个漂亮的大大的掸子的事,既做不了铺垫,也成不了衬托,完全没有必要写进去。
书中诸如此类的语言问题随处可见。书,如果缺乏精到、精彩的语言运用,甚至还有显而易见的语法错误,就不能堪称是一本好书,而只是一本消磨时光的书。古往今来,凡是能写好文章的人,必须具备一定修辞美学的功力,好的作品,如古代中国的《红楼梦》,西方的《哈姆雷特》,词语的内含与外延的把握,比兴的运用,都经得起推敲,甚至让人拍案叫绝。当代社会,影视传媒得到极大的发展,造就了一大批睿智的、语言能力极强的播音主持人,如央视鞠萍主持儿童节目所说的话,赵忠祥悼念罗京的短文,句子用词十分轻松又非常恰当,随口而出,但任何一字的变动味道都不如原话恰到好处了。而好的台词,好的讲话,好的书很多。因此,同样的时间,读一本好书,与读一本泛泛而论的泛泛读物相比,会有更多的收获。更美的享受。也许《丢三落四的小豆豆》原著的语言比译本的更精准,然而我们能读到的是这样的译本。有限的时间与精力应该与经得起推敲的好书为伴。
我直率地指出本书的一些问题,也借此希望我们的孩子们能进步,对社会上流行的东西有自己的见解,对别人说好的东西也可提出问题,寻找正确的方向和价值观。
首先,导向错误。封面上对于本书的介绍是这样的:“《丢三落四的小豆豆》记录了小豆豆长大后的故事,这些常人觉得应该做好。却被小豆豆‘摘砸了’的事,虽然看似好笑。却折射出小豆豆天性中纯真友善、乐观积极的光辉。”带着这个介绍,我坚持读完了此书,确实是一本“被搞砸了的事情”的集合,但我却没有读出纯真友善与乐观积极,我只是觉得这些故事过于幼稚与平庸。现代社会的信息业发达,各种观念和思想以及高端的创意设计产物,通过电视、电脑、广告等传媒无孔不入地刺激着孩子渴求认知世界的心灵,小孩接触新事物新观念与大人思想的机会不可阻挡,他们的审美情趣需要正确的引导,书中的砸事便无法与他们的精神现状有机吻合,当然,我们也可以谈现在孩子的童心,但作为满足孩子精神需求的作品,其趣味性和影响力,此书远远比不上《喜羊羊与灰太狼》等故事。
更值得提出来的是。尽管人总是犯错,但人是怀着把事情做好的心去做事的。书,是人心灵的导航仪,而此书似乎在推崇把事情办砸了是一件很可爱的事情,让孩子把办砸事当成模仿对象,当成学习目标,那如此下来,热衷于此书的人,老时不时故意干点小坏事,选择反叛作为个性,选择哗众取宠树立“小精灵”形象,最终换来的就是大家的不喜欢。
其次,立意太浅。书中所有的故事都是“我”这个女孩子的小我情感和见闻,以“我”开头,以“我”为中心,以“我”结尾,缺乏思想见地。读完此书后,我也进行了一些调查,发现爱看此书的大多是生性显孤僻,气量偏小的女孩子。因为她们和书中的女孩一样,喜欢关注小我的东西,能与“我”产生共鸣。相反。男孩子和阳光大气的女孩大多不爱看这本书,他们觉得书中的事太傻。一个心思整天只沉浸在自我小世界里的孩子是没有时间去关注他人的,也不懂得如何与他们相处合作的,而对于广博深远l的东西,比如天、地、宇宙、社会问题、整个人类的生命等等,他们只会觉得遥远、懵懂和漠然。那么这样的孩子,又如何能有高远的目光、博大的胸怀、远大的理想呢?
最后,语言太泛。书中所记故事大多泛泛而谈,有记流水账之嫌,而叙述这些故事的用语也语无伦次,让人读来很吃力。比如119页“给儿子”这章节中的第一段:
“我第一次的美国之旅,买了十个非常漂亮——但很大——的掸子,闹了个大笑话,这件事我已经在前文中写过了,但实际上我还买了一样东西,想起这个时(此处可能为印刷错误,应当是‘事’),让我有些难过。”
显然,第一句话就很拗口,我们可以说“我的第一次美国之旅”或者更通俗点地说“我第一次去美国的时候”,而不会也不应该在一本堪称为著作的书中写下“我第一次的美国之旅”这样语序明显不当的句子来。而这段话,从整体来看,无非就是要表达第一次去美国的时候,买了某个不该买的东西而难过,中间那几句关于前文提到过的买了十个漂亮的大大的掸子的事,既做不了铺垫,也成不了衬托,完全没有必要写进去。
书中诸如此类的语言问题随处可见。书,如果缺乏精到、精彩的语言运用,甚至还有显而易见的语法错误,就不能堪称是一本好书,而只是一本消磨时光的书。古往今来,凡是能写好文章的人,必须具备一定修辞美学的功力,好的作品,如古代中国的《红楼梦》,西方的《哈姆雷特》,词语的内含与外延的把握,比兴的运用,都经得起推敲,甚至让人拍案叫绝。当代社会,影视传媒得到极大的发展,造就了一大批睿智的、语言能力极强的播音主持人,如央视鞠萍主持儿童节目所说的话,赵忠祥悼念罗京的短文,句子用词十分轻松又非常恰当,随口而出,但任何一字的变动味道都不如原话恰到好处了。而好的台词,好的讲话,好的书很多。因此,同样的时间,读一本好书,与读一本泛泛而论的泛泛读物相比,会有更多的收获。更美的享受。也许《丢三落四的小豆豆》原著的语言比译本的更精准,然而我们能读到的是这样的译本。有限的时间与精力应该与经得起推敲的好书为伴。
我直率地指出本书的一些问题,也借此希望我们的孩子们能进步,对社会上流行的东西有自己的见解,对别人说好的东西也可提出问题,寻找正确的方向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