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十二五”时期各项规划的编制工作,2010年初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印发江西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赣府厅[2010]4号),根据《通知》精神,省发改委发布了“十二五”社会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编制思路,省教育厅专门成立了由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虞国庆任组长的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组织协调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进行调研,委厅各有关处室共完成研究报告21份。在此基础上组织初稿起草、编制,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多次修改,八易其稿,形成了《江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教育“十二五”规划》),经报请省政府审定后下发。《教育“十二五”规划》特色鲜明,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结果,是改革创新、勇于探索的体现。
一、系统思考,注重衔接。《教育“十二五”规划》既体现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又紧密结合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在内容上注重与上述文件要求相衔接。特别是“教育发展重点工程”专栏与《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完全对接,并适当扩充。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与《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十大改革试点一致,并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备案意见的通知》内容相协调。
二、体现时代,突出背景。《教育“十二五”规划》认真贯彻了中央的要求和各级领导的最新指示精神,充分反映了最新的教育改革发展思路和理念。在加大学前教育投入方面,要求做到预算有科目、增量有倾斜、投入有比例、拨款有标准、资助有制度;在职业教育方面,要求探索建立从中职向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纵向衔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方面,要求“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推行校长职级化”;在优化政府管理职能方面,要求对达到一定标准的设区市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根据设区市财力状况和要求,逐步上划省管;在民办教育方面,要求“支持有条件的独立学院申请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要求实施“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方面,要求“依托高水平大学建立一批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探索大学教师发展的有效机制”等等。
三、锐意改革,注重创新。《教育“十二五”规划》在注重传承的基础上力求有所创新,突出江西特色。在编写体例方面,跳出了按照“成就、机遇挑战、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的传统规划编写体例。在指导思想方面,提出提升教育幸福指数、实现“五乐”工作目标,这是继续提高教育“五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在专栏设置方面,突出工作重点,设立了四个专栏,即:“十一五”教育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十二五”主要目标、教育发展重点工程、教育改革试点,这既突破了以往教育“五年规划”的编写方式,又不同于一些省份教育规划专栏设置。在高等教育方面,要求普通本科高校逐步退出高职(高专)教育,高职(高专)院校逐步退出中职教育。在更新教育观念方面,要求引导广大青少年存高远之志,做红色精神的传承者;修高尚之德,做社会新风的引领者;成报国之才,做勤奋好学的进取者;行务实之风,做跨越崛起的先行者。
四、便于操作,监督有据。《教育“十二五”规划》客观总结了“十一五”时期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冷静分析了当前江西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发展目标、政策措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完善教育体系方面,对各类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比较明确的发展方向、工作抓手和工作重点;在教育改革发展“两大支撑(经费、师资)”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重申了2012年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并保持稳定增长;在强化督导评估方面,要求建立一年一报告,一年一考核、一年一评估等制度,切实做到决策以规划为依据、工作以规划为指南、考核以规划实施效果为标准。建立劝诫问责机制,对规划执行不力的有关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江西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路径非常清晰,关键在于落实。让我们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教育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一、系统思考,注重衔接。《教育“十二五”规划》既体现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又紧密结合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新要求。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在内容上注重与上述文件要求相衔接。特别是“教育发展重点工程”专栏与《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完全对接,并适当扩充。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与《江西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十大改革试点一致,并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备案意见的通知》内容相协调。
二、体现时代,突出背景。《教育“十二五”规划》认真贯彻了中央的要求和各级领导的最新指示精神,充分反映了最新的教育改革发展思路和理念。在加大学前教育投入方面,要求做到预算有科目、增量有倾斜、投入有比例、拨款有标准、资助有制度;在职业教育方面,要求探索建立从中职向高职、应用型本科、专业硕士纵向衔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方面,要求“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推行校长职级化”;在优化政府管理职能方面,要求对达到一定标准的设区市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根据设区市财力状况和要求,逐步上划省管;在民办教育方面,要求“支持有条件的独立学院申请转设为独立建制的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要求实施“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方面,要求“依托高水平大学建立一批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探索大学教师发展的有效机制”等等。
三、锐意改革,注重创新。《教育“十二五”规划》在注重传承的基础上力求有所创新,突出江西特色。在编写体例方面,跳出了按照“成就、机遇挑战、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的传统规划编写体例。在指导思想方面,提出提升教育幸福指数、实现“五乐”工作目标,这是继续提高教育“五率”,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在专栏设置方面,突出工作重点,设立了四个专栏,即:“十一五”教育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十二五”主要目标、教育发展重点工程、教育改革试点,这既突破了以往教育“五年规划”的编写方式,又不同于一些省份教育规划专栏设置。在高等教育方面,要求普通本科高校逐步退出高职(高专)教育,高职(高专)院校逐步退出中职教育。在更新教育观念方面,要求引导广大青少年存高远之志,做红色精神的传承者;修高尚之德,做社会新风的引领者;成报国之才,做勤奋好学的进取者;行务实之风,做跨越崛起的先行者。
四、便于操作,监督有据。《教育“十二五”规划》客观总结了“十一五”时期以来所取得的成绩,冷静分析了当前江西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明确提出发展目标、政策措施,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完善教育体系方面,对各类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比较明确的发展方向、工作抓手和工作重点;在教育改革发展“两大支撑(经费、师资)”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重申了2012年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并保持稳定增长;在强化督导评估方面,要求建立一年一报告,一年一考核、一年一评估等制度,切实做到决策以规划为依据、工作以规划为指南、考核以规划实施效果为标准。建立劝诫问责机制,对规划执行不力的有关责任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江西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路径非常清晰,关键在于落实。让我们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教育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