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作 知腰病 治腰病

来源 :现代养生·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a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腰椎骨折、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腰肌劳损等多种腰部疾病,都有各自的特征性症状。当患者做弯腰、后仰等腰部小动作的时候,可能使相关部位的病灶受到刺激,从而使症状信号放大,使患者产生更加突出的特有感受,根据这些不同的感受,可使人们对病情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而比较准确地判断出是哪种腰病。
  既然小动作可对病灶形成刺激,造成影响,如果我们因势利导,选择对腰部病灶有健康影响的小动作进行锻炼,就可以对腰部疾病起到治疗和调理的作用。
  弯腰时腰腿串联着疼——腰椎间盘突出
  做弯腰的动作时,不仅腰会疼,有可能屁股、大腿、小腿,甚至脚部都会跟着疼痛。弯腰的幅度越大,疼痛得越厉害,弯腰的过程中如果再做一个咳嗽的动作,疼痛也会加重,这种症状可能就是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征。
  椎间盘就像一个垫子一样垫在两节腰椎之间,它的外围是纤维环,把胶冻一样的髓核包在中间。人在跑跳活动的时候,椎间盘除了维持脊柱的稳定性,还有缓冲震荡的作用,使跑跳所造成的震荡不会直接传到颅脑,造成颅脑的损伤。由于长期的不断挤压和其它多种原因,椎间盘里边胶冻样的髓核可能会外溢,在外面形成一个不该有的包块,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包块又可分为膨出、突出、脱出和游离等几种情况。
  为什么腰椎间盘突出会造成下肢疼痛呢?因为从腰椎里有多条向下伸展到下肢的神经,腰椎间盘突出可能会挤压到神经,是贯穿腰腿之间的神经使它们有了相关联的症状。
  为什么弯腰的时候症状会加重?因为弯腰时腰椎会前屈,力量会加大,对腰椎间盘的挤压也会增大,突出会更加厉害,对神经的压迫影响会进一步加重。因此,就把原来疼痛的信号进一步放大了,给了我们一个更加容易判断的机会。
  有人做过研究,把人体站直时椎间盘承载的重量定为100,仰卧值只有25,站着弯腰值是150,弯腰提重物是220,最大值是坐着弯腰提重物,压力值是275。因此,保护腰椎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避免增加压力值动作的出现。而一旦腰椎间盘突出处于急性期,自我治疗的最好方法就是平躺下休息,因为它对椎间盘的压力最小。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有很多治疗方法,其中最著名的是侧扳、扳肩、扳腿的“三扳法”,但它需要专业的医生才能进行,患者如果在家做功能训练,可以做一下“小燕飞”。
  在地板上铺一个瑜伽垫,也可以在一个比较有硬度的床上进行,以便让腹部有一个很好的支撑。人俯卧,头慢慢抬起,两胳膊顺着身体向下平伸,两条腿也尽力向上向后平伸,使身体两头翘起中间腹部着地。这个姿态尽量保持5~10秒钟,然后放松,算完成一个动作。功能训练一定要注意适度,不非要做到一个什么标准、规范,量力而行即可。可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每次做10~15个就可以了。
  小燕飞是锻炼腰背肌的好方法,如果难以完成完整的动作,可以分解成上燕飞和下燕飞,这样更有利于腰背脊力量薄弱的人完成训练。上燕飞是下肢保持不动,只做上半身的动作,也是保持上半身翘起5~10秒,然后放松。如果老年人的腰背脊差或骨质疏松,可以不用做这么大的幅度。下燕飞是上身保持不动,只是慢慢地把两腿向上抬起,注意让腿伸直,保持5~10秒为一个动作。如果通过做上燕飞和下燕飞力量加强了,也可以再做完整的小燕飞。
  后仰时下肢酸沉窜疼——椎管狭窄
  还有的患者弯腰时腰不疼,后仰时腰不疼,但下肢却有酸沉窜疼或窜着不舒服的感觉。这种症状可能就是让人难以行走的老腰病——椎管狭窄,它的特点是平常可以走一段路,但一会儿就走不动了,需要休息一下才可以继续走,严重的患者只能坐轮椅。
  每节腰椎都有一个椎孔,脊柱的椎孔串连起来就是椎管。椎管内有脊髓和其它组织,正常的椎管前面是椎间盘,左右两侧和后面都是骨头,椎管内是圆滑规则的,在硬脊膜里还有马尾神经,从腰椎发出一直延伸到腿上。是什么原因导致椎管变狭窄了呢?椎管周边的老化是主要原因。它前面的椎间盘会有椎间盘突出,可能向椎管内突出一块,而椎管其它三面都是骨关节,是增生最容易发生的部位,增生也可能在椎管内长出了一块。因此,椎管的周围组织都可能使它变狭窄。另外,把一节一节椎孔连接成椎管的黄韧带可能会变厚,也是导致椎管狭窄的原因之一。
  可以用手掐住自己的脖子,体会一下狭窄的感觉,人一定会感到憋气,喘不过气来,椎管狭窄也一样,会导致多方面的不畅通:供血不足、神经受到刺激等等,使椎管处于四面楚歌,腹背受敌的境况,走一会儿路就会两腿瑟瑟发抖。
  为什么患者后仰时下肢会有酸沉窜痛感呢?由于后仰的时候黄韧带会出现褶皱,就像后仰时颈后部会出现一层一层的褶皱一样,黄韧带也褶皱了,椎管会进一步狭窄,从而刺激到连接腿部的神经,使腰腿部同时出现酸沉窜痛的不适症状。
  椎管狭窄有一个特征性的表现叫间歇性跛行,就是走路很容易累,走一会儿要休息一下,然后才可以再走。因为走路时血液、营养需求会增加,造成供给困难,使走路变得困难。而当坐下休息,包括弯腰会使椎管有所扩大,使供需情况好转,所以又可以走一段路。这给了人们一个启示,可以用小动作来缓解一下椎管狭窄的症状。
  人仰面躺在瑜伽垫上,双腿并拢,屈膝屈髋,后背、头部、颈部贴在瑜伽垫上,两手交叉抱住膝前,做缓慢的、小幅度的上下拉动,头不要动,只是拉着腰动,让腰有一个慢慢屈伸的过程;还可以左右晃一晃,幅度也不要太大,目的是拉开黄韧带的褶皱,使狭窄的椎管相对扩大一些,轻轻晃动10~20度的范围就可以了。
  老年人可能有骨质疏松,过分用力晃动,包括左右的晃动,有可能对骨骼造成损伤。保持轻轻晃动以10秒钟左右为一个,每次做10~15个,一天做两次即可。
  有的人可能用双手抱不着膝关节,可用双手握着毛巾的两头,兜着双膝进行活动。
  弯腰或起腰的过程都酸痛——腰肌劳损
  有的患者弯腰时爱掐着腰,起身直腰时也想扶东西,在弯腰和直腰的过程中都想找到一个支撑。洗头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有人洗一次头要间歇几次才能完成,因为弯着腰洗头,他的腰受不了,只能分几个时间段才能完成,有这种症状的大概率为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的难受点往往不在腰脊的中点线上,总是偏向一侧,特点是在弯腰或腰直起的时候患者是很难受的,而一旦站直了,感觉又不太难受了。短距离的走路也没事,只有走长了才会酸疼,但不会像椎管狭窄那样难以行走。
  中医认为,屈伸不利病在筋。筋指的是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即腰椎周围的肌肉。脊椎有了这些肌肉的围绕、支撑才叫脊梁。人们平常不论是坐、站或是走,肌肉只有时时刻刻做好牵拉的工作,才能保持脊柱的平衡、稳定。时间久了肌肉会很累,一些细小的纤维可能会损伤,尤其是肌肉的起点和止点会有更多的损伤或粘连,筋膜也会发炎,当弯腰或起腰时它们受到牵连,就会感到腰部的酸痛。如果做按摩,可能会发现有硬性结节,这是可感的腰肌劳损。
  现在腰肌劳损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病”,很多年轻人身材苗条,但肌肉力量很差,难以承受辛苦的劳动,也容易劳损。腰肌劳损没有骨头的改变,劳损的肌肉拍片也难以显示出来。如果是单纯的腰肌劳损,通过自我锻炼就能有很好的缓解效果,并且只需要3个动作。
  第一个动作叫拉伸。站着,两腿肩宽,两手十指交叉向上举起,和身体形成一条直线,慢慢向左側弯曲,拉伸右边的筋骨,拉到极限时保持5秒,然后放松回到中立位;再反向向右边慢慢地拉伸,锻炼左侧的腰肌,注意动作一定要慢,也不必过分地拉伸,尤其是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更应该注意不要用力过猛。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每次做10~20个就可以了。
  第二个动作叫仰卧屈膝。人仰面躺在垫子上,腿上抬,腿和臀大致呈90度,膝关节也是弯曲的,两腿并拢在一起,不过度屈膝和屈臀,这样稳定保持5秒,然后慢慢伸直放平腿,可反复练习。这是锻炼腰椎前面腰方肌和腰大肌的动作。
  第三个动作叫臀桥。人仰面躺在垫子上,两腿屈膝,两脚比肩稍宽,然后注意腰部用力,把臀部慢慢抬起,使大腿和躯干呈一个大致的平面,保持5秒后,慢慢放下再做。注意臀部离开地面是让腰部用力;如果老年人腰肌的力量薄弱了,尽力做就可以,不要过分强调质量、规范,做任何锻炼的效果都在于循序渐进,贵在坚持。两个垫子上的动作可早晚各做一次,一次10~15个即可。
  臀桥不仅是锻炼腰肌的好方法,对女性的尿失禁也效果显著,有这方面问题的患者不妨也试试。
  编辑:若愚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克罗恩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肠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疾病,为常见的肺外结核病之一。二者临床表现及内镜下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临床误诊率高,本文通过1例误诊为克罗恩病的肠结核病例,对二者进行文献回顾并分析,从而更好的对二者在临床上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ERCP患者1000例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ERCP后主要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000例患者中,ERCP操作总成功率为97.4%(974/1000),其中诊断性ERCP 168例,治疗性ERCP 832例。共出现并发症118例(11.8%),主要为PEP 54例(45.76%)和胆道感染51例(43.22%)。其余
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开发和应用研究为内镜的发展和普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深度学习是主要的人工智能学习方法,提取某种在医学图像上的特征应用于医学图像识别,利用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达到快速和精准的内镜诊断。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结果,叙述人工智能在胃镜检查中的食管恶性病变、胃良恶性病变及结肠镜检查中的结肠良恶性病变、胶囊内镜等领域的应用探索,思考人工智能在消化系统疾病诊断领域的未来应用前景及不足。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指器官在手术或外伤中遭受缺血打击,血流恢复再通后进一步加重器官损伤。炎症反应是引起缺血再灌注主要损伤之一,特别是NLRP3炎症小体引起的炎症级联反应,主导各器官缺血再灌注炎症损伤。近几年研究表明可通过抑制炎症小体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本文对NLRP3炎症小体在重要器官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进行综述。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出现“晨僵”现象,起床后双手“僵硬”持续数分钟甚至1个小时,有时还伴有膝关节隐隐作痛、不能灵活伸直弯曲,甚至等到中午,“僵硬”症状才能逐渐恢复。这是怎么回事,关于“晨僵”你了解多少?  什么是晨僵  晨僵指晨起病变的关节在静止不动后出现较长时间发紧、僵硬、活动不灵,如胶粘着的感觉,同时可伴有肢端发凉、麻木等现象,在适当活动后可逐渐减轻。出现晨僵以后都属于初期症状(风湿免疫性疾病的
期刊
目的观察泄热降逆汤联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肝胃郁热证反流性食管炎(RE)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5年10月至2020年8月三亚市中医院收治的RE肝胃郁热证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方案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泄热降逆汤联合兰索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及幽门螺杆菌(H.pylori)根除率,记录两组反流性疾病问卷(RDQ)评分及胃电图主频、1型辅助性T细胞(Th1)型和2型辅助性T细胞(Th2)型免疫应答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
目的分析肠道菌群的研究进展,对发表刊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分析,以求把握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在Web of Science数据平台的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数据库中,使用主题词“Gut mircobiota”进行检索,其检索时间范围2016~2021年,并将文献类型限定为“article”,研究方向限于胃肠道及肝脏疾病。所得到的数据我们使用文献计量工具Cite Space V5.7.R5W和VOSviewer1.6.16,对每年发表文献篇数、
针灸作为我国一种传统的中医特色疗法,历史悠久,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研究发现,针灸疗法在胃肠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调节肠道菌群、保护和修复胃肠黏膜、调节胃肠动力方面效果显著,是治疗胃肠道及由此引发的其他疾病的较好选择。近年来研究发现针灸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等多种调节机制而在胃肠道中发挥作用,且每种作用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由于动物实验和科学技术的局限性,一些相关作用及机制尚不明确,对更多作用和机制的探索以及多种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应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道生一  《道德经》开篇明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地之初始名叫“无”,无中生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是万物的母亲。“无”的状态下,观察道的妙;“有”的状态下,观察道的徼,徼也就是“实有”的意思。从先天的无形世界,到后天的有形物质世界,都是道的化生
期刊
目的探讨冷圈套切除术(CSP)对于≤10 mm肠息肉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收集2018年5月1日至2020年1月1日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10 mm息肉的CSP及热圈套器切除术(HSP)病例456例,分析其切除完整性、手术时间、手术费用、术后出血率、穿孔率、感染率,探讨CSP治疗疗效与安全性。结果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息肉部位、巴黎分型、病理类型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对于≤10 mm息肉切除完整性,CSP组为97.8%,HSP组为9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手术时间,CSP组切除时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