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一条路走到尽头,又无怨无悔,是不太容易的。古人说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这样磊磊落落的境界,该需要何等的睿智、气量和平衡心。所谓大智若愚、大雅大俗、宠辱不惊,那些先哲们一生修来的良质、气节,我辈还隔着高山深谷。尽管理念上承认甚至钦羡,可真要如影随形,往往不能一以贯之。
天真烂漫年少时。是好些年前吧,那时,我酷爱过读文学书。在虚拟的时空中穿行,呼风唤雨的,真是自由。种种的白日梦充斥心头,满脑子画意诗情,许多同时代青年闹心的现实问题,我都视若未睹、置若罔闻。以为读和写终有一天会结得正果。其他呢,大可忽略不计,或者根本上不曾关注。那时,我静静呆在宿舍,任书香扑鼻,爱不释手,确也有了些“读书破万卷”的势头。读到惬意之处,竟一个人悄悄笑出了声。
然而好景不长,这样的游历书本,没过几年就如同雾里看花,现实生活可是真枪实弹,难免捉襟见肘。纷至沓来的分分秒秒,积累起刻板无奇、庸常琐碎的月月年年。“不要太唯书”的声音仿佛一夜之间流行了神州大地。点点滴滴的实利,人前人后的风光,你纸上谈兵地劝慰自己“两耳不闻窗外事”,可谁又能不愠不怒不急不躁呢?苦心营造的一角天空,也许不自觉中倾泻、黯淡,比慌不择路时拽住一根稻草,比某个早晨的“急就章”更让人心痛。
现在想想,从“少不更事”,到“不屑一顾”,对某些事情“嗤之以鼻”,动辄把思想呀志气呀挂在嘴边,以此指雅指俗,多少有些心虚气短,是机械论、障眼法的一种,也正验证了一个无法回避的人生现状:说得响当当的人,他们无法以实际行动去表明自己的成熟。真正的活动家哪里有闲去一一演说,硬要听众分享他的多愁善感、酸甜苦辣。他不该一厢情愿,而要在实干中证明一切。精神的需求固然离不开书本,从容不迫、自自然然、水到渠成的的生活,有别样乐趣。
像钢筋水泥的构造,许多年头脑铸就了定势,拆散、破坏了它,重起炉灶,再振旗鼓,能否自持下去?这里,我无意也不能作出结论。就像不存在预演,也没有一锤定音。我不过是透过曾经铁板一块的生活,迟到地望见了墙上变幻的日影。
求书偶记
常逛书店,买书自然是我数量尚很有限的藏书的主要来源。但也有若干珍爱的书,或向友人“索要”,或交换而得。这里要说的,是喜获几本好书的经过。
我数年前读高中时,曾在学校图书室里借阅过郁达夫先生的一本散文选集,为其文章倾倒:以为郁氏所作堪称美文,有大家风范。惜事隔多年,无缘重读。去年春节后访友,到一位教书的朋友家吃酒。发现朋友的书架上,一套十卷本《达夫文集》赫然在目。我问朋友从哪里购得,朋友说是托出差的同事从外地带回的。我禁不住望书兴叹,向朋友诉说对郁达夫如何喜爱,久盼深入研读,云云。不料,朋友翻出两本书,一名《达夫散文全编》,一名《达夫诗全编》。他郑重其事地说:“郁达夫的《文集》我有了,这两本集子里的作品,都包括在《文集》里。你喜欢就拿去吧!”我接过一看,是浙江文艺出版社的版本。显然,这两本书是朋友得到《文集》之前买的,虽没有《文集》收录的作品全面,也已使我喜出望外了。读朋友题于扉页的赠语:“奇文共赏,望君惠存。”真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这样多年梦想,“得来全不费工夫”,谢谢朋友了。
读书有瘾,每遇新书上市,总要走上一回,怎奈囊中羞涩,经常忍痛割爱。去年夏天探亲回乡,应高中同学之邀,到城关作客。同学姓马,我们曾同座三载,同时狂热地爱上了诗歌。多年不见,同学避口不谈文学,大侃经商体验。我惊诧,但仍作出洗耳恭听的姿态。终因耐心不足,又被习惯驱使,把话题转到了读书上。同学像醒梦一般,苦笑:“读书?昨日黄花了。我哪有这份闲心呀,忙生活都来不及呢!”我持久地沉默着,找不出合适的话回答他。还是老同学打破了僵局,从墙角拉出一个发旧的大纸箱,手一摊:“都成历史了。看看有没有你用得着的。”我的目光停在一套《新诗潮诗集》上,北大五四文学社内部编印的,收录作品颇丰,当年老同学“小气”,只肯借给我几日。我问同学:“能不能再借我看看?”他笑答:“是长借还是短借?我看这种书还是放到你那儿吧!”我欣喜之余,又有说不出的酸楚。
村庄的“多面性”
我童年和少年的时候,对乡村生活有着深刻的感受。那是湖南、湖北两省交界的地方,交通不便,工商不兴。那里的农人们,只晓得泥里刨食、靠天吃饭、赖地穿衣,却不晓得琢磨经商、鼓捣生意、多种经营。面对自然灾害,他们恼得横竖睡不着,急得使劲挠头皮,恨得牙齿咯咯响,却又没得法子。
我印象中,就在二十年前,桃园村连一座楼房都没有。桃园村的房屋大多很低矮,小模小样,墙壁斑驳、黯淡。雨水嘀嗒、嘀嗒,甚至哗啦哗啦,敲打在年久失修的房顶上。
我还记得,珠光宝气远离村子,少女们缺少五彩缤纷的衣裳。我与这座村庄相处的十多年时光,农人们早出晚归,披星戴月。辛勤地播种、耕耘、浇灌,谁不期盼田野迎来丰收?谁不希求颗粒满仓?然而,穷日子长久地伴随着农人们。
贫困的村庄!但你不是只有贫困。你不会因为贫困——就让少年征珂一年到头沉默寡言,心如死灰。少年时代,当我漫步野外,不因了地处穷乡——我就怠慢了纯美的白云;不因了置身僻壤——我就忽略了晶莹的露珠;不因了物质匮乏——我就麻木了智慧的头颅、丧失了活泼的天性。我的村庄,我要告诉你,虽然我面黄肌瘦,但我的内心却是姹紫嫣红、五彩缤纷。
兰花、菖蒲、车前草烂漫在坡堤上,风轻水软,笑声放飞了风筝。月如水,蝉如歌,蛙鼓平平仄仄的夜晚,熟谙的方言俚语,在老柳树下拉开了场子,那乡音编织的趣话,是另一种粮食,提了我的精气神。夜深了,睡意像一张大网,覆盖了整个村子。
天真烂漫年少时。是好些年前吧,那时,我酷爱过读文学书。在虚拟的时空中穿行,呼风唤雨的,真是自由。种种的白日梦充斥心头,满脑子画意诗情,许多同时代青年闹心的现实问题,我都视若未睹、置若罔闻。以为读和写终有一天会结得正果。其他呢,大可忽略不计,或者根本上不曾关注。那时,我静静呆在宿舍,任书香扑鼻,爱不释手,确也有了些“读书破万卷”的势头。读到惬意之处,竟一个人悄悄笑出了声。
然而好景不长,这样的游历书本,没过几年就如同雾里看花,现实生活可是真枪实弹,难免捉襟见肘。纷至沓来的分分秒秒,积累起刻板无奇、庸常琐碎的月月年年。“不要太唯书”的声音仿佛一夜之间流行了神州大地。点点滴滴的实利,人前人后的风光,你纸上谈兵地劝慰自己“两耳不闻窗外事”,可谁又能不愠不怒不急不躁呢?苦心营造的一角天空,也许不自觉中倾泻、黯淡,比慌不择路时拽住一根稻草,比某个早晨的“急就章”更让人心痛。
现在想想,从“少不更事”,到“不屑一顾”,对某些事情“嗤之以鼻”,动辄把思想呀志气呀挂在嘴边,以此指雅指俗,多少有些心虚气短,是机械论、障眼法的一种,也正验证了一个无法回避的人生现状:说得响当当的人,他们无法以实际行动去表明自己的成熟。真正的活动家哪里有闲去一一演说,硬要听众分享他的多愁善感、酸甜苦辣。他不该一厢情愿,而要在实干中证明一切。精神的需求固然离不开书本,从容不迫、自自然然、水到渠成的的生活,有别样乐趣。
像钢筋水泥的构造,许多年头脑铸就了定势,拆散、破坏了它,重起炉灶,再振旗鼓,能否自持下去?这里,我无意也不能作出结论。就像不存在预演,也没有一锤定音。我不过是透过曾经铁板一块的生活,迟到地望见了墙上变幻的日影。
求书偶记
常逛书店,买书自然是我数量尚很有限的藏书的主要来源。但也有若干珍爱的书,或向友人“索要”,或交换而得。这里要说的,是喜获几本好书的经过。
我数年前读高中时,曾在学校图书室里借阅过郁达夫先生的一本散文选集,为其文章倾倒:以为郁氏所作堪称美文,有大家风范。惜事隔多年,无缘重读。去年春节后访友,到一位教书的朋友家吃酒。发现朋友的书架上,一套十卷本《达夫文集》赫然在目。我问朋友从哪里购得,朋友说是托出差的同事从外地带回的。我禁不住望书兴叹,向朋友诉说对郁达夫如何喜爱,久盼深入研读,云云。不料,朋友翻出两本书,一名《达夫散文全编》,一名《达夫诗全编》。他郑重其事地说:“郁达夫的《文集》我有了,这两本集子里的作品,都包括在《文集》里。你喜欢就拿去吧!”我接过一看,是浙江文艺出版社的版本。显然,这两本书是朋友得到《文集》之前买的,虽没有《文集》收录的作品全面,也已使我喜出望外了。读朋友题于扉页的赠语:“奇文共赏,望君惠存。”真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这样多年梦想,“得来全不费工夫”,谢谢朋友了。
读书有瘾,每遇新书上市,总要走上一回,怎奈囊中羞涩,经常忍痛割爱。去年夏天探亲回乡,应高中同学之邀,到城关作客。同学姓马,我们曾同座三载,同时狂热地爱上了诗歌。多年不见,同学避口不谈文学,大侃经商体验。我惊诧,但仍作出洗耳恭听的姿态。终因耐心不足,又被习惯驱使,把话题转到了读书上。同学像醒梦一般,苦笑:“读书?昨日黄花了。我哪有这份闲心呀,忙生活都来不及呢!”我持久地沉默着,找不出合适的话回答他。还是老同学打破了僵局,从墙角拉出一个发旧的大纸箱,手一摊:“都成历史了。看看有没有你用得着的。”我的目光停在一套《新诗潮诗集》上,北大五四文学社内部编印的,收录作品颇丰,当年老同学“小气”,只肯借给我几日。我问同学:“能不能再借我看看?”他笑答:“是长借还是短借?我看这种书还是放到你那儿吧!”我欣喜之余,又有说不出的酸楚。
村庄的“多面性”
我童年和少年的时候,对乡村生活有着深刻的感受。那是湖南、湖北两省交界的地方,交通不便,工商不兴。那里的农人们,只晓得泥里刨食、靠天吃饭、赖地穿衣,却不晓得琢磨经商、鼓捣生意、多种经营。面对自然灾害,他们恼得横竖睡不着,急得使劲挠头皮,恨得牙齿咯咯响,却又没得法子。
我印象中,就在二十年前,桃园村连一座楼房都没有。桃园村的房屋大多很低矮,小模小样,墙壁斑驳、黯淡。雨水嘀嗒、嘀嗒,甚至哗啦哗啦,敲打在年久失修的房顶上。
我还记得,珠光宝气远离村子,少女们缺少五彩缤纷的衣裳。我与这座村庄相处的十多年时光,农人们早出晚归,披星戴月。辛勤地播种、耕耘、浇灌,谁不期盼田野迎来丰收?谁不希求颗粒满仓?然而,穷日子长久地伴随着农人们。
贫困的村庄!但你不是只有贫困。你不会因为贫困——就让少年征珂一年到头沉默寡言,心如死灰。少年时代,当我漫步野外,不因了地处穷乡——我就怠慢了纯美的白云;不因了置身僻壤——我就忽略了晶莹的露珠;不因了物质匮乏——我就麻木了智慧的头颅、丧失了活泼的天性。我的村庄,我要告诉你,虽然我面黄肌瘦,但我的内心却是姹紫嫣红、五彩缤纷。
兰花、菖蒲、车前草烂漫在坡堤上,风轻水软,笑声放飞了风筝。月如水,蝉如歌,蛙鼓平平仄仄的夜晚,熟谙的方言俚语,在老柳树下拉开了场子,那乡音编织的趣话,是另一种粮食,提了我的精气神。夜深了,睡意像一张大网,覆盖了整个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