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材料表述的目标具体化训练

来源 :现代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6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顾过去的作文教学,发现存在很多问题。我们的作文训练常常没有计划,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训练目标不够明确集中,写作自由度比较大,但教学零散,不成系统。虽说提高写作水平要靠阅读积累和动笔运用,但具体操作似乎很难。进入高三,发现学生的作文依然“天不拘兮地不羁”,连起码的格式都没有,议论肤浅,说理幼稚。
  经过了两年高三的教学,我一直在探索较为实用的作文教学法,认为应该对学生的作文训练进行具体的规范。我们可以针对作文中非常重要的材料表述展开有序的目标具体化训练,近年来,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如下探索。
  
  1.以语言为具体目标的材料表述训练
  
  为了让学生有意识地在作文里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文采,我要求学生当堂扣住某一个话题,用比喻或排比的修辞写一段百字左右的开头。
  比如意境描写,可以给学生一幅意境优美的山水画,让他们运用一定的修辞,融入自己的思想情绪,写一段描写抒情的文字。这样可以明确要求学生使用几种修辞手法,使用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来完成片段训练。还可以给他们一个历史人物的小故事或几句诗,让他们运用描写和记叙的表达方式把材料情景化,就像课文《道士塔》中余秋雨先生的“枯骨生肉”笔法,对没有亲见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合理地还原展现了出来,于是文字就必然地生动了。
  再比如运用意象表述材料的方法也可以通过片段训练完成。关于李清照的意象有青梅、梧桐、黄花等等,学生能表述成 “那只曾经羞涩的青梅早已褪去了往日的鲜活,变成一朵黄花,在细雨中,在梧桐下忍耐凄苦的孤独。” “一枝憔悴的孤菊,独自在风雨中飘摇,在逆境中争渡,在无情的残酷背景中挣扎不息。”这样的材料表述训练能使某个具体的写作技巧得到强化训练。
  
  2.以立意为具体目标的材料表述训练
  
  审题立意一直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似乎每次作文指导都要在这个问题上大做文章;尽管如此,学生的作文还是可以写得离题万里,不知所云。完成一篇大作文的指导、批改、讲评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每次出现的问题也很多,我就通过片段写作来集中训练立意的问题,针对一个点来强化训练,可以给材料让学生自选角度来评论,也可以规定材料规定立意,让学生定向叙述和评论材料。因为如果没有规定素材,学生写起来就比较杂,也很难进行比较,如果能规定写作素材,那么表达的优劣一目了然。
  比如给定一个材料,要求学生多角度分析材料,挖掘出材料中隐藏的含义,确立多个立意,然后要求学生扣住一个立意,简洁地表述材料。再比如我可以提供一个历史故事,让他们对此发表评论并扣住某个话题来表述150字左右。再比如让一个材料为几个不同的话题服务的片段训练。有的材料具有表意的多向性,如果利用不好,常常会让论据和论点不相吻合,甚至背离脱节,使观点和材料相差甚远。所以这样的训练也很有必要。比如给定苏轼的材料,让学生用这个材料为“面对挫折”“生命的色彩”“追求”“位置”等不同的话题服务,该如何表述材料。这样的片段训练能让学生掌握一材多用的写作技巧。
  
  3.以布局为具体目标的材料表述训练
  
  文章的思路千变万化,结构布局显得很重要。话题的不同、素材的多少都决定着作文的结构和布局。有线性结构,有板块结构,有总分结构,有转承结构等。学生写作时常常没有写提纲的习惯,写的时候也没有完整的思路,文章就很散乱。所以我经常在要求写整篇作文之前先提供一两篇某种结构模式的范文,仔细研读,分析这种写法的思路和特点,适合怎样使用材料,然后让他们自己选用素材,模仿这种结构模式来写。但通过写片段来分点掌握布局的技巧也是可以尝试的。
  比如给定一个材料和话题,让学生把它作为开头的引入材料、结尾的总结材料和中间的主要材料分别紧扣话题表述。我也可以提供一篇去掉了结尾的作文,让他们按照开头的表达方式,写一段能呼应开头的结尾。这样可以训练他们对作文不同部位的表达技巧。还可以让学生练习多个材料为同一话题服务时的不同组合法,根据材料间的不同关系来安排结构,比如正反对比式布局法和并列排比式布局法。
  我觉得这种分块训练掌握好的话能让学生在整篇作文时也能运用自如,错落有致。这种对作文材料表述的目标具体化训练有几个好处。
  3.1由于每次作文都有一个具体的训练点,就不会觉得很单调,内容多变,能提高学生作文训练的兴趣。
  3.2由于训练目标比较明确具体,在批改和指导的时候针对性就比较强,每次的训练目标小,容易操作,以便循序渐进的指导学生写作,训练效果比较明显。
  3.3由于只要求写一个片段,字数在100到300之间,可以要求学生当堂构思当堂写作当堂读评,为他们创设了限时作文的环境,训练他们快速构思作文的能力和应试的能力。
  虽然这种训练法也存在许多有待改善之处,但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只要多探索多实践,就一定能构建更合理的训练体系,让学生得法地练,科学地练,就一定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收稿日期:2009-09-24
  
其他文献
物理教师的情感主要体现于对自己的教育对象的热爱之中,体现于对物理学科和物理教育工作的热爱之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感起着主导作用,它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学效果。    1.怎样形成教师情感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形成积极、丰富的教师情感呢?我想首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1树立敬业精神、提高思想素质。  物理教师的情感是对学生及所讲授知识的态度的自然流露,因此要形成积极的教师情感首
期刊
颜渊这样评价孔子的学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 忽焉在后。”的确,一部《论语》实在是高深,难怪古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今有东南亚各地掀起的“儒学”热潮,国内新课程标准改革也将《论语》作为高中语文课必选教材之一。本人恰逢第一轮教学,实属是“摸着石头过河”,幸而在摸索中渐渐找到了一点门路。《论语》教学须立足文本,由繁入简,因简而繁,细细的品味文言,方能真正读懂《论语》,读出自己心中“
期刊
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常常听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也常常听老师说,我已强调多少次了,已分析得够透彻的了,学生还是表现出不明白,茫然不知所措,解题时张冠李戴,死搬硬套,表述时逻辑混乱等,教师最后的结论是--学生笨。   产生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设计问题,学生在
期刊
1.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落到实处。可以说,目标教学就是将所有教学内容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目标,首先做到完成每课的小目标,尔后完成好单元的部分目标,从而达到完成总目标。教师在上新课前,首先弄清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用书上提示的教学步骤,再分析学生达到这个目标
期刊
【摘要】传统的语文教学为:教者,讲也,教师即讲师;学者,背也,学习就是抄笔记,背课文的过程。但是,在已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语文教学的“老牛拉破车”已和我们国家渴望富强、文明而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关键词】语文;创新    On the Language of innovative teaching  Zhao hongyan  【Abstract】The tradition
期刊
素质教育即做人的教育,从品德、学识、心理、劳作等方面让学生适应社会的变化。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在这些方面发展,笔者就个人的意见浅议如下。    1.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教会学生做人、求善、养德,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1.1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
期刊
1.做好第一次亲密接触,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堂课,对于教师来说至关重要。(1)它可以建立学生对教师的信心;(2)可以增进师生的感情;再者,可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必须要注意自己的形象。第一次见面,穿着打扮是十分重要的,毕竟从未见过面,别人只能从外表来认识你。既不能穿的太时髦,毕竟讲台不是舞台,教师也不是演员穿的花里胡哨,不够庄重;当然也不能太邋遢,
期刊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备课是关键。而集体备课更是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教改信息、探讨教学方法、切磋教学艺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项重要措施。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在教学机制深化改革、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低耗高效地写出有质量的教案,从而保证课堂教学的合理有序,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已成为无数教师日益关注的重大问题。  首先,集体备课可以有效避免教师个体研究势单力薄的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
期刊
数学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并且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促进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提高自学能力,既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根本,又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当前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今后乃至终身的学习和工作都会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尽到的重要责任。教师到底应该如何培养小学生数
期刊
1.让生活走进物理课堂    物理学是一门和生产、生活、社会现象密切相关的学科。然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传统中学物理教学强调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而与科学技术、生活实际联系不够,学习物理常常演变为解题训练,使得学生在处理具体问题时往往只需死扣模型,这就让原本丰富多彩的物理学变成了枯燥无味、干巴巴的物理符号和公式的堆积。新课程改革后,物理课程更注重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结合,弥补了传统教学中理论联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