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务管理 分层教育 实施价值
财管专业是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批准列为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之后才开始招生的。当时大部分高校是没有单独开设此专业的,所以就没有良好的教育条件和完善的培养本专业人才的方案,全部都是摸索千斤顶。准确地说,我国全部的财务管理专业都是在会计专业上的改造模拟发展而来,基本上全部的教学资源都是和会计专业相同,只是在课程安排上更多的融入了金融、证券、财务分析等内容。因而多数高校便开始扩大招生。但是本专业学生越来越多的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后,一些问题就出现了。与会计专业享有同样的资源但是教学成果远不如会计专业,这是值得反思的。这个时候财务管理专业在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方面是迫切需要改变的。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分层教育的战略意义与可行性
(1)高校财管专业分层教育的含义
何为分层教育,即高校按照财务管理专业录取的学生,针对其对于未来目标与相关就业岗位的对专业素养的需求,把财务管理专业分成不同等级,不同层次来进行教育培养。分层教育可以分为行政分层和专业方向分层,行政分层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报考成绩分成高低深浅不一的分层,可以称之为“阶梯式分层教育”;而专业方向分层,很明显就是在行政分层的基础之上,根据学习侧重方向不同来进行的划分,可以称之为“平面式分层教育”。
高校分层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不能忽视学生自身存在的差异性,把学生划分成能力相当的群体再根据每位学生的特性区别教育,力争让不同的学僧都能有最好的发展。还要在學生所在层次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兴趣能力为基础,划分不同学习方向,使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针对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争取给社会直接输送相应岗位的直接可用的人才。
(2)实施财务管理专业分层教育战略的可行性
经调查,有12%的在校学生表示就业时不会从事本专业工作,而有69%的学生则认为所学知识与实际就业工作需求有出入,并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更有13%的学生认为对就业充满迷茫与会计专业没有可比性。由此可见实施分层教育,把就业需求详细划分,可以增强学生与就业岗位之间的联系,也可以为财务管理专业自身和财管专业的学生谋求一条康庄大道。
1.社会需求多元化和专业分工细致化是分层教学的客观条件
市场经济繁荣发展要求着企业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员工的工作划分也逐步详细,所以用人单位对于员工的专业要求也是日益增高。大多数的用人单位都是希望可以减少员工培训成本,就业人员可以直接上岗,财管工作更加详细单一,这就为高校财管专业分层教育的实施提供了首要支持。
2.专业学生对分层教育的渴望是分层教学的主观条件
据网络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在校学生都希望老师可以更多的注重培养学生工作能力,模拟就业环境,把专业课程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选用真实的事例,尽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即工作内容,这就让学生对分层教育有了积极的主观能动性。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分层教育战略的实施
(1)高校分层教育战略规划架构
高校在实施分层教育时要先规划好分层专业层级结构。也就是说根据招生计划,划分各个专业与班级的学习侧重方向以及实施的时间安排。
(2)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分层教育战略内容
1.专业分层教学,有一有二
1)各个专业层的教材、教学方法及对象要统一
首要的就是教材与教育对象要统一,就是说根据不同专业层次选取不同的教材,争取可以以教材为本,创新教学,因材施教。其次,教学方式要与教学对象相统一,即授课老师要安排好学习计划与目标。教学时要注意分层次逐步递进,保持好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一类学生可以单独辅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淡化教师作用;对二类学生可以加大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创造。
2)建立分层教育的评估机制
要想更好的发展分层教育就需要一科学可靠的评估标准,所以评估体系要多元化,有层次,不要以考试成绩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还需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比如用一类学生的实卷去考察二类学生的学习成果,二类学生就会认为题目太难,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侧重点不同去分开考察学生。
2.同类型学生区分方向教学
1)有针对性地设计专业骨干课程
分层教育最主要的是各层次的骨干课程的设计与教学。例如理财方向应该以证券投资、理财规划等课程为主;资产评估方向应该以房地产评估、无形资产评估等课程为主。
2)理论与实践各有其侧重点
从实际出发,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能够更多的接触到真实事例以及操作技巧,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安排教学内容,比如在纳税筹划方面可以运用真实的财务软件进行教学。
3)教学方向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首先,高校在制定教学方向时应该要考虑当地的具体情况,再结合自身资源,统筹规划。
其次,国际经济日益发展,我国经济也在不断变化,国家政策法规实时更新,高校更应该跟随发展及时调整,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以迎合就业趋势。
(3)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分层教育的战略步骤
1.确定分层教育目标
根据目前形式来看,基本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深造型就是倾向于理论研究方向;另一个是就业型,即实际操作方向。那要想达到教学目的就需要分开选用教材,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
2.制定分层教育教学计划
1)深造型在课程安排上自然就需要更趋于理论化,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适度调整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对于就业型学生在课程安排上就可以务实一些,实践课程多于理论课程,有效的使学生适应就业工作。
2)划分不同方向的教育教学计划
针对就业形势,就业型学生应该采用分方向教学的方式,更符合就业需要。确定社会需要,将专业详细划分以适应市场需求,并且根据变化不时调整。 (4)高校分层教育的实施要求
1.教师教学管理与师资待遇
在分层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对学生多关注,多沟通,多了解。避免出现学生产生心理落差,在专业分层之后,教师要利用教学便利,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分层教育,并且应当允许学生合理调整。与此同时,分层教学也给授课教师增加了一定难度,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侧重不同,这就对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自然在待遇上也需要适当倾向于这些教师。
2.规划好各层班级的人数
为了减少教学矛盾,控制协调班级人数非常重要。在高校,教师的工作量与奖金都是按照教学人数与课时来计算的,那教师对于这些就会较为关注,容易产生矛盾。因此在划分班级时应当考虑这些因素,尤其是学生自选专业的班级更要注意不要出现学生人数一边倒的情况。在做招生计划时就要提前做好这些工作。
3.充分准备分向教学的教学资源
1)为实践教学提供后备支持
实践教学要增拨经费,用来购买高技术支持的硬件设备,如电脑等,同时购买最新的学习材料、软件用于教学当中,让学生看着实际工作的软件学习操作,并且反复练习,有助于就业后直接上岗,以免学习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其次,学校可以利用当地资源,为学生提供多种实习岗位,掌握好理论知识后直接运用于工作中去,发现问题及不足时可以直接及时解决,更贴合实际工作,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搭好桥梁。
2)师资力量、科研设备要跟上
由于分层教学,教师教学与管理工作纷繁复杂,按照以往的系部人员安排很容易出现力所不能及的情况,那就需要校方考虑到这些问题,适当的增加人员调配以适应工作需求。同时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适当增设教师办公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现代企业需要财务管理分层
现代企业是有法人财产所有权的经济实体,这就使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有了必要条件。而一个经济实体是包括了所有人、经营者与财务部门三部分的。财务管理即是要调和三者之间的联系,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合理有序的进行,同时还要管理好三者与企业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就需要从以下几点人手:
(1)建立合理的企业法人治理部门
在《权司法》中明确规定了股份公司应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等机构也对其权利和责任做出明确解释,这些机构的存在与权利责任都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明显特征,同时表明投资人对经营者的财务约束。但我国虽有这些机构的设立,其作用并没有真正发挥最大化。只有强化投资人的财务约束,使投资人与企业经营者相互制衡,明确责任,保证企业合理有序运营,才能保证企业发展,这对于财务管理就有了更加迫切的需求。
(2)经营者财务主导地位的确立
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这是直接关系到投资人利益的。企业能否做到价值最大化是需要依靠大量的资金运动来衡量的,其根本就是企业经营者的资金管理能力。因此,企业经营者是需要在财务管理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否则企业法人治理机构的建立与存在就毫无意义。
(3)合理定义专业财务
财务工作的最基本的日常主要包括现金与银行账务的管理,财务分析,利润分配等几个方面。那么财务管理又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对市场信息分析处理,为企业决策做出合理化建议,规避投资风险,优化整合资本,扩大收益。
企业经营中,财务管理与投资人、经营者的利益直接挂钩才能充分利用财务管理职能为企业利益最大化提供有力的保障,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才有了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投资人财务、经营者财务与财务管理者在实际工作重点方面各有不同,服务主体也不同,财务工作者的工作领域就有了一定的划分,这就需要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层次的就业者输送到企业中去。
分层教育,从个体差异出发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素质受多方面影响良莠不齐,高校在招生时不能忽视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主观意识等方面的因素。“有教无类”的想法在现今社会是行不通的,教师要因材施教,学生呢择善而从。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教学要创新,就必须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这是分层教育的基础也是首要条件之一;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发展,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单独存在的个体,有个体就会有差异,教育者就要关照到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有一个广大的发展空间。其次要注重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站到绝对的主导地位上,发挥学生主观作用,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这样学生学习有积极性,有充分的学习自由,同时机遇也更多。
结束语
我国正处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的重要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求着各个高校培养并输送财务管理专业的有用人才。因此,高校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上就不能停滞不前,要与时俱进,共同发展,迎合社会要求,适当调整。分层教育是有其战略意义的。只有将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详细划分,学习内容更专业,更具体才能更好的融入社會工作,提高就业率。高校的存在才更有意义。
财管专业是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批准列为工商管理的二级学科之后才开始招生的。当时大部分高校是没有单独开设此专业的,所以就没有良好的教育条件和完善的培养本专业人才的方案,全部都是摸索千斤顶。准确地说,我国全部的财务管理专业都是在会计专业上的改造模拟发展而来,基本上全部的教学资源都是和会计专业相同,只是在课程安排上更多的融入了金融、证券、财务分析等内容。因而多数高校便开始扩大招生。但是本专业学生越来越多的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后,一些问题就出现了。与会计专业享有同样的资源但是教学成果远不如会计专业,这是值得反思的。这个时候财务管理专业在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方面是迫切需要改变的。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分层教育的战略意义与可行性
(1)高校财管专业分层教育的含义
何为分层教育,即高校按照财务管理专业录取的学生,针对其对于未来目标与相关就业岗位的对专业素养的需求,把财务管理专业分成不同等级,不同层次来进行教育培养。分层教育可以分为行政分层和专业方向分层,行政分层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报考成绩分成高低深浅不一的分层,可以称之为“阶梯式分层教育”;而专业方向分层,很明显就是在行政分层的基础之上,根据学习侧重方向不同来进行的划分,可以称之为“平面式分层教育”。
高校分层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不能忽视学生自身存在的差异性,把学生划分成能力相当的群体再根据每位学生的特性区别教育,力争让不同的学僧都能有最好的发展。还要在學生所在层次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兴趣能力为基础,划分不同学习方向,使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针对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争取给社会直接输送相应岗位的直接可用的人才。
(2)实施财务管理专业分层教育战略的可行性
经调查,有12%的在校学生表示就业时不会从事本专业工作,而有69%的学生则认为所学知识与实际就业工作需求有出入,并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更有13%的学生认为对就业充满迷茫与会计专业没有可比性。由此可见实施分层教育,把就业需求详细划分,可以增强学生与就业岗位之间的联系,也可以为财务管理专业自身和财管专业的学生谋求一条康庄大道。
1.社会需求多元化和专业分工细致化是分层教学的客观条件
市场经济繁荣发展要求着企业逐步完善管理制度,员工的工作划分也逐步详细,所以用人单位对于员工的专业要求也是日益增高。大多数的用人单位都是希望可以减少员工培训成本,就业人员可以直接上岗,财管工作更加详细单一,这就为高校财管专业分层教育的实施提供了首要支持。
2.专业学生对分层教育的渴望是分层教学的主观条件
据网络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在校学生都希望老师可以更多的注重培养学生工作能力,模拟就业环境,把专业课程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选用真实的事例,尽可能实现教学内容即工作内容,这就让学生对分层教育有了积极的主观能动性。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分层教育战略的实施
(1)高校分层教育战略规划架构
高校在实施分层教育时要先规划好分层专业层级结构。也就是说根据招生计划,划分各个专业与班级的学习侧重方向以及实施的时间安排。
(2)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分层教育战略内容
1.专业分层教学,有一有二
1)各个专业层的教材、教学方法及对象要统一
首要的就是教材与教育对象要统一,就是说根据不同专业层次选取不同的教材,争取可以以教材为本,创新教学,因材施教。其次,教学方式要与教学对象相统一,即授课老师要安排好学习计划与目标。教学时要注意分层次逐步递进,保持好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学习积极性,对于一类学生可以单独辅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淡化教师作用;对二类学生可以加大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创造。
2)建立分层教育的评估机制
要想更好的发展分层教育就需要一科学可靠的评估标准,所以评估体系要多元化,有层次,不要以考试成绩为唯一的衡量标准,还需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比如用一类学生的实卷去考察二类学生的学习成果,二类学生就会认为题目太难,可以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侧重点不同去分开考察学生。
2.同类型学生区分方向教学
1)有针对性地设计专业骨干课程
分层教育最主要的是各层次的骨干课程的设计与教学。例如理财方向应该以证券投资、理财规划等课程为主;资产评估方向应该以房地产评估、无形资产评估等课程为主。
2)理论与实践各有其侧重点
从实际出发,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能够更多的接触到真实事例以及操作技巧,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安排教学内容,比如在纳税筹划方面可以运用真实的财务软件进行教学。
3)教学方向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
首先,高校在制定教学方向时应该要考虑当地的具体情况,再结合自身资源,统筹规划。
其次,国际经济日益发展,我国经济也在不断变化,国家政策法规实时更新,高校更应该跟随发展及时调整,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以迎合就业趋势。
(3)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分层教育的战略步骤
1.确定分层教育目标
根据目前形式来看,基本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深造型就是倾向于理论研究方向;另一个是就业型,即实际操作方向。那要想达到教学目的就需要分开选用教材,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
2.制定分层教育教学计划
1)深造型在课程安排上自然就需要更趋于理论化,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适度调整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对于就业型学生在课程安排上就可以务实一些,实践课程多于理论课程,有效的使学生适应就业工作。
2)划分不同方向的教育教学计划
针对就业形势,就业型学生应该采用分方向教学的方式,更符合就业需要。确定社会需要,将专业详细划分以适应市场需求,并且根据变化不时调整。 (4)高校分层教育的实施要求
1.教师教学管理与师资待遇
在分层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对学生多关注,多沟通,多了解。避免出现学生产生心理落差,在专业分层之后,教师要利用教学便利,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分层教育,并且应当允许学生合理调整。与此同时,分层教学也给授课教师增加了一定难度,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侧重不同,这就对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自然在待遇上也需要适当倾向于这些教师。
2.规划好各层班级的人数
为了减少教学矛盾,控制协调班级人数非常重要。在高校,教师的工作量与奖金都是按照教学人数与课时来计算的,那教师对于这些就会较为关注,容易产生矛盾。因此在划分班级时应当考虑这些因素,尤其是学生自选专业的班级更要注意不要出现学生人数一边倒的情况。在做招生计划时就要提前做好这些工作。
3.充分准备分向教学的教学资源
1)为实践教学提供后备支持
实践教学要增拨经费,用来购买高技术支持的硬件设备,如电脑等,同时购买最新的学习材料、软件用于教学当中,让学生看着实际工作的软件学习操作,并且反复练习,有助于就业后直接上岗,以免学习内容与社会需求脱节;其次,学校可以利用当地资源,为学生提供多种实习岗位,掌握好理论知识后直接运用于工作中去,发现问题及不足时可以直接及时解决,更贴合实际工作,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搭好桥梁。
2)师资力量、科研设备要跟上
由于分层教学,教师教学与管理工作纷繁复杂,按照以往的系部人员安排很容易出现力所不能及的情况,那就需要校方考虑到这些问题,适当的增加人员调配以适应工作需求。同时根据本校实际情况,适当增设教师办公设备,提高工作效率。
现代企业需要财务管理分层
现代企业是有法人财产所有权的经济实体,这就使财务管理的中心地位有了必要条件。而一个经济实体是包括了所有人、经营者与财务部门三部分的。财务管理即是要调和三者之间的联系,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合理有序的进行,同时还要管理好三者与企业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这就需要从以下几点人手:
(1)建立合理的企业法人治理部门
在《权司法》中明确规定了股份公司应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等机构也对其权利和责任做出明确解释,这些机构的存在与权利责任都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明显特征,同时表明投资人对经营者的财务约束。但我国虽有这些机构的设立,其作用并没有真正发挥最大化。只有强化投资人的财务约束,使投资人与企业经营者相互制衡,明确责任,保证企业合理有序运营,才能保证企业发展,这对于财务管理就有了更加迫切的需求。
(2)经营者财务主导地位的确立
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这是直接关系到投资人利益的。企业能否做到价值最大化是需要依靠大量的资金运动来衡量的,其根本就是企业经营者的资金管理能力。因此,企业经营者是需要在财务管理中占有主导地位的,否则企业法人治理机构的建立与存在就毫无意义。
(3)合理定义专业财务
财务工作的最基本的日常主要包括现金与银行账务的管理,财务分析,利润分配等几个方面。那么财务管理又需要财务管理人员对市场信息分析处理,为企业决策做出合理化建议,规避投资风险,优化整合资本,扩大收益。
企业经营中,财务管理与投资人、经营者的利益直接挂钩才能充分利用财务管理职能为企业利益最大化提供有力的保障,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才有了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投资人财务、经营者财务与财务管理者在实际工作重点方面各有不同,服务主体也不同,财务工作者的工作领域就有了一定的划分,这就需要不同专业方向不同层次的就业者输送到企业中去。
分层教育,从个体差异出发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素质受多方面影响良莠不齐,高校在招生时不能忽视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主观意识等方面的因素。“有教无类”的想法在现今社会是行不通的,教师要因材施教,学生呢择善而从。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教学要创新,就必须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这是分层教育的基础也是首要条件之一;学校在培养学生时越来越注重个性化发展,要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单独存在的个体,有个体就会有差异,教育者就要关照到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有一个广大的发展空间。其次要注重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站到绝对的主导地位上,发挥学生主观作用,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这样学生学习有积极性,有充分的学习自由,同时机遇也更多。
结束语
我国正处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的重要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要求着各个高校培养并输送财务管理专业的有用人才。因此,高校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上就不能停滞不前,要与时俱进,共同发展,迎合社会要求,适当调整。分层教育是有其战略意义的。只有将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详细划分,学习内容更专业,更具体才能更好的融入社會工作,提高就业率。高校的存在才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