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惯是看似小事的大事。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败,成就的大小,身体的好坏,生命的长短。了解了一个人的习惯,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知道了一个人的现在和未来。”可见,习惯对一个人是何等重要。但因小学生有辩别是非能力差、自制力弱、易学易忘等特点,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决非易事。它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采取有效策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唤醒学生潜在意识
儿童时代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他们比较听话,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好训练,教师需要抓住这个关键期,通过一定的手段唤醒学生的潜在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心理习惯等。在尊重生命与权利的前提下,学校应把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环节来抓。所谓核心环节,就是把习惯养成当作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既体现于教育过程,又体现于教育的目标。可以说,不重视学生习惯养成的学校教育,不是好的学校教育;不关心孩子习惯养成的家庭教育,不是好的家庭教育。上级对学校工作的考核,应当重点考察学生的行为习惯,应在自然条件下考察和评估校风状况。原因非常简单:有良好的教育才会有良好的校风,有良好的习惯才会有良好的素质。
二、知情意行教育
知、情、意、行是道德教育的四个重要层次,而“知”是最基本的。任何一种道德现象,只有对它产生了正确的认识后,才有可能从内化为情感和思想,从外化为行为和习惯。因此,当对学生提出一种行为习惯的要求时应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向学生阐述,使他们有感性的认识。如今,小学生身边的零用钱较多,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这些钱,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如有同学花钱大手大脚,每天吃许多零食,进网吧等。教师可帮助他统计一下一天或一个星期的零花钱,并建议他们用同等的钱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书或学习用品或积蓄起来做些有意的用途。通过对比,学生就能形象、直观地感受到不乱花钱的意义,从而很乐意地、主动地节约用钱,多买书、多看书,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树立榜样教育
模仿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模仿的对象是无穷的,尤其是小学生模仿能力强,为学生树立榜样,是行为规范训练的有效形式。根据这一特点,教师经常给学生讲名人名家的故事,如:“毛泽东尊敬他的老师”、“雷锋的故事”等。另外还应树立身边的典型,从身边的人学起。立榜样的作用,在学生心目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形成一种自尊自爱、自我激励的动力。教师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学身边的榜样”、“我要向他学习”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学习对方的优点,鼓起超过对方的勇气,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改造成年人的世界。也就是说,为了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父母与教师应当首先养成好习惯;为了让孩子改正坏习惯,父母与教师应当带头改正坏习惯。譬如,孩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等于在心里装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那么,为了培养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父母首先应当带头读书探索新知,因为书香之家最有利于孩子成长。如一位教育家所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值得注意的是,21世纪是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世纪,习惯养成的过程同样会体现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特点。运用培育优良家规、家训、家风的方法,无疑是一个有效的选择,但只有亲子共同遵守规范才能落到实处,如果父母以身示范效果更佳。
四、知行合一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知行合一的结果,但是很多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校内和校外,自己说的做的不一致的现象,校内是好学生,而在家里是“小皇帝”这种现象必须纠正,发展下去就会形成双重人格,染上言行不一的恶习,必然会影响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习惯养成贵在协调一致和持之以恒。首先,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尽可能形成一致性的教育要求,以学校为龙头,推进行为习惯的养成。其次,我们必须明白,任何行为习惯都不是说教出来的,而是在反复训练和实践基础上养成的。一般情况下,一个好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好行为坚持的时间越久,好习惯养成的程度越牢。因此,学校每个学期应重点培养学生养成一两个好习惯,而家庭和社区应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计划。为此目标,学校、家庭和社区应建立有效的协商合作机制,齐心协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老师经常开展丰富多彩、趣味性浓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参加。如“讲事”,知道雷锋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与此同时,以班上那些言行一致的好学生作身边的榜样。教师还应加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沟通,使家校协调一致,形成合力,不给孩子营造“小皇帝”的环境。家长主动配合学校加强教育,督促检查,并认真做好子女在家的行为训练,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示范引领教育
作为小学生他们的自制能力差,反复性大,一个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形成还必须经过严格训练,对于已形成的好行为加以巩固强化,磨练孩子的意志,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长期生活在一起,由于教育者在身边,让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自然视班主任老师为学习的楷模,他的一言一行都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教育意义。因此,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给学生作示范,严以律己、从我做起、为人师表、言行一致,在政治思想、民主意识、文化知识、工作作风方面,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成为小学生最直观、最重要、最活生生的典范。如在劳动课中,教师应当与学生共同参与来完成劳动任务。
六、仪式活动教育
小学低年级学生情感体验具有直接性和情境性,当引起学生产生某种情感体验的事物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就会产生某种情感体验。如小学生刚入队时,站在队旗宣誓,那庄严隆重的入队议式,会令每一个儿童回味无穷。这时教师适当点拨引导:“我们已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了,我们应怎样做?”每周的升旗仪式也是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的良好契机。结合“小学生行为规范”进行的各项竞赛活动,都能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助、刻苦拼搏精神。完全可以相信,如果扎扎实实做到以上这些,就一定能够烧开德育教育这壶水。
当然,我们必须警惕把养成教育变为奴役儿童的教育,而把养成教育定位于培养健康人格的教育。我们应当牢牢抓住行为习惯养成这个关键环节,这既是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奠基,也是为文明中国奠基。
七、规范性教育
未成年人的认知特点出发,行为习惯培养的要求必须是具体细致的。2004年3月,教育部新颁发了《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如何把这些具体的行为规范变为行为习惯,就是养成教育既切实可行又极为重要的内容。
品德习惯的培养不能仅仅成为单纯的行为训练过程,而是道德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要素循环往复的过程。培养良好习惯一般需要六个步骤,如认识习惯的重要、制定行为规范、榜样教育、持之以恒的训练、及时评估引导,养成良好的集体风气等等。道德习惯培养的最高境界是将社会的道德规范与要求,内化为个体内心的道德需求。这样,才能实现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飞跃。充分尊重未成年人的差异与权利,是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社会、家庭和老师不断地长期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一、唤醒学生潜在意识
儿童时代是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他们比较听话,行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好训练,教师需要抓住这个关键期,通过一定的手段唤醒学生的潜在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心理习惯等。在尊重生命与权利的前提下,学校应把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环节来抓。所谓核心环节,就是把习惯养成当作最重要的评价标准,既体现于教育过程,又体现于教育的目标。可以说,不重视学生习惯养成的学校教育,不是好的学校教育;不关心孩子习惯养成的家庭教育,不是好的家庭教育。上级对学校工作的考核,应当重点考察学生的行为习惯,应在自然条件下考察和评估校风状况。原因非常简单:有良好的教育才会有良好的校风,有良好的习惯才会有良好的素质。
二、知情意行教育
知、情、意、行是道德教育的四个重要层次,而“知”是最基本的。任何一种道德现象,只有对它产生了正确的认识后,才有可能从内化为情感和思想,从外化为行为和习惯。因此,当对学生提出一种行为习惯的要求时应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向学生阐述,使他们有感性的认识。如今,小学生身边的零用钱较多,有的学生不知道如何正确合理地使用这些钱,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如有同学花钱大手大脚,每天吃许多零食,进网吧等。教师可帮助他统计一下一天或一个星期的零花钱,并建议他们用同等的钱买一些自己喜欢的书或学习用品或积蓄起来做些有意的用途。通过对比,学生就能形象、直观地感受到不乱花钱的意义,从而很乐意地、主动地节约用钱,多买书、多看书,形成良好的习惯。
三、树立榜样教育
模仿是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模仿的对象是无穷的,尤其是小学生模仿能力强,为学生树立榜样,是行为规范训练的有效形式。根据这一特点,教师经常给学生讲名人名家的故事,如:“毛泽东尊敬他的老师”、“雷锋的故事”等。另外还应树立身边的典型,从身边的人学起。立榜样的作用,在学生心目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形成一种自尊自爱、自我激励的动力。教师可以在学生中开展“学身边的榜样”、“我要向他学习”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学习对方的优点,鼓起超过对方的勇气,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必须改造成年人的世界。也就是说,为了让孩子养成好习惯,父母与教师应当首先养成好习惯;为了让孩子改正坏习惯,父母与教师应当带头改正坏习惯。譬如,孩子养成了读书的习惯,等于在心里装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那么,为了培养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父母首先应当带头读书探索新知,因为书香之家最有利于孩子成长。如一位教育家所说: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值得注意的是,21世纪是两代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世纪,习惯养成的过程同样会体现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特点。运用培育优良家规、家训、家风的方法,无疑是一个有效的选择,但只有亲子共同遵守规范才能落到实处,如果父母以身示范效果更佳。
四、知行合一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知行合一的结果,但是很多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校内和校外,自己说的做的不一致的现象,校内是好学生,而在家里是“小皇帝”这种现象必须纠正,发展下去就会形成双重人格,染上言行不一的恶习,必然会影响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习惯养成贵在协调一致和持之以恒。首先,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尽可能形成一致性的教育要求,以学校为龙头,推进行为习惯的养成。其次,我们必须明白,任何行为习惯都不是说教出来的,而是在反复训练和实践基础上养成的。一般情况下,一个好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好行为坚持的时间越久,好习惯养成的程度越牢。因此,学校每个学期应重点培养学生养成一两个好习惯,而家庭和社区应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计划。为此目标,学校、家庭和社区应建立有效的协商合作机制,齐心协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老师经常开展丰富多彩、趣味性浓的集体活动,让学生参加。如“讲事”,知道雷锋是怎样说怎样做的。与此同时,以班上那些言行一致的好学生作身边的榜样。教师还应加强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沟通,使家校协调一致,形成合力,不给孩子营造“小皇帝”的环境。家长主动配合学校加强教育,督促检查,并认真做好子女在家的行为训练,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示范引领教育
作为小学生他们的自制能力差,反复性大,一个良好的道德行为的形成还必须经过严格训练,对于已形成的好行为加以巩固强化,磨练孩子的意志,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长期生活在一起,由于教育者在身边,让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自然视班主任老师为学习的楷模,他的一言一行都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教育意义。因此,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给学生作示范,严以律己、从我做起、为人师表、言行一致,在政治思想、民主意识、文化知识、工作作风方面,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成为小学生最直观、最重要、最活生生的典范。如在劳动课中,教师应当与学生共同参与来完成劳动任务。
六、仪式活动教育
小学低年级学生情感体验具有直接性和情境性,当引起学生产生某种情感体验的事物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就会产生某种情感体验。如小学生刚入队时,站在队旗宣誓,那庄严隆重的入队议式,会令每一个儿童回味无穷。这时教师适当点拨引导:“我们已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了,我们应怎样做?”每周的升旗仪式也是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教育的良好契机。结合“小学生行为规范”进行的各项竞赛活动,都能促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协助、刻苦拼搏精神。完全可以相信,如果扎扎实实做到以上这些,就一定能够烧开德育教育这壶水。
当然,我们必须警惕把养成教育变为奴役儿童的教育,而把养成教育定位于培养健康人格的教育。我们应当牢牢抓住行为习惯养成这个关键环节,这既是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奠基,也是为文明中国奠基。
七、规范性教育
未成年人的认知特点出发,行为习惯培养的要求必须是具体细致的。2004年3月,教育部新颁发了《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如何把这些具体的行为规范变为行为习惯,就是养成教育既切实可行又极为重要的内容。
品德习惯的培养不能仅仅成为单纯的行为训练过程,而是道德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要素循环往复的过程。培养良好习惯一般需要六个步骤,如认识习惯的重要、制定行为规范、榜样教育、持之以恒的训练、及时评估引导,养成良好的集体风气等等。道德习惯培养的最高境界是将社会的道德规范与要求,内化为个体内心的道德需求。这样,才能实现由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的飞跃。充分尊重未成年人的差异与权利,是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社会、家庭和老师不断地长期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