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新课标 尝试新教法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321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理解新课标
  1.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总目标
  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
  2.普通高中物理课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思想;认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物理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会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能独立完成一些物理实验;初步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知道一些与物理学相关的应用领域,能尝试运用有关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能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物理问题,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参加一些科学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能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有关信息是否科学的意识;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了解并体会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并思考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3.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高中物理新课程三维目标是紧紧围绕学生的发展而展开的,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三维目标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三维目标均以学生为中心,立足于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学生会学(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和学生乐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等具体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各阶段的特殊性和学生原有基础有所侧重。其中,知识与技能是三维目标中的主线,是实现“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载体;过程与方法是连接“知识与技能”、“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桥梁;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升华。
  4.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
  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普通高中教育仍属于基础教育,应注重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设计供学生选择的物理课程模块,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高中物理课程在内容上,应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加强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高中物理课程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高中物理课程应体现评价的内在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关注过程性评价,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通过评价还应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以及教学实践的改进等。
  二、尝试新教法
  为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结合先进学校的教学模式,笔者尝试探索了一些教法,其中五步导学法与学案导学法结合在一起,综合应用最为有效,笔者将其取名为五步学案导学法。
  五步学案导学法即将教学流程设计为:知识回顾与检测、自主导学、互动点拨、巩固练习、小结五个主要环节,并将每个环节中的具体内容以恰当的方式打印出来,以书面学案形式呈现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法。现将五个环节简介如下。
  1.知识回顾与检测
  理科生总认为应以理解为主,往往轻视记忆,导致前学后忘。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何谈应用!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是有规律的,记忆也同样有规律。回顾与检测内容主要为重要概念、公式、规律、典型试题或例题。笔者曾对我校高三(1)班同学做过试验,在分析了《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Ⅰ)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25题后,第二天课堂检测时,竟有93%的同学不能按要求完成,有的根本无法完成。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种结果表明回顾与检测这一环节是多么必要与重要,它让学生懂得什么是有效学习。   2.自主导学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动力。学习过程总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和发展的,创设问题情景,有利于形成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情感和氛围,引发学生探求问题的欲望和行为,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新课导入后,随即展示三维学习目标。
  学案中的情景创设,问题的提出,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以及具有一定梯度和启发性的思考题、例题的设置等都需教师精心设计。如在“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实验中,我设计了三个问题:(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关系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吗?(2)除了用弹簧秤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外,你还有其他办法吗?(3)牛顿第三定律的成立有无条件限制?这三个问题使得同学们积极动手、思考和讨论,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
  参照学案,带着问题利用必要器材,自己先独立学习而后参与小组讨论学习是这一环节的特征。
  通过自主导学,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多个“转向”: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强调学会转向强调会学;以本为本转向注重思维;封闭式转向开放式;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构建。这些转向有利于提高学生一般能力(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与综合能力(如阅读能力、表达交流与合作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能力等)
  3.互动点拨
  该环节是掌握时间与提高效率的关键。充分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协作学习能力,在学生参与的基础上,做到有重点、有分寸、详略得当地点拨并分享学生自主学习成果。如:在点拨自主学习环节中提到的牛顿第三定律成立有无条件限制时,简单提一下超距作用即可,同学们便会领略物理规律的严谨与自然界的奇妙;在“受力分析”学习的点拨中,需详细说明隔离法、整体法的概念,受力分析应用思路、注意事例、应用举例等,使同学们认识到“受力分析”在物理学中的重要价值;在点拨还有无其他办法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时,分享同学们提出的在气垫导轨上探究的方案,使同学们拥有一份成就感,感到自己就是未来科学家。
  该环节中要对学生多鼓励,决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
  4.巩固练习
  该环节需控制题量、难度与时间,充分发挥“反馈”学习的重要性,它是检验目标是否得以实现的一面镜子。
  5.小结
  以三维目标为导向,和同学们一起进行总结,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承上启下,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
  作业布置后,留下时间让学生自己安排,以巩固学习成果。板书适时且有重点,做到简洁醒目。
  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把自身置于一个开放、有涨落、远离平衡状态的系统,通过吸收、输出、反馈和评价等对信息进行加工,使之有序,并抓住信息各部分的联系,形成整体结构,发挥整体功能的行为变化过程。为此,我们在构建物理教学模式时,也要达成这样的共识: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信息单向流动的过程,而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成长的过程。
  五步学案导学法,使教师、学生回归到恰当角色: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更重要的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实践表明,五步学案导学法是实现新课标的一种有效教学法。
  参考文献
  [1]封小超,王力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郑雪,易法健,傅荣.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课程教材研究所,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易志毅)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标倡导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性问题便是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发展起来的,它是近几年中考的热点及亮点,同时也是学生较头疼的题目.从近几年中考典型的几个规律探究性题出发,在分析题目的基础上,为提高学生解答此类题的能力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中考探究性问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230
| 拙劣的修复技艺 |  在过去十年中,频发的艺术品破坏性修复事件令广大网友又吃惊又想笑。其中,很多起失败案例都发生在西班牙。如今,又有一个因修复而遭到破坏的艺术品进入了公众视野。西班牙瓦伦西亚的一位私人收藏家花费1200欧元来清洁和修复一幅圣母玛利亚画像。但当画作被归还时,玛利亚原先精致的面容已变得面目全非。第二次的挽救式修复却让这幅画变得更糟糕。穆里罗《无玷圣母》;第一次修复后。第二次补救后(
[摘 要]《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是解析几何中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一个典型课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进行创新实践,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创设教学情境,以“问”导“学”,让学生经历“起疑”“导思”“发现”的过程,进而进行基于高质量问题、基于思辨、基于研究性学习的深度教学,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学习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人要是倒起霉来啊,上吊都有人给准备好了横梁,然而身陷绝境之际,也往往是转机发生之时……  许景明今年四十多岁,平时干活就肯吃苦,近几年在外打拼赚到了一点钱,成了村里的富裕户。他拆了家里的旧屋盖新楼,想让家人都住得舒坦些,可新楼还没盖完呢,倒霉事却来了:最近有桩生意让许景明把多年积蓄赔了个底朝天,他整个人都蔫了。  这天夜里,许景明竟不声不响地揣着一根尼龙绳出了家门,他这是要去干啥?他要找个合适的地
[摘要]“简单机械和功”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知识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在组织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常识、经验,以及生活中的物品,采取生活化的策略,由学生们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进而收到比较理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策略;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7
[摘要]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第79页有关胚胎分割和胚胎性别鉴定的插图3-23其箭头标示的方向和前后文的表述不够准确,容易对学生造成误解。通过分析相关概念及插图可知,在胚胎分割技术中,性别鉴定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的,取滋养层细胞进行性别鉴定时,基本上不会对胚胎发育造成影响,所以性别鉴定后的胚胎可根据需要继续分割。  [关键词]高中生物胚胎分割性别鉴定 教材插图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
[摘要]在分析SOLO分类评价理论和“三重表征”教学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以人教版化学选修4“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的教学为例,探究SOLO分类评价理论的四层次结构发展水平及“三重表征”教学对引导学生构建“金屬的电化学腐蚀”核心概念的价值。  [关键词]SOLO分类评价;三重表征;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金属的电化学防护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涉及的生命活动往往是一个动态过程。在自主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借助概念图来组织教学能够以知识可视化的方式助推初中生物的教与学。  [关键词]自主学习理论 概念图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230107  一、理论背景  概念图是一种知识可视化的工具,建构概念图和自主学
[摘要]在初中數学的解题中,学生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把题目所给的已知条件都用上了,解题方法也是正确的,可最后的结果就是不正确.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解题时没能发现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因此,学生在解答数学题时,必须认真推敲题目,找出隐含条件,从而顺利解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 解题 隐含条件
[摘要]物质与能量观是贯穿整个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具有支撑作用的观念,它的形成需要一个认知和发展的过程。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课为例,探讨创设情境、构建模型、联系生活、应用观念等能促进学生形成物质与能量观的具体策略,进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物质与能量观;生命观念;生态系统;能量流动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0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