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养生学问博大精深,百家争鸣,各有建树。儒道佛三家都在以心养生方面有所阐述,可谓各有所长。
儒家崇德,讲究仁者寿。
儒家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活了73岁,亚圣孟子更是活到84岁,在健康生活条件还比较简陋落后的古代绝对是长寿了,故自有其养生之道。仁者寿就是孔子养生论的总纲。所谓仁者是指有仁爱、仁厚、仁义思想的人,仁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直指身心修养;孟子也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同样强调道德修养。他们都认为,重视道德修养、乐于助人的人,能够得到美好的回应,也能够经常保持最佳精神状态,自然有益于健康长寿,所以孔子才希望大家“不怨天,不尤人”,从而达到“仁者不忧”这最高的身心状态。他认为之所以“君子坦荡荡”,就是因为君子胸怀开朗,不论得意和失意时都是身心豁达的;而“小人常戚戚”就是因为小人处世以自我为中心,以求名利为半径,每日患得患失,还总觉得自己吃亏,所以心灵总是苦闷的。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心情舒畅胸无烦扰当然对健康有利,仁者寿,的确很是讲得通。
道家养真。崇尚天人合一。
据《史记》记载,道家始祖“老子百六十一岁,以其修养而益寿也”,前一句说老子活到161歲貌似不靠谱,后一句讲其长寿原因则很有可能。道家养生的重要观点就是“天人合一”、“返朴归真”,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就是说人要放松身心,顺应自然规律去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而不是挖空心思寻找什么长生不老之法,“清心寡欲致长生”。如果说老子的5000字《道德经》过于博大精深,对于养生之道在养心方面讲得比较大而化之的话,庄子这个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则通过一则《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将通过养心而“因其固然”、“依其天理”,从而使得养生保健“游刃有余”,讲得非常形象和透彻了。至于后来有些学道之人企图通过炼丹修仙甚至房中之术这些玄乎其玄的手段达到养生目的,则是误人歧途了。
佛家养心,则推清心涤虑。
佛家最提倡人生胜境平常心,“宠辱不惊,得失不计,默然止谤,化毁为缘”,主张“万念归一,清心涤虑”、“和养慈心,勿伤物命”。佛家认为生命无常,必然有生老病死等痛苦,任何人都不可能长生不老。因此佛教反对对身体的贪恋执著、过份关照,认为应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佛修道,解决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贪嗔痴等烦恼,以自利利他,广度众生。当然了,能否健康、长寿,与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是密切相关的,对于外界的影响佛教也并不否定,但佛家更强调人自身的思想行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亦即养心对于养生的重要性,而历代以来许多坚毅安祥,充满智慧的大德高僧也确实普遍健康长寿。据《历代名人生卒年表》(清未民初梁庭灿著):自公元232年(三国)一1884年(清朝)的1652年间,生活在全国各地的571个高僧平均寿命达76.4岁,比历代皇帝的平均寿命高36.1岁。佛教追求解脱,不追求长寿,可是偏偏向佛的僧侣、居士多高寿。除去素食寡欲,规律作息,居处优雅等外在因素,高僧们心无挂碍与世无争的空灵心性,作用岂可小觑?唐代六祖慧能的禅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北宋无门慧开禅师诗偈“春有百花冬有雪,夏有凉风秋有月,若无闲串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都表现了佛家“淡泊者健,宁静者寿”的思想。
儒家崇德,讲究仁者寿。
儒家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活了73岁,亚圣孟子更是活到84岁,在健康生活条件还比较简陋落后的古代绝对是长寿了,故自有其养生之道。仁者寿就是孔子养生论的总纲。所谓仁者是指有仁爱、仁厚、仁义思想的人,仁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直指身心修养;孟子也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同样强调道德修养。他们都认为,重视道德修养、乐于助人的人,能够得到美好的回应,也能够经常保持最佳精神状态,自然有益于健康长寿,所以孔子才希望大家“不怨天,不尤人”,从而达到“仁者不忧”这最高的身心状态。他认为之所以“君子坦荡荡”,就是因为君子胸怀开朗,不论得意和失意时都是身心豁达的;而“小人常戚戚”就是因为小人处世以自我为中心,以求名利为半径,每日患得患失,还总觉得自己吃亏,所以心灵总是苦闷的。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心情舒畅胸无烦扰当然对健康有利,仁者寿,的确很是讲得通。
道家养真。崇尚天人合一。
据《史记》记载,道家始祖“老子百六十一岁,以其修养而益寿也”,前一句说老子活到161歲貌似不靠谱,后一句讲其长寿原因则很有可能。道家养生的重要观点就是“天人合一”、“返朴归真”,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就是说人要放松身心,顺应自然规律去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而不是挖空心思寻找什么长生不老之法,“清心寡欲致长生”。如果说老子的5000字《道德经》过于博大精深,对于养生之道在养心方面讲得比较大而化之的话,庄子这个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则通过一则《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将通过养心而“因其固然”、“依其天理”,从而使得养生保健“游刃有余”,讲得非常形象和透彻了。至于后来有些学道之人企图通过炼丹修仙甚至房中之术这些玄乎其玄的手段达到养生目的,则是误人歧途了。
佛家养心,则推清心涤虑。
佛家最提倡人生胜境平常心,“宠辱不惊,得失不计,默然止谤,化毁为缘”,主张“万念归一,清心涤虑”、“和养慈心,勿伤物命”。佛家认为生命无常,必然有生老病死等痛苦,任何人都不可能长生不老。因此佛教反对对身体的贪恋执著、过份关照,认为应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佛修道,解决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贪嗔痴等烦恼,以自利利他,广度众生。当然了,能否健康、长寿,与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是密切相关的,对于外界的影响佛教也并不否定,但佛家更强调人自身的思想行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亦即养心对于养生的重要性,而历代以来许多坚毅安祥,充满智慧的大德高僧也确实普遍健康长寿。据《历代名人生卒年表》(清未民初梁庭灿著):自公元232年(三国)一1884年(清朝)的1652年间,生活在全国各地的571个高僧平均寿命达76.4岁,比历代皇帝的平均寿命高36.1岁。佛教追求解脱,不追求长寿,可是偏偏向佛的僧侣、居士多高寿。除去素食寡欲,规律作息,居处优雅等外在因素,高僧们心无挂碍与世无争的空灵心性,作用岂可小觑?唐代六祖慧能的禅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北宋无门慧开禅师诗偈“春有百花冬有雪,夏有凉风秋有月,若无闲串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都表现了佛家“淡泊者健,宁静者寿”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