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佛三家如何以心养生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emao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养生学问博大精深,百家争鸣,各有建树。儒道佛三家都在以心养生方面有所阐述,可谓各有所长。
  儒家崇德,讲究仁者寿。
  儒家的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活了73岁,亚圣孟子更是活到84岁,在健康生活条件还比较简陋落后的古代绝对是长寿了,故自有其养生之道。仁者寿就是孔子养生论的总纲。所谓仁者是指有仁爱、仁厚、仁义思想的人,仁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直指身心修养;孟子也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同样强调道德修养。他们都认为,重视道德修养、乐于助人的人,能够得到美好的回应,也能够经常保持最佳精神状态,自然有益于健康长寿,所以孔子才希望大家“不怨天,不尤人”,从而达到“仁者不忧”这最高的身心状态。他认为之所以“君子坦荡荡”,就是因为君子胸怀开朗,不论得意和失意时都是身心豁达的;而“小人常戚戚”就是因为小人处世以自我为中心,以求名利为半径,每日患得患失,还总觉得自己吃亏,所以心灵总是苦闷的。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心情舒畅胸无烦扰当然对健康有利,仁者寿,的确很是讲得通。
  道家养真。崇尚天人合一。
  据《史记》记载,道家始祖“老子百六十一岁,以其修养而益寿也”,前一句说老子活到161歲貌似不靠谱,后一句讲其长寿原因则很有可能。道家养生的重要观点就是“天人合一”、“返朴归真”,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就是说人要放松身心,顺应自然规律去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而不是挖空心思寻找什么长生不老之法,“清心寡欲致长生”。如果说老子的5000字《道德经》过于博大精深,对于养生之道在养心方面讲得比较大而化之的话,庄子这个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则通过一则《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将通过养心而“因其固然”、“依其天理”,从而使得养生保健“游刃有余”,讲得非常形象和透彻了。至于后来有些学道之人企图通过炼丹修仙甚至房中之术这些玄乎其玄的手段达到养生目的,则是误人歧途了。
  佛家养心,则推清心涤虑。
  佛家最提倡人生胜境平常心,“宠辱不惊,得失不计,默然止谤,化毁为缘”,主张“万念归一,清心涤虑”、“和养慈心,勿伤物命”。佛家认为生命无常,必然有生老病死等痛苦,任何人都不可能长生不老。因此佛教反对对身体的贪恋执著、过份关照,认为应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佛修道,解决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贪嗔痴等烦恼,以自利利他,广度众生。当然了,能否健康、长寿,与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是密切相关的,对于外界的影响佛教也并不否定,但佛家更强调人自身的思想行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亦即养心对于养生的重要性,而历代以来许多坚毅安祥,充满智慧的大德高僧也确实普遍健康长寿。据《历代名人生卒年表》(清未民初梁庭灿著):自公元232年(三国)一1884年(清朝)的1652年间,生活在全国各地的571个高僧平均寿命达76.4岁,比历代皇帝的平均寿命高36.1岁。佛教追求解脱,不追求长寿,可是偏偏向佛的僧侣、居士多高寿。除去素食寡欲,规律作息,居处优雅等外在因素,高僧们心无挂碍与世无争的空灵心性,作用岂可小觑?唐代六祖慧能的禅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北宋无门慧开禅师诗偈“春有百花冬有雪,夏有凉风秋有月,若无闲串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都表现了佛家“淡泊者健,宁静者寿”的思想。
其他文献
编者按:“与好学者共读万卷书,携良善人同行万里路。”一起来读书吧!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国学经典中蕴含着大思想、大境界、大格局、大责任、大担当,涵养出人的高度、广度、深度、厚度和风度。为弘扬中华文化,让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绽放光芒,本刊特邀请孔门传人、国学教授孔海钦先生开设“听孔老师讲国学”专栏。  儒家四书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什么是中庸?是不左不右、不偏不倚吗?中庸的核心是什么?中庸的
期刊
编者按:近期白岩松作客“乌镇文化讲堂”,结合自己的心灵体悟,分享了《道德经》的文化魅力和诸多启人深思的人生智慧。  《道德经》里的博大智慧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把人分成了几种,“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老子的意思是说,上等的人是听到好的道理,就努力去干去了,中等的人听到好的道理,是一边干一边怀疑,最糟糕的人听到好的道理,开口就是骂。  《道德经》第六十章中提到
期刊
西汉司马迁《史记》记载李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北宋苏东坡《荀卿论》中说:“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  荀子,生逢战国末期,新兴地主阶级已然兴起,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而强大起来,通过合纵连横政策兼并六国,统一六国大势已定,诸子百家的思想也愈加日臻成熟。  荀子信奉儒家,但却并不像大多数儒家学者那般,多注重个人道德修养,而较少关注攻伐征战统一天下的事情。他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一边,
期刊
拾级而上  穿越了周秦汉唐  收藏时光  你可知百万年秦川  是何等模样  神秘的青铜纹饰  庇护着先民的怀想  坚硬的铠甲金裳  驰骋着一统河山的铿锵  织一匹万丈丝绸  秀不出后人对汉唐的仰望  温润的珠玉  让经年的风雅在耳畔回响  黄土塬下  无数深埋的宝藏  用时间写下历史的光芒  浩瀚的陕博  你用凝重的笔端  描画出文明鲜活的脉象  每一座博物馆都是华夏民族文化基因的宝库,每一件文物
期刊
我们的心总是随着外在的境界转变,或者喜欢什么,或者厌恶什么,变化不定,不能平静。  当看到别人做的比我们好,进步比我们快,工资比我们多,职位比我们高,有些人就会心生嫉妒;当得了点小小的成绩,有些人就自以为是,感觉别人都不如自己,骄傲且轻慢。  看到好的东西就想得到,甚至寝食难安,这是我们的贪心在作怪;碰到自己不愿看到的人,心里就会忐忑不安、躲着走,这是因为心里有愧。  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心里的烦恼习
期刊
这是一片寸土寸金之地,且不说闻名遐迩的沉默殉葬兵马俑,也不说西安随处深藏的巨匠文墨,只放柔了目光,看看那城垣之上飄扬的旌旗。只放缓了呼吸。嗅出那李唐宫殿泥土里掩埋的暗香,只欣然地聆听,晨光熹微时候环城公园里字正腔圆的秦腔,浅尝辄止却能醍醐灌顶。敢问天下。堪与匹衡者几城?
期刊
“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刚入小暑,又有“小暑小暑,有米不想煮。”的说法,古人总结出来的话,总那么诙谐又生动。天一热,人就食欲不振,像干枯了的莲叶。就想找个清凉池子,一下钻进去,不再出来。冷饮、冰棍一根根吃下去,好像就凉快了嘴,冷气锁在五脏六腑里,熱气还排不出来,时间久了,脾胃要遭殃。昨天傍晚去买凉皮儿,看见铺子里的人也都是吃些凉粉、稀饭之类。这个时候,酸梅汤就该登场了。  酸梅汤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期刊
今天一说起“天府之国”,大家想到的往往是成都平原,但实际上最开始享有此美誉的并非“成都”,而是“关中平原”——又日八百里秦川。秦川即渭河,渭河即关中平原的母亲河,而这“八百里渭河”最偏爱之地,无疑为“中央地带”的古都长安。  公元前202年,刘邦煎熬了四年,终于在“楚汉争霸”这场“世纪大战”中成为最后的赢家。把玩、观摩着的周天子的“家”——东周的都城洛阳。襁褓中的汉帝国也将以“洛城”为都。  可就
期刊
长安是西安的旧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周、秦、汉、隋、唐等在内的13个朝代都建都于此,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  长安历史久远,周文王时就定都于此,筑设丰京。武王即位后再建镐京,合称丰镐。秦建都咸阳。但古代咸阳的地理位置在渭河两岸,涵盖今天的西安和咸阳部分区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期刊
长相思,在长安  在长安,曾在武帝茂陵博物馆看霍去病墓前的汉代石刻,也曾去汉中博望侯墓前看过那对著名的石虎,碧草青青中大汉王朝最勇猛的壮士在这里长眠2000年了,可他凿空的丝路却仍在今天绵延。古城西安最繁华的旅游景区大雁塔,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踩着金蛇狂舞的鼓点,喷射出大小不等的晶莹水柱,灯火阑珊里大慈恩寺塔划破长安夜空,玄奘法师手执禅杖屹立在那里……  古丝绸之路是一条世界古代文明互相汲取文化营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