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员档案管理若干问题

来源 :档案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yche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社会节奏日益加快,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越来越依赖于市场调控,其中就包括人力资源。在这种背景下,近年来,我国人员流动的速度和范围大大增加。
  但如何对这些流动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则是一个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重要问题。信息是管理的前提,因而对流动人员信息的准确掌握和合理利用就显得特别重要,通过建立和完善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及管理制度来掌控有效信息,是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
  
  1 当前我国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档案内容完整性差。档案的完整是维护个人历史真实面貌的条件之一,但是当前很多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内容不完整、重要信息没有全部得到反映。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流动人员的特殊性所致,如流动人员从原单位进入人才市场或调到其他单位之前,有些单位对已调走人员不重视,没有按规定将其档案移交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保管,而是让本人自带;二是,社会上各种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如职业介绍所、人才市场较多较杂,有些受利益驱使,没有完全按照有关档案管理条例执行;三是。转递制度不健全,移交不及时,造成信息的遗漏或丢失。
  
  1.2 真实性得不到保证。由于流动人员工作流动不定的特性,在客观上给档案材料的收集和及时补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给造假者提供了机会。这使得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内容的真实性得不到保障,人事档案的可信度受到严重威胁。
  
  1.3 人档分离问题严重。人事档案的转递则是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本质特色,因此,做好流动人员档案转递工作无疑是非常关键的一环,但目前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转递混乱,移交不及时或不移交时有发生。一些组织和单位在档案转递过程中,未能按照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转递程序和要求进行,随意采取邮寄、自带形式转递档案,导致档案材料遗失。
  
  2 改善流动人员档案管理的对策
  
  2.1 完善档案的收集工作。由于流动人员工作单位分散,流动性大,这在很大程度上给档案材料收集带来了困难,因此,首先要尽快建立健全流动人员档案材料收集网络,根据材料形成的规律和特点采取定时收集、定向收集、跟踪收集、补充收集等方法;要与流动人员或用人单位签订档案管理合同,以契约的形式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并严格执行。确保形成的材料及时归档。其次,改变传统消极的收集保存方式,传统的档案收集实际上就是对人事档案的“接收”,是整理之后单纯意义上的档案保存,实际上是只存不管,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流动人员档案管理的意义。
  
  2.2 强化档案转递纪律。流动人员档案管理的难点在于人员具备较高的流动性,相应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与其他类型档案相比,具有更强的流动性。一般来说,其他类型档案的移动是规律的、有限的: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要随着流动人员不定期的、无方向性的流动而流动。因此,这就对其档案的转递有着更高的要求,确保其人事档案安全、顺畅转递是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工作的重点,当前,要特别关注以下两点:一是档案的转递应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不得邮寄或交流动人员本人自带:二是交接档案一定要尽快移交,人员流动后留下的档案,流出单位应尽快将其档案转递到人才市场或新用人单位。新用人单位在收到档案经核对无误后,立即登记入档。
  
  2.3 优化档案内容构成。档案的内容构成,不仅要继续保留传统的档案内容。如个人年龄、经历、社会关系等,更要重点创建反映个人专长、知识水平、业务能力、职业道德等个性化的内容。当前可以着重考虑创建能力档案,强调记载个人文化程度、专业水平、继续教育情况,以及参加各种资格考试、注册考试等反映个人才能的资料;另外,要及时将流动人员的工作情况、工作业绩和在重大活动、重点工作中的表现及完成任务等情况存入档案,为凭实绩选人、用人提供必要的依据。只有提高人事档案的应用价值,才能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作者单位:河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研院 来稿日期:2009-06-20)
其他文献
1 加强人事档案科学管理,促进医疗水平整体推进  1.1 建立规范有序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是档案工作逐步实现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有力措施和可靠保证。  首先,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总体要求,结合我院工作实际,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建立职工借阅档案登记簿,档案转入、转出登记簿,认真做好登记、交接工作。对各种存档材料分类存放、整理排序后及时归档,做到平时收集与
本文就中国档案学理论原创性研究的内涵和意义、中国档案学理论原创性研究判断的理论标准和实践标准、中国档案学理论原创性研究不足的原因以及如何增强中国档案学理论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