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计算机应用操作课程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索,将教学过程分为七个相互联系的步骤,从任务驱动开始,以问题为导向,以达成任务为目标,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问题。
关键词:主导;主体;任务驱动;七步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23-0191-02
中职计算机应用操作课程实践性强,多数教师实施了“教师演示讲授-学生模仿练习”的教学策略,教师怎么做,学生跟着怎么做,教师“教”得多,“导”得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被动学习,效率低下。如何在计算机应用操作课程中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技能水平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讲授《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财务软件应用》等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中,将教学过程分为七个相互联系的步骤,从任务驱动开始,以问题为导向,以达成任务为目标,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七步教学法的主要做法是:
1)布置任务,展示成果。教师课前搜集好案例和素材,将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且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见到过的案例作为操作任务,如销货清单的制作。布置的任务必须明确通过操作应达到的目标。如销货清单制作完成后,要能实现:日期的自动生成、根据产品编号自动生成产品名称、规格、单位、单价等信息;当用户输入数量后,自动生成各个项目的金额,总金额,以及实现小写金额的大写转换等。在布置任务的同时,教师通过逐一展示已完成的各项子任务,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期待,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一步要做到:激发学生兴趣,明确技能目标。
2)分析任务,梳理问题。教师通过展示已完成的任务,引导同学们共同对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技术分析,梳理任务中要实现的功能,以及实现这些功能需要哪些技术,哪些技术是已经掌握的,哪些是还没接触过,或者学过已忘了,需要新学或复习的。每个同学分别“已掌握”和“需新学”列出技术问题清单。如,在销货清单制作中,格式设计和表格制作的操作技术已经掌握;日期的自动生成可以通过NOW()或TODAY()实现;金额的计算和合计金额的自动生成可以借助SUM()函数、构造“数量*单价”的单元格计算公式实现。而如何根据编号自动生成产品名称、规格、单位、单价等信息、小写金额的大写转换等技术则从未接触过,需要新学,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就可做出如下的技能清单:
为节约时间,教师可以事先为学生准备好技术清单,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已掌握”“需新学”“解决方案”等内容,也可以根据需要新增技术问题的项目。由于每位学生对技术的掌握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填写的技术清单也不可能完全一致。这一步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清楚:自己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如何解决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合作探究,自主学习。通过第二步以后,每位学生都已清楚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个性化的问题,通过学生“互帮互学”的方式解决,这样做的好处:“师傅”有成就感,“徒弟”有获得感。对于共性问题,即需要所有同学“新学”才能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相互讨论、不断试验的方式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为了解决根据产品编号自动生成相关信息,小写金额的大写转换等问题,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尝试用教材中介绍的VLOOKUP()、LOOKUP()、TEXT()、TRUNC()等函数去解决。在这一步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要允许学生在教学场所内自由组合形成学习小组,要营造活跃、甚至热烈的学习氛围,鼓励学习小组通过讨论、甚至辩论来达到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不必急于纠正学生在试验中出现的错误,多给学生试错的机会,对于学生在理解方面出现的偏差,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这一步教师重点要做的是:不干预学生的学习,加强巡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重点搜集、记录学生难以掌握或理解出现偏差的内容,以便在下一步教学中“答疑解惑”。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难度不大的技术问题,学生就可以自己解决。这一步要达到的目标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问题反馈,答疑解惑。经过第三步的教学以后,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通过“合作探究”全面或部分完成了技术清单“需新学”中的内容,这一步教师重点要做的是:在巡查记录的基础上,通过课堂询问或其他方式,充实需要帮助学生解决的问题和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形成解决问题的“清单”,然后根据“清单”进行演示讲解,答疑解惑。如,针对学生在应用LOOKUP()函数时,忽视对查找区域的排序、忽视查找区域和需要返回结果的区域大小匹配等问题,强调应用函数时要特别注意各个函数对参数的要求;针对学生在应用VLOOKUP()函数时,对必须在指定区域的第1列查找内容、返回值的列号是指定区域的列序号等理解不到位的问题,通过实例演示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针对学生在进行小写金额大写转换时处理逻辑不清楚的问题,通过画处理流程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厘清处理思路;针对构造长公式容易出错的问题,通过用“记事本”程序创建文本文件,在文本文件中以“组合”的方式创建长公式,再复制到公式单元的方式加以解决。这一步教师只起引导作用,重点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如何用”、“怎么做”的问题,切忌将布置的任务作为演示讲解的实例,以免“包办代替”。
5)独立自主,完成任务。通过教师的答疑解惑,学生继续完成在第三步中未能完成的操作任務,学习、掌握新的操作技能。这一步中,学生应尽可能独立完成,少数个性化的问题通过“寻求帮助”来解决,寻求帮助的对象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教师。如,在销货清单制作中,个别同学对“升序”概念理解不准确或操作不当,致使返回结果不正确,他可以向同学求助,也可以向教师求助,这个过程对于求助同学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对被求助的同学是一个“教授”的过程。教师在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步骤中,继续加强巡查,发现学生理解有偏差或操作有问题要及时纠正,让教师在“做中教”中传授技能,使学生在“做中学”中掌握技能。这一步是整个教学最重要的部分,要达到学生掌握新技能的教学目标。教师不要把技能“硬塞”给学生,要争取让技能的学习成为学生的“第一需要”,让学生自己解决“如何用”、“怎么做”的问题。 6)综合点评,树立榜样。当班级80%左右的同学完成布置的任务后,教师根据巡查情况进行综合点评。内容应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对能够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完成任务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根据任务的具体情况,提出优化建议;二是重点指出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和解决问题思路不清晰的方面;三是对表现突出,学习、掌握技能情况比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按照一定比例指定其中的几名同学为“辅导员”,负责对其他同学进行辅导;四是综合演示讲解,对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技能的有机融合作全面、系统的阐述,帮助学生掌握技能的应用。這一步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准确掌握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操作技能有机融合的能力。
7)重置任务,巩固技能。至此,“技能清单”中“需新学”部分的教学内容已完成,为检验学习成果,需要重置学习任务。教师将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素材文件发给学生,由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如,在“销货清单”制作中,教师将已完成了格式设计、表格制作、商品信息表、填制日期公式、金额合计公式的“模板”发给学生,由学生完成根据商品编号自动生成商品名称、规格、单位、单价等信息;构造金额栏计算公式;构造小写金额转换为大写的计算公式等操作。 “辅导员”要发挥“帮扶”作用,给予学习内容掌握不到位的少数同学帮助,教师做好完成任务情况记录,并将该记录作为学业成绩的组成部分。这一步旨在检验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七步教学法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以完成任务为目标,从任务分析、技术需求出发,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释疑、个别辅导等多种形式有机融合,在“做中教”、“做中学”的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任务分析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增强了团队意识和自信心;通过教师点评,自主学习的偏差得以纠正;通过任务的达成获得“成就感”。这一切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习生自主学习,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习就会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一需要,教师的“主导”地位才能确立,“不教而教”的目标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赵红兵.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应用七步教学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271-272.
[2] 丁倩.七步教学法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
【通联编辑:唐一东】
关键词:主导;主体;任务驱动;七步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8)23-0191-02
中职计算机应用操作课程实践性强,多数教师实施了“教师演示讲授-学生模仿练习”的教学策略,教师怎么做,学生跟着怎么做,教师“教”得多,“导”得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被动学习,效率低下。如何在计算机应用操作课程中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技能水平呢?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讲授《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财务软件应用》等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中,将教学过程分为七个相互联系的步骤,从任务驱动开始,以问题为导向,以达成任务为目标,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七步教学法的主要做法是:
1)布置任务,展示成果。教师课前搜集好案例和素材,将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且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见到过的案例作为操作任务,如销货清单的制作。布置的任务必须明确通过操作应达到的目标。如销货清单制作完成后,要能实现:日期的自动生成、根据产品编号自动生成产品名称、规格、单位、单价等信息;当用户输入数量后,自动生成各个项目的金额,总金额,以及实现小写金额的大写转换等。在布置任务的同时,教师通过逐一展示已完成的各项子任务,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期待,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这一步要做到:激发学生兴趣,明确技能目标。
2)分析任务,梳理问题。教师通过展示已完成的任务,引导同学们共同对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技术分析,梳理任务中要实现的功能,以及实现这些功能需要哪些技术,哪些技术是已经掌握的,哪些是还没接触过,或者学过已忘了,需要新学或复习的。每个同学分别“已掌握”和“需新学”列出技术问题清单。如,在销货清单制作中,格式设计和表格制作的操作技术已经掌握;日期的自动生成可以通过NOW()或TODAY()实现;金额的计算和合计金额的自动生成可以借助SUM()函数、构造“数量*单价”的单元格计算公式实现。而如何根据编号自动生成产品名称、规格、单位、单价等信息、小写金额的大写转换等技术则从未接触过,需要新学,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就可做出如下的技能清单:
为节约时间,教师可以事先为学生准备好技术清单,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已掌握”“需新学”“解决方案”等内容,也可以根据需要新增技术问题的项目。由于每位学生对技术的掌握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填写的技术清单也不可能完全一致。这一步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清楚:自己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以“如何解决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合作探究,自主学习。通过第二步以后,每位学生都已清楚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个性化的问题,通过学生“互帮互学”的方式解决,这样做的好处:“师傅”有成就感,“徒弟”有获得感。对于共性问题,即需要所有同学“新学”才能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相互讨论、不断试验的方式尝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为了解决根据产品编号自动生成相关信息,小写金额的大写转换等问题,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尝试用教材中介绍的VLOOKUP()、LOOKUP()、TEXT()、TRUNC()等函数去解决。在这一步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要允许学生在教学场所内自由组合形成学习小组,要营造活跃、甚至热烈的学习氛围,鼓励学习小组通过讨论、甚至辩论来达到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不必急于纠正学生在试验中出现的错误,多给学生试错的机会,对于学生在理解方面出现的偏差,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这一步教师重点要做的是:不干预学生的学习,加强巡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重点搜集、记录学生难以掌握或理解出现偏差的内容,以便在下一步教学中“答疑解惑”。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难度不大的技术问题,学生就可以自己解决。这一步要达到的目标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问题反馈,答疑解惑。经过第三步的教学以后,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通过“合作探究”全面或部分完成了技术清单“需新学”中的内容,这一步教师重点要做的是:在巡查记录的基础上,通过课堂询问或其他方式,充实需要帮助学生解决的问题和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形成解决问题的“清单”,然后根据“清单”进行演示讲解,答疑解惑。如,针对学生在应用LOOKUP()函数时,忽视对查找区域的排序、忽视查找区域和需要返回结果的区域大小匹配等问题,强调应用函数时要特别注意各个函数对参数的要求;针对学生在应用VLOOKUP()函数时,对必须在指定区域的第1列查找内容、返回值的列号是指定区域的列序号等理解不到位的问题,通过实例演示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针对学生在进行小写金额大写转换时处理逻辑不清楚的问题,通过画处理流程图的方式帮助学生厘清处理思路;针对构造长公式容易出错的问题,通过用“记事本”程序创建文本文件,在文本文件中以“组合”的方式创建长公式,再复制到公式单元的方式加以解决。这一步教师只起引导作用,重点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如何用”、“怎么做”的问题,切忌将布置的任务作为演示讲解的实例,以免“包办代替”。
5)独立自主,完成任务。通过教师的答疑解惑,学生继续完成在第三步中未能完成的操作任務,学习、掌握新的操作技能。这一步中,学生应尽可能独立完成,少数个性化的问题通过“寻求帮助”来解决,寻求帮助的对象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教师。如,在销货清单制作中,个别同学对“升序”概念理解不准确或操作不当,致使返回结果不正确,他可以向同学求助,也可以向教师求助,这个过程对于求助同学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对被求助的同学是一个“教授”的过程。教师在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步骤中,继续加强巡查,发现学生理解有偏差或操作有问题要及时纠正,让教师在“做中教”中传授技能,使学生在“做中学”中掌握技能。这一步是整个教学最重要的部分,要达到学生掌握新技能的教学目标。教师不要把技能“硬塞”给学生,要争取让技能的学习成为学生的“第一需要”,让学生自己解决“如何用”、“怎么做”的问题。 6)综合点评,树立榜样。当班级80%左右的同学完成布置的任务后,教师根据巡查情况进行综合点评。内容应当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对能够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完成任务给予充分肯定,同时根据任务的具体情况,提出优化建议;二是重点指出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和解决问题思路不清晰的方面;三是对表现突出,学习、掌握技能情况比较好的同学给予表扬,按照一定比例指定其中的几名同学为“辅导员”,负责对其他同学进行辅导;四是综合演示讲解,对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技能的有机融合作全面、系统的阐述,帮助学生掌握技能的应用。這一步旨在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准确掌握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操作技能有机融合的能力。
7)重置任务,巩固技能。至此,“技能清单”中“需新学”部分的教学内容已完成,为检验学习成果,需要重置学习任务。教师将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素材文件发给学生,由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如,在“销货清单”制作中,教师将已完成了格式设计、表格制作、商品信息表、填制日期公式、金额合计公式的“模板”发给学生,由学生完成根据商品编号自动生成商品名称、规格、单位、单价等信息;构造金额栏计算公式;构造小写金额转换为大写的计算公式等操作。 “辅导员”要发挥“帮扶”作用,给予学习内容掌握不到位的少数同学帮助,教师做好完成任务情况记录,并将该记录作为学业成绩的组成部分。这一步旨在检验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七步教学法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以完成任务为目标,从任务分析、技术需求出发,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释疑、个别辅导等多种形式有机融合,在“做中教”、“做中学”的过程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任务分析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通过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增强了团队意识和自信心;通过教师点评,自主学习的偏差得以纠正;通过任务的达成获得“成就感”。这一切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习生自主学习,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习就会真正成为学生的第一需要,教师的“主导”地位才能确立,“不教而教”的目标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赵红兵.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应用七步教学法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271-272.
[2] 丁倩.七步教学法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
【通联编辑:唐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