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03-02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我校教师队伍的高级职称和教师群体的平均年龄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减少,同龄老师的急剧增多,引发同一年龄段教师间竞争加剧;退休人数和新教师人数的减少,使得教师间的正常流动趋势弱化;高年龄的教师减少,使得学校优秀的教育教学传统和特色的积淀遇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缺乏等等困难和矛盾,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
学校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推出具有学校生命力的校本特色教师研修体系,为传承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因此,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力和自我发展等基本校情准确分析的基础上,拟定新的教师研修思路:逐层推进不同形式的研修活动,以教学活动为主要内容,设计一些有目的、有针对性、有具体操作内容的校本研修内容,既紧紧围绕教师的工作实际,又紧跟现代教育技术前沿,最大限度提升教师研修的参与度和培训后的收获度。
二、校本研修的现实追求
1.唤醒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欲望。由于传统的培训模式组织形式单一、内容重复或相似、缺乏有效的评价方式等弊病,我们力求通过校本研修机制和内容的创新来唤醒教师发展的欲望,使得教师通过培训(研修)促进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有效提高,为教师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泉,因此,我们把校本研修定义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培训有新意,能让老师在理想和现实中发生碰撞;②培训有收获,能让老师在尝试中自我实现;③培训研修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应用的技术;④通过研修能对教师有引领性发展。
2.根据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和教师年龄结构层次的实际情况,我们划定了三种培训(研修)目标:养成性培训(青年教师通过师徒结对,适应岗位需要,站稳讲台)、发展性研修(关注中青年教师你的成长,促进学科的整体发展)和学术引领性研修(突破专业发展瓶颈,解决职业倦怠问题,创新教育教学),三种目标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群体,各自对照目标,分阶段实施。
3.整体化、阶段性的教师校本研修原则。基于学校校本的研修和培训,必须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教学个性与创造性,尊重教师的意愿,要遵循教师间的差异,力求找到老师的需求和专业发展中找到最佳结合点,追求发展的最佳效果。基于此,我们设立了整体化(全员)的普适性研修(以专家引领、经验交流、理论学习为主)、阶段性递进式研修(教学展示、方法研讨等)两种研修形式。分层次、两种形式分阶段交互式进行。
前阶段,我校就课堂教学中大家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听课、探讨和交流,以大文科和大理科进行诊断、交流和探讨,就教师平常教学中碰到的共性问题,整理、归纳、提炼,筛选出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的问题,转化为教研活动的研究主题。由于教研主题来自真实的课堂,来自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针对性强,容易引发教师的思考与探索,激发大家的研讨热情与集体智慧,有利于具体教学问题的解决。
三、小切口、多视角,让老师在尝试中自我实现
校本研修的最后落脚点是在课堂中,落实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因此,我们以课堂问题研究为重点,以“改进教学行为”为核心任务,引导教师关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传统备课活动和听评课活动的改造,通过对作业、辅导、评价等教学过程行为的研究与改进,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1.指导学科组开展有效教研(备课)活动:突出“实”的备课(处理好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学情分析与教学内容和方法;作业设计与培养学生的能力等方面的关系)、追求“活”的课堂(体现教学的平等、参与和生成)、控制“量”的作业(批改),促进个性发展的辅导。其次,活动后要及时小结研讨中的生成的观点和共识甚至于是困惑,促使教师能及时梳理他人的观点,将“别人的观点”转化为“自己的活”。
围绕有效教研(备课)活动的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研。例如:针对课堂上老师不放心一讲到底(一言堂)的问题,我们组织开展了听课观摩活动,每一位听课者回答:①这一节课老师讲了多少?②哪些可以不讲,通过什么形式让学生体验生成?通过这一切口很小的主题研讨,让老师在交流中得到了碰撞,也为老师的自主反思提供了鲜活的素材。相信,通过一个个任务型的主题教研活动的实施,教师根据主题和要求进行研修,带着研修结果和问题参加教研活动,对活动主题及相关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与理解,在研讨活动中就可能人人有话讲,不仅讲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也讲“问题与困惑”,使教研活动不仅有其形更是有其质。
除此之外,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拟在数学组开展解题、析题研究,分析试题所含的知识点、能力点分析,试题的考查价值与教学价值,学生解题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或障碍等。在语文组开展同课同构的研究,目的是准确把握学情,捕捉课堂的生成点等等。
2.重视新技术的应用与实践。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的起步较晚,有的老师已经习惯于一支粉笔一张嘴。去年,我们针对电子白板已经进入教室,使用率不高的情况,开展了两次针对白板的推广活动:一次是有针对技术应用的培训,另一次是课堂电子白板使用的推广课。在低起点、小步子和有参与为特点的培训活动中,让老师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性和效率性,这种培训效果是是在的……
3.关注教师的评价和反思,促进教学的改进。 要构建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教师评价机制,必须关注教师(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促使起成为教师自我改变的起点。在管理层面,要重视教师自我评价的作用,认真分析教师在自我评价中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寻求启示,促进反思。我们改变常规的任课教师只做运动员,由教研组长等专家为裁判员的评价方法,让教师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亲自参与对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价,让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不足和改进方向。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发展有赖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又离不开校本研修。我们希望从以往的验证性研究、模式性的实践向教师自我反思、体验和提炼转化,研修的目的在于能否解决教师日常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能否提高课堂的效益,促进教师自主地、可持续地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来,我校教师队伍的高级职称和教师群体的平均年龄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减少,同龄老师的急剧增多,引发同一年龄段教师间竞争加剧;退休人数和新教师人数的减少,使得教师间的正常流动趋势弱化;高年龄的教师减少,使得学校优秀的教育教学传统和特色的积淀遇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缺乏等等困难和矛盾,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
学校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推出具有学校生命力的校本特色教师研修体系,为传承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因此,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力和自我发展等基本校情准确分析的基础上,拟定新的教师研修思路:逐层推进不同形式的研修活动,以教学活动为主要内容,设计一些有目的、有针对性、有具体操作内容的校本研修内容,既紧紧围绕教师的工作实际,又紧跟现代教育技术前沿,最大限度提升教师研修的参与度和培训后的收获度。
二、校本研修的现实追求
1.唤醒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欲望。由于传统的培训模式组织形式单一、内容重复或相似、缺乏有效的评价方式等弊病,我们力求通过校本研修机制和内容的创新来唤醒教师发展的欲望,使得教师通过培训(研修)促进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有效提高,为教师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泉,因此,我们把校本研修定义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培训有新意,能让老师在理想和现实中发生碰撞;②培训有收获,能让老师在尝试中自我实现;③培训研修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应用的技术;④通过研修能对教师有引领性发展。
2.根据教师专业发展规律和教师年龄结构层次的实际情况,我们划定了三种培训(研修)目标:养成性培训(青年教师通过师徒结对,适应岗位需要,站稳讲台)、发展性研修(关注中青年教师你的成长,促进学科的整体发展)和学术引领性研修(突破专业发展瓶颈,解决职业倦怠问题,创新教育教学),三种目标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师群体,各自对照目标,分阶段实施。
3.整体化、阶段性的教师校本研修原则。基于学校校本的研修和培训,必须充分体现出教师的教学个性与创造性,尊重教师的意愿,要遵循教师间的差异,力求找到老师的需求和专业发展中找到最佳结合点,追求发展的最佳效果。基于此,我们设立了整体化(全员)的普适性研修(以专家引领、经验交流、理论学习为主)、阶段性递进式研修(教学展示、方法研讨等)两种研修形式。分层次、两种形式分阶段交互式进行。
前阶段,我校就课堂教学中大家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听课、探讨和交流,以大文科和大理科进行诊断、交流和探讨,就教师平常教学中碰到的共性问题,整理、归纳、提炼,筛选出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的问题,转化为教研活动的研究主题。由于教研主题来自真实的课堂,来自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针对性强,容易引发教师的思考与探索,激发大家的研讨热情与集体智慧,有利于具体教学问题的解决。
三、小切口、多视角,让老师在尝试中自我实现
校本研修的最后落脚点是在课堂中,落实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因此,我们以课堂问题研究为重点,以“改进教学行为”为核心任务,引导教师关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传统备课活动和听评课活动的改造,通过对作业、辅导、评价等教学过程行为的研究与改进,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1.指导学科组开展有效教研(备课)活动:突出“实”的备课(处理好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学情分析与教学内容和方法;作业设计与培养学生的能力等方面的关系)、追求“活”的课堂(体现教学的平等、参与和生成)、控制“量”的作业(批改),促进个性发展的辅导。其次,活动后要及时小结研讨中的生成的观点和共识甚至于是困惑,促使教师能及时梳理他人的观点,将“别人的观点”转化为“自己的活”。
围绕有效教研(备课)活动的目标,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教研。例如:针对课堂上老师不放心一讲到底(一言堂)的问题,我们组织开展了听课观摩活动,每一位听课者回答:①这一节课老师讲了多少?②哪些可以不讲,通过什么形式让学生体验生成?通过这一切口很小的主题研讨,让老师在交流中得到了碰撞,也为老师的自主反思提供了鲜活的素材。相信,通过一个个任务型的主题教研活动的实施,教师根据主题和要求进行研修,带着研修结果和问题参加教研活动,对活动主题及相关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与理解,在研讨活动中就可能人人有话讲,不仅讲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也讲“问题与困惑”,使教研活动不仅有其形更是有其质。
除此之外,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拟在数学组开展解题、析题研究,分析试题所含的知识点、能力点分析,试题的考查价值与教学价值,学生解题时可能遇到的困难或障碍等。在语文组开展同课同构的研究,目的是准确把握学情,捕捉课堂的生成点等等。
2.重视新技术的应用与实践。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的起步较晚,有的老师已经习惯于一支粉笔一张嘴。去年,我们针对电子白板已经进入教室,使用率不高的情况,开展了两次针对白板的推广活动:一次是有针对技术应用的培训,另一次是课堂电子白板使用的推广课。在低起点、小步子和有参与为特点的培训活动中,让老师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性和效率性,这种培训效果是是在的……
3.关注教师的评价和反思,促进教学的改进。 要构建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教师评价机制,必须关注教师(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促使起成为教师自我改变的起点。在管理层面,要重视教师自我评价的作用,认真分析教师在自我评价中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寻求启示,促进反思。我们改变常规的任课教师只做运动员,由教研组长等专家为裁判员的评价方法,让教师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亲自参与对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价,让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不足和改进方向。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发展有赖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又离不开校本研修。我们希望从以往的验证性研究、模式性的实践向教师自我反思、体验和提炼转化,研修的目的在于能否解决教师日常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能否提高课堂的效益,促进教师自主地、可持续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