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321.22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8-0050-02
现阶段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农村各种中介组织如公司、企业、农民企业协会等成了带领农户进入市场的媒介。因此,农业产业化的真正“龙头”是市场,农村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围绕市场这个“龙头”而进行,以市场为导向、为起点和目标,通过市场来检验和判断自己的经济活动的价值。因此,市场体系的建设成了农业产业化中关键环节之一。
一、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所谓市场体系是指以商品市场为中心,商品、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多种要素市场组成的有机统一体。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改革,推动了我国农村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包括继续完善农村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组织。但由于目前我国各方面改革不配套,不够完善,使我国农村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也面临着如下问题。
第一,市场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落后。在农村市场体系中,农产品市场发育相对较快,要素市场发育相对滞后,阻碍了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基础设施落后,加工、贮藏、运输、检测、财务、融资、保鲜、仲裁、治安、通讯等基础设施不健全,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第二,市场发育程度低。一方面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还未恒威真正的市场主体;另一方面农户分散、细小的生产经营方式,限制了自己的交易方式,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第三,市场规范程度低,程序混乱。中国市场法制建设与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要求相距甚远,一些必要的市场法规如农产品期货交易法规尚未出台,出台的法律法规也存在不科学、不规范、不配套的问题,导致市场运行中出现不公开、不公正、不公平等。
第四,市场环境不完善。一方面市场建设和市场运行中部门分割、地区封锁、行业垄断等情况比较严重,一些地区出于保护本地利益,乱设关卡,用一些不正当的行政手段干预正常的农产品交易活动,干涉了农产品合理流动,不仅增加交易过程、风险和费用,也使市场竞争极不公平;另一方面,市场监督机构过多,只能分散,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并且受地方政府制约过大,不仅导致了地区封锁、市场分割,也加大了区域间的矛盾和不平衡。同时,由于缺乏法律规范,目前政府对农产品市场的调控也是行政干预过多,妨碍了市场的运转。
二、完善市场体系的策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必须在市场体系中才能得到发展和壮大。目前看来,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现状迫切需要建立全国性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只有建立健全市场法律法规,才能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进行。农业产业化离不开法律,离不开法治环境。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出现的诸多问题,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法律法规不健全。法律不健全,农业产业化就无法可依,导致各地区为了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台了许多阻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干扰了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的建立,从而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产品订购、收购、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卡、拿、要就是这种政策执行的结果。因此必须制定一整套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法律法规,用法律形式固定农业产业化的地位,保护农业产业化经营活动正常开展。
1、建立健全规范化的市场监管机制和规范的政府对市场的调控机制。政府对市场的有效监督和调控对市场的发育和运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能呢个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保护公平竞争,而且能维持良好的市场秩序。农业产业化的推进,一方面迫切要建立健全规范化的市场监督机制,使政府能有效地依法对市场进行监督管理;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有关政府调控市场的法规,把各级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干预建立在法规权威的基础上。
2、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的法律保障体系。一是要建立农民利益的法律保障体系,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农户是产业化的主体,因此,必需保证使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真正得利;二是要建立龙头的法律保障体系,哦能够投企业的健康发展。在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是联结农户与市场的纽带,具有引导生产、开拓市场、深化加工、提供服务的综合功能,是农业产业化链条种重要的一环。如果龙头企业的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就会损害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影响企业的效益和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在政策上、法律上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保护龙头企业经营自主权等合法权益,制止各种乱收费、乱摊派。同时要针对龙头企业投资农产品加工风险较大、困难较多、投资周期长等特点,给予龙头企业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法律保护,使龙头企业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律保护下健康、高效、快速发展。
三、继续完善市场体系,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进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在农副产品生产区、传统商品积聚地、交通要道和城乡驻地,建立大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最终形成以全国性的大市场为龙头,以批发市场为主体,以农村乡镇农贸市场为依托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在市场建设过程中,要从基础设施人手,一方面要加强农产品加工、贮藏、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质量、检测、金融、保险、治安等服务机构,以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另一方面,应健全包括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传递、发布、咨询等内容的信息服务系统。第三,进一步培养市场体系。农户、企业、公司等都是市场主体。农户要在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基础上,适当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专业化水平,组织起来进入市场。公司、企业等要按照现代化企业的要求,简称为真正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主体,直接参与市场竞争。
四、要着重加强要素市场建设
1、土地市场。要按照“强化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的要求,实行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促进规模经营。
2、劳动力市场。发展农村劳动力市场是改变我国工农结构、城乡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应大胆地改革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福利制度和教育制度,消除由其造成的各种社会差别,使居民真正获得统一的社会身份。逐步实现就业市场化、供给商品化、保障社会化和迁居自由化。
3、金融市场。金融资本是一种存在于一切经济关系和一切国际关系中的巨大力量,可以说是起决定作用的力量。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详细考察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后,明确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育滞后,严重影响农业现代化建设。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农村政策性的金融机构和商业性的金融机构正逐步分开,这将有利于保障农产品流通顺畅,调节农产品供给变化,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会是由农村社区集体组织群众办起来的,它对于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产业化等极为有利。在接受金融机构监督,确保农村合作资金会的资金有相当比例支持农业发展和农户家庭经营的条件下,应允许其存在和发展。
4、技术信息市场。技术信息市场在我国农村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很不够,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大力发展技术市场、信息市场。
此外,要抓好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是龙头企业的依托,是保证主导产品系列开发和市场占有份额及商品供给批量的现实基础,无论哪种农业产业化所组成的产业链,其原料基地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只有基地提供可靠、量足、优质的原料,产业链其后的诸环节才能运作起来。建立农产品基地要本着相对集中、因地制宜、合理规划、高产高效的原则,把生产基地与主导产业的形成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在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生产基地上下功夫,实现产与销的相促并进。要加大对生产基地的投入,加强统一的科学管理,逐步实现现代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基地的农民要依托“基地”之福,学会经营管理,围绕市场生产,达到增产增效、脱贫致富。
现阶段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农村各种中介组织如公司、企业、农民企业协会等成了带领农户进入市场的媒介。因此,农业产业化的真正“龙头”是市场,农村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围绕市场这个“龙头”而进行,以市场为导向、为起点和目标,通过市场来检验和判断自己的经济活动的价值。因此,市场体系的建设成了农业产业化中关键环节之一。
一、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存在的问题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所谓市场体系是指以商品市场为中心,商品、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等多种要素市场组成的有机统一体。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改革,推动了我国农村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包括继续完善农村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组织。但由于目前我国各方面改革不配套,不够完善,使我国农村市场体系的培育和发展也面临着如下问题。
第一,市场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落后。在农村市场体系中,农产品市场发育相对较快,要素市场发育相对滞后,阻碍了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基础设施落后,加工、贮藏、运输、检测、财务、融资、保鲜、仲裁、治安、通讯等基础设施不健全,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第二,市场发育程度低。一方面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还未恒威真正的市场主体;另一方面农户分散、细小的生产经营方式,限制了自己的交易方式,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第三,市场规范程度低,程序混乱。中国市场法制建设与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要求相距甚远,一些必要的市场法规如农产品期货交易法规尚未出台,出台的法律法规也存在不科学、不规范、不配套的问题,导致市场运行中出现不公开、不公正、不公平等。
第四,市场环境不完善。一方面市场建设和市场运行中部门分割、地区封锁、行业垄断等情况比较严重,一些地区出于保护本地利益,乱设关卡,用一些不正当的行政手段干预正常的农产品交易活动,干涉了农产品合理流动,不仅增加交易过程、风险和费用,也使市场竞争极不公平;另一方面,市场监督机构过多,只能分散,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并且受地方政府制约过大,不仅导致了地区封锁、市场分割,也加大了区域间的矛盾和不平衡。同时,由于缺乏法律规范,目前政府对农产品市场的调控也是行政干预过多,妨碍了市场的运转。
二、完善市场体系的策略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必须在市场体系中才能得到发展和壮大。目前看来,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现状迫切需要建立全国性开放的市场体系,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只有建立健全市场法律法规,才能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进行。农业产业化离不开法律,离不开法治环境。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出现的诸多问题,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法律法规不健全。法律不健全,农业产业化就无法可依,导致各地区为了本地区本部门的利益,出台了许多阻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干扰了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的建立,从而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产品订购、收购、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卡、拿、要就是这种政策执行的结果。因此必须制定一整套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法律法规,用法律形式固定农业产业化的地位,保护农业产业化经营活动正常开展。
1、建立健全规范化的市场监管机制和规范的政府对市场的调控机制。政府对市场的有效监督和调控对市场的发育和运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能呢个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保护公平竞争,而且能维持良好的市场秩序。农业产业化的推进,一方面迫切要建立健全规范化的市场监督机制,使政府能有效地依法对市场进行监督管理;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有关政府调控市场的法规,把各级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干预建立在法规权威的基础上。
2、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的法律保障体系。一是要建立农民利益的法律保障体系,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农户是产业化的主体,因此,必需保证使农民在产业化经营中真正得利;二是要建立龙头的法律保障体系,哦能够投企业的健康发展。在产业化经营中,龙头企业是联结农户与市场的纽带,具有引导生产、开拓市场、深化加工、提供服务的综合功能,是农业产业化链条种重要的一环。如果龙头企业的合法权利得不到保障,就会损害企业生产的积极性,影响企业的效益和发展。所以我们应该在政策上、法律上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保护龙头企业经营自主权等合法权益,制止各种乱收费、乱摊派。同时要针对龙头企业投资农产品加工风险较大、困难较多、投资周期长等特点,给予龙头企业特殊的优惠政策和法律保护,使龙头企业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律保护下健康、高效、快速发展。
三、继续完善市场体系,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进行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在农副产品生产区、传统商品积聚地、交通要道和城乡驻地,建立大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最终形成以全国性的大市场为龙头,以批发市场为主体,以农村乡镇农贸市场为依托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在市场建设过程中,要从基础设施人手,一方面要加强农产品加工、贮藏、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质量、检测、金融、保险、治安等服务机构,以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另一方面,应健全包括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传递、发布、咨询等内容的信息服务系统。第三,进一步培养市场体系。农户、企业、公司等都是市场主体。农户要在完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的基础上,适当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专业化水平,组织起来进入市场。公司、企业等要按照现代化企业的要求,简称为真正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主体,直接参与市场竞争。
四、要着重加强要素市场建设
1、土地市场。要按照“强化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使用权”的要求,实行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促进规模经营。
2、劳动力市场。发展农村劳动力市场是改变我国工农结构、城乡结构、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目前应大胆地改革限制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福利制度和教育制度,消除由其造成的各种社会差别,使居民真正获得统一的社会身份。逐步实现就业市场化、供给商品化、保障社会化和迁居自由化。
3、金融市场。金融资本是一种存在于一切经济关系和一切国际关系中的巨大力量,可以说是起决定作用的力量。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详细考察了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后,明确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搞好了,一着棋活,全盘皆活”。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育滞后,严重影响农业现代化建设。伴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农村政策性的金融机构和商业性的金融机构正逐步分开,这将有利于保障农产品流通顺畅,调节农产品供给变化,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合作基金会是由农村社区集体组织群众办起来的,它对于发展农业生产、促进产业化等极为有利。在接受金融机构监督,确保农村合作资金会的资金有相当比例支持农业发展和农户家庭经营的条件下,应允许其存在和发展。
4、技术信息市场。技术信息市场在我国农村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还很不够,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大力发展技术市场、信息市场。
此外,要抓好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是龙头企业的依托,是保证主导产品系列开发和市场占有份额及商品供给批量的现实基础,无论哪种农业产业化所组成的产业链,其原料基地都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只有基地提供可靠、量足、优质的原料,产业链其后的诸环节才能运作起来。建立农产品基地要本着相对集中、因地制宜、合理规划、高产高效的原则,把生产基地与主导产业的形成和龙头企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着力在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生产基地上下功夫,实现产与销的相促并进。要加大对生产基地的投入,加强统一的科学管理,逐步实现现代化生产、企业化管理,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基地的农民要依托“基地”之福,学会经营管理,围绕市场生产,达到增产增效、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