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资源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价值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0406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成为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二者结合可以丰富教育资源,加速教学改革,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公平,同时与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相结合,又能更科学地分析与指导教学活动。由于历史科学的自身特点,历史资料是历史教学与研究的基础,网络史料的丰富,保证了历史教学的科学性,目前,与中学历史教学相关的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拥有可观可信的史料,适合中学师生使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关键词:网络资源;历史教学;价值;数据平台
  一、 网络资源与历史教学的相结合
  (一)教育信息化是发展趋势
  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 ”行动计划,这说明国家重视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相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的优势,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2015年5月23日,在青岛召开了“信息技术与未来教育变革”为主题的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成为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其指导思想中指出“积极推进‘互联网 教育’,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其目标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 教育”大平台。”互联网与教育相结合,可以丰富教育资源,加速教学改革,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与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相结合,又能更科学地分析与指导教学活动。
  (二)网络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资源丰富了历史课程资源,《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历史学习提供了更为便捷和更加丰富的信息来源。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应充分利用各种与历史学习有关的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多媒体历史课件、远程教育中的历史课程,互联网提供的历史教育网站、历史资料数据库和图书馆、博物馆网站等,以获取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由于历史科学的自身特点,历史资料是历史教学与研究的基础,网络史料的丰富,保证了历史教学的科学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活跃课堂氛围。《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对历史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与充分利用,是历史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条件。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性质,使其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在历史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强化历史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2017年版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正式提出高中历史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高中历史教育从知识本位变为素养本位”,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历史学习过程与研究能力的培养,网络在提供了海量历史资料的同时,也考验师生对于历史资料的搜索、甄别与应用的能力,此过程有利于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三)中学历史教学网络资源的分类
  目前,与中学历史教学相关的网络资源非常丰富,具有数量大、范围广、种类多的特点,笔者对其简单分为三类:
  1. 课堂教学、教研类,主要内容为教案、课件、习题以及教研文章,如历史学科网(http:∥ls.zxxk.com/)、中學历史教学园地(http:∥www.zxls.com/)等;
  2. 期刊、论文类,主要内容为学术类核心或专业特色期刊文章,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http:∥www.cnki.net)、万方数字化期刊子系统(http:∥www.chinainfo.gov.cn/periodical)等;
  3. 文献、档案类,主要内容为历史原始档案和文献,如中国历史文献数据库(http:∥mg.nlcpress.com)、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http:∥www.modernhistory.org.cn/index.htm)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网(http:∥www.lsdag.com/net)等。
  二、 网络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价值
  (一)完善课堂教学
  40分钟的中学历史课堂容量与网络资料的数量相比,犹如沧海一粟,并且中学生平时可用于历史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所以,可用的网络资源一定要符合中学学习的情况,抗战文献平台即提供了可靠的一手史料,方便史料教学,而且其易于检索,这也节省了中学生查找史料的时间。
  历史资料是历史学的基础,史料教学是历史教学的基础,历史观形成一定是建立在数量可观并且较为可信的史料基础之上的,否则一定是狭隘的,傅斯年先生曾提出“史学即史料学”,华东师范大学的沈志华教授认为“要加强对于史料的基础研究,否则中国的学术是没有希望的。”所以,中学历史教学的基础应为史料教学,“史料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把史料作为证据重构历史情境,以便使学生获得对历史知识本质的认识。”
  (二)提高科研学术
  2011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大会上,刘延东同志讲:“强国必须强教,强教必须强科研。”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汪朝光指出,“新的一代学人应当适应并拥抱互联网与学术研究的结合,否则就会被边缘化,平台就是学术界主动拥抱互联网最好的例证之一。”对于中学历史教学,科研学术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是教学科学性和创新性的重要保证。
  抗战文献数据平台的一大亮点是红色文献专题数据库。平台推出了近两百种红色文献,其中既有抗战时期各根据地编印的图书,也有《红色中华》《解放日报》《晋绥日报》等著名的红色报刊。此外,平台征集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珍藏的“卡尔逊档案”的全部电子版,该档案充分显示了战时国际友人眼中所看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在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的真实状况。这为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的同时,以利于弘扬红色文化,突出抗战主旋律。   同时,就正面战场的史料而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难得一见的国民党政权党内、军内的内部书刊,如“中央训练团”的相关文献、军事委员会等机关编印的会议记录及战时前线出版品等。
  (三)推动教育改革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同时提出教师要由原来的课程实施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历史学科五个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
  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与历史教学目标,都在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与过程,尤其是史料实证素养,它要求“学生的历史学习,不单把焦点放在知道历史本身是什么或者知道历史发生了什么上,而应该集中在我们如何获得对历史的认识上。”这就对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提出更高标准,史料实证的过程主要是史料搜集与论从史出,而史料的可信与全面是这一过程与其结果科学性的保障,也是进一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解释与伟大家国情怀的保障,文献平台大量的可信史料使得教育改革建立在了科学基础之上。
  历史教学网络资源给予历史教学方式更多变革发展机会,让历史教学相对于之前更加多样化与丰富化,“改变了以校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取更全面的知识,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拓宽了学生学习思路,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同时也会使得评价体系更具有灵活性与针对性,网络资源提供的探究教学方式,增强了师生之间的合作,使得教学评价标准变得多元化。
  (四)促进教育公平
  我国基础教育“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差距,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而“数据资源、教育信息获得和利用的不对称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教育的不公平”,而网络资源可以凭借自身优势“打破教育环境的时空界限和信息隔阂”。
  网络资源文献数据平台坚持“公益开放、免费服务”的理念,大大促进了学术资源的平衡配置,尤其是提供了许多不易接触到的原始材料,这样平台利用网络优势打破了时空限制,使得所有平台使用者公平的享有资源,不再受到制度与时空的约束,无论何时何地、零门槛地接触大量经过认真编校、编排的史料,这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李志毓副研究员称为“史学革命”。平台也便于民众近距离触碰到历史,接受爱国主义历史教育,有利于打破“歷史虚无主义”,构建科学的历史观与价值观。
  三、 网络资源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反思与建议
  (一)师生意识与能力不足
  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环境的影响,部分教师的历史教学模式长期固定,还是采用传统的讲述法,甚至照本宣科,缺乏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未能给学生拓宽学习的途径,未能根据时代情况改进教学方案。同时,学生未能意识到学习历史的本质,形成“上课—记忆—习题”的简单应试模式,长此以往,学生无法发现历史中的科学性,失去了历史学的兴趣与主动性,更不会使用网络资源去接触历史了。虽然,目前网络硬件设施较为普及,但配套“软件”不足,缺乏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相结合的针对性培训,在革新意识不足的情况下,能力也得不到培养,这使得教学模式进入一个闭塞的恶性循环,网络资源无法进入中学课堂,必然不利于教育的改革。
  (二)加强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
  “大数据通过间接的数据,推测事物难以客观表达的特征,提示事物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大数据技术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针对网络资源的利用,可以对授课效果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可以发现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对下一阶段的教与学进行科学指导。网络资源与大数据的相结合,是对网络数据质量的整合与优化,大数据技术使得“教学评价体系更具有科学性与权威性,大数据预测下的学生培养更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所以,“课程资源的建设由注重数字化资源的积累转向聚焦‘数据发声’。”这样,历史教学才能着眼于未来人才的标准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邢爱萍.网络资源库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04(9):39-40.
  [2]夏吉波.论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价值[J].都市家教,2015(7):236.
  作者简介:
  周金芹,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市垦利区黄河口镇中学。
其他文献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重要的.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物理教学中不再是以分数来判断学生学习的好坏程度的唯一标准,而这种专注与提高分数的教学方法也
由于初高中生物学科方面上存在知识难度、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以及教学方法的差异性,初高中学生在认知、思维水平以及分析、解决问题上也存在明显的不同.因此,广大生物学教师
情景教学法能够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展示不同的情景内容,引导学生充分理解理论知识,在情景中发散思维,开展高效的学习.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高中教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
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原因,在历史学习方面已经产生差距.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分层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摘 要:历史是一门信息含量极大的学科,包含广阔的空间信息与悠长的时间信息,学生在学习初中历史时,常常遇到时间错乱、事件混淆的问题。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梳理历史事件。本文就梳理知识、发散思维、深度挖掘、强化记忆、知识联结进行探讨,旨在通过充分挖掘思维导图的作用,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历史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历史水平。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历史;渗透策略  思维导图是一种
摘 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高中地理教学需要达到更高的要求,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当前教学重点。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不仅仅是教学改革的要求,更是社会所望。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得到优化,综合能力需要得到有效提高。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生素养;高效课堂;教学方式  核心素养对于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人都需要走向社会,核心
摘 要: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将实际生活融入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使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该如何贯彻生活化教学理念呢?本文就转变教学目标、渗入生活细节、进行实践对比、联系时政热点、组织实践活动进行探讨,旨在通过不同的模式将生活化教学理念渗透到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历史水平与综合能力。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生活化教学模式可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与落实,对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任务.要求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