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台湾,四十岁以上的“资深”文青,理当记得《当代》《人间》《岛屿边缘》《影响》,年长一点的可能会知道(或读过)《剧场》《汉声》,三十岁左右的年轻读者则应该都不会错过诚品《好读》;当然,还有更多。这些杂志记录时代,也塑造了一代人对时代的印象切面。
我们一直想做一本跟台湾杂志有关的书。我们想出一本书,来讲一讲这些杂志的历史、设计、创意,请出那些我们视为传奇的编辑人,请他们讲一讲为什么想做,他们是怎么做的,以及,是怎么做到的。
最初的构想要追溯到三年前,而一开始,就困难重重。第一个问题:该选哪些杂志。舍去民初、日据年代过于早远的不算,该从五〇、六〇,还是七〇年代选起?该设定类型吗?该“排除”某些类型吗?性质相近的杂志该选几本?选择同时也关乎呈现:如何在一本“书”里呈现另一本“书”?以文字为主的文学性杂志如何表现?多数杂志已经收刊,版权问题怎么解决?几番讨论,最后选定了目前书里的五本杂志:《汉声》《人间》《影响》《岛屿边缘》和《好读》。
人物访谈是这本书的重点;而每一场访谈,也是我们做这本书最值得的记忆。《汉声》的创办人吴美云、黄永松,一个七十、一个七十一,吴美云近十几年已鲜少接受访问,黄永松则是台湾大陆两地跑,时间更是不好掌握。所以我们决定将采访压缩在一天内进行。
总编辑吴美云先为我们勾勒出整个《汉声》的轮廓,从英文版ECHO创刊、如何凑齐所谓“汉声四君子”,为了办中国童玩巡回展,杂志三个月没出刊(因为编辑都在做童玩);四个伙伴全台湾走透透地采访,如何分工,一定会翻桌、吵架,但也每每在回程火车上就构思好下一期内容。操刀美术的黄永松比较着墨版面呈现以及近几年转往大陆的发展。
他们的眼睛一直是亮的。早上十一点到晚上七点,八个小时,两位老人家接力接受采访,当他们讲起投注四十五年心力的《汉声》,讲起初衷,讲起辛苦的、感动的、坚持的一路甘苦,眼睛一直是亮的,充满活力,让采访的晚辈如我既惭愧又自叹不如。
《人间》《好读》和《岛屿边缘》,我们都特别安排了一场几位编辑的聚会兼采访。我们想让这些当年一起吵架、一起熬夜,一起“实现理想”的编辑们再聚头,彼此帮忙补充回忆,我们也趁机捕捉访谈中不会提到的互动细节。每次采访我们会尽量备齐所有的期数,桌上一摞一摞堆着杂志,很奇妙的,每次一定有一个人会安安静静地坐在一边翻杂志,另外两个(或一个)比较热烈地说着当时的编辑细节,有一句没一句地搭话(有时候是吐槽);杂志翻着翻着,就会凑过去问一下:这个XXX你记不记得?有时候我会偷偷观察他们看杂志的样子,是一种很奇妙的表情,欣赏加上回忆,看得很认真,有一点点感慨。
《好读》主编蒋慧仙无庸置疑是《好读》的灵魂,我们访了她两次,一次是编辑们的聚会,另一次则是单独约访,请她以主编身份,从方向、内容以及从始到终的经过等方面,比较大范围地谈《好读》。我们问了一个很残忍的问题:《好读》收刊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回答前,慧仙停顿了好一会。同样的问题,我们也问了《人间》的钟乔、李男和曾淑美。印象中是钟乔说的,他记得陈映真宣布完了,就走回他的小房间,背对他们站着看了窗外很久;钟乔一直记得那个背影。我们也在资料中读到陈映真自己的话,他说“这孩子生不逢时,不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杂志。”
曾经是《好读》第一任编辑、后来创立小小书房的虹风在书出版后,在脸书上写下这样的文字:“因此,说这些杂志反映了当时时代的背景与条件,那是一定的。但他们的存在,对我来说,允诺了一个更宽广的世界:允许一份根本不商业的杂志的存在,支持一份可能带有各种不同声音的媒体的存在。”
陈映真的那句话我看了好多次。我们怎么可能不需要一本《人间》?可是这的确也是我们采访过程中不停面临、也不停反问自己的问题:我们需要一本怎样的杂志?我们都肯定并敬佩这些杂志的理想性,如果当时的时代不允许,那现在呢?我们现在需要一本怎样的杂志?
以及身为一个编辑最切身、也最关心的,如果这些杂志是历史,今日我们该如何看待,如何从中汲取养分?
编辑过程中(甚至直到书出之后),常有人问:为什么是这五本?答案很简单──这五本杂志在今日看来,依然很酷。其实,要讨论如此广泛的一个阅读品类,必然会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也理所当然会有缺漏。台湾有很多很棒的杂志,无庸置疑,我们尚无能力为整个时代的杂志作传,最后决定选择这五本杂志,某个程度是带着点贪心,我们贪心地希望这只是一个开始。这五本杂志在概念上挑战当代,视觉版面亦相当具有突破性,所以我们在书的内容上以编辑人访谈为主,再加上专题呈现及对杂志的回忆邀稿,一方面替年轻一辈的读者描绘出粗略的杂志印象,也为曾经身处其中的一代文艺青年,拉出另一条理解的线索;而这,只是一种切入方式。或许,之后会有其他角度切入的另外五本;或许,有人可以找到更活泼的记录和呈现形式;或许,会有下一本书。
书名取为《咆哮志》。志,表示杂志,也有标志、记录的意思;咆哮,则是我们在制作这本书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对这些编辑前辈最好的形容。
书出之后,一位老编辑对我说,这些杂志对年轻人来说是历史;于他,则是回忆。而我们很幸运,也很庆幸,有机会记录下时代的声音。
我们一直想做一本跟台湾杂志有关的书。我们想出一本书,来讲一讲这些杂志的历史、设计、创意,请出那些我们视为传奇的编辑人,请他们讲一讲为什么想做,他们是怎么做的,以及,是怎么做到的。
最初的构想要追溯到三年前,而一开始,就困难重重。第一个问题:该选哪些杂志。舍去民初、日据年代过于早远的不算,该从五〇、六〇,还是七〇年代选起?该设定类型吗?该“排除”某些类型吗?性质相近的杂志该选几本?选择同时也关乎呈现:如何在一本“书”里呈现另一本“书”?以文字为主的文学性杂志如何表现?多数杂志已经收刊,版权问题怎么解决?几番讨论,最后选定了目前书里的五本杂志:《汉声》《人间》《影响》《岛屿边缘》和《好读》。
人物访谈是这本书的重点;而每一场访谈,也是我们做这本书最值得的记忆。《汉声》的创办人吴美云、黄永松,一个七十、一个七十一,吴美云近十几年已鲜少接受访问,黄永松则是台湾大陆两地跑,时间更是不好掌握。所以我们决定将采访压缩在一天内进行。
总编辑吴美云先为我们勾勒出整个《汉声》的轮廓,从英文版ECHO创刊、如何凑齐所谓“汉声四君子”,为了办中国童玩巡回展,杂志三个月没出刊(因为编辑都在做童玩);四个伙伴全台湾走透透地采访,如何分工,一定会翻桌、吵架,但也每每在回程火车上就构思好下一期内容。操刀美术的黄永松比较着墨版面呈现以及近几年转往大陆的发展。
他们的眼睛一直是亮的。早上十一点到晚上七点,八个小时,两位老人家接力接受采访,当他们讲起投注四十五年心力的《汉声》,讲起初衷,讲起辛苦的、感动的、坚持的一路甘苦,眼睛一直是亮的,充满活力,让采访的晚辈如我既惭愧又自叹不如。
《人间》《好读》和《岛屿边缘》,我们都特别安排了一场几位编辑的聚会兼采访。我们想让这些当年一起吵架、一起熬夜,一起“实现理想”的编辑们再聚头,彼此帮忙补充回忆,我们也趁机捕捉访谈中不会提到的互动细节。每次采访我们会尽量备齐所有的期数,桌上一摞一摞堆着杂志,很奇妙的,每次一定有一个人会安安静静地坐在一边翻杂志,另外两个(或一个)比较热烈地说着当时的编辑细节,有一句没一句地搭话(有时候是吐槽);杂志翻着翻着,就会凑过去问一下:这个XXX你记不记得?有时候我会偷偷观察他们看杂志的样子,是一种很奇妙的表情,欣赏加上回忆,看得很认真,有一点点感慨。
《好读》主编蒋慧仙无庸置疑是《好读》的灵魂,我们访了她两次,一次是编辑们的聚会,另一次则是单独约访,请她以主编身份,从方向、内容以及从始到终的经过等方面,比较大范围地谈《好读》。我们问了一个很残忍的问题:《好读》收刊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回答前,慧仙停顿了好一会。同样的问题,我们也问了《人间》的钟乔、李男和曾淑美。印象中是钟乔说的,他记得陈映真宣布完了,就走回他的小房间,背对他们站着看了窗外很久;钟乔一直记得那个背影。我们也在资料中读到陈映真自己的话,他说“这孩子生不逢时,不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杂志。”
曾经是《好读》第一任编辑、后来创立小小书房的虹风在书出版后,在脸书上写下这样的文字:“因此,说这些杂志反映了当时时代的背景与条件,那是一定的。但他们的存在,对我来说,允诺了一个更宽广的世界:允许一份根本不商业的杂志的存在,支持一份可能带有各种不同声音的媒体的存在。”
陈映真的那句话我看了好多次。我们怎么可能不需要一本《人间》?可是这的确也是我们采访过程中不停面临、也不停反问自己的问题:我们需要一本怎样的杂志?我们都肯定并敬佩这些杂志的理想性,如果当时的时代不允许,那现在呢?我们现在需要一本怎样的杂志?
以及身为一个编辑最切身、也最关心的,如果这些杂志是历史,今日我们该如何看待,如何从中汲取养分?
编辑过程中(甚至直到书出之后),常有人问:为什么是这五本?答案很简单──这五本杂志在今日看来,依然很酷。其实,要讨论如此广泛的一个阅读品类,必然会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也理所当然会有缺漏。台湾有很多很棒的杂志,无庸置疑,我们尚无能力为整个时代的杂志作传,最后决定选择这五本杂志,某个程度是带着点贪心,我们贪心地希望这只是一个开始。这五本杂志在概念上挑战当代,视觉版面亦相当具有突破性,所以我们在书的内容上以编辑人访谈为主,再加上专题呈现及对杂志的回忆邀稿,一方面替年轻一辈的读者描绘出粗略的杂志印象,也为曾经身处其中的一代文艺青年,拉出另一条理解的线索;而这,只是一种切入方式。或许,之后会有其他角度切入的另外五本;或许,有人可以找到更活泼的记录和呈现形式;或许,会有下一本书。
书名取为《咆哮志》。志,表示杂志,也有标志、记录的意思;咆哮,则是我们在制作这本书的过程中,逐渐发现,对这些编辑前辈最好的形容。
书出之后,一位老编辑对我说,这些杂志对年轻人来说是历史;于他,则是回忆。而我们很幸运,也很庆幸,有机会记录下时代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