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地理区位是高考地理的重点,也是地理能力形成与培养的重要载体,从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来看,区位分析的分数所占的比例很大,是高考的必考考点。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学习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文明的生活与生产方式。由于区位分析综合题中各种新图形层出不穷,加上试题具有“设计立意独特、情境设置新颖、设问角度灵活”的特点,因而区位分析综合题是考生的一大薄弱环节。由于一些考生在高考中对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对区位原理理解不透彻,许多考生没有掌握区位分析综合题的答题技巧,因而造成失分严重,因此掌握区位分析综合题的答题技巧与试题类型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 高考;地理区位;分析思路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标准》强调“教学内容要联系实际,要反映时代特征,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凸显了地理学科的时代特征和应用价值。而“区位论”作为贯穿人文地理模块始终的一条主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区位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人类活动区位选择,分析其形成条件与影响因素,并预测其发展规律以及给环境带来的影响等方面。工业、农业、商业、交通、城市、旅游区位的分析与选择,构成了教材中人文地理部分的主体内容,因其强大的现实意义为命题者所青睐,近年来成了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那么,如何进行区位分析呢?
一、农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技术。
3、农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早期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显著。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二、工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气候。
2、社会经济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政策、技术、信息通讯、国防安全、环境、集聚、个人偏好。
3、工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
①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
②交通运输、信息通讯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③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
三、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
1、自然因素:全线跨越五大水系,穿越崇山峻岭,沿途地形各异,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大。
2、社会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
(1)社会:合理布局交通网。
(2)经济: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
(3)政治: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4)技术:先进的科技是保证。
四、城市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1)地形
①平原:理想地形;②山区:河谷两岸;③高原:热带地区。
(2)气候:气温适中,降水适度的中低纬沿海地区。
(3)河流:
①河口处:如广州、上海;②河流汇合处:如重庆、武汉;③水陆交通转运点:南京、伦敦;④水运的起点或终点:赣州。
(4)矿产:如大同(煤)、大庆(石油)、攀枝花(铁)。
2、社会经济因素:
①交通运输:如“火车拉来的城市”石家庄、株洲。
②政治:首都(如北京、巴西利亚)、省会城市(如合肥)。
③军事:如山海关、嘉峪关。
④宗教:如拉萨(喇嘛教)、耶路撒冷(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⑤科技:如日本筑波、美国硅谷。
⑥旅游:如桂林、黄山、井冈山。
⑦边贸:如凭祥、瑞丽、二连浩特。
3、城市区位因素发展变化:
①军事、宗教对现代城市的影响减弱;
②交通运输、自然资源一直产生巨大影响;
③科技、旅游成为影响一些城市的新的主要因素。
五、旅游区位的因素
1、地理景观丰富:
①自然景观:由于地形复杂,有高山峡谷、“喀斯特”地貌,雪山、地热火山、河湖景等;北回归线穿过云南省,有热带雨林景观。
②人文景观:民族众多,风情各异;历史悠久,遗迹众多,如元谋人遗址、丽江古城等;从历史和地理位置看,云南地方文化既处于中原文化的西南边缘,又处于青藏文化的南部边缘和南亚、东南亚的北部边缘,文化独特,如曼飞龙佛塔等。
③市场需求大:中国人口多,经济发展快,国内市场大;毗连东南亚,发展海外市场的条件好。
④交通便利:省内各旅游地有公路连接
2、区位因素发展变化:
①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②促进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换;
③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七、区位选择,进行正确的区位选择必须把握以下三个步骤
1、全方位分析主要区位因素
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方面入手,思维发散,要点全面,力求完整。如北京中关村发展高科技产业,可从环境(自然因素)、科技和交通(社会经济因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2、抓住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只有一个,即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因素。如啤酒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市场,制糖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原料。区位选择的限制性因素(缺乏的因素)如果能得到满足,也能成为主导因素。如河西走廊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其主导因素也是水源。
3、把握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一般在早期,科技水平落后,自然因素占主要地位。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不利的自然因素能够得到克服,社会经济因素逐渐发展成为决定性因素。如早期的钢铁工业对煤铁的依赖性很强,钢铁厂靠近煤(燃料)、铁(原料)产地,如鞍钢、包钢。随着科技的进步,交通运输的发展,逐渐转移到沿海港口,接近市场,如上海宝钢。
综上所述,在高考地理的区位条件分析中,主要涉及以上几种区位。学生在分析的时候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多方面进行,但是在做题时需注意审题,看清楚题目是要求从自然角度还是从社会经济角度来分析。对于人类活动的区位分析,分析方法是类似的,因而在平时的做题中多加练习,定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邹少华.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区位理念[J].地理教育,2015(1).
[2]刘晓丽.高中新课标地理高效复习策略探究[J].中国职工教育,2013,06:104.
[3]张建麟.高中地理城市区位问题的教学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8).
[4]李有金.地理区位问题的复习策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7(1).
关键词: 高考;地理区位;分析思路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标准》强调“教学内容要联系实际,要反映时代特征,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为重点凸显了地理学科的时代特征和应用价值。而“区位论”作为贯穿人文地理模块始终的一条主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区位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人类活动区位选择,分析其形成条件与影响因素,并预测其发展规律以及给环境带来的影响等方面。工业、农业、商业、交通、城市、旅游区位的分析与选择,构成了教材中人文地理部分的主体内容,因其强大的现实意义为命题者所青睐,近年来成了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那么,如何进行区位分析呢?
一、农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光照、热量、降水)、地形、土壤、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技术。
3、农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早期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显著。随着社会的进步,市场、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二、工业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土地、水源、气候。
2、社会经济因素:原料、动力(燃料)、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政策、技术、信息通讯、国防安全、环境、集聚、个人偏好。
3、工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
①原料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
②交通运输、信息通讯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越来越显著;
③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
三、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以京九铁路为例)
1、自然因素:全线跨越五大水系,穿越崇山峻岭,沿途地形各异,地质条件复杂,工程难度大。
2、社会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
(1)社会:合理布局交通网。
(2)经济:促进沿线经济的发展。
(3)政治:维持香港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4)技术:先进的科技是保证。
四、城市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1)地形
①平原:理想地形;②山区:河谷两岸;③高原:热带地区。
(2)气候:气温适中,降水适度的中低纬沿海地区。
(3)河流:
①河口处:如广州、上海;②河流汇合处:如重庆、武汉;③水陆交通转运点:南京、伦敦;④水运的起点或终点:赣州。
(4)矿产:如大同(煤)、大庆(石油)、攀枝花(铁)。
2、社会经济因素:
①交通运输:如“火车拉来的城市”石家庄、株洲。
②政治:首都(如北京、巴西利亚)、省会城市(如合肥)。
③军事:如山海关、嘉峪关。
④宗教:如拉萨(喇嘛教)、耶路撒冷(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⑤科技:如日本筑波、美国硅谷。
⑥旅游:如桂林、黄山、井冈山。
⑦边贸:如凭祥、瑞丽、二连浩特。
3、城市区位因素发展变化:
①军事、宗教对现代城市的影响减弱;
②交通运输、自然资源一直产生巨大影响;
③科技、旅游成为影响一些城市的新的主要因素。
五、旅游区位的因素
1、地理景观丰富:
①自然景观:由于地形复杂,有高山峡谷、“喀斯特”地貌,雪山、地热火山、河湖景等;北回归线穿过云南省,有热带雨林景观。
②人文景观:民族众多,风情各异;历史悠久,遗迹众多,如元谋人遗址、丽江古城等;从历史和地理位置看,云南地方文化既处于中原文化的西南边缘,又处于青藏文化的南部边缘和南亚、东南亚的北部边缘,文化独特,如曼飞龙佛塔等。
③市场需求大:中国人口多,经济发展快,国内市场大;毗连东南亚,发展海外市场的条件好。
④交通便利:省内各旅游地有公路连接
2、区位因素发展变化:
①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②促进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换;
③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
七、区位选择,进行正确的区位选择必须把握以下三个步骤
1、全方位分析主要区位因素
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方面入手,思维发散,要点全面,力求完整。如北京中关村发展高科技产业,可从环境(自然因素)、科技和交通(社会经济因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2、抓住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只有一个,即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因素。如啤酒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市场,制糖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原料。区位选择的限制性因素(缺乏的因素)如果能得到满足,也能成为主导因素。如河西走廊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其主导因素也是水源。
3、把握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一般在早期,科技水平落后,自然因素占主要地位。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不利的自然因素能够得到克服,社会经济因素逐渐发展成为决定性因素。如早期的钢铁工业对煤铁的依赖性很强,钢铁厂靠近煤(燃料)、铁(原料)产地,如鞍钢、包钢。随着科技的进步,交通运输的发展,逐渐转移到沿海港口,接近市场,如上海宝钢。
综上所述,在高考地理的区位条件分析中,主要涉及以上几种区位。学生在分析的时候要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多方面进行,但是在做题时需注意审题,看清楚题目是要求从自然角度还是从社会经济角度来分析。对于人类活动的区位分析,分析方法是类似的,因而在平时的做题中多加练习,定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邹少华.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区位理念[J].地理教育,2015(1).
[2]刘晓丽.高中新课标地理高效复习策略探究[J].中国职工教育,2013,06:104.
[3]张建麟.高中地理城市区位问题的教学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8).
[4]李有金.地理区位问题的复习策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