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为了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应重视结合思政教育内容,科学的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效的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帮助学生全面提高综合水平。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创业
近年来,大学生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高,就业压力逐步增大,因此高校教育要针对这一问题,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勇于奋斗的坚定信念,为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进一步实践分析,下面总结提高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融合水平的途径。
一、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机融合的必要性
(一)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将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实施,便能够有效改善以往教学体系的缺陷,高校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双创实践机会,可全面优化学生的双创能力,为其后续适应岗位需求提供帮助。以往学生仅能够从单一的思政角度接受知识,无法获得创新性的启发,而将两种学科融合开展,便可激发学生产生创新意识,同时在参与课程实践中能够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让学生提高创新创业技能。可见该种融合教育模式可对学生高效就业提供良好的前提和基础。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
以往的高校教育模式难以全面迎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高校便需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对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优化创新,主动培养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辅助其在毕业后能够顺利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对于多数高校来讲,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仅作为一个教育目标,而难以将其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只有将双创教育与高校教学内容充分融合,才能培养出更为理想的综合性人才。主要由于创新创业的根本便是让学生形成相应的意识,这和双创人才的培养目标一致。
(三)缓解我国就业压力
从根本上将,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也相应增加了高学历学生的人数,这些高学历学生均希望找到更理想的工作,但往往无法实现。主要由于上述学生未接受到双创教育,对自己的就业目标设置不够科学,难以迎合我国的就业环境。而将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开展,便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双创实践平台,学生可明确设置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具体目标,以此缓解就业的压力。
二、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机融合的路径
(一)以思政教育为基础,树立学生的创业观
高校在融合实施思政和双创教育活动时,教师需先引导学生形成端正的政治思想意识,如学生需建立端正的创业心态,以积极的态度来参与双创活动。思政教育主要为理想教育,具体来讲就是对社会和职业等理念的综合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端正思想,为了创业目标不断努力。目前部分学生一直未经历过挫折,在其心理对挫折难以承受。对其开展思政教育便具有更大的价值。开展思政教育能够有效端正学生的思想,让其以科学的态度来参与双创实践,同时持续优化自身的能力。
(二)理论知识结合实践,为学生提供創新平台
高校在实施双创教育时,可引导学生明确提出自身对双创活动的理解,但想法需要通过实践进行验证,否则学生的想法仅能够停留在理想层面。高校在组织创业教育时,便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亲自参与活动来验证想法,这样学生在接受教育期间便可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有效验证自身想法的正确性,从而提升对未来岗位工作的适应能力。高校还可结合学生的需求建立创业基地,让学生在更为专业的平台上接受思政和双创能力的培养,以端正的思想意识来指导创新创业活动。学生可在实践中逐渐总结出自身在意识及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不断通过实践来解决现实问题,全面提升自身的创新和创业素养。教师也需对教学方案和实施方法进行优化创新,利用行业前沿的理念和方法指导教学活动,有效辅助学生解决创业期间所遇到的问题,让其能够顺利获得技能和经验。
(三)注重思政教育时代性,创业理念也应更新
高校在将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融合实施时,主要目标在于将人才培养成符合国家要求的高质量人才。需紧密结合时代需求和行业发展来传授知识,让学生能够接受到更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思政教育需以时代发展作为参考,并随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如在实施思政教育时,除了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知识,同时还需融合国内外的时事进行探讨,这样学生便可形成更为先进的双创意识。可见利用时事作为思政教育中对双创教育的渗透,可促使学生更为科学的形成双创理念,高效完成实践活动。教师还可结合时事激发学生产生创新创业的思路,不断优化双创理念。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案例带领学生深入分析,总结出相应的经验,从而让学生能够从固化的思维中解放出来,以具有创新性的意识完成创业活动。
三、结束语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结合高校各项工作开展实际,总结了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学融合水平的对策。希望实践研究,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建立好良好的心态,从而更好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和困难。
参考文献
[1]岳丹.浅析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J].长江丛刊,2019(29):175+177.
[2]曲径.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机融合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27):182+184.
[3]王姣.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培养相结合的对策分析[J].科学与财富,2020,12(26):336.
[4]田键.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培养相结合的对策分析[J].才智,2018,(9):150.
作者简介
邓丹(1991.04—)女,汉族,重庆梁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油气田开发工程、思政教育。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创新创业
近年来,大学生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高,就业压力逐步增大,因此高校教育要针对这一问题,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勇于奋斗的坚定信念,为大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进一步实践分析,下面总结提高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融合水平的途径。
一、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机融合的必要性
(一)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将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实施,便能够有效改善以往教学体系的缺陷,高校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双创实践机会,可全面优化学生的双创能力,为其后续适应岗位需求提供帮助。以往学生仅能够从单一的思政角度接受知识,无法获得创新性的启发,而将两种学科融合开展,便可激发学生产生创新意识,同时在参与课程实践中能够获得更多的锻炼机会,让学生提高创新创业技能。可见该种融合教育模式可对学生高效就业提供良好的前提和基础。
(二)培养创新型人才
以往的高校教育模式难以全面迎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高校便需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对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优化创新,主动培养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辅助其在毕业后能够顺利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对于多数高校来讲,培养创新型的人才仅作为一个教育目标,而难以将其真正落实到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只有将双创教育与高校教学内容充分融合,才能培养出更为理想的综合性人才。主要由于创新创业的根本便是让学生形成相应的意识,这和双创人才的培养目标一致。
(三)缓解我国就业压力
从根本上将,我国教育水平的提升也相应增加了高学历学生的人数,这些高学历学生均希望找到更理想的工作,但往往无法实现。主要由于上述学生未接受到双创教育,对自己的就业目标设置不够科学,难以迎合我国的就业环境。而将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开展,便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双创实践平台,学生可明确设置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具体目标,以此缓解就业的压力。
二、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机融合的路径
(一)以思政教育为基础,树立学生的创业观
高校在融合实施思政和双创教育活动时,教师需先引导学生形成端正的政治思想意识,如学生需建立端正的创业心态,以积极的态度来参与双创活动。思政教育主要为理想教育,具体来讲就是对社会和职业等理念的综合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端正思想,为了创业目标不断努力。目前部分学生一直未经历过挫折,在其心理对挫折难以承受。对其开展思政教育便具有更大的价值。开展思政教育能够有效端正学生的思想,让其以科学的态度来参与双创实践,同时持续优化自身的能力。
(二)理论知识结合实践,为学生提供創新平台
高校在实施双创教育时,可引导学生明确提出自身对双创活动的理解,但想法需要通过实践进行验证,否则学生的想法仅能够停留在理想层面。高校在组织创业教育时,便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够亲自参与活动来验证想法,这样学生在接受教育期间便可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有效验证自身想法的正确性,从而提升对未来岗位工作的适应能力。高校还可结合学生的需求建立创业基地,让学生在更为专业的平台上接受思政和双创能力的培养,以端正的思想意识来指导创新创业活动。学生可在实践中逐渐总结出自身在意识及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不断通过实践来解决现实问题,全面提升自身的创新和创业素养。教师也需对教学方案和实施方法进行优化创新,利用行业前沿的理念和方法指导教学活动,有效辅助学生解决创业期间所遇到的问题,让其能够顺利获得技能和经验。
(三)注重思政教育时代性,创业理念也应更新
高校在将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融合实施时,主要目标在于将人才培养成符合国家要求的高质量人才。需紧密结合时代需求和行业发展来传授知识,让学生能够接受到更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思政教育需以时代发展作为参考,并随时代发展不断更新。如在实施思政教育时,除了向学生传授必要的知识,同时还需融合国内外的时事进行探讨,这样学生便可形成更为先进的双创意识。可见利用时事作为思政教育中对双创教育的渗透,可促使学生更为科学的形成双创理念,高效完成实践活动。教师还可结合时事激发学生产生创新创业的思路,不断优化双创理念。教师可结合具体的案例带领学生深入分析,总结出相应的经验,从而让学生能够从固化的思维中解放出来,以具有创新性的意识完成创业活动。
三、结束语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结合高校各项工作开展实际,总结了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学融合水平的对策。希望实践研究,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建立好良好的心态,从而更好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和困难。
参考文献
[1]岳丹.浅析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J].长江丛刊,2019(29):175+177.
[2]曲径.高校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机融合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27):182+184.
[3]王姣.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培养相结合的对策分析[J].科学与财富,2020,12(26):336.
[4]田键.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培养相结合的对策分析[J].才智,2018,(9):150.
作者简介
邓丹(1991.04—)女,汉族,重庆梁平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油气田开发工程、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