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墨西哥位于北美大陆南部,以阳光与热情闻名于世的墨西哥,是美洲大陆上的文明古国。气候宜人,风光秀丽,名胜古迹甚多。
墨西哥是美洲文明古国,曾蕴育了玛雅、阿兹特克、托尔特克、奥尔梅加和特奥蒂华坎等古印度安文化。
玛利雅奇音乐和萨巴特奥舞蹈融合了西班牙和印第安音乐舞蹈的特色,成為墨西哥独特的民族艺术形式。
墨西哥已有21处古迹被联合国宣布为“人类文化和自然遗产”。来这里旅游的人每年已达300~400万人次之多。
而且从业人员达124万,所创产值占国民总产值的6%,居世界前五位。
斑斓之城·圣米格尔
从墨西哥城出发,原本要去瓜那华托,圣米格尔只是路过,然而却一不小心在这里住了下来,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座落在墨西哥城东北265公里的瓜纳华托州丘陵高地之内的小城,留下了西班牙殖民时期的浓重烙印。在它的历史中心内遍布保存完好的17- 18世纪的充满各种色彩的巴洛克宗教风格的建筑,比起墨西哥城,它没有那么沧桑厚重,但它却是多彩而又斑斓的,温润之中又带着那么点婉约内秀和原始的质朴。
进入老城时,本以为汽车是无法在这些被岁月踩得光溜溜的小圆石铺就的狭窄街道上行驶,因为那些小圆石上的磨痕一看就知道有几百年历史。此前曾经游历过不少欧洲的老城小镇,在那里都会把这些圆石头当作宝贝,只允许行人步行。然而,我们那火红酷炫的老爷甲壳虫车却肆无忌惮地在老城略显破旧却又色彩斑斓的小巷里转来钻去,一路颠颠簸簸却游刃有余,不禁佩服那个满脸胡子拉碴堆满笑容的墨西哥大叔的车技。仅仅十几分钟,她便开到了我们所入住的酒店——一座拥有10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
半个小时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相机,傻傻地站在了老宅门前的鹅卵石街道上,望着小城中心那座著名的圣费利佩·内里教堂的尖顶,不觉有些迷茫,满眼是斑斓的色彩,不知该向哪里迈开步子。
实际上圣米格尔保留的这座古城并不大,快步行走30分钟就基本可以走完,但它的魅力,却会牢牢地牵住你的脚,让你无法加快步伐。亘古的遗迹让你看得移动不了目光。 圣费利佩·内里教堂的尖顶,它是巴洛克艺术与建筑的典范,包括一座大教堂与数间小圣堂,教堂内布满油画与壁画。
在小城逛累了,夜晚,躺在这个有100多年历史老建筑改建的酒店之中,你才会发现什么叫做精致。酒店经理是个有着爽朗笑声的精通西班牙语、法语和英语的姑娘,极其美丽和睿智,一个人打理着这个据说是从他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老宅,这样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了。
清晨,圣米格尔·德·阿连德小城内狭窄的鹅卵石街道,没有了昨晚的嘀嗒马蹄声,好像还有些不那么习惯。抬头仰望一片天空,犹如一幅清新的图画。四周随处可见绿意盎然的庭院,精致的建筑细节,可以说,这里是墨西哥最漂亮的小城之一。阳光穿透湛蓝如洗的天空,把热辣的光影泼洒在五颜六色的建筑上,续写着已经沉淀了几百年的历史,而留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记忆,更是一个愉悦的生命历程。
“你应该体验一下圣米格尔·德·阿连德那独有的勇敢者冒险活动—— 斗牛”,我们的导游很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起斗牛来,那眼神似乎就没把举世闻名的西班牙斗牛放在眼里。虽说这是个深深植根于西班牙的传统活动,但在圣米格尔·德·阿连德,早已演绎成了当地最重要的节庆活动,历史悠久得像重现了戈雅的绘画一般。在小镇的石头斗牛场上,游客纷纷要骑在马背上与斗牛士合影。这也是当地文化标志的一个缩影,以至于街道上都建了斗牛的雕塑。
浓厚的文化氛围,如画的风景和宜人的气候,使得圣米格尔·德·阿连德成为了理想的生活和养老场所。据说目前,大约有100万退休的美国人居住生活在墨西哥,而圣米格尔·德·阿连德则成为他们的首选。
混血之城·瓜那华托
我们离开圣米格尔,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车窗外是龙舌兰巨大蜷曲的叶片,越过仙人柱高大多刺的躯干,火红落阳照耀整个山坳,五颜六色的殖民地建筑布满山坡,像天堂洒下最后一片金粉,瞬间万物灿烂,这里便是墨西哥中部的小城瓜那华托,又是一个令人来了不想走的小城。
1530年,西班牙人来到这里。在三个多世纪漫长的岁月里,瓜那华托不仅成为种族和新生混血民族的熔炉,建筑上也糅和了欧洲风格。瓜那华托的兴起,皆因发现它的群山峻岭之下蕴藏着丰富的矿藏,据说当时世界上三分之二的银矿都是从瓜那华托开采出来的。山上还出产一种粉红色的石头,及至17世纪,瓜那华托已经富可敌国。
瓜那华托的血液中混合了印第安人、法国人以及西班牙人的基因,又一向是墨西哥的文化经济和工业重镇,跨越4个多世纪的丰厚底蕴,造就了当地人优雅享受生活的淡定态度。在这个仅有十多万人的小城里,却拥有将近30余所博物馆和教堂。瓜那华托人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属于人类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瓜那华托城沿山而起,抵达时已近傍晚,汽车行驶在长长的地下公路,你可以发现左面的车子忽然消失了,又见到右面从地下冒出几个行人,感觉似乎有些异样又有趣,原来这里原本是银矿的矿道与地下河的河道,因大坝的筑建而干涸,遂被聪明的当地人铺上鹅卵石,改建地下通道,这样城市的交通网络一下子丰富起来。
司机直接把我们拉到了山顶,从高处往下看,可以感觉到远处浓重的云彩,正从一个山头慢慢飘向另一个山头,整个小城尽收眼底,远处一道彩虹横空出世,只待一杯香槟的时间,瓜那华托那蓝丝绒般的夜幕就已经降下,万家灯火璀璨耀眼,星空仿佛坠入人间。
当第二天再次来到山脚下,我们果断决定放弃乘坐缆车改为徒步登上这座被各色涂鸦的房子包围的城中小山,拾级而上,途中每个拐弯都能遇到不一样的风景,如影随形的涂鸦和怒放的花朵,伴着你一路走到山顶,心情顿觉惬意无比。
瓜那华托的中心是拉巴斯广场,广场上耸立着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长方形大教堂,整个建筑呈黄色,教堂前是天使的塑像,顺着山坡又有齐整的花圃,回首而望,庄严中又透着几许妩媚。瓜那华托还与唐·吉诃德有着不解之缘,唐·吉诃德博物馆内四墙的壁画向人们讲诉着众所周知的他与桑丘和廋马的故事。 当年的巨贾,在漫长的岁月中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这些漂亮的教堂与宅邸,见证了那个传奇的白银时代,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瓜那华托的辉煌。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也丝毫没有妨碍拉丁人特有的热情和能歌善舞的尽情发挥。每逢周五、周六的晚上,街头艺人随处可见,傍晚时分,还会有“巷游”(CALLEJONEADAS)的节目在古老街巷里上演。演员则大多是瓜那华托大学艺术学院的学生,还有游客自己,从拉巴斯广场的大教堂门前出发,一路欢歌,一路热舞,可以一直持续到深夜,完全就是那种主客不分,尽情撒欢,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节奏。
穿过瓜那华托四通八达的街道,不远处的一处山坡上就可以见到著名的瓜纳华托大学。说起这所大学,当地人引以为豪。瓜纳华托大学是1732年作为基督会学校建校的,后于1955年变为州立大学,两百多年的历史,伴随着已经流逝的岁月,容颜却依旧光鲜。这是一所以艺术和表演闻名的地方大学。它的外表也相当艺术化,沿着建筑物的倾斜角度打造的优美台阶,使得学校在如此狭小的范围内显得错落有致,也成为吸引游客的非常著名的景点。
银城·塔斯科
就在快要结束行程回到墨西哥城之时,汽车驶过一段绿树遍野的山路,绕过几个弯,公路一下子变成了窄窄的巷子,地面也从一马平川变成了咯噔咯噔的鹅卵石路,一下子把我从瞌睡中唤醒,传说中墨西哥最著名的银器之都塔斯科(TAXCO)到了。这个小城又再一次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原来传说中的塔斯科是这样的:满眼是层层叠叠的小楼,似乎每一座都上了年纪,但却又面清目秀恰到好处;房顶是清一色的橘红,墙面几近洁白如玉;透过院墙,花丛点缀其间,既浪漫又美丽。街道上,圣米格尔那种五颜六色的甲壳虫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的清一色白色的老爷甲壳虫车,仿佛老电影里的场景再现,与白色的房子形成了完美的呼应……这哪里是墨西哥,分明是个童话国度!
跟瓜那华托一样,依山而建的塔斯科也是个以银城著称的小城,错落有致。这座小镇有今天,倒是要拜西班牙殖民者所赐。塔斯科出产白银、黄金和其它的贵金属,早在阿兹特克帝国时期,这里的原始部落给帝国的贡礼就是在此开采的金条。1521年,西班牙人长驱直入摧毁了阿兹特克帝国,塔斯科立刻成为西班牙人眼中的宝地。一车又一车的黄金白银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西班牙。这种涸泽而渔的采矿方式很快就把塔斯科搞得面目全非,塔斯科也因为失去了它的利用价值渐渐破败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直到1716年,一个法国裔的西班牙人波尔达在塔斯科四处转悠,他的鼻子似乎就像个电子探测器,一下子就嗅到了银子的味道,塔斯科地底下果然还有银子。塔斯科又重新变得繁华起来,至今波尔达仍被尊为塔斯科之父,他倚靠塔斯科的银子发了大财,也没忘了回报塔斯科,今天的许多道路、房屋和学校,还有那个精美绝伦的圣普里斯卡教堂,都是在波尔达时期发展起来的,尤其是这个规模如此庞、工艺如此繁复教堂,几乎差点让波尔达倾家荡产。
现如今,塔斯科的银矿早已枯竭,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吸引了许多外国观光客的关注,成为了旅游胜地。塔斯科的精华几乎都集中在方圆一公里范围之内,所以最好的观光方式是步行。Cuauhtemoc大街是古城的主干道,实际上也就是一条不宽的弯弯曲曲的用灰褐色鹅卵石铺就的道路,路中间有不少碎石拼图和用白色鹅卵石嵌成的白线作为路标,不同的路段还会有不同的图案,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葡萄牙的街道。但如今在葡萄牙却看不到这样的老爷车了。顺着这个路标,走走看看拍拍,大约三十分钟,就到了塔斯科的心脏地带索卡洛广场。围着广场的大多是銀器店,一家挨着一家,这里的银器做工精美,融合了欧洲和印第安的特色,以高贵精美而闻名,价格自然也不菲,据说这里的银器店加工作坊有1500多家,大多为前店后工场的模式。
而在索卡洛广场最为抢眼的,还是圣普里斯卡教堂(Santa Prisca Cathedral)。在古城的入口处,就已经能远远地看见它高高的尖顶建筑了。走到跟前,才发现这两座40米高的巴洛克风格的尖塔,其雕琢之精致程度,堪称精美绝伦,能与欧洲任何一座教堂相媲美。而那淡淡的红褐色则是欧洲的教堂所没有的,也似乎特别适合墨西哥高原明媚的阳光。教堂里则是另一番的富丽堂皇,讲坛后面纷繁众多的雕像,个个栩栩如生,金光闪耀。很多人就这么长时间坐在教堂的长椅上,呆呆地仰着脖子,伴随着街角飘散的面包香和悠闲的异乡客,不说话,一看就是好久。
教堂前的广场永远是五彩缤纷的,一群来自墨西哥城的小学生,看见我们几个亚洲人面孔甚是好奇,很快把我们围成一团求合影。两位马里亚契乐师弹起吉他,唱起了略带忧郁的墨西哥民歌。悠婉的旋律,仿佛让人隐约瞥见了豪放的墨西哥人也有那不为人知的多愁善感的另一面。而塔斯科人兜售墨西哥草帽的方式也极为艺术:一位中年妇女把所有帽子都叠成一摞顶在自己头上,感觉不买它一顶帮着减轻点重量都不好意思。
岁月更迭,彼起此落,有兴盛便有折堕,塔斯科作为银城虽已是昨日传奇,但它还却真是一个值得我用脚步去丈量的小城,走走停停看看,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墨西哥是美洲文明古国,曾蕴育了玛雅、阿兹特克、托尔特克、奥尔梅加和特奥蒂华坎等古印度安文化。
玛利雅奇音乐和萨巴特奥舞蹈融合了西班牙和印第安音乐舞蹈的特色,成為墨西哥独特的民族艺术形式。
墨西哥已有21处古迹被联合国宣布为“人类文化和自然遗产”。来这里旅游的人每年已达300~400万人次之多。
而且从业人员达124万,所创产值占国民总产值的6%,居世界前五位。
斑斓之城·圣米格尔
从墨西哥城出发,原本要去瓜那华托,圣米格尔只是路过,然而却一不小心在这里住了下来,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座落在墨西哥城东北265公里的瓜纳华托州丘陵高地之内的小城,留下了西班牙殖民时期的浓重烙印。在它的历史中心内遍布保存完好的17- 18世纪的充满各种色彩的巴洛克宗教风格的建筑,比起墨西哥城,它没有那么沧桑厚重,但它却是多彩而又斑斓的,温润之中又带着那么点婉约内秀和原始的质朴。
进入老城时,本以为汽车是无法在这些被岁月踩得光溜溜的小圆石铺就的狭窄街道上行驶,因为那些小圆石上的磨痕一看就知道有几百年历史。此前曾经游历过不少欧洲的老城小镇,在那里都会把这些圆石头当作宝贝,只允许行人步行。然而,我们那火红酷炫的老爷甲壳虫车却肆无忌惮地在老城略显破旧却又色彩斑斓的小巷里转来钻去,一路颠颠簸簸却游刃有余,不禁佩服那个满脸胡子拉碴堆满笑容的墨西哥大叔的车技。仅仅十几分钟,她便开到了我们所入住的酒店——一座拥有10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
半个小时之后,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相机,傻傻地站在了老宅门前的鹅卵石街道上,望着小城中心那座著名的圣费利佩·内里教堂的尖顶,不觉有些迷茫,满眼是斑斓的色彩,不知该向哪里迈开步子。
实际上圣米格尔保留的这座古城并不大,快步行走30分钟就基本可以走完,但它的魅力,却会牢牢地牵住你的脚,让你无法加快步伐。亘古的遗迹让你看得移动不了目光。 圣费利佩·内里教堂的尖顶,它是巴洛克艺术与建筑的典范,包括一座大教堂与数间小圣堂,教堂内布满油画与壁画。
在小城逛累了,夜晚,躺在这个有100多年历史老建筑改建的酒店之中,你才会发现什么叫做精致。酒店经理是个有着爽朗笑声的精通西班牙语、法语和英语的姑娘,极其美丽和睿智,一个人打理着这个据说是从他爷爷的爷爷传下来的老宅,这样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了。
清晨,圣米格尔·德·阿连德小城内狭窄的鹅卵石街道,没有了昨晚的嘀嗒马蹄声,好像还有些不那么习惯。抬头仰望一片天空,犹如一幅清新的图画。四周随处可见绿意盎然的庭院,精致的建筑细节,可以说,这里是墨西哥最漂亮的小城之一。阳光穿透湛蓝如洗的天空,把热辣的光影泼洒在五颜六色的建筑上,续写着已经沉淀了几百年的历史,而留给我的,不仅仅是一个记忆,更是一个愉悦的生命历程。
“你应该体验一下圣米格尔·德·阿连德那独有的勇敢者冒险活动—— 斗牛”,我们的导游很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起斗牛来,那眼神似乎就没把举世闻名的西班牙斗牛放在眼里。虽说这是个深深植根于西班牙的传统活动,但在圣米格尔·德·阿连德,早已演绎成了当地最重要的节庆活动,历史悠久得像重现了戈雅的绘画一般。在小镇的石头斗牛场上,游客纷纷要骑在马背上与斗牛士合影。这也是当地文化标志的一个缩影,以至于街道上都建了斗牛的雕塑。
浓厚的文化氛围,如画的风景和宜人的气候,使得圣米格尔·德·阿连德成为了理想的生活和养老场所。据说目前,大约有100万退休的美国人居住生活在墨西哥,而圣米格尔·德·阿连德则成为他们的首选。
混血之城·瓜那华托
我们离开圣米格尔,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车窗外是龙舌兰巨大蜷曲的叶片,越过仙人柱高大多刺的躯干,火红落阳照耀整个山坳,五颜六色的殖民地建筑布满山坡,像天堂洒下最后一片金粉,瞬间万物灿烂,这里便是墨西哥中部的小城瓜那华托,又是一个令人来了不想走的小城。
1530年,西班牙人来到这里。在三个多世纪漫长的岁月里,瓜那华托不仅成为种族和新生混血民族的熔炉,建筑上也糅和了欧洲风格。瓜那华托的兴起,皆因发现它的群山峻岭之下蕴藏着丰富的矿藏,据说当时世界上三分之二的银矿都是从瓜那华托开采出来的。山上还出产一种粉红色的石头,及至17世纪,瓜那华托已经富可敌国。
瓜那华托的血液中混合了印第安人、法国人以及西班牙人的基因,又一向是墨西哥的文化经济和工业重镇,跨越4个多世纪的丰厚底蕴,造就了当地人优雅享受生活的淡定态度。在这个仅有十多万人的小城里,却拥有将近30余所博物馆和教堂。瓜那华托人小心翼翼地保护着属于人类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瓜那华托城沿山而起,抵达时已近傍晚,汽车行驶在长长的地下公路,你可以发现左面的车子忽然消失了,又见到右面从地下冒出几个行人,感觉似乎有些异样又有趣,原来这里原本是银矿的矿道与地下河的河道,因大坝的筑建而干涸,遂被聪明的当地人铺上鹅卵石,改建地下通道,这样城市的交通网络一下子丰富起来。
司机直接把我们拉到了山顶,从高处往下看,可以感觉到远处浓重的云彩,正从一个山头慢慢飘向另一个山头,整个小城尽收眼底,远处一道彩虹横空出世,只待一杯香槟的时间,瓜那华托那蓝丝绒般的夜幕就已经降下,万家灯火璀璨耀眼,星空仿佛坠入人间。
当第二天再次来到山脚下,我们果断决定放弃乘坐缆车改为徒步登上这座被各色涂鸦的房子包围的城中小山,拾级而上,途中每个拐弯都能遇到不一样的风景,如影随形的涂鸦和怒放的花朵,伴着你一路走到山顶,心情顿觉惬意无比。
瓜那华托的中心是拉巴斯广场,广场上耸立着城市的标志性建筑,长方形大教堂,整个建筑呈黄色,教堂前是天使的塑像,顺着山坡又有齐整的花圃,回首而望,庄严中又透着几许妩媚。瓜那华托还与唐·吉诃德有着不解之缘,唐·吉诃德博物馆内四墙的壁画向人们讲诉着众所周知的他与桑丘和廋马的故事。 当年的巨贾,在漫长的岁月中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这些漂亮的教堂与宅邸,见证了那个传奇的白银时代,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着瓜那华托的辉煌。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也丝毫没有妨碍拉丁人特有的热情和能歌善舞的尽情发挥。每逢周五、周六的晚上,街头艺人随处可见,傍晚时分,还会有“巷游”(CALLEJONEADAS)的节目在古老街巷里上演。演员则大多是瓜那华托大学艺术学院的学生,还有游客自己,从拉巴斯广场的大教堂门前出发,一路欢歌,一路热舞,可以一直持续到深夜,完全就是那种主客不分,尽情撒欢,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节奏。
穿过瓜那华托四通八达的街道,不远处的一处山坡上就可以见到著名的瓜纳华托大学。说起这所大学,当地人引以为豪。瓜纳华托大学是1732年作为基督会学校建校的,后于1955年变为州立大学,两百多年的历史,伴随着已经流逝的岁月,容颜却依旧光鲜。这是一所以艺术和表演闻名的地方大学。它的外表也相当艺术化,沿着建筑物的倾斜角度打造的优美台阶,使得学校在如此狭小的范围内显得错落有致,也成为吸引游客的非常著名的景点。
银城·塔斯科
就在快要结束行程回到墨西哥城之时,汽车驶过一段绿树遍野的山路,绕过几个弯,公路一下子变成了窄窄的巷子,地面也从一马平川变成了咯噔咯噔的鹅卵石路,一下子把我从瞌睡中唤醒,传说中墨西哥最著名的银器之都塔斯科(TAXCO)到了。这个小城又再一次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原来传说中的塔斯科是这样的:满眼是层层叠叠的小楼,似乎每一座都上了年纪,但却又面清目秀恰到好处;房顶是清一色的橘红,墙面几近洁白如玉;透过院墙,花丛点缀其间,既浪漫又美丽。街道上,圣米格尔那种五颜六色的甲壳虫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的清一色白色的老爷甲壳虫车,仿佛老电影里的场景再现,与白色的房子形成了完美的呼应……这哪里是墨西哥,分明是个童话国度!
跟瓜那华托一样,依山而建的塔斯科也是个以银城著称的小城,错落有致。这座小镇有今天,倒是要拜西班牙殖民者所赐。塔斯科出产白银、黄金和其它的贵金属,早在阿兹特克帝国时期,这里的原始部落给帝国的贡礼就是在此开采的金条。1521年,西班牙人长驱直入摧毁了阿兹特克帝国,塔斯科立刻成为西班牙人眼中的宝地。一车又一车的黄金白银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西班牙。这种涸泽而渔的采矿方式很快就把塔斯科搞得面目全非,塔斯科也因为失去了它的利用价值渐渐破败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直到1716年,一个法国裔的西班牙人波尔达在塔斯科四处转悠,他的鼻子似乎就像个电子探测器,一下子就嗅到了银子的味道,塔斯科地底下果然还有银子。塔斯科又重新变得繁华起来,至今波尔达仍被尊为塔斯科之父,他倚靠塔斯科的银子发了大财,也没忘了回报塔斯科,今天的许多道路、房屋和学校,还有那个精美绝伦的圣普里斯卡教堂,都是在波尔达时期发展起来的,尤其是这个规模如此庞、工艺如此繁复教堂,几乎差点让波尔达倾家荡产。
现如今,塔斯科的银矿早已枯竭,但却在不知不觉中吸引了许多外国观光客的关注,成为了旅游胜地。塔斯科的精华几乎都集中在方圆一公里范围之内,所以最好的观光方式是步行。Cuauhtemoc大街是古城的主干道,实际上也就是一条不宽的弯弯曲曲的用灰褐色鹅卵石铺就的道路,路中间有不少碎石拼图和用白色鹅卵石嵌成的白线作为路标,不同的路段还会有不同的图案,这不禁让我想起了葡萄牙的街道。但如今在葡萄牙却看不到这样的老爷车了。顺着这个路标,走走看看拍拍,大约三十分钟,就到了塔斯科的心脏地带索卡洛广场。围着广场的大多是銀器店,一家挨着一家,这里的银器做工精美,融合了欧洲和印第安的特色,以高贵精美而闻名,价格自然也不菲,据说这里的银器店加工作坊有1500多家,大多为前店后工场的模式。
而在索卡洛广场最为抢眼的,还是圣普里斯卡教堂(Santa Prisca Cathedral)。在古城的入口处,就已经能远远地看见它高高的尖顶建筑了。走到跟前,才发现这两座40米高的巴洛克风格的尖塔,其雕琢之精致程度,堪称精美绝伦,能与欧洲任何一座教堂相媲美。而那淡淡的红褐色则是欧洲的教堂所没有的,也似乎特别适合墨西哥高原明媚的阳光。教堂里则是另一番的富丽堂皇,讲坛后面纷繁众多的雕像,个个栩栩如生,金光闪耀。很多人就这么长时间坐在教堂的长椅上,呆呆地仰着脖子,伴随着街角飘散的面包香和悠闲的异乡客,不说话,一看就是好久。
教堂前的广场永远是五彩缤纷的,一群来自墨西哥城的小学生,看见我们几个亚洲人面孔甚是好奇,很快把我们围成一团求合影。两位马里亚契乐师弹起吉他,唱起了略带忧郁的墨西哥民歌。悠婉的旋律,仿佛让人隐约瞥见了豪放的墨西哥人也有那不为人知的多愁善感的另一面。而塔斯科人兜售墨西哥草帽的方式也极为艺术:一位中年妇女把所有帽子都叠成一摞顶在自己头上,感觉不买它一顶帮着减轻点重量都不好意思。
岁月更迭,彼起此落,有兴盛便有折堕,塔斯科作为银城虽已是昨日传奇,但它还却真是一个值得我用脚步去丈量的小城,走走停停看看,心有猛虎,细嗅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