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小學语文课堂就给这种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本文首先论述了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四条培养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表达能力;重要性;措施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该积极地向着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不断地努力,保证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各方面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关注其写作水平的提升,促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稳步地提高,为后续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迎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
1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是一个人思想的外在体现方式。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口语最好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是发展学生智力,发展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依靠口头语言,而在此过程中根本无法脱离语言的帮助,学生在认识各种新奇的事物时,都要使用语言进行描述与表达。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思考、提出问题都需要使用语言。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经常会使用语言来提出:“这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等等。在一般情况下,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经常会有着极强求知欲,且知识面也比较广,智力发展也比较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促进学生扎实掌握交际和沟通思想的最常用、最快捷的工具。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表达训练
2.1 小学生情感交融处训练
在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待问题时,我们普遍认为人们在接触与认识事物过程中情感波动是最为明显的,而且在长久相处中势必会逐渐加深情感基础。小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也是这样一个接触到加深情感的过程,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点运用到的一个特点与优点。
比如,小学语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阅读教学过程中,课文中有这样一个段落“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和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语文教师让学生将这句话拿出来进行分析,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前后循序调换等方法,去对比两者前后关系与含义,从而发现不同之处。经过教师引导与学生试验后发现,课文中这段话内容所包含的意思是具有深意的,是通过先后顺序进行描写的,显示拿走能拿动的东西,然后再是搬运较沉的物品,最后才是毁掉不能够搬走的东西,这种层层递进的描写顺序,是学生通过实验后发现的结果。
2.2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
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将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到的语言表达技巧应用于实践中,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考校园小主持人的参选活动,要求学生组织自己的语言,以达到主持人的评选标准。这样一来,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获得更多语言实践的机会。学生在准备以及评选的过程中,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表达,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2.3 创建宽松课堂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
小学生虽然比较顽皮,但是在公众场合还是比较腼腆,尤其是在我们教师上课的时候。我们教师在学生面前通常都是扮演一个严师的角色,学生对我们大多的都是敬畏,而不会把我们真正的当作是朋友,不能够在我们面前表现得很自然,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都比较拘谨,不能够活跃起来,把课堂当作自己能够快乐学习的地方。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教师应该创新一下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活跃起来。学生只有在课堂能够感觉到轻松的气氛,这样才会使学生全身心融入课堂,从而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再那么拘谨,能够对老师提问的问题或者是小组讨论畅所欲言,充分的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4 注重分段培养,夯实学生表达基础
不同年级的学生,其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时,教师要分年级、分阶段进行培养。低年级阶段是学习拼音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中教师要让学生发准声韵调,这是关键基础,并且要让学生读准常用字,要能够掌握语流中音变的规律。而在中年级阶段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多读一些优美的文章,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做好词汇的积累,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高年级则需要重点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教师要依据教材的内容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交流,提升学生口语文明和语言的需求,加强学生语言倾听和表达的能力。
3 结语
语言的表达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考验,对于其日后的发展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需要教师采取正确的方式加以引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正确教学方法的采取,细心地开发并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氛围,使得学生在良好的交际情境中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通过不断积累经验,稳步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给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春玲,王秀婷.浅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才智,2019(36):35.
[2] 张国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J].学周刊,2019(35):27.
关键词:小学语文;表达能力;重要性;措施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应该积极地向着未来人才培养的方向不断地努力,保证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的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锻炼各方面能力。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关注其写作水平的提升,促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稳步地提高,为后续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迎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
1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
语言是一个人思想的外在体现方式。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口语最好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是发展学生智力,发展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依靠口头语言,而在此过程中根本无法脱离语言的帮助,学生在认识各种新奇的事物时,都要使用语言进行描述与表达。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思考、提出问题都需要使用语言。在学习过程中,小学生经常会使用语言来提出:“这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等等。在一般情况下,语言表达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经常会有着极强求知欲,且知识面也比较广,智力发展也比较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促进学生扎实掌握交际和沟通思想的最常用、最快捷的工具。
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表达训练
2.1 小学生情感交融处训练
在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待问题时,我们普遍认为人们在接触与认识事物过程中情感波动是最为明显的,而且在长久相处中势必会逐渐加深情感基础。小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也是这样一个接触到加深情感的过程,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点运用到的一个特点与优点。
比如,小学语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阅读教学过程中,课文中有这样一个段落“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和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语文教师让学生将这句话拿出来进行分析,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前后循序调换等方法,去对比两者前后关系与含义,从而发现不同之处。经过教师引导与学生试验后发现,课文中这段话内容所包含的意思是具有深意的,是通过先后顺序进行描写的,显示拿走能拿动的东西,然后再是搬运较沉的物品,最后才是毁掉不能够搬走的东西,这种层层递进的描写顺序,是学生通过实验后发现的结果。
2.2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
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表达,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践,将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到的语言表达技巧应用于实践中,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考校园小主持人的参选活动,要求学生组织自己的语言,以达到主持人的评选标准。这样一来,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获得更多语言实践的机会。学生在准备以及评选的过程中,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表达,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
2.3 创建宽松课堂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
小学生虽然比较顽皮,但是在公众场合还是比较腼腆,尤其是在我们教师上课的时候。我们教师在学生面前通常都是扮演一个严师的角色,学生对我们大多的都是敬畏,而不会把我们真正的当作是朋友,不能够在我们面前表现得很自然,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都比较拘谨,不能够活跃起来,把课堂当作自己能够快乐学习的地方。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教师应该创新一下课堂教学模式,建立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活跃起来。学生只有在课堂能够感觉到轻松的气氛,这样才会使学生全身心融入课堂,从而在课堂上的表现不再那么拘谨,能够对老师提问的问题或者是小组讨论畅所欲言,充分的表达自己想表达的内容,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4 注重分段培养,夯实学生表达基础
不同年级的学生,其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时,教师要分年级、分阶段进行培养。低年级阶段是学习拼音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中教师要让学生发准声韵调,这是关键基础,并且要让学生读准常用字,要能够掌握语流中音变的规律。而在中年级阶段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多读一些优美的文章,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做好词汇的积累,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高年级则需要重点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教师要依据教材的内容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交流,提升学生口语文明和语言的需求,加强学生语言倾听和表达的能力。
3 结语
语言的表达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考验,对于其日后的发展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需要教师采取正确的方式加以引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正确教学方法的采取,细心地开发并利用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氛围,使得学生在良好的交际情境中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通过不断积累经验,稳步提升语言表达的能力,给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马春玲,王秀婷.浅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才智,2019(36):35.
[2] 张国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J].学周刊,2019(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