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网络时代,获取信息很方便,但静下心来品读大家的作品,几乎是一种奢侈,而且对老舍这样大家作品的品读、理解,远远不能停留在文字上。老舍的文字明白如话,特别是他那些篇幅不长的散文,现在的人们几乎都能通读下来。可是如何理解老舍的文字以及文字背后那个大时代,有名师的指点对读者而言会产生事半功倍之效果。
吴小美教授的新作《老舍散文三十八讲》便是这样一本书。作者曾担任中国老舍研究会会长,写过多部(篇)有关老舍研究的专著和论文。本书一改学术论文的写作方式,用一种贴近老舍散文本色的表述方式——语言通俗、笔含情感,来品读老舍有代表性的38篇散文。
阅读这本书,我最深的感受是理解作者和老舍——两代中国知识分子历经坎坷而初衷不改的赤子情怀。从吴小美教授对老舍散文的品读,我们看到了两代人的对话。从年龄上讲,老舍先生是作者的父辈。一代人对父辈的情感,是要经过岁月洗礼、阅历积淀,才会获得深层的理解,而理解老舍,就能理解老舍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他们何以对这个古老的国家有着“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情感。理解了老舍,也就能够以公允、客观的角度看待中国20世纪所经历的血与泪、苦难与新生。
和同时代的知识人如鲁迅兄弟、沈从文、郭沫若、巴金等人相比,老舍一生最具典型性。老舍一生三个阶段:早年、中年、晚年,恰好对应了20世纪中国三个不同历史时期:清朝、民国、新中国。在这三个历史阶段中,老舍是苦难的经历者和承受者。早在襁褓之中,年幼的老舍便在风暴中心——北京经历了“庚子事变”,父亲战死,家国残破。人到中年,老舍经历了八年抗战,在陪都重庆直接领导并参与了文化界的抗战工作,而他母亲在日寇占领的北平去世,至死未能见她最爱的小儿子老舍。晚年老舍经历了“文革”,又处在风暴中心,并在这场风暴中抗争自杀。老舍一生与苦难相伴,但他一直是乐观的,对人心与世道、对民族与国家的前途,有着知识人的责任感,他用幽默与微笑面对悲剧。
作为文学巨匠,老舍一生著作很多,影响最大的是他的长篇小说和戏剧,但是要直观而准确地了解他的胸怀和情感世界,其散文和旧体诗是最恰当文本。老舍的旧体诗中,我最喜欢的是他在抗战刚刚胜利时写的《乡思》:
茫茫何处话桑麻?破碎山河破碎家。一代文章千古事,余年心愿半庭花。西风碧海珊瑚冷,北岳霜天羚角斜。无限乡思秋日晚,夕阳白发待归鸦。
这种情感与意境可以说是老舍一生家国情怀的浓缩。吴小美所品读的这38篇散文,我认为是这首诗所浓缩的情怀在不同时代的抒发。38篇散文连缀起来,就是一组献给国家、故乡、亲人、朋友的情诗。
通过吴小美老师的品读,我理解了老舍先生的情感是纯中国式的,真诚但又符合中国的“诗教”传统:温柔敦厚、哀而不怨。这些散文诠释的其实是一个具有国际视野但又有着纯中国情怀的知识人对“五伦”在大变革时期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传统的“五伦”即君臣、父子(母子)、兄弟、夫妻、朋友,这几乎构建了传统中国社会的全部人际关系。儒家提倡用“忠、孝、悌、忍、善”来处理这五种关系。老舍经历了中国传统社会最为巨变的时期,清朝灭亡民国建立,皇帝没有了,君臣之伦已不复存在。新文化运动带来的种种新思想,又冲击着以“三纲五常”为代表的价值观。在新旧交替之际,老舍先生秉持的是中道,不偏激也不保守,对新思想和革命,他态度包容,予以理解;对传统文化,他没有同时代许多作家那样决绝,而是予以尊重。吴小美教授品读老舍这38篇散文,很好地诠释了老舍的处世态度。没有了皇帝,但还有国家,有民族,有故乡。臣以忠对待君王,在老舍这里,转化成对国家的忠诚、对故乡的热爱。他爱母亲,爱儿女,爱朋友。这不但符合中国儒家的“五伦”标准,而且有一种升华,因为老舍留过洋,有基督教背景,能以人类所共有的爱与悲悯,加上传统中国的人伦观来看待人与事。基于这样的理由,老舍这些散文在现在的中国毫不过时。如今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非“破碎山河破碎家”,但中国人应秉持何种核心价值观,应有何种审美观与情感取向,通过品读老舍的这些散文,我们依然能获得一些启迪。
正因为老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他身上有着中国知识人传统的忠恕之道,所以对中国成立后他的那些散文的价值应该予以足够的肯定。作者在这本书里也选了几篇,如《我爱新北京》《内蒙风光(节选)》《交友看花在广州》。经过“文革”浩劫,今天读这些文章,很多人可能有不同看法,但吴小美教授的品读解决了这类疑问。品评人与文应有历史眼光,应设身处地理解作者。放到老舍所处的时代,老舍在新中国成立后所写的那些文章,更能显示出他的真诚。经历过“庚子事变”八国联军入侵,经历过抗战八年山河沦陷,老舍在新中国开国之初,对国家统一后一些新气象的赞美是由衷的。正因为这种真诚的爱与赞叹,日后的悲剧才更能折射出20世纪中国政治、文化的复杂性。
阅读《老舍散文三十八讲》,能体味到作者的精神和老舍的精神高度契合。这是一本阅读父辈、理解父辈并向父辈致敬的书。作者年逾八旬,在人生的晚年,通过对老舍散文的品读来表达对父辈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理解,但愿读者能理解这种对父辈的理解,如此便是一种家国情怀的历史传递。
吴小美教授的新作《老舍散文三十八讲》便是这样一本书。作者曾担任中国老舍研究会会长,写过多部(篇)有关老舍研究的专著和论文。本书一改学术论文的写作方式,用一种贴近老舍散文本色的表述方式——语言通俗、笔含情感,来品读老舍有代表性的38篇散文。
阅读这本书,我最深的感受是理解作者和老舍——两代中国知识分子历经坎坷而初衷不改的赤子情怀。从吴小美教授对老舍散文的品读,我们看到了两代人的对话。从年龄上讲,老舍先生是作者的父辈。一代人对父辈的情感,是要经过岁月洗礼、阅历积淀,才会获得深层的理解,而理解老舍,就能理解老舍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他们何以对这个古老的国家有着“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情感。理解了老舍,也就能够以公允、客观的角度看待中国20世纪所经历的血与泪、苦难与新生。
和同时代的知识人如鲁迅兄弟、沈从文、郭沫若、巴金等人相比,老舍一生最具典型性。老舍一生三个阶段:早年、中年、晚年,恰好对应了20世纪中国三个不同历史时期:清朝、民国、新中国。在这三个历史阶段中,老舍是苦难的经历者和承受者。早在襁褓之中,年幼的老舍便在风暴中心——北京经历了“庚子事变”,父亲战死,家国残破。人到中年,老舍经历了八年抗战,在陪都重庆直接领导并参与了文化界的抗战工作,而他母亲在日寇占领的北平去世,至死未能见她最爱的小儿子老舍。晚年老舍经历了“文革”,又处在风暴中心,并在这场风暴中抗争自杀。老舍一生与苦难相伴,但他一直是乐观的,对人心与世道、对民族与国家的前途,有着知识人的责任感,他用幽默与微笑面对悲剧。
作为文学巨匠,老舍一生著作很多,影响最大的是他的长篇小说和戏剧,但是要直观而准确地了解他的胸怀和情感世界,其散文和旧体诗是最恰当文本。老舍的旧体诗中,我最喜欢的是他在抗战刚刚胜利时写的《乡思》:
茫茫何处话桑麻?破碎山河破碎家。一代文章千古事,余年心愿半庭花。西风碧海珊瑚冷,北岳霜天羚角斜。无限乡思秋日晚,夕阳白发待归鸦。
这种情感与意境可以说是老舍一生家国情怀的浓缩。吴小美所品读的这38篇散文,我认为是这首诗所浓缩的情怀在不同时代的抒发。38篇散文连缀起来,就是一组献给国家、故乡、亲人、朋友的情诗。
通过吴小美老师的品读,我理解了老舍先生的情感是纯中国式的,真诚但又符合中国的“诗教”传统:温柔敦厚、哀而不怨。这些散文诠释的其实是一个具有国际视野但又有着纯中国情怀的知识人对“五伦”在大变革时期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传统的“五伦”即君臣、父子(母子)、兄弟、夫妻、朋友,这几乎构建了传统中国社会的全部人际关系。儒家提倡用“忠、孝、悌、忍、善”来处理这五种关系。老舍经历了中国传统社会最为巨变的时期,清朝灭亡民国建立,皇帝没有了,君臣之伦已不复存在。新文化运动带来的种种新思想,又冲击着以“三纲五常”为代表的价值观。在新旧交替之际,老舍先生秉持的是中道,不偏激也不保守,对新思想和革命,他态度包容,予以理解;对传统文化,他没有同时代许多作家那样决绝,而是予以尊重。吴小美教授品读老舍这38篇散文,很好地诠释了老舍的处世态度。没有了皇帝,但还有国家,有民族,有故乡。臣以忠对待君王,在老舍这里,转化成对国家的忠诚、对故乡的热爱。他爱母亲,爱儿女,爱朋友。这不但符合中国儒家的“五伦”标准,而且有一种升华,因为老舍留过洋,有基督教背景,能以人类所共有的爱与悲悯,加上传统中国的人伦观来看待人与事。基于这样的理由,老舍这些散文在现在的中国毫不过时。如今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非“破碎山河破碎家”,但中国人应秉持何种核心价值观,应有何种审美观与情感取向,通过品读老舍的这些散文,我们依然能获得一些启迪。
正因为老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他身上有着中国知识人传统的忠恕之道,所以对中国成立后他的那些散文的价值应该予以足够的肯定。作者在这本书里也选了几篇,如《我爱新北京》《内蒙风光(节选)》《交友看花在广州》。经过“文革”浩劫,今天读这些文章,很多人可能有不同看法,但吴小美教授的品读解决了这类疑问。品评人与文应有历史眼光,应设身处地理解作者。放到老舍所处的时代,老舍在新中国成立后所写的那些文章,更能显示出他的真诚。经历过“庚子事变”八国联军入侵,经历过抗战八年山河沦陷,老舍在新中国开国之初,对国家统一后一些新气象的赞美是由衷的。正因为这种真诚的爱与赞叹,日后的悲剧才更能折射出20世纪中国政治、文化的复杂性。
阅读《老舍散文三十八讲》,能体味到作者的精神和老舍的精神高度契合。这是一本阅读父辈、理解父辈并向父辈致敬的书。作者年逾八旬,在人生的晚年,通过对老舍散文的品读来表达对父辈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理解,但愿读者能理解这种对父辈的理解,如此便是一种家国情怀的历史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