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知识来源于生活,在初中课程当中,物理更是一门和生活密不可分的重要学科。作为在初中新设置的一门课程,在初中阶段学好物理,打好坚固的基础对初中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物理知识主要是解释生活中的部分现象,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挖掘生活材料,利用生活中的有用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真正明白实质的情况下掌握物理知识,也使得课堂的教学更加有效率和趣味性,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物理课堂,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生活素材;初中物理教学;应用
在全新的课程标准中,教育部门对学校的教学要求又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深入探索更加有效率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要增加学生运用动脑、学以致用的能力。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是“灌输式”,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比较枯燥无味,在满堂灌的教育方式下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集中不起来,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受到影响。物理是一门生活性很强的课程,学习物理往往可以通过生活常识并了解其背后的实质,从而获得相应的物理知识。这就形成了一种新鲜的教学方式,即通过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合理应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物理课堂氛围。下文将从利用生活素材开展物理教学的意义和物理教学中应用生活素材的有效措施两个方面浅析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广大初中物理教师提供有效的参考。
1.利用生活素材开展物理教学的意义
(1)为物理学习奠定基础
初中是学习物理的启蒙阶段,只有在起始阶段掌握好基础的知识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达到理想的效果。利用生活素材开展物理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学中体验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素材的合理运用能使教学活动更加顺利的开展,使学生获得科学的物理知识,为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做好准备,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初中毕业生。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喜欢上物理课堂教学。物理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将物理知识和生活以及学生的兴趣相结合,促进学生主动的接受知识,在知识中找到生活中相对应的生活场景,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奇妙[1]。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课堂中把物理知识和生活相联系,鼓励学生在课外活动或者生活中利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物理《光的折射》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笔或者直尺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笔在水中的变化,然后提问学生为什么笔在水中就变了形状,对于这种常见却不怎么关注的生活现象学生会感到十分好奇,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对抽象的物理知识进行简化
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是起始阶段,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对于刚入门的学生有些困难,不利于兴趣的培养。物理知识比较多的定理、公式,理论知识比重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物理知识的原型,与理论知识相互融合,让物理知识更加具体、生动、有趣,使学生找到对物理知识的亲切感,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科学的运用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适当加入生活素材,可以使抽象的物理知识更加具体的呈现给学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起始阶段获得自信,提高学习效率。
2.物理教学中应用生活素材的有效措施
(1)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拿到课堂上来
在每个单元的物理教学中,教师的授课的开始阶段是十分重要的,这个阶段的教学必须要有足够的教学亮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热情,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每个章节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的开始前意识到物理知识的趣味性,从而使学习变得有效,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2]。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拿到课堂上进行讲解,让学生从一个熟悉的物体上开始一个章节的学习,自然而然的过渡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中,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被学生接受。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浮力》这一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将平时经常接触的苹果带到课堂中,将苹果放入烧杯中,在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分量的盐改变水的密度,让同学观察密度和浮力的关系,进入本单元的学习。通过将生活食材带入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将生活经典实例在课堂上进行讲解
生活当中处处存在物理知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将学生遇到过的生活实例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物理课程的学习本质就是将生活中常见的、复杂的物理变化,通过老师的整理、精简和概括,将其变化的本质总结成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教授[3]。教师观察学生的身心特点,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将生活中遇到的经典实例进行讲解,为学生的生活提供帮助。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摩擦力》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在生活中经常会在手上涂上洗洁精来带手镯,涂上洗洁精后,原来带不上的手镯可以轻而易举的带上,让学生从生活出发进入物理知识的学习,认识到摩擦力的相关知识,提高生活常识的同时学习了科学的物理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神奇之处。
(3)将生活情境通过相关的实验进行演示
物理知识的学习与实验操作,在传统的物理课堂中,教师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直白讲解,忽视了实验演示,使物理课堂教学效率非常低,教师在上课时忽略学生的感受,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学生的兴趣也受到了一定的打击。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物理课堂中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初中生求知欲强,动手能力高,在物理课堂中将学生们在生活中见到的生活情境利用相关的实验进行演示,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4]。
例如在人教版物理教材《汽化和液化》这一教学内容时候,教师可以找到物理实验所需要的物品,比如烧杯、支架、酒精灯、玻璃板等,准备好必备的实验物品之后,在课堂上在进行实验的演示,将烧杯放在支架上,里面倒入相应刻度的水,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倒入热水,将酒精灯放在烧杯下面,对其进行加热,把玻璃板放在烧杯的正上方,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热,发现烧杯内的水不断沸腾,玻璃板上出现了小水珠。在观察这些现象之后过渡到物理知识的讲解,对学生们讲解液化的概念,在熟悉概念之后再指导学生观察烧杯的刻度,发现水减少了,这就说明了水是通过汽化“跑走了”。这个完整的实验现象正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烧开水的日常。通过实验的演示让学生们在掌握了物理知识,也明白了生活中的一些道理。
3.讨论
综上所述,将生活素材运用到物理教学中对整个教学活动都有重要的意义,不仅仅可以为初中生奠定物理学习的基础,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的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物理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在物理教学中运用生活素材的有效措施有很多,其中包括将学生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拿到课堂上,其次也可以将学生们遇到过的生活实例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还可以将学生们在生活中见到过的生活情境通过实验进行演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生活素材,能夠让学生与物理知识更加贴近,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全面加强学生的物理素养,实现良好的物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傅晶晶.试论生活化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2):125.
关键词:生活素材;初中物理教学;应用
在全新的课程标准中,教育部门对学校的教学要求又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学习,深入探索更加有效率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要增加学生运用动脑、学以致用的能力。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是“灌输式”,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比较枯燥无味,在满堂灌的教育方式下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打击,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集中不起来,物理课堂的教学质量受到影响。物理是一门生活性很强的课程,学习物理往往可以通过生活常识并了解其背后的实质,从而获得相应的物理知识。这就形成了一种新鲜的教学方式,即通过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合理应用,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物理课堂氛围。下文将从利用生活素材开展物理教学的意义和物理教学中应用生活素材的有效措施两个方面浅析生活素材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广大初中物理教师提供有效的参考。
1.利用生活素材开展物理教学的意义
(1)为物理学习奠定基础
初中是学习物理的启蒙阶段,只有在起始阶段掌握好基础的知识才能在以后的学习中达到理想的效果。利用生活素材开展物理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学中体验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素材的合理运用能使教学活动更加顺利的开展,使学生获得科学的物理知识,为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做好准备,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初中毕业生。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喜欢上物理课堂教学。物理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抓住学生的兴趣爱好,将物理知识和生活以及学生的兴趣相结合,促进学生主动的接受知识,在知识中找到生活中相对应的生活场景,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奇妙[1]。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课堂中把物理知识和生活相联系,鼓励学生在课外活动或者生活中利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物理《光的折射》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的笔或者直尺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笔在水中的变化,然后提问学生为什么笔在水中就变了形状,对于这种常见却不怎么关注的生活现象学生会感到十分好奇,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对抽象的物理知识进行简化
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是起始阶段,相对而言比较抽象,对于刚入门的学生有些困难,不利于兴趣的培养。物理知识比较多的定理、公式,理论知识比重多。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物理知识的原型,与理论知识相互融合,让物理知识更加具体、生动、有趣,使学生找到对物理知识的亲切感,积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科学的运用知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适当加入生活素材,可以使抽象的物理知识更加具体的呈现给学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起始阶段获得自信,提高学习效率。
2.物理教学中应用生活素材的有效措施
(1)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拿到课堂上来
在每个单元的物理教学中,教师的授课的开始阶段是十分重要的,这个阶段的教学必须要有足够的教学亮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热情,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每个章节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的开始前意识到物理知识的趣味性,从而使学习变得有效,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2]。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拿到课堂上进行讲解,让学生从一个熟悉的物体上开始一个章节的学习,自然而然的过渡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中,这样的教学方式容易被学生接受。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浮力》这一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将平时经常接触的苹果带到课堂中,将苹果放入烧杯中,在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分量的盐改变水的密度,让同学观察密度和浮力的关系,进入本单元的学习。通过将生活食材带入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将生活经典实例在课堂上进行讲解
生活当中处处存在物理知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可以将学生遇到过的生活实例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物理课程的学习本质就是将生活中常见的、复杂的物理变化,通过老师的整理、精简和概括,将其变化的本质总结成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教授[3]。教师观察学生的身心特点,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将生活中遇到的经典实例进行讲解,为学生的生活提供帮助。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摩擦力》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在生活中经常会在手上涂上洗洁精来带手镯,涂上洗洁精后,原来带不上的手镯可以轻而易举的带上,让学生从生活出发进入物理知识的学习,认识到摩擦力的相关知识,提高生活常识的同时学习了科学的物理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神奇之处。
(3)将生活情境通过相关的实验进行演示
物理知识的学习与实验操作,在传统的物理课堂中,教师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直白讲解,忽视了实验演示,使物理课堂教学效率非常低,教师在上课时忽略学生的感受,没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学生的兴趣也受到了一定的打击。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物理课堂中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初中生求知欲强,动手能力高,在物理课堂中将学生们在生活中见到的生活情境利用相关的实验进行演示,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4]。
例如在人教版物理教材《汽化和液化》这一教学内容时候,教师可以找到物理实验所需要的物品,比如烧杯、支架、酒精灯、玻璃板等,准备好必备的实验物品之后,在课堂上在进行实验的演示,将烧杯放在支架上,里面倒入相应刻度的水,为了节省时间可以倒入热水,将酒精灯放在烧杯下面,对其进行加热,把玻璃板放在烧杯的正上方,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热,发现烧杯内的水不断沸腾,玻璃板上出现了小水珠。在观察这些现象之后过渡到物理知识的讲解,对学生们讲解液化的概念,在熟悉概念之后再指导学生观察烧杯的刻度,发现水减少了,这就说明了水是通过汽化“跑走了”。这个完整的实验现象正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烧开水的日常。通过实验的演示让学生们在掌握了物理知识,也明白了生活中的一些道理。
3.讨论
综上所述,将生活素材运用到物理教学中对整个教学活动都有重要的意义,不仅仅可以为初中生奠定物理学习的基础,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的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物理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在物理教学中运用生活素材的有效措施有很多,其中包括将学生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拿到课堂上,其次也可以将学生们遇到过的生活实例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还可以将学生们在生活中见到过的生活情境通过实验进行演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生活素材,能夠让学生与物理知识更加贴近,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全面加强学生的物理素养,实现良好的物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傅晶晶.试论生活化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