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从以获得知识为首要目的转变为关注人的发展,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构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环境,给学生提供充分发展的空间。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可能有一种方法能把所有知识一次性传授给学生,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传授学生如何去正确有效地学习知识,而不是让学生怎么去学好现有的知识。不论是数学的运用,还是数学创新,都离不开探索,没有了探索,任何学科--包括数学,都会失去灵魂。
关键词:探究;初中数学;能力
现在有许多人都在思考:为什么从小学到中学,都是中国人要领先,可到了成年以后,我们的研究成果怎么就不如别人呢?有人说,中国水平和世界水平,只差“一步”,这“一步”是什么呢?我认为,我们教育的症结就在于,我们太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忽略了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包含了许多方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几点尝试,它包括培养兴趣、指导方法、鼓励质疑、鼓励创新等几个方面。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一、教师更新自身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的探究思维引导
研究性学习是四项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其中一门必修课程,更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即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课堂情境下,通过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新知识,这种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通过这种自主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恰好能够满足其心理特征,让他在研究性学习中体验成功。而初中数学教师首先得将自身的思想扭转过来,以开放进步的心态来进行教学,顺应信息化、现代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逐步更新自身教育理念,改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能够将学习重点从单纯的知识获取上转移到对实际问题的探究分析上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开发其逻辑思维与发散思维。
二、创设和谐的问题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常常来源于一个个对他而言充满好奇和疑问的问题情境。如果提出的问题停留在“好不好”“行不行”“是不是”这样的水平,是不可能充分調动学生的探究兴趣的。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巧妙设置疑问,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营造出探究的氛围。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基于学生的知识起点和思维起点,贴近学生的实际,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符合果维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防止学生探究得很吃力,可能会因此失去探究的信心。
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笔者联系实际设计问题。1)找一个你熟悉的三角形物体。2)还记得你小学学过它的3个角的和是多少度?3)用量角器量一量它的3个角并记录下来。4)你测量3个角的和一定等于180°吗?为什么?5)还记得你小学是如何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吗?6)你能否用所学平行线的性质验证发现的结论?7)工人师傅制作一个三角形形状零件,有两个角分别为40°、80°,你知道第三个角是多少度吗?学生在7个循序渐进的问题的引导下从实践开始探究,经历测量、计算、猜想、验证、应用等环节,很容易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并会用它解决若干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鼓励质疑与创新
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学在解完一道题是时,总是想问老师,或找些权威的书籍,来验证其结论的正确。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他们对权威的结论从没有质疑,更谈不上创新。长此以往的结果,只能变成唯书本的“书呆子”。中学阶段,应该培养学生相信自己,敢于怀疑的精神,甚至应该养成向权威挑战的习惯,这对他们现在的学习,特别是今后的探索和研究尤为重要。若果真找出“权威”的错误,对学生来讲也是莫大的鼓舞。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鼓励创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老师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数学思维规律,提出恰当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广开思路,重视发散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探索。
四、利用合作学习提升探究能力
合作学习是对学习知识进一步探究的基础,只有通过相互合作、讨论,才能在同学之间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思维方式,从而进一步激发探究心理,实现探究能力的训练和提升。小组合作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调能力,但是,固定的小组合作模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小组的分配和成员的选择,可以结合在日常学习中的观察结论,将个性鲜明的学生分到一个组,激烈的思想碰撞往往能够生出美丽的学术火花;或者将学习能力较差和较强的学生分到一个组,先进带动后进,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或者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安排组员,让学生不断更换小组成员,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而且,常常与不同的组员合作,更有利于探究精神的进一步开发。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很大帮助,加上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新教学理念的提出,给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入手,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后自我反思,实现探究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与此同时,要注意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让学生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在未来的创新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迎难而上,积极进取,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国家栋梁。
参考文献
[1]周晴.让学生成为研究者:湖南教育[J],2013
[2]金玉梅等;试论缔造取向课程实施的理念与策略;当代教育论坛[J],2015
[3]刘菊萍.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2011
关键词:探究;初中数学;能力
现在有许多人都在思考:为什么从小学到中学,都是中国人要领先,可到了成年以后,我们的研究成果怎么就不如别人呢?有人说,中国水平和世界水平,只差“一步”,这“一步”是什么呢?我认为,我们教育的症结就在于,我们太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而忽略了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包含了许多方面,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数学探索能力的几点尝试,它包括培养兴趣、指导方法、鼓励质疑、鼓励创新等几个方面。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一、教师更新自身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的探究思维引导
研究性学习是四项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其中一门必修课程,更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强调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即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课堂情境下,通过提出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新知识,这种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通过这种自主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恰好能够满足其心理特征,让他在研究性学习中体验成功。而初中数学教师首先得将自身的思想扭转过来,以开放进步的心态来进行教学,顺应信息化、现代化时代的发展趋势,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逐步更新自身教育理念,改善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能够将学习重点从单纯的知识获取上转移到对实际问题的探究分析上来,引导学生主动地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开发其逻辑思维与发散思维。
二、创设和谐的问题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常常来源于一个个对他而言充满好奇和疑问的问题情境。如果提出的问题停留在“好不好”“行不行”“是不是”这样的水平,是不可能充分調动学生的探究兴趣的。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巧妙设置疑问,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营造出探究的氛围。教师所设计的问题要基于学生的知识起点和思维起点,贴近学生的实际,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符合果维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防止学生探究得很吃力,可能会因此失去探究的信心。
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笔者联系实际设计问题。1)找一个你熟悉的三角形物体。2)还记得你小学学过它的3个角的和是多少度?3)用量角器量一量它的3个角并记录下来。4)你测量3个角的和一定等于180°吗?为什么?5)还记得你小学是如何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吗?6)你能否用所学平行线的性质验证发现的结论?7)工人师傅制作一个三角形形状零件,有两个角分别为40°、80°,你知道第三个角是多少度吗?学生在7个循序渐进的问题的引导下从实践开始探究,经历测量、计算、猜想、验证、应用等环节,很容易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并会用它解决若干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鼓励质疑与创新
我们会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学在解完一道题是时,总是想问老师,或找些权威的书籍,来验证其结论的正确。这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他们对权威的结论从没有质疑,更谈不上创新。长此以往的结果,只能变成唯书本的“书呆子”。中学阶段,应该培养学生相信自己,敢于怀疑的精神,甚至应该养成向权威挑战的习惯,这对他们现在的学习,特别是今后的探索和研究尤为重要。若果真找出“权威”的错误,对学生来讲也是莫大的鼓舞。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而且要鼓励创新,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老师要深入分析并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依据数学思维规律,提出恰当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去启迪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试验、分析、猜想、归纳、类比、联想等思想方法,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广开思路,重视发散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探索。
四、利用合作学习提升探究能力
合作学习是对学习知识进一步探究的基础,只有通过相互合作、讨论,才能在同学之间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思维方式,从而进一步激发探究心理,实现探究能力的训练和提升。小组合作中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调能力,但是,固定的小组合作模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小组的分配和成员的选择,可以结合在日常学习中的观察结论,将个性鲜明的学生分到一个组,激烈的思想碰撞往往能够生出美丽的学术火花;或者将学习能力较差和较强的学生分到一个组,先进带动后进,促进学生共同进步;或者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安排组员,让学生不断更换小组成员,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而且,常常与不同的组员合作,更有利于探究精神的进一步开发。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很大帮助,加上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新教学理念的提出,给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入手,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后自我反思,实现探究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与此同时,要注意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让学生能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在未来的创新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迎难而上,积极进取,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较高的国家栋梁。
参考文献
[1]周晴.让学生成为研究者:湖南教育[J],2013
[2]金玉梅等;试论缔造取向课程实施的理念与策略;当代教育论坛[J],2015
[3]刘菊萍.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