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外国学生的“轻松”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226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現在都提倡快乐学习,帮助孩子减负,初衷是好的,但是如果整个学生时代只剩下快乐而不学习,那我们是不是违背了最初的目的了呢?
  在西方国家,刻苦读书的孩子一样头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魔法数字4:睡4个小时,喝4杯咖啡,考4.0的GPA(满分)》,这是曾获普利策奖的美国记者爱德华·休姆斯写的一篇文章的标题,记录了一位优秀高三女生的一天。西方国家的妈妈,因为孩子的学习,也写满了一额头的焦虑。“这世界就像一个剧场,当前排观众站起来的时候,后排观众也不得不那样做,所以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不焦虑的妈妈。”耶鲁大学博士薇妮斯蒂·马丁写道。
  2015年,一部由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的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走红。“我从没见过这么糟糕的学生。”中国老师在录制中控诉英国学生的散漫。实际上,两位来自中国一流高中的教师后来发现,他们所在的博航特中学(公立),离熟悉的“顶尖”还有很长距离。
  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教育,公立、私立学校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如同两条分岔的河流。公立教育是大众教育,重在保基础,对学生也就没什么高要求,减负落实得好。而以私立学校为核心的精英教育,恰好相反。BBC拍了一个纪录片《交换学校:阶级划分》,将公立学校的孩子和私立学校的进行交换体验。
  私立学校的孩子每天6点半就起床,放学后还有做不完的习题和课外活动。公立学校的孩子8点才起床,3点就放学,放学后可以一直打游戏。结果呢?长期以后,私立学校的孩子,平均阅读水平是18岁,而公立学校平均只有7岁。一个是成年人的水平,一个还是小孩子。于是,你会看到美国学生连3乘以5都算不出,也会看到他们在国际奥数大赛上打败中国人,教育分流了而已。
  把分流教育做得更“露骨”的国家是新加坡。新加坡教育部门认为,分流教育让不同资质的学生,能更合理地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从小对学生进行分流,把天才儿童和落后儿童分班教学、区别对待,这是1978年李光耀推动成立教育研究小组得出的结论。从1980年开始,新加坡的学生会在三年级末和小升初时通过考试进行分流,在很小的年龄就被分配好了未来的社会角色。在新加坡纪录片《无关阶层》中,不同分流渠道的学生,对未来的期望也不同。一位优秀学生说:“我希望能进入新加坡国立大学,要是能留学的话就更好。”一位“差生”说:“每科能过就行,我希望未来能进入职业技术学院,出来之后找个好工作。”
  老话早就告诉我们,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学习这件事上,家长不能光想着给孩子减负,而是要通过科学的手段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该艰苦时艰苦,该放松时放松。
其他文献
寒冷干燥的季节里,孩子流鼻血很常见。出现这种情况后,一些家长会让孩子头向后仰,以达到止血目的。殊不知,这种做法其实是错误的。孩子流鼻血,可用以下三步解决问题。  第一步:壓迫鼻翼,头保持前倾。  家长发现孩子鼻子出血后,要立即以拇指和食指对孩子鼻翼进行10~20分钟的压迫,若能够直接确定具体出血的鼻孔,可直接对该鼻孔进行压迫。最好不要用纸巾止血,一是纸巾没有消毒,二是纸巾止血效果不明显。家长在压迫
最近接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家教咨询案例,一位市级优秀教师的孩子不愿意去上学了。这位教师很苦恼,自己是教师,还是市级优秀教师,怎么就教不好自己的孩子呢?她很说不出口——说出去多招人笑话:“优秀教师自己的孩子不愿意去上学了。”所以她自己不好意思来找我咨询,就托她姐姐来问我。  其实这没什么,就像医生自己也会生病,修车店老板自己的车子也可能会坏一样,优秀教师也不一定就能教好自己的孩子。因为家庭教育是一门独
上課了,老师走上讲台,开始讲“力透纸背”的故事。老师的眼睛扫描到了王名轩。咦?这个调皮鬼今天怎么不捣乱了,还一个劲扭头看墙上的钟表,这举动太异常了!  一下课,王名轩就跑到老师的面前请假。原来,他的妈妈生病了,正躺在病榻上等他去照顾。老师被感动了,殷切地说:“快去吧,好孩子!希望你的妈妈早日康复!”  (指导老师:席振娟)
父母的情绪并不总是积极的,如果在孩子面前发脾气,该怎样善后呢?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珍妮·赫德森表示,所有父母都会厉声斥责孩子,时不时这样做并不会让你成为坏父母,重要的是你接下来怎么做。  首先要承认错误。赫德森说,等你冷静下来后,要向孩子道歉,并以与孩子年龄相称的方式向他们描述你的感受。你可以这样说:“很抱歉我刚才大喊大叫了。我当时感到很沮丧,但我失去理智不是你的错。我本来可以
记者日前从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据调查统计,全国24个大城市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比例达到98%。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介绍,在前几年推进重点大城市免试就近入学基础上,教育部门积极稳妥推进所有地市、县(区)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全覆盖,均衡配置资源,统筹保障不同群体入学。目前,随迁子女80%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盲、聋、培智三类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已达到90%。同时,教育部严禁中小学校自行组织或与社
“我先喝口水。”“我要吃水果。”“我得上个厕所!”儿子写作业的时候事儿特多,不但精力不集中,而且效率低下、作业质量不佳,我没少对他发脾气。  一天,正当我要对儿子写作业磨蹭发火时,老公使眼色阻止了我,对儿子说:“袁同学,你觉得天天这样写作业是不是特没意思啊?要不爸爸陪你来点好玩的?”儿子一听很感兴趣:“快说有什么好玩的?”老公说:“今天爸爸在草稿纸上做你的作业,你做小老师批改作业,怎么样?”儿子觉
很多继父、继母抱怨,爱人期待他们把孩子当成亲生的对待,自己也在向那个方向努力,但总会出现这种局面:不管教孩子,爱人不高兴,觉得忽视了孩子;管教孩子,爱人又觉得过分了,而且孩子也极其敏感。怎样把握教育尺度?  北京儿童医院精神心理科专家闫瑞颖结合遇到的一些案例,来和您聊聊这方面的话题。  首先,夫妻双方需要更多的信任。孩子是跟随一方来到这个新家庭的,如果家庭中的成人之间不信任,孩子能很快察觉,产生新
在美国中小学,语言课一般不讲语法和语言理论,主要是阅读,分精读和泛读。精读课有些像我国学校的语文课,学生有统一的课本,由老师进行讲解,但主要不是讲字词句,而是着重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要求学生对所学文章加以分析和评论,进行概括和复述。泛读课学生有较大自由,没有統一的课本,通常由老师提出一个书单,供学生选读,有时也指定若干本书为必读。  美国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一课就有六七页。课文多是讲小孩子的故事
MPA不能用做敲门砖,而是磨刀石,要把钢条磨成利剑,出去能征善战。但是不能过分夸大MPA的作用,更不能制造泡沫。    以2002年3月中国第一批MPA学员入学为标志,MPA在中国已经落地5年。MPA登陆中国之后,从管理理念、决策思维、分析方法、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对中国产生了深刻影响。相对于已经在中国实践了15年的MBA,MPA还存在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师资、案例等“短板”仍然是制约MP
情绪是一种能量,会不断积累:正面情绪会推动孩子成长,负面情绪则会起破坏作用。孩子出现各种异常行为,大多是不能妥善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所致。所以——  小仪的委屈、愤怒和恐惧,小程的焦虑、沮丧和短暂的自卑,都是孩子在学习中常见的负面情绪  人的情绪本来没有对与错,都是生命当下的体验,心理学把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等情绪统称为负面情绪,不是否定这些情绪,而是说这些情绪是不积极的,同时伴有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