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句富有表现力”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有文采”要求中的一个基本要求。“文句富有表现力”就是文章的语句通过借助一定的表达技巧,准确鲜明、形象生动、有力精辟地表现事物的特征、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人性中的深层奥秘、文化现象的深厚意蕴等。
记叙、抒情类文章可以通过表现力极强的修饰词语、一定的修辞手法、细节描写等手段,让读者咀嚼、回味,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议论性的文章可以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词等,启发人们思考,给人以启迪;还可以运用排比、类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气势,促使人思考、品味,激发人的审美创造。
【技法指导】
1.运用表现力极强的词语,增强文句的表现力。
写作时重视对动词、形容词等进行锤炼,借助一字一词之功效,使文句的表现力更强。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卓绝千古;“春风又绿江南岸”一“绿”字彰显“春”之生机。
陈忠实的《告别白鸽》一文中描写到那只失而复得的白鸽,再见时“发现它的一条腿受伤了,是用细绳勒伤了的,残留的那段细绳深深地陷进肿胀的流着脓血的腿杆里”,这一句运用了“深深”“肿胀”两个形容词和“陷”“流”两个动词,形象逼真地描绘了受伤的白鸽,它仿佛就真切地站在读者眼前,眼巴巴地看着我们,等待我们施以援手。
老舍《我的母亲》一文中,描写母亲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说母亲做事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运用“终年、鲜红微肿、黑如铁、雪白”等表现力极强的词语,突出了母亲勤劳、认真等品格。
2017年河南一考生的高考作文《华夏有明珠》一文的开头写到“漫溯满天星河静静流淌,华夏若星斗闪闪发光;仰望天穹辽远苍茫,华夏若雄鹰展翅翱翔”,“静静”与“闪闪”相辅相成,“辽阔苍茫”与“展翅翱翔”相得益彰。考生用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动词构筑了星光闪耀、苍穹辽阔、雄鹰翱翔的生机画面,流露出对祖国的款款深情。
2.巧用修辞,形象表达。
运用对偶、比喻、排比、拟人、双关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事物,抒发情感、发表见解。朱自清描写含苞待放的荷花“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把花描摹得像人一样羞涩。
习作《善良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中,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阳光把新换的黄桷照得鲜嫩耀眼,轻风徐徐地从这片绿意之中荡过,如清澈湖水中划过的一只木桨,把整个世界都漾得青影浮动,美丽动人,如一幅宁静而温暖的画”。“如清澈湖水中劃过的一只木桨”和“如一幅宁静而温暖的画”,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富有情调。
又如“规则不容忽视。溪流循着大海有容乃大的规则,才造就出势不可挡的气势;小树浸润着困难孕育辉煌的规则,才造就了大树的参天伟丽;雄鹰博览天高任鸟飞的规则,才成就了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翱翔自由。大自然正是有了这些规则,才构筑出‘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雄伟画面。”作者运用三个排比句论证“规则不容忽视”,一气呵成,气势浩荡,极具表现力。
3.运用细节描写,逼真传神。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动,以及景物片段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
余秋雨的散文《道士塔》中,描写王道士对敦煌壁画破坏的两段描写:“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特别是“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运用传神逼真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为我们形象地刻画了一个愚昧无知、麻木荒唐、肆意对敦煌文物破坏的王道士形象,同时这一形象也像一个耻辱标,永久地刻在每一个有良知的读者心上。
4.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言简义丰,增添文采。
名言警句、诗词歌赋,语言精练,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或哲理,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在写作时,恰当地借用或者作为论据来形象说理,或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予以加工、演绎、包装,即进行再创作,既能增强文章语句的表现力,也能增添文章的意蕴。
浙江一考生《品读人生之“书”》一文写到:“‘纸上得来终觉浅’,人的一生还需要品读一本‘无字之书’。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无字之书’就是生活中的点滴历练。史铁生曾说:‘真正的皈依不是某个地点,而是在路上。’无独有偶,泰戈尔也曾言道:‘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留下什么,只要经历过,就是最大的美好。’身处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两位大师,都不约而同地肯定了人生经历的重要意义。”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旁征博引,借陆游的诗句、史铁生和泰戈尔的名句来分析论证自己的观点,说理透彻,言简意赅,增强了文段的说服力。
记叙、抒情类文章可以通过表现力极强的修饰词语、一定的修辞手法、细节描写等手段,让读者咀嚼、回味,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议论性的文章可以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词等,启发人们思考,给人以启迪;还可以运用排比、类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气势,促使人思考、品味,激发人的审美创造。
【技法指导】
1.运用表现力极强的词语,增强文句的表现力。
写作时重视对动词、形容词等进行锤炼,借助一字一词之功效,使文句的表现力更强。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卓绝千古;“春风又绿江南岸”一“绿”字彰显“春”之生机。
陈忠实的《告别白鸽》一文中描写到那只失而复得的白鸽,再见时“发现它的一条腿受伤了,是用细绳勒伤了的,残留的那段细绳深深地陷进肿胀的流着脓血的腿杆里”,这一句运用了“深深”“肿胀”两个形容词和“陷”“流”两个动词,形象逼真地描绘了受伤的白鸽,它仿佛就真切地站在读者眼前,眼巴巴地看着我们,等待我们施以援手。
老舍《我的母亲》一文中,描写母亲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说母亲做事认真仔细、一丝不苟,“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运用“终年、鲜红微肿、黑如铁、雪白”等表现力极强的词语,突出了母亲勤劳、认真等品格。
2017年河南一考生的高考作文《华夏有明珠》一文的开头写到“漫溯满天星河静静流淌,华夏若星斗闪闪发光;仰望天穹辽远苍茫,华夏若雄鹰展翅翱翔”,“静静”与“闪闪”相辅相成,“辽阔苍茫”与“展翅翱翔”相得益彰。考生用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动词构筑了星光闪耀、苍穹辽阔、雄鹰翱翔的生机画面,流露出对祖国的款款深情。
2.巧用修辞,形象表达。
运用对偶、比喻、排比、拟人、双关等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事物,抒发情感、发表见解。朱自清描写含苞待放的荷花“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把花描摹得像人一样羞涩。
习作《善良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中,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阳光把新换的黄桷照得鲜嫩耀眼,轻风徐徐地从这片绿意之中荡过,如清澈湖水中划过的一只木桨,把整个世界都漾得青影浮动,美丽动人,如一幅宁静而温暖的画”。“如清澈湖水中劃过的一只木桨”和“如一幅宁静而温暖的画”,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富有情调。
又如“规则不容忽视。溪流循着大海有容乃大的规则,才造就出势不可挡的气势;小树浸润着困难孕育辉煌的规则,才造就了大树的参天伟丽;雄鹰博览天高任鸟飞的规则,才成就了欲与天公试比高的翱翔自由。大自然正是有了这些规则,才构筑出‘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雄伟画面。”作者运用三个排比句论证“规则不容忽视”,一气呵成,气势浩荡,极具表现力。
3.运用细节描写,逼真传神。
细节描写是指作品中对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动,以及景物片段等的具体细腻的描写。
余秋雨的散文《道士塔》中,描写王道士对敦煌壁画破坏的两段描写:“草扎的刷子装上一个长把,在石灰桶里蘸一蘸,开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颜六色还隐隐显现,农民做事就讲个认真,他再细细刷上第二遍。这儿空气干燥,一会儿石灰已经干透。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特别是“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顺便打听了一下石灰的市价。他算来算去,觉得暂时没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这几个吧,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运用传神逼真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为我们形象地刻画了一个愚昧无知、麻木荒唐、肆意对敦煌文物破坏的王道士形象,同时这一形象也像一个耻辱标,永久地刻在每一个有良知的读者心上。
4.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言简义丰,增添文采。
名言警句、诗词歌赋,语言精练,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或哲理,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在写作时,恰当地借用或者作为论据来形象说理,或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予以加工、演绎、包装,即进行再创作,既能增强文章语句的表现力,也能增添文章的意蕴。
浙江一考生《品读人生之“书”》一文写到:“‘纸上得来终觉浅’,人的一生还需要品读一本‘无字之书’。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无字之书’就是生活中的点滴历练。史铁生曾说:‘真正的皈依不是某个地点,而是在路上。’无独有偶,泰戈尔也曾言道:‘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留下什么,只要经历过,就是最大的美好。’身处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两位大师,都不约而同地肯定了人生经历的重要意义。”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旁征博引,借陆游的诗句、史铁生和泰戈尔的名句来分析论证自己的观点,说理透彻,言简意赅,增强了文段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