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进行了初步的反思和定位,对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总结了一个主体和五个适应。一个主体,即探究性学习。五个适应: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要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二是教法上要适应新课标要求。三是教会学生在学法上适应新课标要求,加强合作学习。四是对学生评价要适应新课标要求。五是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来适应新课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生物教学;探究
一、生物新课标的主体是探究
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我们要以探究作为实施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面对疑问不是教师的答案,而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查阅资料、合作学习,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同时保证探究课的数量并提高其质量,学生的探究能力逐步得到提高,特别是对实验设计的准确性会逐步加强。
喜欢探究是中学生的天性,利用这一天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创生物教学的新局面。生物课中许多实验,探究材料需要学生自己准备。学生自己准备这些材料即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实验、探究过程的理解,循序渐进,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随着课程的逐步深入,学生对实验、探究程序的逐渐掌握,教师开始实行只给出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自选、实验方案自己设计,教师帮助分析实验方案中的科学性与不科学性,严谨性与不严谨性,由此肯定或否定学生的实验方案的方法。不管表达流畅与否,尽量提供让学生表达交流的机会,直至学生能够自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能自行设计探究方案,进行数据分析,并最终得出结论。
二、适应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
(1)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要适应新课标要求。能否敏锐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人”的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重要尺度之一。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片面重视继承性、接受性的做法,完全废除注入式教学,采取问题式教学,给学生做好榜样。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广开思路,探索求异,对习以为常的现象和“权威理论”敢于持怀疑、分析、批判的态度而不是一味盲从,同时不过于牵制学生的思路或用自己的思路取代学生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完全摆脱了长期以来形成的“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思维习惯。充分发挥民主、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师生关系融洽,为学生大胆提问提供外界条件。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获得探究知识的能力。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结论轻过程的教育观念,研究性课题在生物课本中的出现是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产物,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培养学生如何用智慧的钥匙去开启知识大门的能力,决不是机械地传授教材知识,更不能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机器。研究性学习能够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接受式学习方式转变为探究式学习。充分运用课本中提供的研究性课题,真正发挥其作用,让学生逐步获得探究知识的能力。
(2)教法上要适应新课标要求,新教材倡导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教学中应从教学实际出发,适时适当地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能力。
把握新课标下的教材。新的教材在整体结构上与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把握知识之间的连贯性,特别对整个实如生物教材的内容要认真学习,只有把握教材,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体会新教材的意境,将情感教学融入课堂,课堂教学“情感化”,情景交融易升华,硬性的说教、批评教育往往引起逆反心理,效果事倍功半。课改要求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
(3)教会学生在学法上适应新课标要求,加强合作学习。由过去被动、机械、僵化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关键是课堂教学是否能真正交给学生,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统治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学法指导是关键。学习活动依赖于学生自身的智力活动,而思维则是学生学习中主要的智力活动,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从培养能力的素质出发,确立明确的素质教育目标;另一方面,要善于启发学生思维,训练学生学会正确思维,这就要我们改“灌输式”、“填鸭式”为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活动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要有所突破,而学习方式的突破关键一项就是教师应大力推进探究民生教学,这不仅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和突破口,也是新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征。探究性教学就是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形成新的师生关系,即改变过去“灌输知识”为“问题探究”。在探究中使学生亲自经历科学知识的获得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
(4)对学生评价适应新课标要求,不仅要对学生获得的知识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
对学生获得的知识进行评价,也就是要对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必要的检测,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和缺陷,并能及时对教学进行调整,促进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就是要评价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的世界观以及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生观点;评价对学习过程中的质疑、求实、创新和科学态度。
对学生探究能力进行评价,就是要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如观察和设计能力、收集信息和分析、表达和交流以及合作精神等进行评价。
(5)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来适应新课标要求。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的应用(尤其是多媒体技术),优化了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结构,更新了教学手段,为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创设了理想的教学情景,它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的前提下,创造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就有了更大的保证,同时,它也有利于生物者以多种形式(实物、标本、挂图、幼灯等)主导教学活动,这样就会出现课堂活动多样化、趣味化、科学化和民主化,为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氛围,图文声像,异彩纷呈,不仅加大了教学信息量,而且也提高了教学信息的质。现代技术打破了传统生物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等方面都受到的限制,让学生的思维在广阔的范围内自由驰骋,它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大脑潜能,提高思维的品味。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应从传统教学中解脱出来,要学习新理论,接受新观念,从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出发,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确立新型的、融洽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习自主探索问题和独立思维的能力,为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生物教学;探究
一、生物新课标的主体是探究
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我们要以探究作为实施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面对疑问不是教师的答案,而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查阅资料、合作学习,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同时保证探究课的数量并提高其质量,学生的探究能力逐步得到提高,特别是对实验设计的准确性会逐步加强。
喜欢探究是中学生的天性,利用这一天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创生物教学的新局面。生物课中许多实验,探究材料需要学生自己准备。学生自己准备这些材料即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实验、探究过程的理解,循序渐进,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随着课程的逐步深入,学生对实验、探究程序的逐渐掌握,教师开始实行只给出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自选、实验方案自己设计,教师帮助分析实验方案中的科学性与不科学性,严谨性与不严谨性,由此肯定或否定学生的实验方案的方法。不管表达流畅与否,尽量提供让学生表达交流的机会,直至学生能够自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并能自行设计探究方案,进行数据分析,并最终得出结论。
二、适应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教学
(1)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要适应新课标要求。能否敏锐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人”的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重要尺度之一。教师要改变传统教育片面重视继承性、接受性的做法,完全废除注入式教学,采取问题式教学,给学生做好榜样。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广开思路,探索求异,对习以为常的现象和“权威理论”敢于持怀疑、分析、批判的态度而不是一味盲从,同时不过于牵制学生的思路或用自己的思路取代学生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完全摆脱了长期以来形成的“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思维习惯。充分发挥民主、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师生关系融洽,为学生大胆提问提供外界条件。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获得探究知识的能力。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重结论轻过程的教育观念,研究性课题在生物课本中的出现是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产物,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要求。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培养学生如何用智慧的钥匙去开启知识大门的能力,决不是机械地传授教材知识,更不能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机器。研究性学习能够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接受式学习方式转变为探究式学习。充分运用课本中提供的研究性课题,真正发挥其作用,让学生逐步获得探究知识的能力。
(2)教法上要适应新课标要求,新教材倡导探究式学习方法的培养和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教学中应从教学实际出发,适时适当地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能力。
把握新课标下的教材。新的教材在整体结构上与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要把握知识之间的连贯性,特别对整个实如生物教材的内容要认真学习,只有把握教材,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体会新教材的意境,将情感教学融入课堂,课堂教学“情感化”,情景交融易升华,硬性的说教、批评教育往往引起逆反心理,效果事倍功半。课改要求寓教于乐,寓教于情,以情动人,以情感人。
(3)教会学生在学法上适应新课标要求,加强合作学习。由过去被动、机械、僵化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关键是课堂教学是否能真正交给学生,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统治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学法指导是关键。学习活动依赖于学生自身的智力活动,而思维则是学生学习中主要的智力活动,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从培养能力的素质出发,确立明确的素质教育目标;另一方面,要善于启发学生思维,训练学生学会正确思维,这就要我们改“灌输式”、“填鸭式”为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活动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要有所突破,而学习方式的突破关键一项就是教师应大力推进探究民生教学,这不仅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和突破口,也是新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征。探究性教学就是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形成新的师生关系,即改变过去“灌输知识”为“问题探究”。在探究中使学生亲自经历科学知识的获得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寻找问题的答案。
(4)对学生评价适应新课标要求,不仅要对学生获得的知识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同时也要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
对学生获得的知识进行评价,也就是要对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必要的检测,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和缺陷,并能及时对教学进行调整,促进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
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就是要评价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的世界观以及生物进化和生态学生观点;评价对学习过程中的质疑、求实、创新和科学态度。
对学生探究能力进行评价,就是要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如观察和设计能力、收集信息和分析、表达和交流以及合作精神等进行评价。
(5)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来适应新课标要求。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的应用(尤其是多媒体技术),优化了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结构,更新了教学手段,为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创设了理想的教学情景,它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自主学习,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到强化的前提下,创造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就有了更大的保证,同时,它也有利于生物者以多种形式(实物、标本、挂图、幼灯等)主导教学活动,这样就会出现课堂活动多样化、趣味化、科学化和民主化,为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氛围,图文声像,异彩纷呈,不仅加大了教学信息量,而且也提高了教学信息的质。现代技术打破了传统生物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微观和宏观等方面都受到的限制,让学生的思维在广阔的范围内自由驰骋,它有利于进一步开发大脑潜能,提高思维的品味。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高中生物教师教学应从传统教学中解脱出来,要学习新理论,接受新观念,从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出发,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确立新型的、融洽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习自主探索问题和独立思维的能力,为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