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使这些先进的教学理念得以落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教师思考的首要问题。文章就怎样的学习方式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浅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 有效 数学 学习 方式
有效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的高效。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学习方式,为了使这些先进的理念得以落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教师思考的首要问题。那么,什么是真正有效的数学学习呢?或者说,怎样的数学学习方式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
一、有效的数学学习从猜想开始
“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本是科学家研究时的常用方法,在学习方法的变革中,可以让学生通过“猜想———验证”,让他们经历类似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较深层面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1:“商不变性质”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被除数、除数怎样变化时,商不变?
生1:被除数、除数都除以同一个数时,商不变。
生2:被除数、除数都乘上同一个数时,商不变。
生3:被除数加上2,除数加上1,商不变。
生4:被除数、除数同时加上一个双数时,商不变。
师:同学们真厉害,一下子猜了这么多种情况,那么你觉得那种情况的可能性最大?选择你认为最大的那种猜想进行验证。
……
生:我觉得被除数加上2,除数加上1,商不变的猜想是对的。出示验证过程:80÷40=2,(80+2)÷(40+1)=2;再如:18÷9=2, (18+2)÷(9+1)=2.
师:××同学的想法比较独特,很值得大家一起来研究.大家一起来看看他提供的例子有什么特点?
学生通过讨论,很快发现,被除数是除数的2倍,并且发现如果是3倍,那么被除数加上3除数加上1,商也不变. ……
儿童天生蕴藏着创造的潜质。案例1中,学生从一些特殊的例子中得出“被除数加上2,除数加上1,商不变”的猜想,虽然是片面的,但错误中潜在着智力因素。对此如果立即做出判断,很有可能会把学生刚刚打开的思维空间又封闭起来,会使课堂丧失个性生命的灵动。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生命智慧的舞台,教者应成为一名鼓励者和欣赏者,让学生的个性和情感充分的流露。
二、有效的数学学习从“愤”“悱”开始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所谓“愤”,就是当学生心求通而未达的时候才去开导他;所谓“悱”,就是当学生口欲言而未能的时候才去启发他。
1.数方格
刚才我们初步对圆的面积范围做了一个估计,那到底这个估计是否正确?我们可以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来作一个初步的验证。
师:与以往数方格不同的是,圆是一种特殊的图形,象这样不满一格,但和一格又非常接近的都算作一格,其余不满一格的还按半格计算。
师:有了数的方法,咱们就可以开始数了。
师生共同数方格填写表格中。
你会按这样的方法研究下面的两个圆吗?小组合作数方格填表格。
学生讨论自主发现圆的面积是它面积的3倍多一些。
师:我们发现的结论对吗?如何去验证呢?
2、探究面积计算公式
引导学生回忆以前研究一个新图形的面积时都用到过哪些方法,对我们今天研究圆的面积有没有什么帮助?。
师:如果我们也像推导三角形、梯形面积那样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形,你认为可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让学生体会到拼无法解决问题,必须重找新方法。
师:老师先将圆,平均分成两份。那你能把它拼成什么学过的平面图形吗?
那如果老师再继续剪下去,平均分成——4份,(师剪)现在我们来拼一拼。
这个图形好像有点意思。有的同学说它像是平行四边形,像吗?它就是平行四边形啊?有点轮廓了,这思路真不错。但我们又发现剪拼成的图形和平行四边形不是很像,怎么样才能更像呢?
(平均分成8份)真是这样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和刚才那个图形相比有什么变化呢?
师:唉,刚才我们将圆片分别剪成4等份、8等份再拼成新的图形是想干什么呀?
那还能更像吗?(小组合作动手拼一拼)
师:和前两次拼成的图形比,又有什么变化?从哪儿可以看出这幅图更接近平行四边形了?如果让我们拼成的图形还要更接近平行四边形,怎么办?现在如果老师让你把圆剪成128等份,有什么感觉?
电脑演示把圆平均分成32、64、128份然后拼一拼,体会转化后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引导学生观察拼成的长方形原来的圆有什么联系?
师:把圆剪一剪、拼一拼,得到的图形越来越接近于长方形。我们把圆转化成了长方形,形状变了,什么没变呢?
这样就把求圆的面积转化成了求长方形的面积。只要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
师:现在,老师想给大家提个更高的要求:能不能在动脑思考的基础上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这可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任务!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大家可以对照示意图把推导的过程写在图的下面。
那现在你能说说圆的面积到底是他半径平方的多少倍?
案例中学生尝试探究,用数方格的办法初步的验证了猜想,教师作适当暗示:联想过去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办法。
三、有效的学习从辩论交流开始
俗话说:理不辩不明。对一个数学问题进行争辩,正反两方进行思维的激烈碰撞,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意识在辩论中闪现,学生们在接受“头脑风暴”的洗礼,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求异创新,体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这样的学习方式往往会对他们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尽可能地掌握好所学知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一堂课学生没有掌握好所学知识肯定不是好课。同时,学生自己能学好的知识、能自行解决的问题,何必让教师领他们去学呢?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讲过:学生自己能干的事,老师不干!
参考资料: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1.(1-2).
[2]陈铁. 巧用“错误”资源. 小学教学改革与实验报[N],2005-12-26,(51).
[3]傅颂九.一枝一叶总关情—小学数学教学情感探析[J] .教学月刊,2006,(4上)13-14.
关键词 有效 数学 学习 方式
有效教学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的高效。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效学习方式,为了使这些先进的理念得以落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教师思考的首要问题。那么,什么是真正有效的数学学习呢?或者说,怎样的数学学习方式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
一、有效的数学学习从猜想开始
“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本是科学家研究时的常用方法,在学习方法的变革中,可以让学生通过“猜想———验证”,让他们经历类似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较深层面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1:“商不变性质”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被除数、除数怎样变化时,商不变?
生1:被除数、除数都除以同一个数时,商不变。
生2:被除数、除数都乘上同一个数时,商不变。
生3:被除数加上2,除数加上1,商不变。
生4:被除数、除数同时加上一个双数时,商不变。
师:同学们真厉害,一下子猜了这么多种情况,那么你觉得那种情况的可能性最大?选择你认为最大的那种猜想进行验证。
……
生:我觉得被除数加上2,除数加上1,商不变的猜想是对的。出示验证过程:80÷40=2,(80+2)÷(40+1)=2;再如:18÷9=2, (18+2)÷(9+1)=2.
师:××同学的想法比较独特,很值得大家一起来研究.大家一起来看看他提供的例子有什么特点?
学生通过讨论,很快发现,被除数是除数的2倍,并且发现如果是3倍,那么被除数加上3除数加上1,商也不变. ……
儿童天生蕴藏着创造的潜质。案例1中,学生从一些特殊的例子中得出“被除数加上2,除数加上1,商不变”的猜想,虽然是片面的,但错误中潜在着智力因素。对此如果立即做出判断,很有可能会把学生刚刚打开的思维空间又封闭起来,会使课堂丧失个性生命的灵动。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生命智慧的舞台,教者应成为一名鼓励者和欣赏者,让学生的个性和情感充分的流露。
二、有效的数学学习从“愤”“悱”开始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所谓“愤”,就是当学生心求通而未达的时候才去开导他;所谓“悱”,就是当学生口欲言而未能的时候才去启发他。
1.数方格
刚才我们初步对圆的面积范围做了一个估计,那到底这个估计是否正确?我们可以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来作一个初步的验证。
师:与以往数方格不同的是,圆是一种特殊的图形,象这样不满一格,但和一格又非常接近的都算作一格,其余不满一格的还按半格计算。
师:有了数的方法,咱们就可以开始数了。
师生共同数方格填写表格中。
你会按这样的方法研究下面的两个圆吗?小组合作数方格填表格。
学生讨论自主发现圆的面积是它面积的3倍多一些。
师:我们发现的结论对吗?如何去验证呢?
2、探究面积计算公式
引导学生回忆以前研究一个新图形的面积时都用到过哪些方法,对我们今天研究圆的面积有没有什么帮助?。
师:如果我们也像推导三角形、梯形面积那样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形,你认为可能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吗?
让学生体会到拼无法解决问题,必须重找新方法。
师:老师先将圆,平均分成两份。那你能把它拼成什么学过的平面图形吗?
那如果老师再继续剪下去,平均分成——4份,(师剪)现在我们来拼一拼。
这个图形好像有点意思。有的同学说它像是平行四边形,像吗?它就是平行四边形啊?有点轮廓了,这思路真不错。但我们又发现剪拼成的图形和平行四边形不是很像,怎么样才能更像呢?
(平均分成8份)真是这样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和刚才那个图形相比有什么变化呢?
师:唉,刚才我们将圆片分别剪成4等份、8等份再拼成新的图形是想干什么呀?
那还能更像吗?(小组合作动手拼一拼)
师:和前两次拼成的图形比,又有什么变化?从哪儿可以看出这幅图更接近平行四边形了?如果让我们拼成的图形还要更接近平行四边形,怎么办?现在如果老师让你把圆剪成128等份,有什么感觉?
电脑演示把圆平均分成32、64、128份然后拼一拼,体会转化后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引导学生观察拼成的长方形原来的圆有什么联系?
师:把圆剪一剪、拼一拼,得到的图形越来越接近于长方形。我们把圆转化成了长方形,形状变了,什么没变呢?
这样就把求圆的面积转化成了求长方形的面积。只要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
师:现在,老师想给大家提个更高的要求:能不能在动脑思考的基础上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这可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任务!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大家可以对照示意图把推导的过程写在图的下面。
那现在你能说说圆的面积到底是他半径平方的多少倍?
案例中学生尝试探究,用数方格的办法初步的验证了猜想,教师作适当暗示:联想过去推导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办法。
三、有效的学习从辩论交流开始
俗话说:理不辩不明。对一个数学问题进行争辩,正反两方进行思维的激烈碰撞,智慧的火花、创造的意识在辩论中闪现,学生们在接受“头脑风暴”的洗礼,从而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求异创新,体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这样的学习方式往往会对他们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尽可能地掌握好所学知识,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如果一堂课学生没有掌握好所学知识肯定不是好课。同时,学生自己能学好的知识、能自行解决的问题,何必让教师领他们去学呢?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讲过:学生自己能干的事,老师不干!
参考资料: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1.(1-2).
[2]陈铁. 巧用“错误”资源. 小学教学改革与实验报[N],2005-12-26,(51).
[3]傅颂九.一枝一叶总关情—小学数学教学情感探析[J] .教学月刊,2006,(4上)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