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大多数房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是最为常见的,也是城市建筑中的主要结构。随着发展的步伐加快,城市中的楼层越来越高,对高层建筑的质量要求也有所提升。但因其施工时间长、混凝土浇筑量大,对混凝土的施工更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产生问题的原因,然后详细阐述了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 房建施工;混凝土;原材料;浇筑;养护
一、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由混凝土本身原材料所引起问题分析
在目前我们国家的土建施工中,施工方一般情况下会考虑经济利益,采用已拌合的商品和混凝土进行浇筑。然而这种已拌合的混凝土由于运输过程的影响会引起拌合混凝土粘稠度变稀等质量情况,无法确保待浇筑混凝土的良好质量。除此之外,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问题影响着浇筑混凝土的最终强度,在施工现场搅拌过程中,如果材料本身含泥量太大而且没有进行后续处理,可能引起最终混凝土的强度不符合浇筑混凝土的强度标准。施工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水、水泥等原料的配比比例也影响着浇筑混凝土的强度,水和水泥等原材料的配比不同可能引起水泥浆含量不足,导致水泥等材料作用的水化反应不能完全进行,最终造成混凝土构件的质量问题,影响混凝土构件的强度。
(二)由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工艺引起的问题分析
1、混凝土浇注模板施工问题
模板的施工安装作为混凝土浇筑过程的一步重要工序,关系到混凝土成型结构件的最终质量问题,一个好的混凝土浇筑过程,需要在浇筑前,制定较为详细的模板安装设计和安装说明,并且按照制定好的说明精细而准确的进行模板安装,防止模板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变形、开缝等情况,确保混凝土的最终浇筑质量。
2、测量混凝土温度存在的问题探究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不断对于浇筑过程中的混凝土进行温度测量,对于高层房屋建筑,其大型结构件经常会使用体积相对比较大的混凝土,为了防止在混凝土底部产生裂纹,应该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对于浇筑温度进行有效监控。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于温度的测量应该分层进行,并且根据其各层温度能够分析出该温度下混凝土的状态和性质。然而,在当前我们的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存在着测量温度不准确,这样就导致无法精确分析出浇筑混凝土实际温度下的特性,因此,会在混凝土中产生应力,当这种应力集中到一定状态就会造成混凝土构件的裂缝,进而导致重大的安全问题。
3、施工中混凝土的振捣问题
现浇构件振捣施工是混凝土浇筑中重要的一步,振捣过程决定结构件的密实性,完整性,振捣过程是否充分也决定了混凝土构建的最终质量。
二、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求
(一)混凝土的原材料控制
1、骨料
砂和石子是混凝土的主要骨料,在混凝土施工前必须确保原料质量符合标准,并分类妥善堆放,并做好标示工作。平均粒径大于0.5mm的中砂,含泥量不大于5%。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保持良好的耐久性。
2、外加剂与掺合料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添加外加剂,可以有效的增强混凝土的某些特性,提高混凝土施工的效率。但在当前混凝土施工中,仍然存在着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各种添加剂的配比关系,所以添加剂的不合理添加可能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和影响,对于混凝土施工造成不利影响。
3、水泥
在选择水泥时,必须确保其符合设计图纸和配合比要求,安定性及初期强度应严格进行复试,进行妥善存放不同品种的水泥,且不能混合使用。
4、水
拌合混凝土的用水最合适使用自来水或天然水,并综合考虑实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骨料含水率、浇筑部位等,再合理调整水量。同时,为防止混凝土产生干缩裂缝,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各种添加剂的掺量,切实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强度等。
(二)混凝土的输送
1、一般在建筑施工的现场装设移动泵或托泵,准备充足的零件、设备,做好及时抢救零件故障的方案。
2、确保泵管安装的牢固性,在泵送前用清水湿润管道,并确保泵管中无残留的混凝土,确保管道的接口处密封性良好,避免出现跑漏浆情况。
3、在泵机需暂停时,采取及时的倒泵措施,确保良好的可泵性。在泵机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采取塔吊来进行短时间内的垂直运输操作,以维持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
(三)混凝土的搅拌
施工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水泥、混凝土骨料以及添加剂等用量,按照标准的投料顺序,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严格控制搅拌时间、浇筑时间等。同时,严格遵循相关施工标准,根据不同种材料自身的特性,控制混凝土各种材料配比,并确保搅拌的均匀性等。
(四)混凝土的浇筑
1、浇筑方法
(1)全面分层浇筑
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浇筑工作,第一层浇筑完成后在进行下一层的施工,逐层深入,按部就班,从而完成浇筑施工。但在实际施工中,这种方案耗时较长,在大面积需要进行浇筑工作时通常不被选用。
(2)分段分层浇筑
是在上一方案的基础上发展,采用的是由底部开始进行浇筑,但施工工作要放缓,上一层的浇筑工作需间隔一段时间后进行。这套方案可以是上一方案的补充,可以针对有长度、面积较大但厚度较小的建筑进行施工。
(3)斜面分层浇筑
就是把混凝土从顶端倾泻下去,形成1:3的自然斜面,然后再从底部向上逐步浇筑,适用于长度既长、厚度又厚的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浇筑。
2、浇筑的工艺
高层建筑框架混凝土浇筑结构可按竖向分层施工,每层每段施工中,要先浇柱、后浇梁、板。前梁板未绑扎前安装柱子并进行浇筑,对梁、板进行浇筑时,可在1-1.5小时后再进行。
(五)对混凝土的养护
要确保在混凝土浇筑后浇上水,并持续大于12小时,对混凝土进行重点的养护工作,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一旦混凝土表面出现了裂缝,就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对待细小裂缝时,要先将其周围清洗干净,并在其完全干燥之后将环氧浆液灌入裂缝中。
(六)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在混凝土入模时,杜绝采取集中倾倒方法进行冲击钢筋骨架,在混凝土的浇筑高度<2m时,需要利用导管或下料斗,且从出料管口到浇筑层的倾落高度必须<1.5m。
其次,同一构件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时间必须<5h,确保两次浇筑时间间隔<15h,确保无产生冷缝等质量问题。
同时,在浇筑中,合理控制振捣的时间,直到表面产浆、无下沉和气泡为止。由于混凝土坍落度比较大,会在表面钢筋下部产生水分,或在表层钢筋上部的混凝土产生细小裂缝。为了防止出现这种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前和混凝土预沉后采取二次抹面压实措施,切实增强混凝土的密实度,避免出现混凝土蜂窝等质量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浇筑技术是我国建筑施工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手段,是保障施工及建筑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确保所建工程安全,企业获得经济利益的重要一环。鉴于此,在科学技术发展如此迅速的如今,混凝土技术也需要跟随趋势不断加强,通过改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来进一步改善房屋建筑的质量,使人们的房屋安全、可靠并且舒适宜人。
参考文献:
[1]冯勇.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世界.2011(02)
[2]徐伟强.试析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0(30)
[3]张萍,胡立雄,蔡国英.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22)
【关键词】 房建施工;混凝土;原材料;浇筑;养护
一、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由混凝土本身原材料所引起问题分析
在目前我们国家的土建施工中,施工方一般情况下会考虑经济利益,采用已拌合的商品和混凝土进行浇筑。然而这种已拌合的混凝土由于运输过程的影响会引起拌合混凝土粘稠度变稀等质量情况,无法确保待浇筑混凝土的良好质量。除此之外,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问题影响着浇筑混凝土的最终强度,在施工现场搅拌过程中,如果材料本身含泥量太大而且没有进行后续处理,可能引起最终混凝土的强度不符合浇筑混凝土的强度标准。施工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水、水泥等原料的配比比例也影响着浇筑混凝土的强度,水和水泥等原材料的配比不同可能引起水泥浆含量不足,导致水泥等材料作用的水化反应不能完全进行,最终造成混凝土构件的质量问题,影响混凝土构件的强度。
(二)由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工艺引起的问题分析
1、混凝土浇注模板施工问题
模板的施工安装作为混凝土浇筑过程的一步重要工序,关系到混凝土成型结构件的最终质量问题,一个好的混凝土浇筑过程,需要在浇筑前,制定较为详细的模板安装设计和安装说明,并且按照制定好的说明精细而准确的进行模板安装,防止模板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变形、开缝等情况,确保混凝土的最终浇筑质量。
2、测量混凝土温度存在的问题探究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不断对于浇筑过程中的混凝土进行温度测量,对于高层房屋建筑,其大型结构件经常会使用体积相对比较大的混凝土,为了防止在混凝土底部产生裂纹,应该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对于浇筑温度进行有效监控。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于温度的测量应该分层进行,并且根据其各层温度能够分析出该温度下混凝土的状态和性质。然而,在当前我们的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存在着测量温度不准确,这样就导致无法精确分析出浇筑混凝土实际温度下的特性,因此,会在混凝土中产生应力,当这种应力集中到一定状态就会造成混凝土构件的裂缝,进而导致重大的安全问题。
3、施工中混凝土的振捣问题
现浇构件振捣施工是混凝土浇筑中重要的一步,振捣过程决定结构件的密实性,完整性,振捣过程是否充分也决定了混凝土构建的最终质量。
二、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求
(一)混凝土的原材料控制
1、骨料
砂和石子是混凝土的主要骨料,在混凝土施工前必须确保原料质量符合标准,并分类妥善堆放,并做好标示工作。平均粒径大于0.5mm的中砂,含泥量不大于5%。选用平均粒径较大的中、粗砂拌制的混凝土比采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0%左右,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使水泥水化热减少,降低混凝土温升,并可减少混凝土收缩,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抗裂性,保持良好的耐久性。
2、外加剂与掺合料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添加外加剂,可以有效的增强混凝土的某些特性,提高混凝土施工的效率。但在当前混凝土施工中,仍然存在着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各种添加剂的配比关系,所以添加剂的不合理添加可能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和影响,对于混凝土施工造成不利影响。
3、水泥
在选择水泥时,必须确保其符合设计图纸和配合比要求,安定性及初期强度应严格进行复试,进行妥善存放不同品种的水泥,且不能混合使用。
4、水
拌合混凝土的用水最合适使用自来水或天然水,并综合考虑实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骨料含水率、浇筑部位等,再合理调整水量。同时,为防止混凝土产生干缩裂缝,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各种添加剂的掺量,切实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强度等。
(二)混凝土的输送
1、一般在建筑施工的现场装设移动泵或托泵,准备充足的零件、设备,做好及时抢救零件故障的方案。
2、确保泵管安装的牢固性,在泵送前用清水湿润管道,并确保泵管中无残留的混凝土,确保管道的接口处密封性良好,避免出现跑漏浆情况。
3、在泵机需暂停时,采取及时的倒泵措施,确保良好的可泵性。在泵机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可采取塔吊来进行短时间内的垂直运输操作,以维持混凝土供应的连续性。
(三)混凝土的搅拌
施工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水泥、混凝土骨料以及添加剂等用量,按照标准的投料顺序,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严格控制搅拌时间、浇筑时间等。同时,严格遵循相关施工标准,根据不同种材料自身的特性,控制混凝土各种材料配比,并确保搅拌的均匀性等。
(四)混凝土的浇筑
1、浇筑方法
(1)全面分层浇筑
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开展浇筑工作,第一层浇筑完成后在进行下一层的施工,逐层深入,按部就班,从而完成浇筑施工。但在实际施工中,这种方案耗时较长,在大面积需要进行浇筑工作时通常不被选用。
(2)分段分层浇筑
是在上一方案的基础上发展,采用的是由底部开始进行浇筑,但施工工作要放缓,上一层的浇筑工作需间隔一段时间后进行。这套方案可以是上一方案的补充,可以针对有长度、面积较大但厚度较小的建筑进行施工。
(3)斜面分层浇筑
就是把混凝土从顶端倾泻下去,形成1:3的自然斜面,然后再从底部向上逐步浇筑,适用于长度既长、厚度又厚的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浇筑。
2、浇筑的工艺
高层建筑框架混凝土浇筑结构可按竖向分层施工,每层每段施工中,要先浇柱、后浇梁、板。前梁板未绑扎前安装柱子并进行浇筑,对梁、板进行浇筑时,可在1-1.5小时后再进行。
(五)对混凝土的养护
要确保在混凝土浇筑后浇上水,并持续大于12小时,对混凝土进行重点的养护工作,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一旦混凝土表面出现了裂缝,就要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对待细小裂缝时,要先将其周围清洗干净,并在其完全干燥之后将环氧浆液灌入裂缝中。
(六)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在混凝土入模时,杜绝采取集中倾倒方法进行冲击钢筋骨架,在混凝土的浇筑高度<2m时,需要利用导管或下料斗,且从出料管口到浇筑层的倾落高度必须<1.5m。
其次,同一构件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时间必须<5h,确保两次浇筑时间间隔<15h,确保无产生冷缝等质量问题。
同时,在浇筑中,合理控制振捣的时间,直到表面产浆、无下沉和气泡为止。由于混凝土坍落度比较大,会在表面钢筋下部产生水分,或在表层钢筋上部的混凝土产生细小裂缝。为了防止出现这种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前和混凝土预沉后采取二次抹面压实措施,切实增强混凝土的密实度,避免出现混凝土蜂窝等质量问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浇筑技术是我国建筑施工中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手段,是保障施工及建筑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确保所建工程安全,企业获得经济利益的重要一环。鉴于此,在科学技术发展如此迅速的如今,混凝土技术也需要跟随趋势不断加强,通过改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来进一步改善房屋建筑的质量,使人们的房屋安全、可靠并且舒适宜人。
参考文献:
[1]冯勇.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世界.2011(02)
[2]徐伟强.试析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0(30)
[3]张萍,胡立雄,蔡国英.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