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于实践文由情生

来源 :教育实践与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申志伟,男,汉族,中共党员,四川省盐亭县玉龙镇初级中学语文一级教师。
  【摘要】作为农村初中,学生写作文竟然无从下笔;即使能够下笔,也写不出好的文章来,这种情况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思索。笔者试图针对这一现状,就如何打造作文高效课堂,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作如下探讨。
  【关键词】作文;高效课堂;打造
  1作于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在《写作什么》一文中指出:“写作材料应以自己的经验为范围”,写作则“要写出自己的经验”,“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什么文字。”我对以上表述颇有同感。宋代理学家朱熹曾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为农村初中,学生写作文竟然无从下笔;即使能够下笔,也写不出好的文章来,这种情况值得我们语文教师思索。遗憾的是,我们的思索往往缺乏理性,动辄就归咎于传统教学方法如何如何。实际上我们的祖先是非常注重实践的。我个人的教学心得是,写作源于实践,即“作于实践”因此作为教师,要以激发学生的个性情趣为抓手,给学生的畏难情绪松绑,有责任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化写作,从而为作文高效课堂的打造奠定坚实的基础。
  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被迫将学生整天关在教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作文自然失去了“源头活水”。语文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利于作文教学的综合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自然、认识社会、亲近生活的机会。例如学校里开展的运动会、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等是学生喜爱的活动;每个学期的综合性活动,或出游或参观或调查访问等都是绝好的积累写作素材的机会。语文教师应因势利导,有意让学生仔细观察,深切体验,将活动过程中的见闻和感受及时记录下来,梳理成文。
  现在一谈到春游,往往因为“安全”而打住。长此以往,即使生活在原生态的农家孩子也难以领略美好的自然风光了。笔者在八十年代就任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时,指导学生写游记,就组织学生春秋游;写议论文时,就给学生学习《参考消息》相关文章;写说明文时,就组织学生对学校周边的桥梁、庙宇展开调查。二十多年过去了,过去的初中生,现在的中年人遇到老师的时候,仍然喜欢谈起当年的这些“陈谷子烂芝麻”。他们几乎一致认为,没有初中时的写作积累,就达不到现在写东西随心所欲的水平。
  2文由情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作文源于实践,在实践生活中,由于有所作为,有所成就而感到喜悦;由于有所不满而感到愤怒;由于有所担心而感到忧虑;由于有所感触而去思考;由于美好的东西被损毁而感到悲哀;由于直面人生而感到恐怖;由于新的发现、创造而感到惊奇。喜、怒、忧、思、悲、恐、惊,古人谓之“七情”,情动于中,发端于外,即为文章,鲁迅先生所说的“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即是这个道理。其实,文章的谋篇布局并不深奥,只不过是作者围绕文章题目进行思维的发散而已。思维的发散则依赖于人的感情的流动,所谓文思泉涌,其实就是人的感情的流动。
  我指导学生作文的另一个心得就是“文由情生”。案例一:激情引发。如我在指导学生仿写《白杨礼赞》时,就在讲桌上点燃一支蜡烛,在黑板上写上这样一句话:“蜡炬成灰泪始干”,让学生静静地观察、思索、写出自己的感想;然后引导学生由蜡烛燃烧的表象到蜡烛燃烧的本质以及它的象征意义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学生作文。案例二:移情换影。说明文的指导是语文教师比较头疼的事,在农村,说明的对象不易确定。我指导学生仿写《赵州桥》时,就组织学生带上测量、计算工具,到学校附近找到一座大桥,让学生有的测量、有的计算、有的记录,但整理下来的文字并不多,几乎是一组苍白无力数字。我让同学们讨论: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作文“丰满”起来呢?有个学生说,这座桥年代久远,一定有它的“故事”。于是,我分组让学生们去走访熟悉掌故的老年人,果然获得了有关这座桥的相关信息。回到教室,我及时让同学们穿越时空想象当时建桥、踩桥的情境,然后结合数据作文。不久,一篇篇数据准确,文情并茂的文章诞生了。案例三:情感交流。我在指导学生书信写作时,首先教学生书信的写作常识和信封的书写及信瓤的折叠方法,其次朗读由老师自己写给同学们的一封公开信,然后要求同学们给老师回复一封信。书信写好后,我给每一位同学发一个信封,一张邮票,封好、贴好后交给我,结果一节课完成教学任务。
  从以上案例不难看出,作文高效课堂的打造,是能够实现的。但是必须具备几个条件:一是作于实践。新课标要求群文阅读,阅读课内外书籍报刊,阅读生活,从而获取大量生活信息、科学信息,一句话:“有土才筑得起墙”;二是文由情生。很难想象,没有感情的人能够写出为之喜怒哀乐的文章来,一句话:“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其他文献
【摘要】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实现自主学习方式的主体当然是学生。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只是作为教师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教师是通过学生来实现教学目标的,因此,真正的课堂主体不是学生,学生的学习行为是被动的,无论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学生并不能改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教,学生学”,这种方式是存在很多的问题的。新课标就明确指出,我们的教学不能违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原则。因此,我们的教学方法必须要改进,要异于传统教学,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远离在学习上对老师的以来,让他们学会自主学习。所以,我们必须改进我们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改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一直以来,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
期刊
【摘要】所谓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概括起来: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拓展。具体说来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和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的语文教材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的设计问题、质疑问题、讨论感受、表达想法的机会,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关键词】问题;探究;模式;语文;课堂;改革  当前,语文课堂
期刊
【摘要】人性的善恶,关键在于文化素养的高低。人之初,性本善。以后怎样发展,关键在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要关注“人性”的发展。教育学生不但要知书,而且还要达理。  【关键词】小学生;乐于助人;以怨报德;人性;后天培养  记得有一次,在一节语文课上,我发现班里有一位成绩优秀,并且平时乐于助人的学生闷闷不乐,心神恍惚。老师讲课他似听非听,老师提问他一无所知,同
期刊
【摘要】“五严”背景下,只有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多下功夫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全力打造“有效课堂”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制定教学目标、设计实验、学习方法引导角度入手谈谈开展“有效课堂”一些做法。  【关键词】五严;有效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实验;学习方法  在2009年新学期开始,江苏省教育厅下达了规范办学的五严令。所谓“五严”,即:严格禁止下达高(中)考升学指标;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严格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很多老师的阅读教学方法陈旧,导致学生阅读兴趣不高,在中考阅读题中失分较多,本文紧扣新课改标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引入、教学重点、阅读补充等入手,为做好阅读教学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阅读教学;培养能力;初中英文  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从八年级下册开始至九年级全册每单元Section A 3a 部分逐渐加长,且每单元后都增加了Readin
期刊
【摘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降低学习者的心理压力;增加学生间的交流机会,增强合作成员间的互助意识;保护学业不良者的自尊,支持合作学习单位的整体发展;培养交际能力和合作技巧,改善学生的非认知心理品质。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兴趣;师生互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方式正在悄然地发生变化。相对于传统教学中的“个体学习
期刊
【摘要】随着新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前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创新教育是在追求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学会学习,创造性地学会运用知识,从而达到真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发散思维;强势智能  众所周知,不同的社会对教育会提出不同的要求。当今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教育改革的热浪一浪掀起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尤为重要。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学中要积极探索的新课题。  【关键词】创新;品质;思维;能力;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明确提出: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教学面对
期刊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相交流、学生不再是无奈的听众,教师的配角,而是彼此地位平等的对话者,学习的伙伴。他们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研究自然的奥秘,思考人生的真谛,感悟事物的本质。在这里有诵读、有对话、有质疑、有讨论、有表演;这里人人都是主角,人人都可以各抒己见;从而使人性得到充分体现。在这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分享着彼此的知识、评析着不同的观点,从而达到展示自我、探索自然、认识自然、汲取知识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