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283-01
【摘 要】面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遇到的制度性难题,必须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努力解决好农村居民、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十八大;社会建设;社会保障体系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283-01
中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是在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背景下建立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保障制度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一直走的是一条城乡分割的发展道路。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巨大差异,并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这既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现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城乡改革势在必行。
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状况
过去十年是我國社保体系建设迅速推进的十年,纵观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主要的特点有:
(一)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十六大以来,随着制度设计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形成了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为主的社会保险制度,以最低生活保障金、救助金为主的社会救助制度,以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等为主的补充社会保险制度,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广覆盖,惠及城乡居民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形成,织起了覆盖城乡居民的“保护网”。
(三)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采用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法筹集社会保险资金,这种筹资模式是在明确国家和企业责任的基础上,推进社会保险资金的自我积累。个人账户资金的积累,可以为个人以后的长期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这也是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视同缴费”、“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等政策措施也为解决社会保险基金的平稳过渡,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路径。
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比较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些实践经验和参考中国具体的国情,我国的社会保障建设还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一)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城市和农村拥有两套独立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城乡二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也逐渐显露其危害,不断在影响着城乡收入差距、生活水平,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二)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发展不完善
城市和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明显偏低,其发展还不完善,会受到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三)流动人口社会保险的转移和衔接困难
城市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他们在农村享受农村社会保险,城市并没有将他们纳入城市的社会保险体系之中。由于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城市流动人口将很难融入城市生活之中,而且农民工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而各省之间的社会保险难以有效衔接,这就造成了很多的问题,例如“返乡潮”、“退保潮”等。正是因为社会保险的转移和衔接难题,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发展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四)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难题
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性发展的另外一个前提就是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这是应对老龄化的重要基础。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保基金运营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运营体系不完善、运营的金融环境不健全、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基金的收益。而这也导致社保基金的收不抵支,出现很大的亏空,难以保证收支平衡。
三、十八大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思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矛盾日益冲突的历史时期,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的精神,按照“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的原则,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广覆盖”向“全覆盖”的转变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该综合考虑参保人的不同特点,将农民工、灵活就业者、具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流动人口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将没有农村社会保障或者农村社会保障很低的,因为征地失去土地的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逐步扩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努力做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全覆盖;做好城市和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社会福利等工作,增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多层次保障功效。
(二)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社会保险的城乡转移和衔接
城乡社会保险的整合,有助于城乡之间的转移流动,不仅体现了“适应流动性”特点,也为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建设,实现“广覆盖”提供了有力条件。
(三)健全社会保障基金运营机制,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应该从社保基金的筹资、投资等方面入手建议改革。要扩大社保基金的筹资渠道,加强制度方面的保证,实现向多个支柱共担分险的转变,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基金;要健全社保基金的运营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改善基金投资环境,实现社保基金的安全和增值,保证社会保障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陈鹏联,王桃清.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异及解决路径探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1(19):80-81.
[2] 王延中. 中国社会保障未来改革与发展的展望[J]. 经济研究参考,2009(6):34.
[3] 杨翠迎.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差异及统筹改革思路[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13-21.
【摘 要】面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遇到的制度性难题,必须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努力解决好农村居民、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十八大;社会建设;社会保障体系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283-01
中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是在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背景下建立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保障制度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一直走的是一条城乡分割的发展道路。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巨大差异,并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这既不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现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城乡改革势在必行。
一、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基本状况
过去十年是我國社保体系建设迅速推进的十年,纵观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主要的特点有:
(一)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十六大以来,随着制度设计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形成了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为主的社会保险制度,以最低生活保障金、救助金为主的社会救助制度,以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等为主的补充社会保险制度,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广覆盖,惠及城乡居民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形成,织起了覆盖城乡居民的“保护网”。
(三)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采用的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法筹集社会保险资金,这种筹资模式是在明确国家和企业责任的基础上,推进社会保险资金的自我积累。个人账户资金的积累,可以为个人以后的长期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这也是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视同缴费”、“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等政策措施也为解决社会保险基金的平稳过渡,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路径。
二、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比较发达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些实践经验和参考中国具体的国情,我国的社会保障建设还存在很多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
(一)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城市和农村拥有两套独立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城乡二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也逐渐显露其危害,不断在影响着城乡收入差距、生活水平,甚至有可能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二)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发展不完善
城市和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明显偏低,其发展还不完善,会受到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
(三)流动人口社会保险的转移和衔接困难
城市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民工,他们在农村享受农村社会保险,城市并没有将他们纳入城市的社会保险体系之中。由于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城市流动人口将很难融入城市生活之中,而且农民工具有很强的流动性,而各省之间的社会保险难以有效衔接,这就造成了很多的问题,例如“返乡潮”、“退保潮”等。正是因为社会保险的转移和衔接难题,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发展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四)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难题
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性发展的另外一个前提就是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这是应对老龄化的重要基础。然而,目前我国的社保基金运营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运营体系不完善、运营的金融环境不健全、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等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基金的收益。而这也导致社保基金的收不抵支,出现很大的亏空,难以保证收支平衡。
三、十八大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十八大报告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思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社会矛盾日益冲突的历史时期,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的精神,按照“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的原则,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广覆盖”向“全覆盖”的转变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应该综合考虑参保人的不同特点,将农民工、灵活就业者、具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流动人口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将没有农村社会保障或者农村社会保障很低的,因为征地失去土地的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逐步扩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努力做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全覆盖;做好城市和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社会福利等工作,增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多层次保障功效。
(二)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社会保险的城乡转移和衔接
城乡社会保险的整合,有助于城乡之间的转移流动,不仅体现了“适应流动性”特点,也为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建设,实现“广覆盖”提供了有力条件。
(三)健全社会保障基金运营机制,实现社保基金的保值增值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应该从社保基金的筹资、投资等方面入手建议改革。要扩大社保基金的筹资渠道,加强制度方面的保证,实现向多个支柱共担分险的转变,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基金;要健全社保基金的运营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改善基金投资环境,实现社保基金的安全和增值,保证社会保障发展的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陈鹏联,王桃清.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异及解决路径探析[J]. 经济研究导刊,2011(19):80-81.
[2] 王延中. 中国社会保障未来改革与发展的展望[J]. 经济研究参考,2009(6):34.
[3] 杨翠迎.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差异及统筹改革思路[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