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任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基础教育课程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按照新课程标准进行教学实践是课程实施的核心环节,这就要求教师对新课程能够准确地理解,诚心地接受,热情地投入,在教学过程中,抓好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教学评价等环节,并在实践新课程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检验、完善和发展新课程.
1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即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对教什么、怎样教、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教学设计要在分析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分析学生实际、分析教学环境与资源的基础上,完成确定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价,编写教学计划等一系列的具体工作.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设计应当引导学生学习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主动探索意味着学习主题不仅自觉地参与,全身心地投入教学过程,而且对未知世界积极主动地探求,主动参与到物理教学中来,积极从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因为物理创新教学是从实际问题切入的对物理基本知识的掌握,因而要求教师不仅对本专业的知识有精深了解,而且要对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和认知能力有深入了解,为他们设计适宜的问题情境和探索方案,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探索,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2 把握好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无论多完善的教学没计都会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变化,调整和丰富,都会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生成和发展出许多新问题、新认识和新成果.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改革,应当贯彻“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这一思想,它要求营造出民主的、平等的,为学生所接纳的,富于创造性、主体性发挥的师生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无所畏惧的、独立的探索心态,以激发学生参与多种活动的积极性.新教材中所体现的开放性(学科间的渗透,与经济、环保、交通和社会发展以及科技新成就的联系更密切),同时还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的分章、节按课时的教学模式.不求课堂45分钟一定要得出什么结论,而要将某些问题留给学生课后去探索.也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将课堂引向家庭、社会和自然,利用更为广泛的教育资源,把小课堂向大课堂发展.不局限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公式,不局限于多少个知识点.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注意科学技术对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使生活、社会、自然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索现象的场所,而使课堂成为交流讨论、解决问题的阵地.为了适应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也可以是多种形态,如实验探究式、主题活动式、调查研究式等等.归根到底,要便于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3 重视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它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物理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特意将一些知识内容用“通过实验”这一措辞加以表达,就是要求必须通过实验过程完成认知活动.对于大多数探究活动来说,探究的过程比探究的结果更重要.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应做到四个“重”:一是重方案设计;二是重现象观察、数据记录;三是重数据或现象分析;四是重实验结论的得出.实验课的教学如果纯粹地变成了讲实验,既会使学生听着乏味,也不能成为一堂有效的实验课.教师应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经历器材选择和方案设计的过程,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目的,选择种类与规格合适的器材以及根据现有器材去选择合适方案的意识与能力,形成良好的习惯.不能一味地由教师选择好器材,设计好方案,学生仅仅听令行事般地完成实验,而是要让学生自己亲历这些过程,从而自发地关注这些过程.要正确引导学生关注每一步的设计意图,并紧扣实验目的归纳实验结论.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围绕实验目的,用较规范的物理语言进行表述的能力.不能为了赶进度而在学生还没有足够的思考时草率得出结论.在实验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把注意力置于实验探究活动过程之中,使实验技能的训练成为实验探究活动的结果之一.让学生在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中,掌握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也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体验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对物理实验过程的真实体验,了解规律,感受并逐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这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强调过程,突现方法,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
过去的教学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强调选择功能,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学生学习评价,提倡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追求的是多层次目标要求,多样化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由此形成的学习成果也必然呈现出多样性.对于多样性的学习结果,如果采用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去评价,则限定了学习活动和思维发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物理知识和技能,还有具有个性的思考能力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对社会、自然认识的提高.因此,对于不同的评价内容,要选择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的范围,运用物理知识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解释以及学生实验的操作水平可以采用比较精确的评价方法(例如传统的100分制或120分制).但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创造能力的提高以及查阅、整理、归纳相关资料能力的提高则应用定性的模糊性评价(如优、良、及格或不及格).为了使评价能够发挥它的激励作用,学习评价必须依据学生个人的基础和特征进行,即以个人的进步程度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应以鼓励、肯定和表扬为主,避免出现轻视、为难、伤害学生的情况.只要学生在原有起点有所发展,即使横向比较水平依然较低,也应进行积极的鼓励的评价,使学生在付出努力的同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总之,教师应与新课程同行,应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在新课程中实现角色的转换和自身的发展.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风格就是-种教学艺术的创造性表现.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而且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突破和创新,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物理知识为载体,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做出整体安排的一种构想,即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对教什么、怎样教、达到什么结果所进行的策划.教学设计要在分析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分析学生实际、分析教学环境与资源的基础上,完成确定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实施教学评价,编写教学计划等一系列的具体工作.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设计应当引导学生学习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主动探索意味着学习主题不仅自觉地参与,全身心地投入教学过程,而且对未知世界积极主动地探求,主动参与到物理教学中来,积极从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因为物理创新教学是从实际问题切入的对物理基本知识的掌握,因而要求教师不仅对本专业的知识有精深了解,而且要对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和认知能力有深入了解,为他们设计适宜的问题情境和探索方案,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探索,从而实现教学目的.
2 把握好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无论多完善的教学没计都会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变化,调整和丰富,都会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生成和发展出许多新问题、新认识和新成果.新课程要求的教学改革,应当贯彻“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这一思想,它要求营造出民主的、平等的,为学生所接纳的,富于创造性、主体性发挥的师生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无所畏惧的、独立的探索心态,以激发学生参与多种活动的积极性.新教材中所体现的开放性(学科间的渗透,与经济、环保、交通和社会发展以及科技新成就的联系更密切),同时还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的分章、节按课时的教学模式.不求课堂45分钟一定要得出什么结论,而要将某些问题留给学生课后去探索.也不能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将课堂引向家庭、社会和自然,利用更为广泛的教育资源,把小课堂向大课堂发展.不局限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和公式,不局限于多少个知识点.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注意科学技术对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所起的作用,使生活、社会、自然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索现象的场所,而使课堂成为交流讨论、解决问题的阵地.为了适应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也可以是多种形态,如实验探究式、主题活动式、调查研究式等等.归根到底,要便于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3 重视物理实验教学
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它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物理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特意将一些知识内容用“通过实验”这一措辞加以表达,就是要求必须通过实验过程完成认知活动.对于大多数探究活动来说,探究的过程比探究的结果更重要.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应做到四个“重”:一是重方案设计;二是重现象观察、数据记录;三是重数据或现象分析;四是重实验结论的得出.实验课的教学如果纯粹地变成了讲实验,既会使学生听着乏味,也不能成为一堂有效的实验课.教师应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经历器材选择和方案设计的过程,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目的,选择种类与规格合适的器材以及根据现有器材去选择合适方案的意识与能力,形成良好的习惯.不能一味地由教师选择好器材,设计好方案,学生仅仅听令行事般地完成实验,而是要让学生自己亲历这些过程,从而自发地关注这些过程.要正确引导学生关注每一步的设计意图,并紧扣实验目的归纳实验结论.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围绕实验目的,用较规范的物理语言进行表述的能力.不能为了赶进度而在学生还没有足够的思考时草率得出结论.在实验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把注意力置于实验探究活动过程之中,使实验技能的训练成为实验探究活动的结果之一.让学生在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中,掌握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也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体验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对物理实验过程的真实体验,了解规律,感受并逐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这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强调过程,突现方法,着眼于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 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
过去的教学评价在很大程度上强调选择功能,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学生学习评价,提倡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追求的是多层次目标要求,多样化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由此形成的学习成果也必然呈现出多样性.对于多样性的学习结果,如果采用统一的标准和方法去评价,则限定了学习活动和思维发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物理知识和技能,还有具有个性的思考能力的形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对社会、自然认识的提高.因此,对于不同的评价内容,要选择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式.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的范围,运用物理知识对自然现象和规律的解释以及学生实验的操作水平可以采用比较精确的评价方法(例如传统的100分制或120分制).但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创造能力的提高以及查阅、整理、归纳相关资料能力的提高则应用定性的模糊性评价(如优、良、及格或不及格).为了使评价能够发挥它的激励作用,学习评价必须依据学生个人的基础和特征进行,即以个人的进步程度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应以鼓励、肯定和表扬为主,避免出现轻视、为难、伤害学生的情况.只要学生在原有起点有所发展,即使横向比较水平依然较低,也应进行积极的鼓励的评价,使学生在付出努力的同时能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总之,教师应与新课程同行,应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在新课程中实现角色的转换和自身的发展.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风格就是-种教学艺术的创造性表现.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不仅要遵循一般的教学规律,而且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突破和创新,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物理知识为载体,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