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是电脑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技能日益熟练,从中接收到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而职高学生正处青少年发育阶段,德育基础浅薄,更容易过分依赖计算机;对信息缺乏思辨能力,更容易受一些不良的信息所影响。因而中职计算机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到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信息素养。下面是我对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教师提高自身素养树立德育典范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可替代的阵地,信息技术课作为学生获得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渠道,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做道德教育的有心人。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加强自身的政治学习,提高道德水准,了解有关信息技术的法律和道德问题。还要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更新教学理念,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挖掘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内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从学生角度看老师,老师不仅是知识渊博的人,还应是学习的楷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言传身教必将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德育素养。
二、结合学生特点培养正确德育观
当今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成长高峰。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在迅速发展,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有些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以及来自家庭社会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心理上形成了不健康的因素,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更有甚者部分学生因好奇而沉溺于游戏网络,如果家庭、学校、社会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使其心理不平衡、性格偏异,产生不良的结果。
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有效疏导方式进行道德教育。要从思想上根本解决问题,必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學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心理疏导。要把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引导。教师要因势利导少说不字,不能一味地严厉制止或谈虎色变,这样反而会激发的学生的好奇心和叛逆心。教师应该积极帮助学生认识网络、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网络游戏,是信息技术教师需要直面的问题。另外,开展各种形式的、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比如结合一些学习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组织开展学校或班级的活动,要求学生制作主题健康向上、风格独特的演示文稿、主页、电子报、Flash动画等作品。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学以致用,而且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开展自我教育。重在使学生经历感情体验、促使道德升华,亲身感受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成就和快乐,真切地认识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实用性和重要性,促使他们逐渐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结合教材创建德育情景
在信息技术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明显。教师要挖掘其中潜在的德育元素,结合实际例子来进行德育教育。适时地自然地创建生动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加深对操作技巧的印象,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牢固掌握操作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们在上“在网页中插入图片”这节内容时,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先展示5·12四川大地震,《中国骄傲》等有关新闻事迹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及感恩教育。接下来,让学生根据自己设定的主题,选择已有的图片素材插入到自己的网页里面。整堂课气氛浓厚,不仅教给学生如何在网页中插入图片,也培养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并进一步对学生进行了生命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结合网络渗透德育
对于现在相当流行的互联网,多数学生接触过并很熟悉,他们有自己的邮箱和QQ聊天室,甚至主页,也会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互相讨论问题。然而他们又往往被网络上五光十色但又虚幻不真的东西所吸引。如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会在网络中“迷航”,其危害性不亚于电脑游戏。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健康科学地使用网络的重要性。
例如,我专门准备了一个关于如何善用互联网资源,并分辨其中有害信息的内容。根据事物的两面性等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我首先充分肯定了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积极意义,并让学生通过预先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讨论、发言,认识互联网的巨大作用,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上网,上网可以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我又列举了我所了解的某些同学在一些网络活动中的不良现象,如有人上网时沉迷在聊天室里,东扯西聊;有人上网就是瞎逛,喜欢浏览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并到处散播,无聊时甚至在聊天室内恶语攻击别人。引导学生对这些现象进行讨论并得出初步的结论,让大家认识到上网是为了搜集有用的资料,掌握新的信息,更好地协助我们学习,让互联网更好地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所以大家不仅要学会提取信息,还要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分清精华与糟泊,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而且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因为这是一个虚拟世界就可以肆无忌惮。我们要更好地应用互联网,就要遵守网络的道德。为了帮助大家正确使用互联网,我还搜集了一些与中学生有关的网址,并介绍他们上一些专开放给中学生使用、具有一定学习价值的网站,让上网的同学学会如何运用网络工具去实现自主学习。
五、总结
信息技术知识是基础,德育教育是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将德育和信息技术知识两者紧密结合,从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在知识讲授及上机实践过程中进行渗透式教育,让学生既学到了信息技术知识又受到了深刻的德育教育。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如何更好地开展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其更好地推动智力因素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新世纪高素质职业人材,将是一个长期而重要的课题,也是我们中职教师一生奋斗的目标。
作者单位:浙江苍南职业中专
一、教师提高自身素养树立德育典范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可替代的阵地,信息技术课作为学生获得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主要渠道,信息技术教师必须做道德教育的有心人。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加强自身的政治学习,提高道德水准,了解有关信息技术的法律和道德问题。还要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更新教学理念,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挖掘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内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从学生角度看老师,老师不仅是知识渊博的人,还应是学习的楷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言传身教必将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德育素养。
二、结合学生特点培养正确德育观
当今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成长高峰。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在迅速发展,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有些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以及来自家庭社会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心理上形成了不健康的因素,从而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更有甚者部分学生因好奇而沉溺于游戏网络,如果家庭、学校、社会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很容易使其心理不平衡、性格偏异,产生不良的结果。
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有效疏导方式进行道德教育。要从思想上根本解决问题,必须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學生的心理特征,做好心理疏导。要把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引导。教师要因势利导少说不字,不能一味地严厉制止或谈虎色变,这样反而会激发的学生的好奇心和叛逆心。教师应该积极帮助学生认识网络、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网络游戏,是信息技术教师需要直面的问题。另外,开展各种形式的、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比如结合一些学习和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组织开展学校或班级的活动,要求学生制作主题健康向上、风格独特的演示文稿、主页、电子报、Flash动画等作品。这样,不但能让学生学以致用,而且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开展自我教育。重在使学生经历感情体验、促使道德升华,亲身感受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成就和快乐,真切地认识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实用性和重要性,促使他们逐渐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并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结合教材创建德育情景
在信息技术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明显。教师要挖掘其中潜在的德育元素,结合实际例子来进行德育教育。适时地自然地创建生动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加深对操作技巧的印象,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牢固掌握操作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我们在上“在网页中插入图片”这节内容时,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先展示5·12四川大地震,《中国骄傲》等有关新闻事迹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及感恩教育。接下来,让学生根据自己设定的主题,选择已有的图片素材插入到自己的网页里面。整堂课气氛浓厚,不仅教给学生如何在网页中插入图片,也培养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并进一步对学生进行了生命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四、结合网络渗透德育
对于现在相当流行的互联网,多数学生接触过并很熟悉,他们有自己的邮箱和QQ聊天室,甚至主页,也会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互相讨论问题。然而他们又往往被网络上五光十色但又虚幻不真的东西所吸引。如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会在网络中“迷航”,其危害性不亚于电脑游戏。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健康科学地使用网络的重要性。
例如,我专门准备了一个关于如何善用互联网资源,并分辨其中有害信息的内容。根据事物的两面性等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我首先充分肯定了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积极意义,并让学生通过预先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讨论、发言,认识互联网的巨大作用,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上网,上网可以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然后,我又列举了我所了解的某些同学在一些网络活动中的不良现象,如有人上网时沉迷在聊天室里,东扯西聊;有人上网就是瞎逛,喜欢浏览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并到处散播,无聊时甚至在聊天室内恶语攻击别人。引导学生对这些现象进行讨论并得出初步的结论,让大家认识到上网是为了搜集有用的资料,掌握新的信息,更好地协助我们学习,让互联网更好地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服务。所以大家不仅要学会提取信息,还要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分清精华与糟泊,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而且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因为这是一个虚拟世界就可以肆无忌惮。我们要更好地应用互联网,就要遵守网络的道德。为了帮助大家正确使用互联网,我还搜集了一些与中学生有关的网址,并介绍他们上一些专开放给中学生使用、具有一定学习价值的网站,让上网的同学学会如何运用网络工具去实现自主学习。
五、总结
信息技术知识是基础,德育教育是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将德育和信息技术知识两者紧密结合,从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在知识讲授及上机实践过程中进行渗透式教育,让学生既学到了信息技术知识又受到了深刻的德育教育。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如何更好地开展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其更好地推动智力因素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新世纪高素质职业人材,将是一个长期而重要的课题,也是我们中职教师一生奋斗的目标。
作者单位:浙江苍南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