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分析程控间歇脉冲输注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模式下产妇发生爆发痛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行分娩镇痛的产妇215例,年龄20~45岁,孕期≥37周,单胎头位,ASAⅡ或Ⅲ级.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后接入电子镇痛泵,参数设置:0.08%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负荷剂量15 ml,脉冲剂量10 ml/h,单次追加剂量8 ml,锁定时间30 min,极限量30 ml/h.当产妇出现爆发痛时给予0.1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共10 ml追加,根据产妇是否发生爆发痛分为两组:爆发痛组和无爆
【机 构】
:
210004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麻醉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程控间歇脉冲输注联合患者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模式下产妇发生爆发痛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行分娩镇痛的产妇215例,年龄20~45岁,孕期≥37周,单胎头位,ASAⅡ或Ⅲ级.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后接入电子镇痛泵,参数设置:0.08%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负荷剂量15 ml,脉冲剂量10 ml/h,单次追加剂量8 ml,锁定时间30 min,极限量30 ml/h.当产妇出现爆发痛时给予0.12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4μg/ml共10 ml追加,根据产妇是否发生爆发痛分为两组:爆发痛组和无爆发痛组.记录产妇一般情况和分娩镇痛相关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爆发痛的相关因素.结果 93例(43.2%)产妇发生爆发痛.与无爆发痛组比较,爆发痛组产间发热率明显升高、分娩镇痛满意度明显降低(P<0.05).两组器械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硬膜外镇痛中断、镇痛15 min后NRS评分增加和第一产程时间延长是发生爆发痛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镇痛15 min后NRS评分增加、硬膜外镇痛中断、第一产程时间延长是硬膜外分娩镇痛后发生爆发痛的独立相关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预测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价值.方法 选择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100例,男67例,女33例,年龄≥65岁,ASA Ⅱ或Ⅲ级.患者手术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在术前及术后第7天通过Z计分法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POCD组和NPOCD组.记录术前1 d、术后1、3 d血清中NLR的变化.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时点血清NLR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发生POCD的预测价值.结果 术后7 d发生POCD患
目的 研究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中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90例,男40例,女50例,年龄65~78岁,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罗哌卡因复合地塞米松组(D组),罗哌卡因组(Y组)和单纯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R组),每组30例.D组术后以罗哌卡因100 mg复合地塞米松0.1 mg/kg为药液行腰方肌阻滞同时联合PCIA作为术后镇痛,Y组术后以单纯罗哌卡因100 mg为药液行腰方肌阻滞并联合PCI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60~85岁,BMI 18~28 kg/m2,ASA 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T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开始经皮穴位电刺激患侧合谷、内关穴持续至手术结束.C组不予电刺激.两组术中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记录入室时、拔管时、拔管后5、30 min的MAP、HR以及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β-内啡肽浓度.采用Rike
1 临床资料rn患者王某,女,55岁,因“腰痛7d,加重伴胸闷、心悸5d”入院.入院前7d患者双侧腰部胀痛,右侧为甚,入院前5d右侧腰痛加重,伴胸闷、心悸,于社区卫生中心诊断“急性肾盂肾炎”,予左氧氟沙星输注2d后腰痛仍反复发作,伴血尿,并畏寒、寒战,遂转诊来院.既往患“2型糖尿病”6年,平素血糖控制不佳.查体:T 37.1℃,HR 132次/min,R 32次/min,BP 92/54 mmHg (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神萎.腰及双下肢见多处花斑样改变.右肺闻及湿哕音.心律不齐,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胃肠肿瘤根治手术术前衰弱与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择期全麻下行胃肠肿瘤根治手术的老年患者567例,男416例,女151例,年龄≥65岁,ASAⅠ—Ⅴ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相关临床指标等围术期资料,采用改良衰弱指数(mFI)评估患者术前衰弱状态.根据术后30 d是否发生并发症将患者分为三组:无并发症组,一般并发症组和严重并发症组.收集并记录年龄、ASA分级等围术期相关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30 d内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