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纬之间,一方土地,风雨更迭,始如初见。
北纬36.8°,革命圣地延安东北角,有一个小村落,名叫梁家河。梁家河所在的这片陕北高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是中央红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不畏艰难困苦,凝心聚力,以超凡的毅力和过人的智谋在此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
今天,陕北高原黄土地又走出了一代领袖,红色基因如春之雨露,它安静无声而又源源不竭地润泽着这片土地上的生灵万物。梁家河,陕北高原上的一个普通小村庄,就在这里,播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种子。梁家河是习近平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地方,梁家河七年,是习近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堂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在这个小山村里,我们可以追寻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
2018年5月2日由陕西人民出版社编撰的《梁家河》正式出版面世,该书全景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从1969年1月来到梁家河插队落户,后来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至1975年10月离开到清华大学读书这7年的成长历程,以及梁家河4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此书一经出版便引起全国读者广泛关注,笔者也在第一时间研读。全书共10.2万字,共分为四个部分。《梁家河》结构精巧,以“树高千尺忘不了根”开篇,记录习近平总书记分别于1993年和2015年两次回梁家河的生动场景,体现习近平对梁家河乡亲们的绵绵深情和关心牵挂。第二部分以“窑洞里长满了故事”为题,讲述了习近平带领村民开荒、种地、修梯田、担粮、放羊、拉煤、打坝造地、建沼气池、发展生产的为民情怀以及刻苦学习、不忘修身的励志故事,让读者感受到习近平是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在窑洞里读书求知、汲取精神力量,在实干中逐步树立“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理想信念。第三部分以“一声声喊我小名”为题,讲述了当年与习近平交往的小伙伴们获得了哪些人生理想,进而提升了他们的人生境界,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道路。第四部分定格现在,面向未来,以“我们走在阳光路上”为题,呈现了乡亲们目前的幸福生活,读者能够感受到梁家河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与习近平一起奋斗的村民也通过该书说出自己的心声,反映出了习近平对这些父老乡亲的人生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梁家河》在写作上呈现出几大特点。其一,语言朴实自然。该书叙述上并未通过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而是以叙行录言的方式,让本书有血有肉,读起来耐人寻味。其二,“实”是该书的另一特征。该书叙事严谨,所述事件均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用真实的历史细节来再现习近平的成长轨迹,翔实而亲切,平凡而动人。通过与该书主创人员的交谈获悉,主创人员多次到梁家河实地调研采访当地村民,调研足迹先后延伸至延安市、延川县及文安驿镇等各级档案馆、图书馆、梁家河村史馆、延安市知青馆等地,只为获取第一手珍贵资料,该书给读者以一种真实感便得益于此。其三,情感真挚。全书通过饱含深情的文字,珍贵的图片,记录下习近平对人民群众的深切牵挂,在精练的语言中,真挚的情感力透纸背,暖入人心。最后,情节生动。该书的叙事能力十分出众,引人入胜。书中细致地描述了习近平隔了几十年依然记得每一个伙伴的姓名,不惜步行30里路只为借一本书,跳到冰碴水里打坝,带领乡亲们修起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而打破“沼气不过秦岭”的断言等事件。正是这些真实纯粹的细节描述,不断深入而不失层次地构筑了此书的分量。从亲身经历的每一寸岁月中挖掘每一个人和事,还原真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梁家河》具备不可取代的史料研究的价值。
在梁家河,中国共产党一代领袖表现出了优秀的精神风范,这是对中国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全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小村庄到地方领导再到中南海,从“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为人民做实事”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使命担当和不变的价值追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在中国不断发展的新时代、新时期,《梁家河》的时代意义明晰深远。在梁家河,习近平接触到了社会最底层的农民,接受了艰苦生活的磨炼,学到了农民的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这对他日后个人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关系。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通过不断学习,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培养了自信心,坚定了人生目标,立下“执政为民”的人生信念。读《梁家河》有助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起点、实践起点和情感起点。《梁家河》对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当代青年坚定理想、立志成才也有着重要意义。书中记录的点点滴滴反映出了习近平热爱学习、办事公道、一心为民、勇于担当、实事求是等诸多优良品质。此外,透过此書对梁家河的描写,也让我们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梁家河这个小村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读完《梁家河》,读者更能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发展才是硬道理”“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些金句的深刻内涵,在未来前进的道路上必将更加自信。
《梁家河》这本书有很强的可读性、思想性、教育性,适合各年龄阶段的人群阅读,它是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励志成才的实践教科书,也是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鲜活教材。读《梁家河》,体悟梁家河精神,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初心情怀,就能更加深刻地读懂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认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解决问题、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
北纬36.8°,革命圣地延安东北角,有一个小村落,名叫梁家河。梁家河所在的这片陕北高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根据地,是中央红军长途征战的落脚点。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不畏艰难困苦,凝心聚力,以超凡的毅力和过人的智谋在此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
今天,陕北高原黄土地又走出了一代领袖,红色基因如春之雨露,它安静无声而又源源不竭地润泽着这片土地上的生灵万物。梁家河,陕北高原上的一个普通小村庄,就在这里,播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种子。梁家河是习近平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地方,梁家河七年,是习近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堂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教了我做什么。”习近平总书记如是说。在这个小山村里,我们可以追寻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初心。
2018年5月2日由陕西人民出版社编撰的《梁家河》正式出版面世,该书全景展示了习近平总书记从1969年1月来到梁家河插队落户,后来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至1975年10月离开到清华大学读书这7年的成长历程,以及梁家河4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此书一经出版便引起全国读者广泛关注,笔者也在第一时间研读。全书共10.2万字,共分为四个部分。《梁家河》结构精巧,以“树高千尺忘不了根”开篇,记录习近平总书记分别于1993年和2015年两次回梁家河的生动场景,体现习近平对梁家河乡亲们的绵绵深情和关心牵挂。第二部分以“窑洞里长满了故事”为题,讲述了习近平带领村民开荒、种地、修梯田、担粮、放羊、拉煤、打坝造地、建沼气池、发展生产的为民情怀以及刻苦学习、不忘修身的励志故事,让读者感受到习近平是如何在逆境中成长,在窑洞里读书求知、汲取精神力量,在实干中逐步树立“要为人民做实事”的坚定理想信念。第三部分以“一声声喊我小名”为题,讲述了当年与习近平交往的小伙伴们获得了哪些人生理想,进而提升了他们的人生境界,影响了他们的人生道路。第四部分定格现在,面向未来,以“我们走在阳光路上”为题,呈现了乡亲们目前的幸福生活,读者能够感受到梁家河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与习近平一起奋斗的村民也通过该书说出自己的心声,反映出了习近平对这些父老乡亲的人生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梁家河》在写作上呈现出几大特点。其一,语言朴实自然。该书叙述上并未通过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而是以叙行录言的方式,让本书有血有肉,读起来耐人寻味。其二,“实”是该书的另一特征。该书叙事严谨,所述事件均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用真实的历史细节来再现习近平的成长轨迹,翔实而亲切,平凡而动人。通过与该书主创人员的交谈获悉,主创人员多次到梁家河实地调研采访当地村民,调研足迹先后延伸至延安市、延川县及文安驿镇等各级档案馆、图书馆、梁家河村史馆、延安市知青馆等地,只为获取第一手珍贵资料,该书给读者以一种真实感便得益于此。其三,情感真挚。全书通过饱含深情的文字,珍贵的图片,记录下习近平对人民群众的深切牵挂,在精练的语言中,真挚的情感力透纸背,暖入人心。最后,情节生动。该书的叙事能力十分出众,引人入胜。书中细致地描述了习近平隔了几十年依然记得每一个伙伴的姓名,不惜步行30里路只为借一本书,跳到冰碴水里打坝,带领乡亲们修起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而打破“沼气不过秦岭”的断言等事件。正是这些真实纯粹的细节描述,不断深入而不失层次地构筑了此书的分量。从亲身经历的每一寸岁月中挖掘每一个人和事,还原真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梁家河》具备不可取代的史料研究的价值。
在梁家河,中国共产党一代领袖表现出了优秀的精神风范,这是对中国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弘扬,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全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小村庄到地方领导再到中南海,从“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为人民做实事”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使命担当和不变的价值追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在中国不断发展的新时代、新时期,《梁家河》的时代意义明晰深远。在梁家河,习近平接触到了社会最底层的农民,接受了艰苦生活的磨炼,学到了农民的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这对他日后个人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关系。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通过不断学习,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培养了自信心,坚定了人生目标,立下“执政为民”的人生信念。读《梁家河》有助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起点、实践起点和情感起点。《梁家河》对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当代青年坚定理想、立志成才也有着重要意义。书中记录的点点滴滴反映出了习近平热爱学习、办事公道、一心为民、勇于担当、实事求是等诸多优良品质。此外,透过此書对梁家河的描写,也让我们看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梁家河这个小村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读完《梁家河》,读者更能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发展才是硬道理”“撸起袖子加油干”“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些金句的深刻内涵,在未来前进的道路上必将更加自信。
《梁家河》这本书有很强的可读性、思想性、教育性,适合各年龄阶段的人群阅读,它是青年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励志成才的实践教科书,也是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鲜活教材。读《梁家河》,体悟梁家河精神,感受习近平总书记初心情怀,就能更加深刻地读懂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认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解决问题、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