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患者男,59岁.因发现左胸壁进行性增大肿物3个月在外院就诊.查体:左胸壁腋前线至腋中线第3肋至第6肋间可见半球型隆起,表面无红肿破溃,皮温不高,触之质韧,基底宽而固定,活动度差,无压痛.实验室检查:血沉2.20 mm/h,结明试验(一).CT见:左侧胸壁多发软组织肿块影,呈半球形凸向腔内,所在位置肋骨骨质破坏(图1),第10胸椎左侧横突骨质破坏消失,呈软组织密度影(图2),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影。
【机 构】
:
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150001,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15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59岁.因发现左胸壁进行性增大肿物3个月在外院就诊.查体:左胸壁腋前线至腋中线第3肋至第6肋间可见半球型隆起,表面无红肿破溃,皮温不高,触之质韧,基底宽而固定,活动度差,无压痛.实验室检查:血沉2.20 mm/h,结明试验(一).CT见:左侧胸壁多发软组织肿块影,呈半球形凸向腔内,所在位置肋骨骨质破坏(图1),第10胸椎左侧横突骨质破坏消失,呈软组织密度影(图2),纵隔未见肿大淋巴结影。
其他文献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可以导致小肠广泛缺血坏死,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死亡率极高的特点.本病相对少见,临床表现易与其他急腹症混淆,常常延误诊治.早期诊断和正确选择手术方式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对婴儿阻塞性黄疸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对56例经内科保守治疗2周血清胆红素水平无明显下降的阻塞性黄疸婴儿进行胆道探查及胆道造影,并对诊断明确的非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予以胆道冲洗.结果 本组56例婴儿经腹腔镜胆道探查及胆道造影后均明确诊断,其中浓缩胆栓综合征12例(21%),胆管发育不良4例(7%),胆道闭锁40例(72%).16例非先天性胆道闭锁患儿经胆囊造瘘、胆道冲洗后病
目的 分析肝切除术中入肝血流阻断对术后动脉血乳酸水平及pH值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行肝切除术的68例患者,根据术中是否行人肝血流阻断分为肝门阻断组(20例)、规则半肝切除组(22例)和未阻断肝门组(26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动脉血气、乳酸浓度及肝、肾功能等指标.结果 肝门阻断组和规则半肝切除组患者术后动脉血乳酸浓度明显升高[(5.53±2.31)mmoL/L,
目的 探讨芳香化酶抑制剂和三苯氧胺对绝经后Luminal B型乳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收集天津市肿瘤医院2002年7月至2005年3月间733例术后接受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资料,肿瘤性质均经手术切除病理组织学证实.患者均为绝经后且ER阳性,其中501例接受三苯氧胺治疗,232例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ER、PR、HER2检测.随访时间36~9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
MRI成像不受乳腺腺体致密度的影响,提高了乳腺结构的组织分辨率,有利于乳腺癌的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的制定。近年来MR扩散加权(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已初步应用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本研究旨在探讨结合并行采集技术(array spatial sensitivity encoding technique,ASSET)的DWI对T1期乳腺癌的定性诊断价值。
化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环节,而耐药是导致多数乳腺癌患者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敏检测(ATP-tumor chemosensitivity assay,ATP-TCA)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药物筛选方法,本实验通过ATP-TcA法检测39例患者,结合检测P-糖蛋白(permeability glycoprotein,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 S-
患者,女,70岁.因腹胀伴大便习惯、性状改变2个月来院就诊.查体:轻度贫血貌,腹平,全腹尤明显压痛,未及明显包块,直肠指检未及明显异常,无血染。
佩吉特病(Paget's disease),又名湿疹样癌,是一种发生于皮肤内的腺癌,又分为乳腺Paget病和乳腺外Paget病,临床上少见.乳腺外Paget病是一种好发于腹股沟、会阴部、肛周等大汗腺较多部位的低恶性癌.而肛周Paget病(perianal Paget's disease,PPD)则非常罕见.我院于2009年1月收治1例,现将该例情况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在移植免疫中起重要作用,选择素是细胞黏附分子的一种,近年来发现其与众多疾病有密切关系,倍受移植界的广泛关注[1],许多学者发现肿瘤患者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n,CD62E;简称ES)水平明显升高,且与癌的侵袭转移明显相关.我们检测30例肝移植患者血清ES,探讨其在移植免疫与预后判断中的临床意义。
患者女,54岁.左上腹痛2个月,加重1周入院.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及过敏史.T 36.5℃,P 80次/min,R 20次/min,Bp 110/70 mm Hg.发育、营养中等,无黄疸,表浅淋巴结不大,心、肺、脊柱等无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