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传说中的十大“神药”

来源 :学生天地·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cgdxx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很多武侠小说和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主角们机缘巧合之下吃下某些“神药”起死回生,还得以功力大增,从此平步青云,直至无敌于天下。经过艺术渲染的“神药”往往无所不能,现实生活中的“神药”原型或相似的物种借此名声大震。它们究竟能保留多少“神力”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十种“神药”的传说与现实吧。
  No.10 优昙仙花
  传说:优昙仙花出自梁羽生著名小说《白发魔女传》,是传说中的名花,每60年才开花一次,具有白发生乌、返老还童的奇效。
  现实:原型植物为昙花,60年开一次花有些夸张,就算铁树精心栽培数年也开花了。现实中的昙花不耐霜冻,忌强光暴晒,经过漫长的演化才出现夜晚昙花一现的习性,它在高海拔的雪山上无法生存。至于功效,权当娱乐吧,染发剂横扫一切优昙仙花。
  No.9 蝮蛇宝身
  传说:《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为了救王处一,潜入王府盗取解药,却被用大补药养了20年的蝮蛇缠住,无奈之下动嘴开咬,生饮蛇血,由此引发了参仙老怪对其锲而不舍的追逐。
  现实:在民间多有蛇血祛风湿的说法,加上物以稀为贵的观念,至今有人迷信蛇血。实际上,蛇血中含有多种危害性物质,如毒素、病菌和多种致死性寄生虫。就算真能祛风湿,生饮蛇血的弊也远远大于利。
  No.8 人参果
  传说:人参果成名于《西游记》,相传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果子的模样与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兼备。人若有缘,闻一闻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能活四万七千年。
  现实:现实中确有以人参果命名的物种,属茄科草本植物,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吃起来脆爽多汁,但可别信这种东西会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No.7 断肠草
  传说:断肠草在各路小说中都是杀人越货、毒杀亲夫的必备毒药,但最出名的一次“应用”是用来救人的。《神雕侠侣》中,杨过看到小龙女留下16年后相见的约定后,服用了断肠草解了情花之毒,从此武功大进,终成一代大侠。
  现实:那些有剧毒、引起呕吐、致命的植物都被扣上了“断肠草”的大名,其中最负盛名的是马钱科钩吻属的钩吻,全株植物都有毒,特别是嫩芽、嫩叶。它会抑制神经中枢,令人四肢无力、语言不清、血压下降等,最终在中毒4~7小时后死于呼吸麻痹。肝肠寸断方能剪断万缕情丝,寓意虽好,但想想就够了,千万别拿来疗情伤。
  No.6 毒蛇胆
  传说:杨过不慎误中情花剧毒后,又被郭芙砍了胳膊,处境相当凄惨。好伙伴雕兄每日为他衔来深紫色的腥臭“圆球”服食,不仅短时间内内力大增,还推迟了剧毒的发作时间。杨过在山谷中发现了怪蛇尸体,得知食用的乃是蛇胆。
  现实: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生吃蛇胆可以明目。其实我们更多需要了解的是,蛇胆的副作用非常大,生吃后能不能明目暂且不提,其毒性成分会被吸收并进入人的肝、肾,很可能会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肝损害,后果很严重。
  No.5 莽牯朱蛤
  传说:莽牯朱蛤出自《天龙八部》,号称“万毒之王”。其形似蛤蟆,长不逾两寸,全身殷红胜血,眼睛闪闪发出金光,声若牯牛。寻常毒物见之即避,最终阴差阳错之下被段誉所食,自此段誉百毒不侵。
  现实:就毒性而论,与莽牯朱蛤最贴近的是箭毒蛙。箭毒蛙科有6~8属,100余种,通身色彩艳丽,毒性来自蜘蛛等天然食物,原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
  No.4 千年何首乌
  传说:八仙中的张果老访友之际偷食人形何首乌,连同坐骑毛驴直接位列仙班,云游四海去也。
  现实:何首乌为常用中药,分为生何首乌和制何首乌,各自疗效不同。含何首乌的成方制剂更多广泛用于治疗疾病,但何首乌同样有副作用。口服何首乌及其成方制剂可能会引起肝损伤,超剂量、长期连续用药会带来更大的风险。
  No.3 千年灵芝
  传说:围绕着千年灵芝的传说数不胜数,最有名的是白娘子上天庭盗取仙草灵芝让许仙起死回生的故事。
  现实:灵芝是一类体型不一的真菌,关于灵芝成分的药用价值的研究目前基本处于动物模型阶段,讨论是否对人体有效还为时尚早,几乎所有的灵芝产品注册的都是保健食品而非药品。可以说,灵芝身上的“光环”基本是靠世代先辈流传下来的。
  No.2 千年人参
  传说:千年人参在传说中已经可以成精了。伤重者药到病除,起死回生;健康者百病不生,益寿延年。《天龙八部》中萧峰为了给阿紫续命,一路前往关外苦寒之地,采集野生人参当饭吃,终于让阿紫大病得愈。
  现实: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其活性成分主要为人参皂苷,是目前的主要研究目标。不可否认,吃人参对人体确实有好处,但想要健康长寿还要有好的生活习惯。所以,吃人参能长生不老纯粹是夸大其词。
  No.1 天山雪莲
  传说:天山雪莲之所以位列第一,不仅是它包治百病,还拥有惊心动魄的美,圣洁而高雅。《书剑恩仇录》中这样描述:“海碗般大的奇花,花瓣碧绿,四周都是积雪,白中映碧,加上夕阳金光映照,娇艳华美,奇丽万状。”
  现实:雪莲生长于海拔2400~3470米的高山之中,是难得一见的奇花异草,有着极高的观赏价值。早在20世纪90年代,雪莲就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禁止任何人上山采挖雪莲。雪莲确实有药用价值,对于雪盲、牙痛、风湿性关节炎、肾炎等病症有明显的疗效,但包治百病的确是夸大其词了。
其他文献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自从我开始学起,便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它给人一种悲凉、寂寞、不舍之感,使我不由得将诗人、漫天黄沙以及烈酒联系在一起。  想象中的阳关,漫天黄沙是得有的,诗人与战马是得有的,荒凉之意是得有的,飞舞的流沙、茫茫戈壁是得有的,一丛丛小草是得有的,热泪盈眶更是得有的;它必须给人一种孤独而荒凉之感,给人豪迈而高远的情怀。  可当我趁着假期去阳关观赏时,所有美好的想象都
期刊
很久以前,我还是一个小男孩,好奇又活泼。经常一个人探险的我,在一次探险的途中,于森林深处发现了一眼清透澄澈的泉。  那里的空气格外清新,蓝天白云和鸟儿都照映在泉上,因为没有风,它静得像另一片天空。  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脱掉上衣和裤子,想马上跳入泉中洗个澡。就要起跳时,耳边传来一阵声音。  “不老泉啊不老泉,请把不老之力赐予他!”  我身形一滞,挺起身,转头向四周看去,心中充满疑惑,这里居然还有人
期刊
虽然努尔上一次死里逃生,但她现在的处境相当危险。因为变节的德里曾是盟军情报机构的上级,他对盟军情报人员的所有信息几乎了如指掌。出于对努尔的保护,特别行动署要将她调离法国,但努尔坚持留在了巴黎,因为她深知情报工作对此时的盟军有多么重要。  人不能一生都依靠奇迹来生存,尤其对于间谍而言。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离奇脱险后,努尔的好运气似乎到头了。  这是一次秘密行动,努尔的一名法国同事蕾妮·加里被排除在外
期刊
66号公路被称为美国的“母亲之路”,见证了无数人对自由、梦想和开拓精神的追求。这条路全长2448英里(约3940千米),东起芝加哥西至洛杉矶圣莫尼卡海滩,横跨8个州、3个时区,曾是美国中西部到西海岸的主要交通线路。研究66号公路60多年的学者迈克尔·华利斯指出:“66号公路之于美利坚,好比一面明镜,它象征着伟大的美国人民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  爱旅行的美国人  美国人爱旅行是出了名的,他们每搬到
期刊
网络上流传着“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这样一句话,所以出来一个新词——颜值。一部电影或一部电视剧的收视率和演员的颜值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确,满屏的俊男靓女令人赏心悦目。颜值高了,哪怕一个背影、一次回眸都会让人回味无穷。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种种际遇又何尝与颜值无关。往往颜值高的人,总会在第一时间引起别人的关注,在同等的条件下也会优先得到录用资格。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整形队伍。  那么,真的是有
期刊
2015年10月5日,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一时间,屠呦呦的名字传遍大街小巷。“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屠呦呦名字的出典。她的人生同蒿草结下不解之缘,她用心血和智慧升华这株小草,让其焕发出炫目的生命之光。  呦呦鹿鸣,是一鸣惊人,更是一生执着!  与青蒿素的不解之“缘”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在浙江省宁波市。父亲虽是一名银行职员,但工作并不稳定,祖辈遗留的房产出租,是维
期刊
夜间,耀眼的星光如银色的雪花撒落下来;温暖的夜风轻轻从脸上拂过,犹如一双母亲的手……  童年,我躺在草地上,仰望夜空,漫天繁星像是会坠落一样,银光闪闪,看着看着星星就旋转起来,包裹住了自己。深蓝色的天空是那样迷人,空中闪动着一颗颗小星星,它们越来越多,好像在蓝色的地毯上跳舞,又像在眨着眼睛和我说话。  我那时很喜欢和朋友们一起到小河边看星星。那星星好像向我诉说我的未来、我的梦想、我的希望。“繁星闪
期刊
一位父亲带女儿骑马来到湖边。小丫头的笑声在山谷中飘得很远,一直飘到喀纳斯水怪的耳边。
期刊
@糖 糖 每次考完试我都安慰自己说:“没关系,重在参与嘛。”  @席喜儿 总有那么几个人,老师一叫他们起来回答问题,全班就笑。  @tia 从小学到现在,升旗时我的注意力从来都不在国旗上,而是看看国歌奏完时,国旗是不是正好停在杆顶。  @奶茶紫 我发现,考试就像得了病一样,考前是忧郁症,考时是健忘症,考后病情开始好转,拿回卷子时,心脏病就发作了。  @任小飘 明明俩人是同桌,离得那么近, 却还每天
期刊
同学们应该会常常听见老师这样说:“如果你在某某方面做得再好一点,那就更棒了。”这样的表达让人信心倍增。同样的意思,若换为“你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不够棒”,就容易让人感到灰心。看来,一样的语义用了“如果”来表达,更激励人,更中听。那么,哪些话需要我们用这个“如果”呢?  不必较真的话  杨幂出席在伦敦举行的2014英中影视峰会,一位英国观众代表问她:“西方人很懒,不愿意看字幕,为什么中国电影不用英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