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就业压力的增大,社会价值和社会结构趋向复杂,传统的以“思想”“道德”为主题的新生教育显得不合时宜。而美国大学的新生教育提供了一种与中国大学教育不同的方式和思路,需要我们仔细揣摩。
关键词:大学 新生教育 美国
高校的新生教育改革已经是一个为人们熟悉的问题了,很多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过了自己的看法,但是怎么改,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争论。在笔者看来,通过与美国大学的新生教育对比,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视角。美国大学的新生教育提供了一种与中国大学教育不同的方式和思路,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经过几十年的变化,美国大学新生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但总体上是保持在个体意识培养的这条道路上。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新生教育的目标是要关注“社会需要和个人需求”,到了60年代左右的时候则是变成了“学术原则”,此后再变化为强调要实现“社会方面”“智力方面”,总体目标都是要让学生在学术适应和社会交往上获得充分的指导。
再从内容上看,美国大学的新生教育总是立足于生活化的需求,从“迎新日”或“迎新周”到“新生教育课程”“新生研讨课”等等,呈现着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从课外兴趣活动中学习,并回归到课程中。“新生研讨课”往往是在教授主持下,借助某一师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互动,突出了角色和心理的变化意识。美国大学有一支专门化的教育队伍,有明显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特点,效果和专业意识是非常高的。
再从中国的教育来看,我国的新生教育就显得非常的教条化,非常的死板。比如,开学往往会有各种形式的专业成才教育、校史校规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等,甚至还要接受军训国防教育,突出了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淡化了生活和学术教育。从人员上看,往往都是行政人员为主,辅导员、各系主任为辅,很多人都是在谈论自己的经验,缺少专业化和灵活性。
从原因上看,这也是和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结构和思维方式决定的。美国因为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对于劳动力的素质总是不断地提出要求。“自由”“平等”“参与”是美国文化的核心。高校担负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服务学生,个人成就不可埋没于集体里,从而造就一个良好的公民。这种教育突出了自我需要、自我兴趣。而中国的高等教育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在计划经济时代强调高校教育工作就是为了政治,为了国家,所以过分强调了管理体系,展开对学生的集中式管理和教育。这种新生教育突出了集体色彩,忽视了个人的能动性,将学生束缚在条例、纪律、制度中。
中国的大学新生教育目前就是处在中西方不同范式的夹缝里,一方面迫于市场压力,知道教育需要改革,另一方面对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又不愿意下大力气进行改变,总是一拖再拖。对于处于最基层的大学新生教育的承担者来说,最需要的就是从积极的理念入手,更新这种僵化的理念,认清大学生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在服务国家的基础上形成个人的价值观,能够积极地完善学生的人格,而不应该像过去那样,作为一个行政任务来执行。新生教育者的角色不应该是管理人员,而应该是一个服务人员,这是一切新生教育的出发点。
此外,从教育内容上看,很多的大学新生都有各种的心理焦虑,比如为高考不理想发愁,为就业发愁,为各种课程的学习方法发愁等等。新生日益增长的学习、成长需求与有限的有效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是一个最大的问题。而高校新生教育在这方面涉及的太少,往往都是由学生自发组织的,缺乏有效的指导。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积极为新生教育提供各种灵活的指导,能够积极地应对学生的需求。新生教育有必要淡化思想教育色彩,增加职业色彩,激发起学生的就业意识,能够直接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从而在以后的课程选择上能够更有针对性。教育者还应强调学生对技能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培养职业技能。
教育者应从新生教育开始,就要积极关注大学新生的心理教育。我们国家的心理教育往往都是比较简单的,如设立一个心理咨询机构,发放几个简单的小知识等,效果不佳,无法解决根本的心理问题。过渡性、社会性、闭锁性、动荡性是大学新生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心理特征,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树立起他们的目标感。没有动机就没有动力,教育者可以多列举一些从坎坷走向成功的例子,邀请一些心理教育者进行交流会,而不要办成讲座,这样更有指导性,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心理,并有根据地进行调整。
新生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养成个性,参与实践。为了增强新生教育活动的参与性,教育者需要建立各种有效的机制。美国大学在这方面总是调动很多的部门,像慈善组织、公益组织等一起来合作,并给予教授及相关人员精神或物质奖励。中国的大学可以建立适当的刺激机制,提供给学生必要的研究经费和活动经费,加强校内外人员的交流与合作。
在我国,每年都有数百万新生涌入大学校园,这个群体既庞大又复杂,新生教育工作就是要帮助他们尽快完成角色转变。而且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随着社会价值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大学生只有实现智力和能力的全面提高,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倩仪. 美国新生体验计划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2]尹冬梅,丁力主编.中国当代高校学生组织研究[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
[3]巴巴拉·伯恩.九国高等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责编 张翼翔)
关键词:大学 新生教育 美国
高校的新生教育改革已经是一个为人们熟悉的问题了,很多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过了自己的看法,但是怎么改,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争论。在笔者看来,通过与美国大学的新生教育对比,能够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视角。美国大学的新生教育提供了一种与中国大学教育不同的方式和思路,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经过几十年的变化,美国大学新生教育的理念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但总体上是保持在个体意识培养的这条道路上。在20世纪50年代之后,新生教育的目标是要关注“社会需要和个人需求”,到了60年代左右的时候则是变成了“学术原则”,此后再变化为强调要实现“社会方面”“智力方面”,总体目标都是要让学生在学术适应和社会交往上获得充分的指导。
再从内容上看,美国大学的新生教育总是立足于生活化的需求,从“迎新日”或“迎新周”到“新生教育课程”“新生研讨课”等等,呈现着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从课外兴趣活动中学习,并回归到课程中。“新生研讨课”往往是在教授主持下,借助某一师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互动,突出了角色和心理的变化意识。美国大学有一支专门化的教育队伍,有明显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特点,效果和专业意识是非常高的。
再从中国的教育来看,我国的新生教育就显得非常的教条化,非常的死板。比如,开学往往会有各种形式的专业成才教育、校史校规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等,甚至还要接受军训国防教育,突出了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淡化了生活和学术教育。从人员上看,往往都是行政人员为主,辅导员、各系主任为辅,很多人都是在谈论自己的经验,缺少专业化和灵活性。
从原因上看,这也是和中美两国不同的文化结构和思维方式决定的。美国因为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对于劳动力的素质总是不断地提出要求。“自由”“平等”“参与”是美国文化的核心。高校担负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服务学生,个人成就不可埋没于集体里,从而造就一个良好的公民。这种教育突出了自我需要、自我兴趣。而中国的高等教育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在计划经济时代强调高校教育工作就是为了政治,为了国家,所以过分强调了管理体系,展开对学生的集中式管理和教育。这种新生教育突出了集体色彩,忽视了个人的能动性,将学生束缚在条例、纪律、制度中。
中国的大学新生教育目前就是处在中西方不同范式的夹缝里,一方面迫于市场压力,知道教育需要改革,另一方面对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又不愿意下大力气进行改变,总是一拖再拖。对于处于最基层的大学新生教育的承担者来说,最需要的就是从积极的理念入手,更新这种僵化的理念,认清大学生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在服务国家的基础上形成个人的价值观,能够积极地完善学生的人格,而不应该像过去那样,作为一个行政任务来执行。新生教育者的角色不应该是管理人员,而应该是一个服务人员,这是一切新生教育的出发点。
此外,从教育内容上看,很多的大学新生都有各种的心理焦虑,比如为高考不理想发愁,为就业发愁,为各种课程的学习方法发愁等等。新生日益增长的学习、成长需求与有限的有效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是一个最大的问题。而高校新生教育在这方面涉及的太少,往往都是由学生自发组织的,缺乏有效的指导。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积极为新生教育提供各种灵活的指导,能够积极地应对学生的需求。新生教育有必要淡化思想教育色彩,增加职业色彩,激发起学生的就业意识,能够直接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从而在以后的课程选择上能够更有针对性。教育者还应强调学生对技能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培养职业技能。
教育者应从新生教育开始,就要积极关注大学新生的心理教育。我们国家的心理教育往往都是比较简单的,如设立一个心理咨询机构,发放几个简单的小知识等,效果不佳,无法解决根本的心理问题。过渡性、社会性、闭锁性、动荡性是大学新生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心理特征,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树立起他们的目标感。没有动机就没有动力,教育者可以多列举一些从坎坷走向成功的例子,邀请一些心理教育者进行交流会,而不要办成讲座,这样更有指导性,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心理,并有根据地进行调整。
新生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养成个性,参与实践。为了增强新生教育活动的参与性,教育者需要建立各种有效的机制。美国大学在这方面总是调动很多的部门,像慈善组织、公益组织等一起来合作,并给予教授及相关人员精神或物质奖励。中国的大学可以建立适当的刺激机制,提供给学生必要的研究经费和活动经费,加强校内外人员的交流与合作。
在我国,每年都有数百万新生涌入大学校园,这个群体既庞大又复杂,新生教育工作就是要帮助他们尽快完成角色转变。而且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随着社会价值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大学生只有实现智力和能力的全面提高,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倩仪. 美国新生体验计划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2]尹冬梅,丁力主编.中国当代高校学生组织研究[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8.
[3]巴巴拉·伯恩.九国高等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