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妇女的常见病,随着妇女寿命的延长,其发生率逐渐上升。尤其是骨折及由于骨折引起的并发症使患者的病残率及死亡率大大增加,已高于心肌梗死、脑卒中和乳腺癌,因此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危害绝经后妇女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文章介绍了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临床表现及诊断,分析了影响因素,并从4个方面阐述如何进行护理,从而减轻绝经期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关键词:绝经妇女 骨质疏松症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86-01
发达国家妇女的平均寿命已达 78.3岁,发展中国家约为60~70岁之间[1]。妇女绝经年龄平均在50.4岁,即妇女绝经后还有20~30年的时光要渡过。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绝经后5~10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2]。骨折及由于骨折引起的并发症使患者的病残率及死亡率大大增加,已高于心肌梗死、脑卒中和乳腺癌,因此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危害绝经后妇女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3]。
1 临床表现及诊断
骨质疏松症的病人主要有全身性骨痛、身高缩短、驼背畸形、椎体变形、肌肉痉挛等临床表现[4]。国内目前的诊断多参照1999年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学科组参照WHO的标准,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建议值。双能X线吸收法(DEXA)在未来几年内仍将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腰椎侧位的X线平片结合DEXA检查成为妇产科医师筛查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式[5]。
2 影响因素
2.1 激素因素。雌激素缺乏,被认为是引起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因素,绝经后卵巢功能减退,分泌雌激素水平降低,同时伴有维生素D、钙的摄入不足,造成继发性骨丢失。
2.2 遗传因素。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白种人,其次是黄种人而黑种人最少。骨密度(BMD)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指标,密度值主要决定于遗传因素,其次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3 营养因素。缺钙是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低钙饮食者(<10mg·kg-1·d-1)有3/4患有骨质疏松,而高钙饮食者(10mg·kg-1·d-1)有1/4患有骨质疏松;长期蛋白质营养缺乏,造成血浆蛋白降低,骨基质合成不足,新骨生成落后,如同时伴有钙的缺乏,骨质疏松会加快出现;维生素D缺乏,是骨基质羟脯氨酸合成不可缺少的,如缺乏可使骨基质合成减少。磷及钙磷比值(Ca:P)也是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之一,一般成人膳食中Ca:P应在1:(1.2~1.5)为宜[6]。此外,有调查结果显示膳食中铜、锰、锌、硼、铅等摄入量不足,均增加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风险[7]。
2.4 运动因素。肌肉对骨组织是一种机械力的影响,肌肉发达则骨骼粗壮,骨密度高。老年人活动减少,肌肉强度减弱。机械刺激减少,骨量减少。同时肌肉强度的减弱和协调障碍是老年人较容易摔倒,伴骨量少时,则易发生骨折。Qin等[8]通过研究已有4年太极拳练习史的妇女与其年龄、性别匹配的对照组时发现,前者腰椎及胫骨远端BMD显著高于对照组。周丽萍等[9]发现运动1年后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3 护理
3.1 用药护理。①性激素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剂量要准确,并要与钙剂、维生素D同时使用,效果更好。服用雌激素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乳腺检查,反复阴道出血应减少用量,甚至停药。使用雄激素应定期监测肝功能。②应增加钙的摄入量,除在膳食中增加含钙量外,还须补充钙剂[10];服用钙剂时要增加饮水量,以增加尿量,减少泌尿系结石形成的机会。服用时最好在用餐时间外服用,因空腹时服用效果最好。同时服用维生素D时,不可和绿叶蔬菜一起服用,以免形成钙赘合物而减少钙的吸收。
3.2 膳食护理。选用富含钙、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的饮食是唯一花费少而有效的方法。主食以米、面、杂粮为主,做到品种多样,粗细合理搭配。副食应多吃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奶类、鱼、虾、海产品、豆类及其制品、鸡蛋、燕麦片、坚果类、绿叶蔬菜及水。注意低磷饮食,少食高磷食物,如可乐、汽水等;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戒烟、限酒、少喝咖啡。对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应结合具体病情合理安排膳食。
3.3 运动指导。选择合适的运动,运动量不可过大,防止肌肉、韧带、关节的损伤。力量训练:可以增强上臂和脊柱的力量,减慢骨质疏松的进展。如游泳等。负重的有氧运动包括散步、跳舞、爬楼梯以及园艺劳动等,锻炼下肢及脊柱下部的骨骼,减少骨骼矿物质的流失,适合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的病人及骨折恢复期的病人。柔韧性训练:柔软体操、广播操、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导引功法等体育活动能刺激骨细胞的活动,有利于骨形成。对出现急性的腰背疼痛、或已发生骨折或其他疾病须卧床休息者,应取合适的体位,减轻疼痛,适当做些等长、等张运动,循序渐进,并根据病情尽早下床活动,积极功能锻炼。
4 小结
妇女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低落,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导致快速骨丢失而引起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绝经妇女应有必要的重视,通过用药护理、膳食护理、运动指导、健康教育等来促进骨量增加,减少骨折发生,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忠厚.骨质疏松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138-153
[2] 刘忠厚.骨质疏松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42
[3] 朱慧.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产生原因及防治[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5):97
[4] 潘霞.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护理与康复指导[J].家庭护士,2007,5(1C):32—33
[5] 辛晓燕,蔡国青.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学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7):395—397
[6] 张卫,何郁泉,刘忠厚,等.几种营养素对骨质疏松的影响[J].老年学杂志,1993,13:121—123
[7] 马蓓蕾,蔡美琴.微量元素与骨质疏松防治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5,13(5):319—325
[8] Qin L,Au S,Choy W,et al.Regular Tai Chi Chuan may retard bone los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A case control study[J].Arch Phys Med Rehabil,2002,83:1355—1359
[9] 周丽萍,刘新,王智红,等.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骨量和骨代谢影响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94—396
[10] 赵敏.浅谈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8(4):200
关键词:绝经妇女 骨质疏松症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86-01
发达国家妇女的平均寿命已达 78.3岁,发展中国家约为60~70岁之间[1]。妇女绝经年龄平均在50.4岁,即妇女绝经后还有20~30年的时光要渡过。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绝经后5~10年。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疾病[2]。骨折及由于骨折引起的并发症使患者的病残率及死亡率大大增加,已高于心肌梗死、脑卒中和乳腺癌,因此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危害绝经后妇女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3]。
1 临床表现及诊断
骨质疏松症的病人主要有全身性骨痛、身高缩短、驼背畸形、椎体变形、肌肉痉挛等临床表现[4]。国内目前的诊断多参照1999年由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学科组参照WHO的标准,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建议值。双能X线吸收法(DEXA)在未来几年内仍将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腰椎侧位的X线平片结合DEXA检查成为妇产科医师筛查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式[5]。
2 影响因素
2.1 激素因素。雌激素缺乏,被认为是引起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因素,绝经后卵巢功能减退,分泌雌激素水平降低,同时伴有维生素D、钙的摄入不足,造成继发性骨丢失。
2.2 遗传因素。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白种人,其次是黄种人而黑种人最少。骨密度(BMD)为诊断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指标,密度值主要决定于遗传因素,其次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2.3 营养因素。缺钙是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低钙饮食者(<10mg·kg-1·d-1)有3/4患有骨质疏松,而高钙饮食者(10mg·kg-1·d-1)有1/4患有骨质疏松;长期蛋白质营养缺乏,造成血浆蛋白降低,骨基质合成不足,新骨生成落后,如同时伴有钙的缺乏,骨质疏松会加快出现;维生素D缺乏,是骨基质羟脯氨酸合成不可缺少的,如缺乏可使骨基质合成减少。磷及钙磷比值(Ca:P)也是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之一,一般成人膳食中Ca:P应在1:(1.2~1.5)为宜[6]。此外,有调查结果显示膳食中铜、锰、锌、硼、铅等摄入量不足,均增加了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风险[7]。
2.4 运动因素。肌肉对骨组织是一种机械力的影响,肌肉发达则骨骼粗壮,骨密度高。老年人活动减少,肌肉强度减弱。机械刺激减少,骨量减少。同时肌肉强度的减弱和协调障碍是老年人较容易摔倒,伴骨量少时,则易发生骨折。Qin等[8]通过研究已有4年太极拳练习史的妇女与其年龄、性别匹配的对照组时发现,前者腰椎及胫骨远端BMD显著高于对照组。周丽萍等[9]发现运动1年后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3 护理
3.1 用药护理。①性激素必须在医师的指导下使用,剂量要准确,并要与钙剂、维生素D同时使用,效果更好。服用雌激素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乳腺检查,反复阴道出血应减少用量,甚至停药。使用雄激素应定期监测肝功能。②应增加钙的摄入量,除在膳食中增加含钙量外,还须补充钙剂[10];服用钙剂时要增加饮水量,以增加尿量,减少泌尿系结石形成的机会。服用时最好在用餐时间外服用,因空腹时服用效果最好。同时服用维生素D时,不可和绿叶蔬菜一起服用,以免形成钙赘合物而减少钙的吸收。
3.2 膳食护理。选用富含钙、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的饮食是唯一花费少而有效的方法。主食以米、面、杂粮为主,做到品种多样,粗细合理搭配。副食应多吃含钙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奶类、鱼、虾、海产品、豆类及其制品、鸡蛋、燕麦片、坚果类、绿叶蔬菜及水。注意低磷饮食,少食高磷食物,如可乐、汽水等;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戒烟、限酒、少喝咖啡。对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应结合具体病情合理安排膳食。
3.3 运动指导。选择合适的运动,运动量不可过大,防止肌肉、韧带、关节的损伤。力量训练:可以增强上臂和脊柱的力量,减慢骨质疏松的进展。如游泳等。负重的有氧运动包括散步、跳舞、爬楼梯以及园艺劳动等,锻炼下肢及脊柱下部的骨骼,减少骨骼矿物质的流失,适合患有严重骨质疏松的病人及骨折恢复期的病人。柔韧性训练:柔软体操、广播操、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导引功法等体育活动能刺激骨细胞的活动,有利于骨形成。对出现急性的腰背疼痛、或已发生骨折或其他疾病须卧床休息者,应取合适的体位,减轻疼痛,适当做些等长、等张运动,循序渐进,并根据病情尽早下床活动,积极功能锻炼。
4 小结
妇女绝经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低落,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导致快速骨丢失而引起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绝经妇女应有必要的重视,通过用药护理、膳食护理、运动指导、健康教育等来促进骨量增加,减少骨折发生,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忠厚.骨质疏松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138-153
[2] 刘忠厚.骨质疏松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42
[3] 朱慧.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产生原因及防治[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5):97
[4] 潘霞.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护理与康复指导[J].家庭护士,2007,5(1C):32—33
[5] 辛晓燕,蔡国青.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学进展[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7):395—397
[6] 张卫,何郁泉,刘忠厚,等.几种营养素对骨质疏松的影响[J].老年学杂志,1993,13:121—123
[7] 马蓓蕾,蔡美琴.微量元素与骨质疏松防治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5,13(5):319—325
[8] Qin L,Au S,Choy W,et al.Regular Tai Chi Chuan may retard bone lose in postmenopausal women:A case control study[J].Arch Phys Med Rehabil,2002,83:1355—1359
[9] 周丽萍,刘新,王智红,等.运动对绝经后妇女骨量和骨代谢影响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94—396
[10] 赵敏.浅谈中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3,8(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