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复习课的主要目的:引导学生梳理某一阶段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1]。但多数教师对复习课不够重视,对知识简单回顾后,让学生不断进行机械的题海训练。这样的复习课,教学模式单一,内容枯燥,易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僵化学生的思维,难以达到复习课的目标。因此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出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数学复习课中。
一、思维导图的概述
1.思维导图的介绍
思维导图是东尼·博赞提出的一种思维工具,可以是一种记笔记的方法,也可以作为学习和思维展现的工具[2]。应用思维导图时,需要根据所研究的内容,确定一个中心主题,从中心开始发散,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内容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构造出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人们对知识的理解,锻炼人们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
2. 绘制思维导图的步骤
思维导图有手绘和计算机绘制两种方式。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3]:
(1)定主题词。对复习内容整体回顾,找出一个中心主题,绘制时从纸或软件的中心开始,用一个简单的图像表达主题,标注主题词。
(2)定关系。纵览所有内容,从主题开始发散,确定知识之间的并列或隶属关系,找出关键词作为分支主题,再将分支主题细化,直到表达出整个内容之间的联系。
(3)组合。利用线条和图形将中心主题和分支主题组合在一起。
(4)检查。查看思维导图有无需要修改完善的地方。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一)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现状分析
数学复习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但多数教师对复习课不大重视,简单回顾知识点后,让学生进行机械的题海训练。其教学模式如下:
图1的教学模式,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被动学习和思考,容易造成思维僵化。数学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学会数学思考,发展数学思维。因此当前复习课的教学模式急需改进。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1.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结构
思维导图能呈现出研究内容之间的联系,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结构,能将零散的数学知识整合,便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复习“平行四边形”时[4],可以呈现如下思维导图:
图2将平行四边形相关的知识呈现出来,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能进行快捷的记忆和区分。同时发散式的绘制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利用思维导图呈现解题思路
在数学教学中会发现:多数学生上课能听懂,却不会做题。主要是这些学生没有理解到问題的本质,遇到问题时没有清晰的解题思路,不能灵活运用知识。思维导图能将抽象的思维形象具体化,利用思维导图展现解题思路,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交流合作,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5]。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数学复习课中,能有效达到这一目的。
复习课上应用思维导图,前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思维导图,学会如何构建知识网络,呈现解题思路,利用图像与文字结合的形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尝试绘制思维导图。后期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将复习内容的思维导图绘制出来,课堂上相互交流,找出各自的亮点及重难点,再进行例题的探索,最后再总结。其教学模式见下图:
图5的教学模式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课前绘制思维导图,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网络的主动构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思维。课堂上交流思维导图,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同时利用思维导图展现思维过程,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
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一是梳理知识结构;二是呈现解题思路。复习课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复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复习课的质量。同时也能锻炼教师的数学思维,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数学复习课上应用思维导图,与课程改革理念相契合,能提高教学效率,值得使用和推广。
一、思维导图的概述
1.思维导图的介绍
思维导图是东尼·博赞提出的一种思维工具,可以是一种记笔记的方法,也可以作为学习和思维展现的工具[2]。应用思维导图时,需要根据所研究的内容,确定一个中心主题,从中心开始发散,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内容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来,构造出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人们对知识的理解,锻炼人们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
2. 绘制思维导图的步骤
思维导图有手绘和计算机绘制两种方式。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3]:
(1)定主题词。对复习内容整体回顾,找出一个中心主题,绘制时从纸或软件的中心开始,用一个简单的图像表达主题,标注主题词。
(2)定关系。纵览所有内容,从主题开始发散,确定知识之间的并列或隶属关系,找出关键词作为分支主题,再将分支主题细化,直到表达出整个内容之间的联系。
(3)组合。利用线条和图形将中心主题和分支主题组合在一起。
(4)检查。查看思维导图有无需要修改完善的地方。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一)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现状分析
数学复习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但多数教师对复习课不大重视,简单回顾知识点后,让学生进行机械的题海训练。其教学模式如下:
图1的教学模式,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被动学习和思考,容易造成思维僵化。数学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学会数学思考,发展数学思维。因此当前复习课的教学模式急需改进。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
1.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结构
思维导图能呈现出研究内容之间的联系,利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结构,能将零散的数学知识整合,便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复习“平行四边形”时[4],可以呈现如下思维导图:
图2将平行四边形相关的知识呈现出来,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概念、性质能进行快捷的记忆和区分。同时发散式的绘制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利用思维导图呈现解题思路
在数学教学中会发现:多数学生上课能听懂,却不会做题。主要是这些学生没有理解到问題的本质,遇到问题时没有清晰的解题思路,不能灵活运用知识。思维导图能将抽象的思维形象具体化,利用思维导图展现解题思路,教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交流合作,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5]。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数学复习课中,能有效达到这一目的。
复习课上应用思维导图,前期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思维导图,学会如何构建知识网络,呈现解题思路,利用图像与文字结合的形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尝试绘制思维导图。后期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将复习内容的思维导图绘制出来,课堂上相互交流,找出各自的亮点及重难点,再进行例题的探索,最后再总结。其教学模式见下图:
图5的教学模式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课前绘制思维导图,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网络的主动构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思维。课堂上交流思维导图,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同时利用思维导图展现思维过程,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
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一是梳理知识结构;二是呈现解题思路。复习课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复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复习课的质量。同时也能锻炼教师的数学思维,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数学复习课上应用思维导图,与课程改革理念相契合,能提高教学效率,值得使用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