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总是红这样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mgde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画是中国老百姓最喜爱的富有生活情趣的一种艺术形式。在我收藏的万余张年画中(包括木版年画、月份牌年面及新年画),其中表现各时期时尚女性选题的年画占有相当的比例。
  早在十九世纪术,江南女性因为地域上的便利与经济生活的发达,其服装和发式在全国来说是首屈一指的,于是在上海一些商家为推销商品,常在商品广告中附有年历并画有新潮女郎以引人注目,也确有不少时髦女士按画竞相仿效(倪耕野《园中佳人》)。当时在天津、北平等城市就流行了江南妇女的衣着与简洁明快的苏州橛的发式,从中让我们欣赏到那衣锦中的精美绣花及发式中精美的小佩件,无不透露出女性们特有的闲逸与自得(倪耕野《风采》)。“对镜梳容妆”就是那时女性们最重要的日常生活了(倪耕野《春浓》)。
  二十世纪初,北平、天津、上海等大城市中的大家闺秀流行穿手工绣制的棉袍及绣花鞋,头上的发型很像日本女子穿和服时所梳的发式,并配以惹人注目的配饰,这就是那个时代的标志性的时尚元素(谢之光《喜》)。1915年,旗袍首先在上海流行,形式如马甲和裙子融为一体,无领无襟(胡伯翔《小憩》)。其面料随身份而别,用青布、蓝布做旗袍是普通女性及一般女学生的主流服装,而丝绸、锦缎等面料则是上层社会女性的主选面料,以此制作高档旗袍或晚礼服。至1921年开始,时尚女性除了烫发,所穿旗袍则开始吸收欧美服饰的紧身特点,以突出女性曲线为时髦(金梅生《盈盈一笑》)。到1925年,旗袍变得更加紧身且下半部大开议,再配上流行的高跟鞋,极富女性的魅力(杭稚英《倩影》)。自1930年起,旗袍又逐步加长并添镶滚边及光片,以增加美感(良能《思》)。与此同时,紧跟上海旗袍潮流的天津、北平、汉口、青岛等大城市妇女同样以新颖别致的华丽旗袍并配上高跟鞋,表现了女性高雅的气质和柔美的身姿(杭稚英《花影》)。
  建国前表现女性时尚的年画均在商品广告或月份牌上体现,人称广告年画或月份牌年画。这种年画的开创者是周慕桥,他以擦笔画技法创作时装仕女图,引起百姓极大兴趣(周摹桥《湖边漫步》)。画家郑曼陀善于工笔人物画和西洋水彩画,他将中西画法相结合,其作品表现了女性柔美的肌肤,增强了年画的艺术魅力(郑曼陀《姊妹》)。继郑曼陀之后,知名年画家有杭稚英、金梅生、谢之光、周柏生、胡伯翔、倪耕野等人,其作品都风靡一时,在百姓中影响极大,印象极深。其中杭稚英所绘人物体态婀娜多姿,刻画细腻,用笔流畅,色彩艳丽(杭稚英《夏日》)。需要提及的是,杭稚英与李慕白、金雪尘三人合作于“稚英画室”,其画风一致,起草设计、人物与背景虽为三人分工,但作品如一人所绘,加上稚英当时的知名度,故仅署名稚英;画家金梅生所绘人物则柔和细腻,突出美感(金梅生《青春年华》);画家谢之光与周柏生所绘人物的共同特点是自然、真实,其色彩清淡素雅(谢之光《冬》);画家胡伯翔所绘人物则高雅、秀丽(胡伯翔《清闲》);画家倪耕野所绘人物形象高雅、突出、鲜明(倪耕野《香》)。这些作品幅幅精彩,把中国古代仕女画从原来仅描绘传统美女到表现时尚女性的年画,无论从画法及色彩都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增强了作品的欣赏性和艺术感染力。
  解放战争取得了节节胜利,在全国各大城市解放的同时,身穿洗得发白的灰色四兜中山装的解放区干部进驻城市与农村(张建文《把我们的生产情况告诉给毛主席》)。在到处洋溢着革命豪情的热烈气氛中,“有伤风化的旗袍与晚装”自然失去了市场。出于劳动上的需要,女性的发型大改观,要么短发,要么梳两个长长的大辫子,服装则简单宽松(俞微波《劳模会上的好姊妹)》。苏联领导人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中国访问时,提出中国的服装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国形象,于是,各种花色“布拉吉”成了女人最时尚的服装(张大听《工地上的实习生》)。解放初期的新年画中表现了新中国各个领域的妇女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杨俊生《走来的新娘子》)。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女性的装饰多变,又有了生机活力,西装和烫发又率先任上海出现了,同时长裙、旗袍、连衣裙及西方服饰屡屡出现,为年画作品又增添了鲜艳的色彩(江风《友谊花朵处处开》、忻礼良《老师早,老师好》、金梅生《晚会服装图》)。
  到“文革”时期,红卫兵“破四旧立四新”,批“奇装异服”,于是,女性的时装、发型、皮鞋都被打上了阶级烙印,烫发、长发、长辫子都被红卫兵剪剃成“革命”式短发,旗袍、晚装、长裙、高跟鞋等被视为修正主义、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产物,都被付之一炬。女性不再化妆,留短发,穿长裤、格布衫,甚至爱上了武装,戴军帽、穿军装成了时尚。此时的年画成了宣传“革命”的武器,所描绘的女性都已“革命”化了(陈国力、白仁海《幸福的回忆》,单联孝《做人要做这样的人》,金梅生《加强战备,提高警惕》)。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女性服装与发型开始了明显的变化,其穿着、发式多样化。服装设计师推出时尚新款,新面料、新花色时装争奇斗艳。发式则有烫花、波浪、蘑菇及披肩长发等千姿百态(阎义春《生活多美好》、韩培生《晨读》、王彩珠《轻描淡彩》、王伟戎《假日》)。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港台和内地的男女影星、歌星及著名节目主持人的穿着与打扮成了当代青年的风向标。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港台女士服饰及发型迅速传入广州,随即从广州扩展到整个北方,大批服装个体户把这些时髦的服饰带到了各城市的市场,于是姑娘们都变得时髦起来,可谓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老中青年画家们自然用画笔创作出紧跟时髦的作品(杨建明《月明花香》)。
  我们在欣赏以上各幅作品时,可以看到年画家的构图极为精细,线条流畅,造型自然,立体感强,其艺术形象栩栩如生,极符合大众的审美情趣。同时,所绘人物表情传神,背景细致入微,令人称赞。与此同时,考究的印刷还原逼真,层次清楚,色彩鲜艳,色泽明快,能给欣赏者带来美好的品味。
  当今,随着人们时尚观的改变,摄影年画又逐渐被迪卡墙画、沙发画及仿制的国画或油画作品所取代,但相关靓女的题材依然存在。
  现今,年画收藏已成为继国画、油画之后收藏领域中的一匹黑马,特别是时尚美女和古装戏剧等题材的年画收藏价格一路走高。在各地收藏品市场中,老月份牌年画每张在两千元以上,但仍难见到;而建国后年画因年代和画家知名度不同,也达数十元至数百元不等,但其价位仍是偏低,故具有较高的升值空间。年画的诱惑力势不可挡,是人们怀旧及美术专业人士、艺术爱好者、收藏者和投资者的收藏佳品。
  
  (责编:唐陌楚)
其他文献
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后,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新政府在南京成立,并开始铸造民国铜币。开始,各地铸造的开国纪念币、共和纪念币等,面值一般为十文或当十,少量的有二十文或当二十面值的。后来,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面值越来越大,不仅出现了面值五十文或当五十、一百文或当一百的铜币,而且面值二百文或当二百的铜币也有出现,更有甚者,河南省还于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铸造了民国期间面值最大的铜币——面值
期刊
尊敬的读者朋友,首先向您真诚地说声道歉:本期刊物到您手中要比正常发行时间晚了一周,我们因此感到非常内疚!  我们不企求谅解,但必须向您如实汇报,这是本刊自创刊以来连续发行87期的最大幅度的一次改版,也是最大胆的一次尝试,其目的是以图“提升品质,形成风格”。  一直以来,总觉得与同类刊物相近似,总是不能满意自己,总感到有许多潜质未能发挥出采。我们虽然尽心尽力,并且不断发起和创办了“首届中国收藏界排行
期刊
史载:“大观通宝”系北宋徽宗大观年间(1107—1110年)所铸。面文为徽宗御书瘦金体,计有小平、折二、折三、折十等数十种版式,分铜、铁、锡等币质。小平钱又以“通”字部位结构,有“昂通”、“降通”、“斜通”、“楷通”、“大字小通”之分。其中以当十大钱最为精美,尤以小平行书及样钱、母钱为珍贵。折十铜母当属精美之品。  该枚“大观通宝”折十铜母,直径4.05厘米,穿径1.3厘米,重13克,铜质精良,钱
期刊
记得《红楼梦》里,各种家族利益的算计投机,可谓是琳琅满目,但等到危机来临的时候,贾府内所有源于另有图谋的婚姻大多凋零破败,在大难临头的时候,难有宝玉黛玉,就算没有结婚成为夫妻,却也是心中满满的幸福踏实,收获了人生,其实艺术收藏与投资,亦是同理。  在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来临的时候,没有哪一个环节,哪一个产业,哪一个人能够独善其身。我们组织了一个由艺术投资专家,画廊经营者,艺术评论家和国际艺术投资顾问
期刊
本人收藏的一枚“乾元重宝”当十钱属于开门见山之物。见图及拓片(背幕和钱文正面一样精致),此币直径3.05厘米,穿孔0.7厘米,厚0.2厘米,重达10克。华光普先生在其《中国古钱图录》中提示:“初铸品轮廓精整,字文精美,标准乾元当十钱重约8克。”并且在图中将重7.5克和8.7克的钱币均加以标注,可见重达10克多的版别实属少见。诸谱所载的“乾元重宝”当十钱母钱的尺寸(按图测量)为2.95厘米,而本人所
期刊
近期国内邮币卡市场较为低迷,前期较为活跃的金银纪念币、流通金银纪念币和第三套人民币价格都纷纷下跌,连一直十分强势的人民币连体纪念钞也开始止步不前。但近期有一个在底部区域盘整了很久的钱币板块——外汇兑换券却不甘寂寞,开始受到一些钱币投资者的关注,成交量也有所放大,并露出向上突破的迹象。在林林总总的钱币品种里,兑换券作为一个独立的板块,具有较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但也有一些初涉钱币收藏领域的爱好者对我国
期刊
咸丰当十大钱,存世量十分丰富,除铸制铜钱,还铸行了数量可观的铁钱。由于铸量大,品种丰富,版别复杂,其中不乏珍稀品。而母钱的存世更为罕见,备受古钱爱好者青睐。另一方面由于一些版别铸期短,昙花一现,甚至只停留在试铸阶段便胎死腹中,目前只有少量实物的留存,才得以挖掘发现,填补了一些史料空白。  这枚当十铁母,查了多种泉谱,只发现《成丰泉汇》有一枚铁钱图录(51页1-3-36图)。经过多年的关注,不少版别
期刊
在方孔钱上,盛开着一朵奇异的小花,这就是独树一帜的花穿钱。  所谓花穿钱,是指方孔钱的穿廓部位在外形上有些微妙变化。其钱的穿孔呈八角形态,穿似花朵,新颖别致。它改变了方孔钱的单调形式,在表现形式上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异形穿孔钱,称之为花穿钱(如图1)。  这种穿似花朵的钱币,在我国钱园已盛开了二千多年。但过去一直不被重视,直到1994年在《钱币》杂志上展开讨论后,才逐渐被藏界重视,这块肥沃的
期刊
宋时的耀州窑以青瓷刻印花产品而驰名中外,至金元时期,黄堡镇“十里窑厂”因多种因素开始向东转移至立地坡、上店、陈炉三镇。陈炉窑继承了耀州窑的传统制瓷工艺,延续至今,与此同时又有新的发展和创新。尤其是清代、民国产品的装饰纹样,不仅有植物、动物等传统题材,还出现有许多以文字来装饰的器皿,其内容有诗词、民谚、吉祥语、谜语、堂号等。本文介绍三件极为罕见的以楹联为装饰的器皿供大家赏析。    一、香黄地青花黑
期刊
几十年的两岸隔绝,使台湾书画在大陆出现的不多,清代名家的就更少。此幅台湾清代著名画家许筠所作的精美纨扇,构思独特,笔法老到,生趣盎然。两簇雪白的梨花分布在纨扇的左边,却不显拥挤凌乱,中间绘有一只待飞的雪雀,为整个画面平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作品所画笔笔到位,墨色浓淡变化自然,用色不显俗气,画面布局疏密得当,足见作者功底。作品右题:“丙申壮月,法任伯年作意,以为子春四兄大人雅正,纶亭弟许筠”。丙申壮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