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炳新:企业文化不是拍脑门想出来的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weiwei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带领员工在城市公园认养绿地,到阿拉善种树治沙。
  接受《环球人物》记者采访的当天上午,尹炳新在日本一家网络媒体上看到了一篇报道。其中提到,2016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总量已经达到22.58万亿元,相当于中国GDP总量的30.3%。这个数字出乎尹炳新的意料,同时也让他看到了潜藏的巨大商机。
  尹炳新早年供职于天津市科委,担任外事工作,后赴日进修。他加入有着百年历史的老牌日企Brother(兄弟集团)已逾25个年头,全程参与了兄弟(中国)公司的筹建,亲历了这家日企在华子公司的成长和壮大。近年来,在互联网高速发展、无纸化办公趋势明显的大环境下,这家主营打印机业务的企业,却仍然得以实现稳定的增长。2016年,Brother提出了CS B2018中期战略,提出“面向变革的挑战”的口号,重点围绕事业变革、业务变革、人才变革三方面开展。即使到2018年3月底才算是一个完整的财年,尹炳新自信地向记者透露,2017财年的销售额将开创兄弟(中国)的历史新高。
  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公司管理的变革,经销商队伍的建设,更离不开产品的不断迭代升级。尹炳新在多年的从业经历中发现,中国激光打印市场的一大特点是原装耗材市场占有率低。由于研发费用、专利成本等原因,打印机厂家生产的原装耗材价格始终无法和非原装耗材竞争。尽管非原装耗材对于机器和打印质量的损害显而易见,但为了节约成本,不少用户还是会选择兼容耗材或灌粉。“用户最大的抱怨都类似,就是觉得原装耗材太贵了。但这一次Brother已经通过产品技术创新解决了这一问题。”尹炳新告诉记者。
  尹炳新提到的产品技术创新,就是Brother于近期发布的“按需供粉”系列打印机。这个系列的产品通过内部机械结构的调整,将原来的墨粉盒进化成粉仓。随着显影单元中墨粉的消耗,粉仓中的墨粉按需加入显影单元,以防粉仓中的墨粉过早接触空气而劣化。此外,和墨粉盒相比,粉仓的结构更为简单,体积更加小巧,售价也更低,而内部容量却能维持不变。从设备到耗材,这一系列的打印产品带来了革命性的新体验。“技术的创新使用户购置成本进一步减少,也大大降低了使用原装耗材的门槛”,尹炳新说,这一系列产品的推出主要是为了满足SMB(中小型企业)用户的需求。他希望尽可能降低使用原装耗材的成本,从而使更多用户能够享受到原装耗材带来的高品质文印和原厂保修服务。
  本著充分为用户考虑的产品理念,Brother的产品曾多次获iF国际设计奖和日本Good Design Award优良设计奖,这些奖项在业界都分量不小。有人认为,设计奖项只是代表产品的外观设计漂亮,而尹炳新告诉记者,能够获得这些奖首先是因为产品的良好性能和对用户需求的洞察和满足。“Brother作为百年企业,一直本着匠人精神去做产品研发,我们研发每个产品都会不断听取顾客心声、反馈,要让客户使用更加方便,当然外观设计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在老牌日企当中,Brother的全球化进程走得很快,它的规模跟日本超一流企业比虽然没有那么大,但它是一个比较早进入海外投资的企业。早在1954年,Brother就在纽约设立了公司, 1958年在欧洲成立公司,加快海外布局。但在尹炳新眼里,Brother仍是个比较朴实的公司,在企业文化上,没有太多的花哨形式,有的是一种古朴的传承。每个新员工进入公司,首先会收到一本《全球宪章》,字数虽不多,却是100多年企业文化的积淀。
  作为外企的管理者,尹炳新非常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一个企业当中,我认为规章制度是硬件,企业文化是软件,如果一个公司没有形成让员工认可的、乐于接受的企业文化的话,那些硬件就没有用。”在他看来,企业文化不是老板拍脑门儿想出来的,而是在企业的日常运营中实践出来的。员工彼此协作,一定要有比较接近的、能彼此认同的价值观。
  在环保方面,Brother员工有着较为一致的价值观,这也源自《全球宪章》中的两条:对地区社会的贡献,对地球环境的关爱。从2005年开始,尹炳新就带着兄弟(中国)的员工坚持在公司附近的公园认养绿地,维护周边环境。2012年起,公司还与国际公益组织OISCA合作,定期去内蒙古阿拉善种植梭梭、打井,改善当地的生态和居住环境。
  6年过去,在阿拉善最早种下的那批梭梭长势喜人,沙枣树也开始结果,但在尹炳新看来,这只是刚迈出了一小步,环境治理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见效,这项事业需要更多人一起坚持下去。“我们希望通过参加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去关注、去了解阿拉善的生态情况,伸出援手,做一些贡献。”只要有时间,没有特殊的出差任务,尹炳新都会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去,也会邀请公司的经销商和关联企业员工一起参与。
  除了阿拉善的环境,令尹炳新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叫富坚智的日本人。他是位农学博士,负责管理OISCA内蒙古阿拉善研究所,已经扎根阿拉善治沙十余年。“他看上去和当地牧民没有什么区别,到了中午就蹲在地上吃饭。40多岁,孩子和太太都在东京,他一个人孤身在这边,帮当地牧民一起治沙,真是了不起。”这令尹炳新深受感动,也更坚定了他坚持做下去的决心。
  尹炳新深信,通过参与这类公益活动,对兄弟(中国)的企业文化、团队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我们兄弟(中国)第一任董事长提出的口号是‘自我转变,成为一流’。对一个人来讲,要学会不断改变自己,不断进步,水平才会越来越高,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对一个公司也是这样。”
其他文献
他曾接待过西哈努克亲王来访,现为国际儿童读物联盟主席,見证了中国童书走过的“黄金十年”  张明舟的微信头像是与国际儿童读物联盟(简称IBBY)同事的合影,照片里他和大家站在一起,笑得灿烂开怀。“全世界童书爱好者联合起来”是他的微信签名,也为他所从事的工作标记了准确的注脚。  和记者见面时,张明舟身穿蓝色衬衫深色长裤,镜片后是一双温和专注的眼睛,颇有高知精英的气质,乍一看似乎找不到他和童书的联系。直
这两年,“浪漫的土耳其”到了夏天总有点躁动不安。2016年7月,一场未遂军事政变差点要了总统埃尔多安的性命。今年8月,突如其来的里拉暴跌,又让埃尔多安公开喊出了“有人要搞经济政变”。  在土执政党正义与发展党大会上,埃尔多安说:“今天有些人试图藉由经济、利率、外汇、投资与通胀来威胁我们,我们要告诉他们:你们的游戏我们见识过了,我们将对你们发出挑战。”他说,土耳其“没有、也不会屈服于那些装作我们的战
离乡久矣,我最近才听说一位恩师去世了,远隔万里只能上网搜索,找到恩师旧日师友、学生写的悼文,以寄托哀思。结果其中一篇悼文,我读后拍案而起,哀思转瞬成了怒火。在这篇不过千来字的小文中,自称后生的作者,洋洋洒洒用了一半的篇幅来写先生如何夸赞他,称他是一个“百家都通”的人。  几年前,曾有学者被大众炮轰,导火索就是他在写给朋友的悼文中夸自己。学者假借朋友之口说:“我阅人无数,很少有像××这样优秀的人。”
30岁的萨米和男友艾伦童心未泯,一天,他们  看到一家儿童主题公园,便想建个成人可以玩的游  乐场。玩什么好呢?两人不谋而合:气球城堡又好  看又好玩!于是,他们画好设计图,找来不同形状、  颜色的气球,足足两万多个,一个个吹好,再把它  们连接起来,组装为城堡。萨米还请来了附近的住户,  给孩子們表演魔术,并将组装秘诀教给大家。萨米  很有成就感,她决定改进技术,建更多更大的气球  城堡,到时候
史密斯是英国利兹市一家咖啡馆的老板。一天,他去超市采购食材时,发现工作人员正在处理一些“过期”的橄榄油、葡萄酒和鱼子酱。他走过去一看,发现这些食材大部分并未过期,有的橄榄油离保质期还有半个月。他向工作人员要了一些准备扔掉的食材,拿回家烹饪,试吃后感觉味道很不错。他想,何不在自己的咖啡馆里提供这些食物,不仅实惠,而且環保。  史密斯很快联系了几家超市,提出用新鲜的豆腐、薯片等交换“过期”的食材。他还
岁末年初,一组“中央委员刘结一与妻子坐地铁”的照片火了。照片里那个光着脑门,穿得就像隔壁老大爷,脸上带着一点疲惫,手里刷着手机的普通人,那个满车厢年轻人都没认出来的普通人,竟然是电视上那个在联合国“怒怼”英国、舌战群雄的外交官。网友沸腾,一片叫好。  但是反过来想,这难道不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吗?对,本应平常事,但从来少见,所以成了稀罕事。在稀罕事中爆发出来的网络热情,恰恰是民意民心的一种——高官固然
何苦是兵龄20年的正团级军官,自主择业后历时一年多拍出纪录片《最后的棒棒》,获豆瓣9.7的高分  人物介绍(何苦):本名何长林,1976年出生于重慶奉节,1994年入伍,历任侦察兵、报道员、宣传干事、重庆警备区新闻中心主任等职,2014年退役,所执导的电影《最后的棒棒》于今年8月上映。  一根竹棒、两条麻绳,作为山城的特殊“名片”,挑夫在重庆有着一个再直接不过的名字——棒棒。它既代表这群劳动者用来
解词人 蔡蔡  黄渤又刷屏了,这一次,他带着自编自导自演的导演处女作《一出好戏》登陆暑期档。电影上映3天,票房突破5亿。《一出好戏》讲述了一群意外被困荒岛的人如何重构社会关系、末日求生的故事,用黑色喜剧探讨人性,兼具笑点与内涵。人们纷纷猜测,黄渤会不会是今年暑期档最后的“收割机”。  网友热议  ① 主题深刻,一出好戏,比不经思考卖情怀的电影好太多,赞我渤哥。  ② 渤导,新身份!  ③ 你胡子拉
有些路,只有走过才知道。  进出四川凉山阿土列尔村的天梯,就是一条令人望而生畏的路。2016年前,从山地到山顶村庄海拔相差近千米,唯一通道只有17段绵延相连的老旧藤梯。以《悬崖上的村庄》为题的摄影报道,让阿土列尔村以悬崖村的名字广为人知。  悬崖上求学的身影,让许多人的心也悬在半空,这促使变化比往常来得更快一些。报道发出后数月,当地便成立工作组,使用钢管搭建的钢梯取代了藤梯,应急解决道路安全问题。
闺蜜最近迷上了韩国保养美容术。该神术认为,最佳护肤方式是每天在皮肤上涂十层护肤品。闺蜜痛心疾首地说,我努力了又努力,有时候只能涂到九层。  “你都涂了哪些层?赶紧让我长长见识!”我诚心诚意求问。闺蜜大发慈悲作答:“第一层,去污的爽肤水;第二层,补水的爽肤水;第三层,美白的爽肤水;第四层,美白乳;第五层,精华;第六层,美白精华;第七层,眼霜和美白面霜;第八层,提亮液;第九层,粉底。”我吃了一凉,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