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探究初中英语教学有效策略有助于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发展学习策略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教学策略与学习策略相互促进,从而改革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目标。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策略 策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在推行素质教育、进行新课改的今天,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广大教师努力的方向,也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必要及关键所在。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主体不到位,教学手段陈旧,教学设计目标过高,使两极分化现象在初中低年级就形成了。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辛苦,却达不到预期目标,课堂教学行为很多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解决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将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被提到日程上来。随着我校教学改革的深入,英语教学策略的研究势在必行。
二、目的和意义
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宗旨,深入研究、探索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整理有效教学策略,在重新审视教学现状,反思教学行为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形成有效的适宜于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同时通过教师教学模式渐变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形成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建立较为科学系统的有效教学策略体系。重点抓住课堂教学的环节,探究真正生动活泼、高质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形成高效能的学习模式,达到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
三、主要内容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准备指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教师在制订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教学准备策略的研究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学实施阶段包括管理与教学行为,即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要做到有的放矢,环环相扣,形成有效课堂实施活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体现在此,让学生有所收获,能力得到提高,真正做到让学生表现学习、主动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学评价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涉及学生成就评价与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评价,有效评价的体系将会促进教师的考与学生的学,因此研究从教学全过程入手,全面探究教学准备策略、有效教学活动及有效的教学评价。
(一)充分認识与了解影响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别从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性,主体参与的有效性,知识建构有效性,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学生发展的有效性五个方面分析、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形成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体系。
(二)找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1)注重教学准备过程中集体备课活动,老师与个性化备课相结合的策略。加强备教材备学生学情相结合的备课策略。(2)利用新课程理念,进行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形成有效课堂。(3)抓住课堂教学的环节,导入—呈现—操练—巩固—拓展(运用),探究创新教学模式—导引案式的教学模式:课前预习—交流(质疑)—呈现(释疑)—练习(巩固)—综合运用及小结(形成能力)。(4)情感教育渗透英语学科教学中,体现新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
(三)关注课堂教学反思,形成教学评价的有效策略,教师从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过程师生作用与角色是否合理,教学效果是否产生三大方面反思评价课堂教学,自评、他评与互评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四、策略形成的方案及措施
(一)方案
1.开展课前英语演讲活动,倡导课前三分钟效应,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注重新课导入环节,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
2.坚持开展集体备课与个性化备课相结合的教学准备活动。集体与个体结合的智慧结晶即英语“导引案”的形成,教师使用导引案上课之前,再一次集体备课,个体教师在此基础上发挥个体优势与个性化特长,形成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
3.改革过去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形成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依据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需要来设计,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导引案”式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带着课前预习的问题进入课堂,学生的学产生了有效性,教师在释疑过程中又形成了教的有效性。
4.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从注重学生当下发展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培养学生能力与个性发展,通过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从而达到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思维方式与创新精神的目的。
(二)主要措施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氛围主要指在课堂中形成的一种情绪情感的状态。针对过去课堂上教师限制和压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弊端,强调教师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成生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乐于表达、主动探究,从而形成相互尊重与信任的课堂氛围。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教学准备环节。
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本班班情、学情、教师个体的特长,再次备课,为有效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学生课前准备分为课前预习及课前演讲活动。在上新课前学生完成导引案上的“课前预习”部分,让预习落到实处,为上新课进行思想知识、情感等方面的准备工作。课前演讲活动即课前预热,很快让学生进入良好的听课状态。
(2)教学活动环节。教师组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听教师授课,有目的地听课就产生了教学有效性。优化课堂练习也是改革的另一重点,在授完新课后,学生当堂完成课堂练习,当堂反馈知识要点,学生运用知识点的能力很快形成。
(3)注重有效导入环节。倡导课学“三分钟”效应,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形成学会学习的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还要改变教师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减少低效、无效的教学行为。首先,必须让学生的内在能量释放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从原来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如果没有学生主动参与,就缺乏新的教学过程重建的基质。瑞典教育学家皮亚杰在论述发现法教学时认为,儿童对自我发现的东西,才能积极地同化,在自我发现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对东西有真正的理解和有所创造。这才能表现为积极地学习,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快乐学习,积极体验。通过导引案式的教学活动,学生从课前、课中、课后全程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师指导作用,从而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五、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探究活动的反思
(一)由于课前演讲活动的实施,加上课前预习情况交流与探讨,教师对课堂时间把握不准,存在着前松后紧的情况。
(二)课堂活动开展的有效性还有待于探讨,有的教师迷信于“热闹”的英语课堂,对开展课堂活动有效性的认识不到位。
(三)由于使用“导引案”式的教学模式,个别教师依赖于导引案,不结合本班班情合理使用导引案,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因此,个性化备课还需加强。
参考文献:
[1]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校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陈旭远,黄薇.新课程课堂教学中问题与策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有效教学策略 策略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在推行素质教育、进行新课改的今天,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广大教师努力的方向,也是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必要及关键所在。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学主体不到位,教学手段陈旧,教学设计目标过高,使两极分化现象在初中低年级就形成了。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也很辛苦,却达不到预期目标,课堂教学行为很多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采取有效措施,开展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解决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将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被提到日程上来。随着我校教学改革的深入,英语教学策略的研究势在必行。
二、目的和意义
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宗旨,深入研究、探索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整理有效教学策略,在重新审视教学现状,反思教学行为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形成有效的适宜于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同时通过教师教学模式渐变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形成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建立较为科学系统的有效教学策略体系。重点抓住课堂教学的环节,探究真正生动活泼、高质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形成高效能的学习模式,达到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
三、主要内容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过程包括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准备指在课堂教学前所要处理的问题解决行为,教师在制订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教学准备策略的研究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学实施阶段包括管理与教学行为,即教学的每一环节都要做到有的放矢,环环相扣,形成有效课堂实施活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体现在此,让学生有所收获,能力得到提高,真正做到让学生表现学习、主动学习,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学评价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涉及学生成就评价与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评价,有效评价的体系将会促进教师的考与学生的学,因此研究从教学全过程入手,全面探究教学准备策略、有效教学活动及有效的教学评价。
(一)充分認识与了解影响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别从教育目标实现的有效性,主体参与的有效性,知识建构有效性,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学生发展的有效性五个方面分析、研究、实践、再研究、再实践,形成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体系。
(二)找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1)注重教学准备过程中集体备课活动,老师与个性化备课相结合的策略。加强备教材备学生学情相结合的备课策略。(2)利用新课程理念,进行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形成有效课堂。(3)抓住课堂教学的环节,导入—呈现—操练—巩固—拓展(运用),探究创新教学模式—导引案式的教学模式:课前预习—交流(质疑)—呈现(释疑)—练习(巩固)—综合运用及小结(形成能力)。(4)情感教育渗透英语学科教学中,体现新课标要求的三维目标。
(三)关注课堂教学反思,形成教学评价的有效策略,教师从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过程师生作用与角色是否合理,教学效果是否产生三大方面反思评价课堂教学,自评、他评与互评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四、策略形成的方案及措施
(一)方案
1.开展课前英语演讲活动,倡导课前三分钟效应,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注重新课导入环节,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
2.坚持开展集体备课与个性化备课相结合的教学准备活动。集体与个体结合的智慧结晶即英语“导引案”的形成,教师使用导引案上课之前,再一次集体备课,个体教师在此基础上发挥个体优势与个性化特长,形成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
3.改革过去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形成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依据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需要来设计,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导引案”式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带着课前预习的问题进入课堂,学生的学产生了有效性,教师在释疑过程中又形成了教的有效性。
4.转变教师教育教学理念,从注重学生当下发展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培养学生能力与个性发展,通过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从而达到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思维方式与创新精神的目的。
(二)主要措施
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氛围主要指在课堂中形成的一种情绪情感的状态。针对过去课堂上教师限制和压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弊端,强调教师诚心诚意地把学生当成生学习的主人,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乐于表达、主动探究,从而形成相互尊重与信任的课堂氛围。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教学准备环节。
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本班班情、学情、教师个体的特长,再次备课,为有效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学生课前准备分为课前预习及课前演讲活动。在上新课前学生完成导引案上的“课前预习”部分,让预习落到实处,为上新课进行思想知识、情感等方面的准备工作。课前演讲活动即课前预热,很快让学生进入良好的听课状态。
(2)教学活动环节。教师组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听教师授课,有目的地听课就产生了教学有效性。优化课堂练习也是改革的另一重点,在授完新课后,学生当堂完成课堂练习,当堂反馈知识要点,学生运用知识点的能力很快形成。
(3)注重有效导入环节。倡导课学“三分钟”效应,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英语进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形成学会学习的能力。
课堂教学改革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还要改变教师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减少低效、无效的教学行为。首先,必须让学生的内在能量释放出来,让他们在课堂上“活起来”,从原来的静听模式中走出来。如果没有学生主动参与,就缺乏新的教学过程重建的基质。瑞典教育学家皮亚杰在论述发现法教学时认为,儿童对自我发现的东西,才能积极地同化,在自我发现的学习过程中,才能对东西有真正的理解和有所创造。这才能表现为积极地学习,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让学生快乐学习,积极体验。通过导引案式的教学活动,学生从课前、课中、课后全程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师指导作用,从而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五、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探究活动的反思
(一)由于课前演讲活动的实施,加上课前预习情况交流与探讨,教师对课堂时间把握不准,存在着前松后紧的情况。
(二)课堂活动开展的有效性还有待于探讨,有的教师迷信于“热闹”的英语课堂,对开展课堂活动有效性的认识不到位。
(三)由于使用“导引案”式的教学模式,个别教师依赖于导引案,不结合本班班情合理使用导引案,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因此,个性化备课还需加强。
参考文献:
[1]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校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陈旭远,黄薇.新课程课堂教学中问题与策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