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济危机与会计两者之间是相互的关系,虽然会计行业导致了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但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同时也是会计行业革命的源头。通过全球多次的金融危机分析后就可以发现,两者之间一方的发展毕然会推动另一方的发展。所以,针对全球爆发金融危机的问题我们要理性的看待,不仅要看到金融危机带来危害,还要看到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公允价值。本章论文主要针对两者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影响 金融市场 金融机构
一、问题背景
目前,美国认证的会计行业准则以及国际财务方面的准则都支持以公允价值作为会计准则的计量属性,而通过分析十几年的发展使用情况,我们能够发现虽然发展的很不错,但是可以看作是一把双向开封的剑,收获的结果不仅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因此,公允价值在人们看来应该是金融行业与会计行业的战争结果,是公允价值通过优胜劣汰来进行衡量的一种结果。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这种论战也越来越激烈,例如近期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它通过金融的市场、机构以及产品,飞速向世界蔓延。
二、金融危机带给公允价值会计的具体影响
通过世界上多次金融危机我们能够发现,每次金融危机都对会计行业的规章制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好比人活着就要适应一定的环境,人们不能改变规则就要去适应规则。因此,企业为了适应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针对会计的规章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从以上我们能够看出,通过经济的发展来推动会计的发展,会计的规则制度想要改革的基础是经济方面的不断发展。
1.八十年代的金融危机产生了公允价值会计
上个世纪的美国在八十年发生了关于贷款与储蓄方面的金融危机,由于部分贷款机构和储蓄机构通过会计手段隐瞒了有问题的贷款,直接导致两千余家金融方面的机构组织直接破产。而由于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却物理进行赔偿,使得人们失去对美国银行机构的信任,后来虽然美国联邦政府动用一千多亿美金进行补救,但是裂痕已经产生。人们对会计行业的历史成本计价产生动摇,因为历史成本计价不能保证人们的利益,历史成本计价不能及时的预防和化解金融危机的产生。因此,公允价值会计也就相应产生。当然,产生的过程中美国联邦财政部等相关部门持坚决反对意见,因为公允价值会计导致金融机构的收益相应缩减。经过慎重的讨论后,美国联邦还是在1984年颁发了第88号公告,随后的几年通过理论以及实践对比表明,公允价值会计确实优于历史成本价值。通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公允价值会计已经全面替代了历史成本计价。当然,这离不开多次发展和完善。从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开始一直到2006年,美国一共颁发了五十五条财务方面的规章制度,其中关于公允价值的比例占据了百分之七十五作用,可见美国对公允价值会计的重视程度。
2.2008年金融危机对与公允价值会计影响
由于金融危机产生严重影响着公允价值会计,因此,在2008年的十月份,美国参众两院迫于来自各方的压力颁发了相应的救援法案,该救援法案中表示,美国SEC可以放弃公允价值会计,当然要在不影响大众投资者利益的情况下进行。并且要求美国SEC在三个月之内提交与之相关的研究报告,以此来决定是否撤销公允价值会计这种计价方式。同时也颁发了相关规章制度,在金融产生危机时,不具备市场计价条件的企业可以采取企业自身的估算方法。美国SEC机构通过近90天的调查之后想美国国会提交了相关报告,针对公允价值会计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坚决反对美国国会废除公允价值会计相关准则,提出应该针对现有公允价值会计进行改革和完善。由于外界的压力以及政治的压力,美国FASB组织正式提出关于公允价值会计是否废除进行相关性投票,以此来判断是否废除公允价值会计,会后提出继续使用公允价值会计,但是必须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改革和完善,给予金融机构更多的权利,使他们可以灵活的运用公允价值会计,以此来提升公允价值会计的空间。从以上可以看出,公允价值会计成为了金融危机的牺牲品,把它用来调和美国各方的利益的桥梁。
三、金融危机时会计准则制定的相关问题
1.会计准则在金融危机爆发时的作用
美国众议院保罗主席在2009年的听证会上发表,美国国会不应该将会计准则问题严重化,一旦严重化会计准则问题,就会相应恶化金融危机带来的伤害。会计准则不但影响着相关人员的决定,相关人员的决定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各个方面的利益,可以说会计准则在一定的程度上减缓了金融危机的伤害。综上所述,致使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应该是会计准则,因此,我们不能期望通过会计准则来避免金融危机的产生,或者不能靠会计准则来解决金融危机。例如;八十年代的美国银行贷款和储蓄危机,大部分都认为是七十年代的会计准则所造成的,因为它不能解决金融危机,只能一定程度上延缓金融危机。
2.会计概念框架需要更加严密
虽然金融危机中会计准则的立场会因政治需要发生变动,但是会计准则的根本是为了保护相关投资人的利益而产生的。因此,为了避免会计准则在金融危机爆发时发生原则性变动,我们要把会计概念的框架构架的更加复杂严密,让会计概念的框架拥有一定的逻辑性,以此来保证相关公民的利益。通过相关的理论研究我们发现,CF的研究成果是相对科学化的会计准则思路,因为它的理论不但系统化,而且该理论的内容也相应比较集中,这样在金融危机爆发时就可以相应避免成为牺牲品的机会,更加容易赢得大众的信任,使得该项会计准则更加权威。虽然1978年到1985年FASB颁发了相关的会计概念,导致了CF的生成,但是当时的CF并不完美以及有效,当时的CF在逻辑性以及内容上还是不完整,而且重要概念也应对比较模糊。因此,在金融危机中,CF并没有产生相应的作用,所以针对金融危机来说,我们需要的CF必须更加严密和科学,内容必须相对完整,逻辑性必须要一致,而且概念必须要相对清晰,只有这样才不会与务实发生冲突。
3.需要在金融危机中发现会计准则的缺陷
通过金融危机我们认识到了现有的会计准则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那次金融危机,通过公允价值会计计价和历史成本计价进行对比发现,前一种计价方式所反映的金融机构财务状况要比后一种计价方式要更加迅速以及真实。
关于公允价值会计,通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依然存在着是否真实客观的争论。因为虽然有的金融危机相应的减缓了该次金融危机的伤害,但是有一次金融危机中产生了公允价值会计的严重缺陷,由于在经济形式比较好的时,通过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业的利益进行了高估,对于经济的预期进行了相应的夸大;在经济形式不好的时候,通过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业的利益进行低估,以此来反映的会计信息就显得不是很真实,这就相应的导致投资人在经济形式不好时显得更加悲观消极。通过公允价值会计计价的会计信息并不是公司的整体信息,这就导致了相应环境下高估或者低估情况的出现,因此,公允价值会计的计价结果真实性也就显得相对比较模糊。
雖然公允价值会计计价的方式也不是很完美,但是相比其他的计量属性而言,这种选择是所有计量属性中最为合适的计量属性。虽然在爆发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冲击非常严重,但也正式这些剧烈的冲击,使得公允价值会计在运行时可以一步一步进行改革以及完善。会计准则和金融是一种相互的作用,金融不但影响着会计准则,会计准则也相应影响着金融。因此,只有通过相互的摩擦才能相互进行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世忠 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其应对策略【J】会计研究,2009(11)
[2]王守海 公允价值会计和金融稳定研究【J】,2009(10)
[3]张荣武 产权保护、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J】会计研究
关键词: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影响 金融市场 金融机构
一、问题背景
目前,美国认证的会计行业准则以及国际财务方面的准则都支持以公允价值作为会计准则的计量属性,而通过分析十几年的发展使用情况,我们能够发现虽然发展的很不错,但是可以看作是一把双向开封的剑,收获的结果不仅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因此,公允价值在人们看来应该是金融行业与会计行业的战争结果,是公允价值通过优胜劣汰来进行衡量的一种结果。随着金融危机的发生这种论战也越来越激烈,例如近期美国发生的金融危机,它通过金融的市场、机构以及产品,飞速向世界蔓延。
二、金融危机带给公允价值会计的具体影响
通过世界上多次金融危机我们能够发现,每次金融危机都对会计行业的规章制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好比人活着就要适应一定的环境,人们不能改变规则就要去适应规则。因此,企业为了适应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针对会计的规章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从以上我们能够看出,通过经济的发展来推动会计的发展,会计的规则制度想要改革的基础是经济方面的不断发展。
1.八十年代的金融危机产生了公允价值会计
上个世纪的美国在八十年发生了关于贷款与储蓄方面的金融危机,由于部分贷款机构和储蓄机构通过会计手段隐瞒了有问题的贷款,直接导致两千余家金融方面的机构组织直接破产。而由于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却物理进行赔偿,使得人们失去对美国银行机构的信任,后来虽然美国联邦政府动用一千多亿美金进行补救,但是裂痕已经产生。人们对会计行业的历史成本计价产生动摇,因为历史成本计价不能保证人们的利益,历史成本计价不能及时的预防和化解金融危机的产生。因此,公允价值会计也就相应产生。当然,产生的过程中美国联邦财政部等相关部门持坚决反对意见,因为公允价值会计导致金融机构的收益相应缩减。经过慎重的讨论后,美国联邦还是在1984年颁发了第88号公告,随后的几年通过理论以及实践对比表明,公允价值会计确实优于历史成本价值。通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公允价值会计已经全面替代了历史成本计价。当然,这离不开多次发展和完善。从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开始一直到2006年,美国一共颁发了五十五条财务方面的规章制度,其中关于公允价值的比例占据了百分之七十五作用,可见美国对公允价值会计的重视程度。
2.2008年金融危机对与公允价值会计影响
由于金融危机产生严重影响着公允价值会计,因此,在2008年的十月份,美国参众两院迫于来自各方的压力颁发了相应的救援法案,该救援法案中表示,美国SEC可以放弃公允价值会计,当然要在不影响大众投资者利益的情况下进行。并且要求美国SEC在三个月之内提交与之相关的研究报告,以此来决定是否撤销公允价值会计这种计价方式。同时也颁发了相关规章制度,在金融产生危机时,不具备市场计价条件的企业可以采取企业自身的估算方法。美国SEC机构通过近90天的调查之后想美国国会提交了相关报告,针对公允价值会计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坚决反对美国国会废除公允价值会计相关准则,提出应该针对现有公允价值会计进行改革和完善。由于外界的压力以及政治的压力,美国FASB组织正式提出关于公允价值会计是否废除进行相关性投票,以此来判断是否废除公允价值会计,会后提出继续使用公允价值会计,但是必须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改革和完善,给予金融机构更多的权利,使他们可以灵活的运用公允价值会计,以此来提升公允价值会计的空间。从以上可以看出,公允价值会计成为了金融危机的牺牲品,把它用来调和美国各方的利益的桥梁。
三、金融危机时会计准则制定的相关问题
1.会计准则在金融危机爆发时的作用
美国众议院保罗主席在2009年的听证会上发表,美国国会不应该将会计准则问题严重化,一旦严重化会计准则问题,就会相应恶化金融危机带来的伤害。会计准则不但影响着相关人员的决定,相关人员的决定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各个方面的利益,可以说会计准则在一定的程度上减缓了金融危机的伤害。综上所述,致使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不应该是会计准则,因此,我们不能期望通过会计准则来避免金融危机的产生,或者不能靠会计准则来解决金融危机。例如;八十年代的美国银行贷款和储蓄危机,大部分都认为是七十年代的会计准则所造成的,因为它不能解决金融危机,只能一定程度上延缓金融危机。
2.会计概念框架需要更加严密
虽然金融危机中会计准则的立场会因政治需要发生变动,但是会计准则的根本是为了保护相关投资人的利益而产生的。因此,为了避免会计准则在金融危机爆发时发生原则性变动,我们要把会计概念的框架构架的更加复杂严密,让会计概念的框架拥有一定的逻辑性,以此来保证相关公民的利益。通过相关的理论研究我们发现,CF的研究成果是相对科学化的会计准则思路,因为它的理论不但系统化,而且该理论的内容也相应比较集中,这样在金融危机爆发时就可以相应避免成为牺牲品的机会,更加容易赢得大众的信任,使得该项会计准则更加权威。虽然1978年到1985年FASB颁发了相关的会计概念,导致了CF的生成,但是当时的CF并不完美以及有效,当时的CF在逻辑性以及内容上还是不完整,而且重要概念也应对比较模糊。因此,在金融危机中,CF并没有产生相应的作用,所以针对金融危机来说,我们需要的CF必须更加严密和科学,内容必须相对完整,逻辑性必须要一致,而且概念必须要相对清晰,只有这样才不会与务实发生冲突。
3.需要在金融危机中发现会计准则的缺陷
通过金融危机我们认识到了现有的会计准则还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那次金融危机,通过公允价值会计计价和历史成本计价进行对比发现,前一种计价方式所反映的金融机构财务状况要比后一种计价方式要更加迅速以及真实。
关于公允价值会计,通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依然存在着是否真实客观的争论。因为虽然有的金融危机相应的减缓了该次金融危机的伤害,但是有一次金融危机中产生了公允价值会计的严重缺陷,由于在经济形式比较好的时,通过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业的利益进行了高估,对于经济的预期进行了相应的夸大;在经济形式不好的时候,通过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业的利益进行低估,以此来反映的会计信息就显得不是很真实,这就相应的导致投资人在经济形式不好时显得更加悲观消极。通过公允价值会计计价的会计信息并不是公司的整体信息,这就导致了相应环境下高估或者低估情况的出现,因此,公允价值会计的计价结果真实性也就显得相对比较模糊。
雖然公允价值会计计价的方式也不是很完美,但是相比其他的计量属性而言,这种选择是所有计量属性中最为合适的计量属性。虽然在爆发金融危机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冲击非常严重,但也正式这些剧烈的冲击,使得公允价值会计在运行时可以一步一步进行改革以及完善。会计准则和金融是一种相互的作用,金融不但影响着会计准则,会计准则也相应影响着金融。因此,只有通过相互的摩擦才能相互进行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世忠 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其应对策略【J】会计研究,2009(11)
[2]王守海 公允价值会计和金融稳定研究【J】,2009(10)
[3]张荣武 产权保护、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J】会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