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7月22日,《学校品牌管理》与广州市学园装饰设计有限公司联合举办“郝金伦局长课改功过成败研讨会”。应该如何看待“课改局长”的悲情谢幕?“课改局长”的功过如何评说?……与会专家对此各抒己见。
林少杰(广东省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原党委书记):我觉得之所以出现课改叫停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师不会教。这涉及到我们整个师范教育培养体系的问题。目前,中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非常滞后,就像一个人,灵魂走在前面,肉体没有跟上来。
教育问题,恰恰是牵涉到千家万户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所以说,教育改革要呼唤顶层设计。目前,我们的顶层设计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真正懂教育的官员来研究和规划这个顶层设计。如果是一个不懂行的教育局长,他突然拍脑袋的东西想出来的,那也叫“顶层设计”,但带给教育的危害却是无穷的。所以,确实需要懂行的人,在既有的框架内,来做顶层设计。
李香平(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副教授):我也接触了很多的中小学老师,我觉得最大的症结,不是课改思路不好,而是大部分中小学老师缺乏研究的心态。郝局长这样一个结局,其实是在这种境遇下改革者都要面临的风险,因为很多时候可能他操之过急,没有了解到每一个个体的需求和取向。“破山贼易,破心贼难”,我们的思维模式定式,包括这种灌输的理念以及整个考试,短时间内靠一个局长把它改过来的,是不可能的。他的这个结局也是理所当然。
“三疑三探”的课改思路,确实在别的地方有成功经验,但是复制到这个地方,很明显是失败的。这就需要我们反思,几十年来探讨中小学课改,我们习惯复制它,推广它,但到底推广的价值意义有多大?课改的思路,很多形势层面很漂亮,但是落实到教育层面却不是很乐观,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都是单独的个体,情况差异非常大。可能在这个地方,学生整体生源素质不错,可以用“三疑三探”,而在另外一个地方就完全不行。所以,我们需要谨慎推广复制。
王建春(广东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课改局长”辞职现象出现,其实是教育专业化本身出了问题。在演讲稿里面,他说他只是协调者,绝对不是领导者。我觉得这是一个严重错位。作为教育领导,教育改革必须作为领导者参与,而不是让一线老师们冲锋陷阵。
霍志强(广东省广州市怡乐路小学原校长):郝局长推行这个改革,应该考虑到各个学校的差距、学校的生源差距,教师的资源差距。如果想引进某个模式,首先要进行调研,摸清各个学校的情况。条件相对成熟一点的学校,可以作为试点,成绩出来了,自然大家就信服了。一个改革,在没有搞清楚状况之前就盲目全面推广,出问题是迟早的事。
邓小燕(《学校品牌管理》策划部主任):课改作为一个大的区域去推动,我觉得它缺少一个外脑来构建一个整体的推进计划。在顶层设计之下,配以一个可以实施的规划,就可以按计划推行。如果在现实中有偏差,可以实时调整,这样阻力会小很多。
王永江(《学校品牌管理》总编):郝局长事件是中国课改的典型事件,也触及到教育管理者内心的敏感情绪,叹息者无数,捍卫者众多,批评者也不少,反思者也很多。但需要肯定的一点是,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改革实干者,他这种精神应该被尊重、被捍卫。但捍卫不等同于不反思,不检讨。总结起来,我认为郝局长本次课改失败有五大原因:
一是品牌命名不清晰。家长们不理解“三疑三探”的含义,以为这种课改模式就是不上课、不写作业,日积月累,才导致近百名家长到县信访局拉横幅抗议。
二是缺少系统构建体系。教育改革是一项大工程,需要系统化地梳理各个阶级层次的角色定位,明确局长应该做什么?校长应该做什么?老师应该做什么?这就需要对各个阶级层次进行相应的培训,才能更好地去引领家长以及调整学生。成功的教育改革应该有步骤、有策略、有套路。
三是能否全县推行有待商榷。因为一个地区里面的学科、老师、学生、家长都不尽相同,怎么可以使用统一的模式呢?教育改革应该是因校而异,因学而异,因老师而异。郝局长在全县范围内普及这一模式风险太大,也非常容易失败。
四是没有建立标杆样板。新政策推广之前建立样板是最基础的工作,这种样板的打造既是一种实验,又是一种论证,同时也有非常好示范和标杆作用,有了好的开始之后再逐渐普及开来。但现在全县一起抓,没有重点,风险非常大。
五是等级观念深重缺乏沟通。在这次事件中,有部分老师进行游行,但很遗憾的是郝局长没有及时进行沟通,而是直接下令停止,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做法。老师的诉求得不到及时的回应,民愤难平,自然会引起更大的风浪。
郝局长事件给所有教育界人士敲响了警钟:在推进教育改革时,理念和策略是非常重要,其次是对危机处理能力。而危机处理能力也涉及到品牌应对策略,专业的人才、专业的团队是化解危机的强大利刃。
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工程,对真理的探索也仍在延续中,真理不怕失败。正如美国橄榄球传奇教练文森特·隆巴迪所说,伟大的尝试,即使失败了,也是壮美的。
林少杰(广东省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原党委书记):我觉得之所以出现课改叫停的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师不会教。这涉及到我们整个师范教育培养体系的问题。目前,中国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非常滞后,就像一个人,灵魂走在前面,肉体没有跟上来。
教育问题,恰恰是牵涉到千家万户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所以说,教育改革要呼唤顶层设计。目前,我们的顶层设计面临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真正懂教育的官员来研究和规划这个顶层设计。如果是一个不懂行的教育局长,他突然拍脑袋的东西想出来的,那也叫“顶层设计”,但带给教育的危害却是无穷的。所以,确实需要懂行的人,在既有的框架内,来做顶层设计。
李香平(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副教授):我也接触了很多的中小学老师,我觉得最大的症结,不是课改思路不好,而是大部分中小学老师缺乏研究的心态。郝局长这样一个结局,其实是在这种境遇下改革者都要面临的风险,因为很多时候可能他操之过急,没有了解到每一个个体的需求和取向。“破山贼易,破心贼难”,我们的思维模式定式,包括这种灌输的理念以及整个考试,短时间内靠一个局长把它改过来的,是不可能的。他的这个结局也是理所当然。
“三疑三探”的课改思路,确实在别的地方有成功经验,但是复制到这个地方,很明显是失败的。这就需要我们反思,几十年来探讨中小学课改,我们习惯复制它,推广它,但到底推广的价值意义有多大?课改的思路,很多形势层面很漂亮,但是落实到教育层面却不是很乐观,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都是单独的个体,情况差异非常大。可能在这个地方,学生整体生源素质不错,可以用“三疑三探”,而在另外一个地方就完全不行。所以,我们需要谨慎推广复制。
王建春(广东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课改局长”辞职现象出现,其实是教育专业化本身出了问题。在演讲稿里面,他说他只是协调者,绝对不是领导者。我觉得这是一个严重错位。作为教育领导,教育改革必须作为领导者参与,而不是让一线老师们冲锋陷阵。
霍志强(广东省广州市怡乐路小学原校长):郝局长推行这个改革,应该考虑到各个学校的差距、学校的生源差距,教师的资源差距。如果想引进某个模式,首先要进行调研,摸清各个学校的情况。条件相对成熟一点的学校,可以作为试点,成绩出来了,自然大家就信服了。一个改革,在没有搞清楚状况之前就盲目全面推广,出问题是迟早的事。
邓小燕(《学校品牌管理》策划部主任):课改作为一个大的区域去推动,我觉得它缺少一个外脑来构建一个整体的推进计划。在顶层设计之下,配以一个可以实施的规划,就可以按计划推行。如果在现实中有偏差,可以实时调整,这样阻力会小很多。
王永江(《学校品牌管理》总编):郝局长事件是中国课改的典型事件,也触及到教育管理者内心的敏感情绪,叹息者无数,捍卫者众多,批评者也不少,反思者也很多。但需要肯定的一点是,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改革实干者,他这种精神应该被尊重、被捍卫。但捍卫不等同于不反思,不检讨。总结起来,我认为郝局长本次课改失败有五大原因:
一是品牌命名不清晰。家长们不理解“三疑三探”的含义,以为这种课改模式就是不上课、不写作业,日积月累,才导致近百名家长到县信访局拉横幅抗议。
二是缺少系统构建体系。教育改革是一项大工程,需要系统化地梳理各个阶级层次的角色定位,明确局长应该做什么?校长应该做什么?老师应该做什么?这就需要对各个阶级层次进行相应的培训,才能更好地去引领家长以及调整学生。成功的教育改革应该有步骤、有策略、有套路。
三是能否全县推行有待商榷。因为一个地区里面的学科、老师、学生、家长都不尽相同,怎么可以使用统一的模式呢?教育改革应该是因校而异,因学而异,因老师而异。郝局长在全县范围内普及这一模式风险太大,也非常容易失败。
四是没有建立标杆样板。新政策推广之前建立样板是最基础的工作,这种样板的打造既是一种实验,又是一种论证,同时也有非常好示范和标杆作用,有了好的开始之后再逐渐普及开来。但现在全县一起抓,没有重点,风险非常大。
五是等级观念深重缺乏沟通。在这次事件中,有部分老师进行游行,但很遗憾的是郝局长没有及时进行沟通,而是直接下令停止,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做法。老师的诉求得不到及时的回应,民愤难平,自然会引起更大的风浪。
郝局长事件给所有教育界人士敲响了警钟:在推进教育改革时,理念和策略是非常重要,其次是对危机处理能力。而危机处理能力也涉及到品牌应对策略,专业的人才、专业的团队是化解危机的强大利刃。
教育改革是一项长期工程,对真理的探索也仍在延续中,真理不怕失败。正如美国橄榄球传奇教练文森特·隆巴迪所说,伟大的尝试,即使失败了,也是壮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