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又被称之为美感教育,就是通过教师的口传亲授,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进而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将美育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大有裨益。
一、建立审美观,提升阅读水平
审美教育属于素质教育范畴,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心智已经足够成熟,接纳美的需求也日渐升级。尤其在语文课堂,学生通过阅读美感十足的名作,可以提升审美能力,自然而然地领略到了生活中的美。
1.美育酝酿阅读激情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文章的类型、特点和作者创作真实心境,引入美育教学理念,让学生从阅读体验当中找到文字的美、文章架构的美和表达思想的美。比如讲到《再别康桥》时,教师先介绍徐志摩是现代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在朗读时要以饱满的激情与热情投入到诗的意境当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学生在阅读开头这句诗时,教师应正确引导哪个地方需要重读、哪个地方需要轻读、哪个地方需要亢奋、哪个地方需要低缓。学生只有掌握了阅读技巧,才会从这首诗中找到十足的美感。
2.提升文学素养,挖掘美的元素
高中语文教师平时应不断充实自己,阅读一些经典的作品,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并在阅读过程中找到美的元素,结合语文阅读教材,将平时的积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高中语文教材有很多文章都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通过阅读这些文章,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能够增加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比如在学到《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利用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将学生带领到美丽的荷塘边,欣赏美丽的荷叶和天空的圆月,将这种意境美融入到学生的脑海当中,可以使学生对审美掌握得游刃有余。
二、以学生为主体,渗透美育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将美育观渗透到阅读教学当中时,应时常督促学生养成自我发现美的能力,利用课下时间注意观察生活、留意生活中美丽的事物,让头脑当中常驻美的元素,最终在阅读文章时,充分体验文章的美。
1.正确引导,有效灌输
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应将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在讲授阅读内容与阅读技巧时,应遵循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发掘文章中的美。教师可以利用所阅读文本的语言美、意境美去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此使学生感受和领悟文本带来的情感美。比如在讲到《故都的秋》时,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对秋天这个季节有一个正确的认知,通过平时的认真观察,找寻秋天的美。然后将这种美丽的心情体验带入到阅读情境当中,阅读过程也会充满美感。
2.运用多媒体,增强审美情趣
目前,语文教师已经普遍使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由于语文阅读课程较为枯燥乏味,许多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在阅读文章时感受力不足,或者对字词句的理解不到位,使得阅读效果差强人意。虽然教师会及时予以纠正,但是,部分学生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依然我行我素,没有改掉阅读的坏习惯。这时,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艺术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及创新的教学方式来体现的,因此,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可以为学生审美提供教学联想与真实的课堂情境。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教材文本,制作教学课件,通过动感十足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到阅读情境当中。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时,可以直接感受到阅读文本中所描绘出的真实场景,进而在阅读相关的文本时,增强审美情趣。
3.课堂互动,寻找美的元素
在实践教学中,语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可以适当地在课堂上开展一些师生间、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互动沟通,让学生学会查找美的元素,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结合阅读内容,分别让学生进行分段阅读,然后由其他同学接着阅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提出相关的审美问题,看看哪一位学生能够从阅读当中找到文本中的美,哪一位读出了美感,最后由其他同学裁判,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判。这种真实情境的课堂互动过程可以锻炼学生情商,使其丰富的情感淋漓尽致地释放出来,同时也实现了美育的目的。
总之,融美育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之中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它不仅能够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美感,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相信美育教育理念的灌输必将成为未来语文阅读课堂的主导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新型教学方法,一定可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作者单位:山東省淄博市第五中学(255000)
一、建立审美观,提升阅读水平
审美教育属于素质教育范畴,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心智已经足够成熟,接纳美的需求也日渐升级。尤其在语文课堂,学生通过阅读美感十足的名作,可以提升审美能力,自然而然地领略到了生活中的美。
1.美育酝酿阅读激情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文章的类型、特点和作者创作真实心境,引入美育教学理念,让学生从阅读体验当中找到文字的美、文章架构的美和表达思想的美。比如讲到《再别康桥》时,教师先介绍徐志摩是现代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在朗读时要以饱满的激情与热情投入到诗的意境当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学生在阅读开头这句诗时,教师应正确引导哪个地方需要重读、哪个地方需要轻读、哪个地方需要亢奋、哪个地方需要低缓。学生只有掌握了阅读技巧,才会从这首诗中找到十足的美感。
2.提升文学素养,挖掘美的元素
高中语文教师平时应不断充实自己,阅读一些经典的作品,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并在阅读过程中找到美的元素,结合语文阅读教材,将平时的积累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高中语文教材有很多文章都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通过阅读这些文章,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能够增加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比如在学到《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利用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将学生带领到美丽的荷塘边,欣赏美丽的荷叶和天空的圆月,将这种意境美融入到学生的脑海当中,可以使学生对审美掌握得游刃有余。
二、以学生为主体,渗透美育观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将美育观渗透到阅读教学当中时,应时常督促学生养成自我发现美的能力,利用课下时间注意观察生活、留意生活中美丽的事物,让头脑当中常驻美的元素,最终在阅读文章时,充分体验文章的美。
1.正确引导,有效灌输
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应将学生作为审美主体,在讲授阅读内容与阅读技巧时,应遵循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发掘文章中的美。教师可以利用所阅读文本的语言美、意境美去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此使学生感受和领悟文本带来的情感美。比如在讲到《故都的秋》时,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对秋天这个季节有一个正确的认知,通过平时的认真观察,找寻秋天的美。然后将这种美丽的心情体验带入到阅读情境当中,阅读过程也会充满美感。
2.运用多媒体,增强审美情趣
目前,语文教师已经普遍使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由于语文阅读课程较为枯燥乏味,许多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在阅读文章时感受力不足,或者对字词句的理解不到位,使得阅读效果差强人意。虽然教师会及时予以纠正,但是,部分学生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依然我行我素,没有改掉阅读的坏习惯。这时,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教学活动。教学艺术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过程以及创新的教学方式来体现的,因此,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可以为学生审美提供教学联想与真实的课堂情境。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教材文本,制作教学课件,通过动感十足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带入到阅读情境当中。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时,可以直接感受到阅读文本中所描绘出的真实场景,进而在阅读相关的文本时,增强审美情趣。
3.课堂互动,寻找美的元素
在实践教学中,语文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可以适当地在课堂上开展一些师生间、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互动沟通,让学生学会查找美的元素,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结合阅读内容,分别让学生进行分段阅读,然后由其他同学接着阅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提出相关的审美问题,看看哪一位学生能够从阅读当中找到文本中的美,哪一位读出了美感,最后由其他同学裁判,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判。这种真实情境的课堂互动过程可以锻炼学生情商,使其丰富的情感淋漓尽致地释放出来,同时也实现了美育的目的。
总之,融美育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之中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它不仅能够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美感,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相信美育教育理念的灌输必将成为未来语文阅读课堂的主导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新型教学方法,一定可以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作者单位:山東省淄博市第五中学(25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