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不同种类气腹对腹腔感染模型大鼠细胞因子及吞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和对感染扩散及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40只,腹腔注射法建立腹腔感染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2组、N2组和空气组.接种后12 h,麻醉后腹腔穿刺分别输入实验气体,对照组免气腹,持续30 min.术后24h和48 h,各组分别随机挑选5只大鼠,心脏穿刺取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2水平,剖腹抽取腹腔液测定TNF-α水平和吞噬细胞活性.结果 (1)术后24 h,血清TNF-α(μgL)和血清IL-6水平(μg/L) CO2组(0.557±0.064;0.195±0.022)明显低于对照组(0.674±0.069;0.247±0.025)、空气组(0.682±0.068;0.256±0.019)和N2组(0.713±0.072;0.265±0.032) (P <0.05).(2)术后24h和48h,血清IL-2(μg/L)和腹腔液TNF-α(μg/L) C02组(1.763 ±0.548,1.694 ±0.519;0.774 ±0.095,0.945±0.089)明显低于对照组(3.332±0.753,3.587±0.764;1.029±0.104,1.253±0.175)、空气组(2.867±0.698,2.904±0.686;0.989±0.091,1.270±0.187)和N2组(3.095±0.712,3.112 ±0.725;1.075 ±0.110,1.353±0.201) (P <0.05,P<0.01).(3)术后24 h和48 h,吞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也有类似改变.结论 在腹腔感染情况下,CO2气腹较空气气腹、N2气腹或免气腹技术明显抑制机体体液免疫和吞噬细胞功能,增加了腹腔感染扩散和细菌移位的风险。
不同种类气腹对腹腔感染大鼠免疫抑制和感染扩散的影响
【摘 要】
:
目的 观察不同种类气腹对腹腔感染模型大鼠细胞因子及吞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和对感染扩散及细菌移位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40只,腹腔注射法建立腹腔感染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CO2组、N2组和空气组.接种后12 h,麻醉后腹腔穿刺分别输入实验气体,对照组免气腹,持续30 min.术后24h和48 h,各组分别随机挑选5只大鼠,心脏穿刺取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
【机 构】
:
410008长沙,中南大学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410008长沙,中南大学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410008长沙,中南大学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普外科
【出 处】
: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2013年30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能量代谢在肿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其中三羧酸循环的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在许多肿瘤中发生突变,可能是因为这些突变通过激活原癌基因或抑制抑癌基因的途径导致肿瘤发生.目前国内外对IDH-2基因研究主要集中于神经胶质瘤和急性髓性白血病[1],在肝癌中报道尚少.我们利用小干扰RNA (siRNA)技术抑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中IDH-2基因的表达,探讨IDH-2在肝癌中发生与发展的作用。
期刊
肝细胞癌(HCC)是典型的多血管肿瘤,新生血管不仅为癌细胞的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和氧气,排出代谢产物,也是癌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发生转移的重要途径[1].螺旋CT在肿瘤血管生成的评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临床中评价肝癌血管生成活力的重要方法[2-3],通过螺旋CT表现特征可以间接地反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有助于肿瘤侵袭能力的预测、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及预后的评估。
期刊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是否能在体外促进缺氧复氧损伤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向Ⅰ型细胞转分化,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小鼠肺泡上皮细胞MLE-12,建立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Blank)、辛伐他汀组(Sim)及缺氧复氧组(H/R),分别于缺氧2h后复氧0h、1d、3d和7d共4个时间点获取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肺泡Ⅰ型/Ⅱ型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Caveolin- 1/Pro-SP-C 阳性细胞
目的 观察小剂量氨溴索经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对家兔单肺通气(OLV)时非通气肺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健康家兔40只,随机分为双肺通气组(C组)、单肺通气组(OLV组)、静脉注射氨溴索组(IA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组(IAI组).C组行双肺通气2h,其余3组行右侧肺通气2h.IA组和AIA组分别在右肺通气前10 min静注氨溴索15 mg/kg或采用自制装置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氨溴索7.5 mg.比较
目的 观察单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SIGIRR)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的人气道上皮细胞株H292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人气道上皮细胞株H292为研究对象,实验分为两组:A组(实验组,SIGIRR过表达组);B组(对照组,空载体转染组).将含有SIGIRR cDNA全长的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H292细胞24h后,使SIGIRR在H292细胞中过表达,并设立空载体转染组作为对照
目的 观察丹参对肝星状细胞c-fos和c-ju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培养的肝星状细胞株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丹参(终质量浓度分别为0.8、0.4g/L);于8、24、48、72 h4个时间点分别收集细胞,提取肝星状细胞总RNA;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方法测定c-fos和c_jun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丹参两组HSC-T细胞c-fos基因表达水平在8 h(0.30±0.08、0
姜黄素是从姜科姜黄属植物姜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酚性色素,具有抗氧化、抗炎症反应、抗病毒的作用,具有安全、无显著不良反应的特点,美国国立肿瘤所已将其列为第3代抗癌化学预防药[1-2].但由于姜黄素的吸收效价低,应用剂量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3].Adams等[4]在2004年根据姜黄素的分子结构研究了100余种姜黄素的类似物,这些类似物大都表现了抗肿瘤的作用,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联苯二氟
期刊
目的 探讨维甲酸缓释系统(RADDS)抑制兔眼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形成的机制.方法25只新西兰大白兔双眼均行青光眼滤过手术.所有兔左眼均放置RADDS,为RA十PLGA组.随机选择15只右眼仅放置缓释膜,为PLGA组.10眼作为空白对照NV组.术后第7、14、30、60、90天分批处死兔摘除眼球,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手术部位滤过泡及巩膜表面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转化生长因子-β2(T
目的 探讨ATP13A2基因丙氨酸(Ala)746苏氨酸(Thr)多态性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与帕金森病(PD)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对429例PD患者及年龄、性别、民族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390例进行ATP13A2基因Ma746Thr多态性分析.结果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PD组与正常对照组间ATP13A2基因Ala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