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

来源 :教育·教学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_wo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费科夫指出:“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课堂,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激发兴趣
  以悬念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去探索,去发现,去思考,学生就会特别享受学习的过程,就会打消学习是任务不得不完成的心理。比如,在教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时,笔者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国王老了,他想找一个人将来继承王位,你们想不想知道他选了谁,是怎么选的?”学生纷纷回答:“想!”于是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积极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
  以情境激趣 在教学《二泉映月》一课时,新课开始,笔者便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在委婉连绵的琴声中,学生很快进入情境。随即,笔者引导学生交流听后的感受。学生纷纷举手,由此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而且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在教学课文第五自然段时,为了引导学生感受瞎子阿炳尽管饱受贫困与疾病的折磨,但他仍然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领悟乐曲中表现出来的他对生活的苦,怒,怨,恨,但更多的是对音乐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笔者再次播放这首二胡曲。随着琴声的升腾跌宕,学生的心也被紧紧地抓住了。乐曲结束了,可学生们仍然沉浸在乐曲中,笔者又引导学生再次交流听后的感受。有的说:“听了这首乐曲我仿佛看到瞎子阿炳正坐在二泉旁伤心的拉着二胡……”“我仿佛听到阿炳正在倔强的呐喊,老天,你让我爱上了音乐可又为何让我失去了双眼……”“我感受到他在坚强地说,老天,你虽然夺走了我的双眼,可是你夺不走我的决心……”此时课堂上,学生们一个个情绪激动,为阿炳的不幸遭遇,坎坷的命运愤愤不平。
  除了上述交流外,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尝试,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只要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活兴趣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学会质疑
  创新思维来自质疑。笔者在讲解《将相和》一课时,以课堂辩论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针对学生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归纳出以下三个题目:①蔺相如会不会与和氏璧一起撞柱子,为什么?②渑池会上,秦国与赵国是打成平手还是分出胜负?③廉颇负荆请罪,他到底有没有罪?这种课堂辩论的形式能最大化地激发了学生深入思考,锻炼了他们逻辑思维能力和有理有据的表达能力。辩论双方各抒己见,思维非常活跃。例如:教学《大禹治水》一课时,笔者在课堂预习后的质疑,有位同学提出:“大禹为什么要治水” “大禹是怎样治水的”等。又如,教学完《乌鸦喝水》一文时,教完新课程后进行延伸性的质疑。有位学生提出:乌鸦为什么不去别的地方找水,只围着这小半瓶水想办法呢?“乌鸦会不会不小心放了一颗石子卡在瓶口呢?”学生能够提出这样的问题,证明学生处于一种主动、活跃的能动思维状态,求知欲望强烈。因此,笔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直接解答,而是让学生充分讨论,积极思考,激活思维,把旧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索中就会有创造,在独立解题时就会迸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
  鼓励求异
  长久以来,很多问题都是有标准答案。随着时代发展,“标准答案”的弊端日益凸显,很容易造成思维封闭。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由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打破旧框框去想问题,让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地发挥出来,发挥其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全方位,多角度的求解,在求异中培养创新精神,在语文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发散性思维的机会。鼓励学生去寻找答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当然,这必然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上給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天地,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一定的思维空间,同时提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而且问题指向的阅读空间要大。例如:教学《司马光》一文时,笔者提出问题:“司马光为什么会想到砸缸呢?”“因为要让水离开人。”问题解决后,笔者请学生进行变通:你还有什么方法帮助那位掉在缸里的小孩脱离危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把缸推倒”“用竹竿把小孩从水里拉上来”……学生思维活跃,思路开阔。在教学中,笔者经常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发散思维的问题,通过比一比,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好,这样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激发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多中求佳的独创性,培养了创新精神。
  发挥想象
  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展开丰富的想象。例如,教学《放小鸟》一文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做一次动物翻译家,小鸟和他的妈妈在说些什么呢?”从而去体会鸟类中的亲情。教学完后,笔者又设计了一道题:小鸟回家以后……”
  这种多角度,全方位的想象人类与鸟类今后的生活,不仅留给学生一个可以尽情扩展,奇思妙想的空间,而且让他们尽情想象,锐意创新,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萨特说:“阅读就是自由的梦。”这就是说阅读是一种生命活力,是一种自由,智慧的生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古雄小学)
其他文献
鸭巴氏杆菌病多称禽霍乱,又名摇头瘟,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家禽和野禽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是危害养禽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下面介绍一该病病例的诊治情况。
1加强卫生消毒在禽病防治工作中,要始终把消毒放在重要位置。要抓好雏鸡人舍前、整个饲养期间、卖鸡后的消毒工作。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普遍认为,作文是一个“艰巨的工程”,从而出现了一篇篇敷衍了事、不知所谓的作文,一个班下来,整体的作文水平偏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笔者根据自己的习作教学实践,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认为要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应做到以下几点。  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阅读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崇拜
一、高尚的道德修养与扎实的播音品质(一)高尚的道德修养。播音员主持人首先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准。常言道:"德者,才之帅也",是我们做一名合格的播音员、主持人的道德基础,这就
我投入家庭教育研究工作,已经整整五周年了。这五年来,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太多父母需要引领和指导,太多家庭需要这样的学习共同体提供资源、提供帮助。  有一位河南濮阳的义工妈妈,在参与萤火虫家校共读项目之后,通过每周的亲子共读讲座,不仅认识到了孩子阅读的重要性,更学习到了一些为孩子提供最好的阅读营养的方法。然后,她感觉不满足孩子仅仅在家里和自己一起读书接受影响了,她就把目光转向了女儿的班级。从最初送老师
为进一步扩大“效能风暴”行动成果,推动房管事业提质增效,张掖市甘州区房管局自2013年7月,开展了“提升服务质量,加快房管事业发展”大讨论活动,特点鲜明、启示多多。一、三
现在,对校长是否应该进课堂上课的讨论很多,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亦有之。笔者认为,这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任何一刀切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  校长为什么可以不上课?因为校长是履行学校领导和管理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出台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均十分明确地界定了校长职位的性质。显然上课并不在校长的职责范围。在法律和政策层面,就更未见对校长必须上课做过任何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就中等职业教育而言,很多教育方式都已经不再适用当下的教育,如果,我们继续按照上一世纪中等专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实施我们的教育教学,将步入"拔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