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数据冲击了课堂教学,诱发教学活动深度变革。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创新,探讨了大数据驱动教学创新的实现路径,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构建大数据教学资源、构建个性化教学过程、构建多样化教学方式等教学创新路径。
关键词:大数据;教学创新;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5.096
当前,幕课、微课堂、自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中不断运用,标志着教育教学迎来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学生通过智能手机、无线网络,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大量的信息,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在大数据时代的课堂上,互联网使教师与学生置身于浩瀚的数据海洋,海量数据信息冲击着课堂,正在诱发教学内容、知识结构发生深度的变革。面对大数据的冲击,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如何创新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
1 大数据背景下课堂教学创新的思考
1.1 大数据冲击下的课堂教学现状
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采用班级授课,教学活动受到授课场地、授课时间、授课内容的制约。由于对大数据运用认识不充分,不少教师的教学活动仍坚守“教室式”的教学样态。在新的形势下,学生已经能够通过智能手机、无线网络,快速获得教学主题相关的知识。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对知识的获取,不断地冲击“教室式”的教学活动,师生的教学行为正面临向数据信息转化的困境。
在授课内容方面,一些教师对大数据融入教学认识不充分,例如,为了提高课堂的“抬头率”,课前将学生的手机集中管理,不允许课堂上使用手机,人为切断授课知识与大数据的有机链接。在教学手段方面,一些教师把微课、幕课当作教学手段,对大数据应用缺乏系统的设计。例如,微课教学陷入单纯的视频学习,没有很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探索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于缺乏大数据的深度融合,教学活动没有能够突破“教室式”授课的限制。
1.2 大数据课堂教学创新的思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可从教学思维、教学结构、教学方式等方面探索教学的创新。
第一,教师要革新教学思维。在传统课堂里,知识量少,知识具有精确性、因果性;在大数据时代,知识则是大样本式的“全体数据”,知识具有混杂性、相关性。大数据背景下,人们的知识观从原来小容量、精确性、因果性,向全数据、混杂性、相关性的转变。因此,课程教学需要顺应变化,融合大数据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第二,教师要变革教学结构。大数据不是简单地“嫁接”、“嵌入”教学活动,而是树立“人人创新知识”大数据教学理念。在大数据时代,教师和学生都可能是知识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因此,树立“我要创新”的理念,融入大数据、共享大数据,驱动教学活动由“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室式”教与学,转向“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大数据式”知识迁移和知识创新的教与学。
第三,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大数据时代,任何人都有可能在大数据中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识。可见,教师和学生都可能是学习的主体,并且依托大数据对教学内容进行自我建构,教学活动转变为教师与学生交流各自建构的知识。因此,教师需要结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向创新教学方式。
2 大数据驱动教学创新的实现路径
2.1 构建大数据教学资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提高大数据运用的有效性。例如,根据学生的需要,依托大数据选择贴近生活、随手可得的知识链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课程教学要自觉利用教学资源平台与互联网世界信息,借助大数據分析教师与学生的教学行为及其偏好,制订具有个性化的教学资源使用方案,实现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多维融合的教学创新。
2.2 构建个性化教学过程
围绕“利用大数据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实现变革。大数据实现了知识获得、学习时间、学习空间的变革,人们借助智能手机等网络终端,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积极融合大数据技术,引导学生在知识选取、知识迁移与知识创新方面制订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因此,教师自觉转化为引导角色,教学结构及过程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课内课外融合的多线融合的个性化教学引导过程。
2.3 构建多样化教学方式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说,教师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为学生制订个性化学习方案。教学方式多样化是适应个性化学习的关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改变传统课堂的“教师主导”、“课堂讲授”、“网络离线”等教学方式,自觉深化“教师引导”、“自主学习”、“在线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式,积极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活动的时空局限性,提高自主、合作、探索等教学方法的应用深度。
参考文献
[1]王天平.大数据诱发教学深度变革的实现方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7,(09):46-49,75.
[2]王天平.大数据诱发的教学深度变革 [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01):21-24.
[3]王立光.大数据环境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究[J].智库时代,2019,(01):192-193.
关键词:大数据;教学创新;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35.096
当前,幕课、微课堂、自媒体、网络技术在教学中不断运用,标志着教育教学迎来大数据时代。在大数据时代,学生通过智能手机、无线网络,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大量的信息,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在大数据时代的课堂上,互联网使教师与学生置身于浩瀚的数据海洋,海量数据信息冲击着课堂,正在诱发教学内容、知识结构发生深度的变革。面对大数据的冲击,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如何创新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
1 大数据背景下课堂教学创新的思考
1.1 大数据冲击下的课堂教学现状
我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采用班级授课,教学活动受到授课场地、授课时间、授课内容的制约。由于对大数据运用认识不充分,不少教师的教学活动仍坚守“教室式”的教学样态。在新的形势下,学生已经能够通过智能手机、无线网络,快速获得教学主题相关的知识。课堂内外、线上线下对知识的获取,不断地冲击“教室式”的教学活动,师生的教学行为正面临向数据信息转化的困境。
在授课内容方面,一些教师对大数据融入教学认识不充分,例如,为了提高课堂的“抬头率”,课前将学生的手机集中管理,不允许课堂上使用手机,人为切断授课知识与大数据的有机链接。在教学手段方面,一些教师把微课、幕课当作教学手段,对大数据应用缺乏系统的设计。例如,微课教学陷入单纯的视频学习,没有很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探索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于缺乏大数据的深度融合,教学活动没有能够突破“教室式”授课的限制。
1.2 大数据课堂教学创新的思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可从教学思维、教学结构、教学方式等方面探索教学的创新。
第一,教师要革新教学思维。在传统课堂里,知识量少,知识具有精确性、因果性;在大数据时代,知识则是大样本式的“全体数据”,知识具有混杂性、相关性。大数据背景下,人们的知识观从原来小容量、精确性、因果性,向全数据、混杂性、相关性的转变。因此,课程教学需要顺应变化,融合大数据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第二,教师要变革教学结构。大数据不是简单地“嫁接”、“嵌入”教学活动,而是树立“人人创新知识”大数据教学理念。在大数据时代,教师和学生都可能是知识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因此,树立“我要创新”的理念,融入大数据、共享大数据,驱动教学活动由“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室式”教与学,转向“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大数据式”知识迁移和知识创新的教与学。
第三,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大数据时代,任何人都有可能在大数据中找到自己所需的知识。可见,教师和学生都可能是学习的主体,并且依托大数据对教学内容进行自我建构,教学活动转变为教师与学生交流各自建构的知识。因此,教师需要结合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向创新教学方式。
2 大数据驱动教学创新的实现路径
2.1 构建大数据教学资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提高大数据运用的有效性。例如,根据学生的需要,依托大数据选择贴近生活、随手可得的知识链接,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课程教学要自觉利用教学资源平台与互联网世界信息,借助大数據分析教师与学生的教学行为及其偏好,制订具有个性化的教学资源使用方案,实现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多维融合的教学创新。
2.2 构建个性化教学过程
围绕“利用大数据引导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实现变革。大数据实现了知识获得、学习时间、学习空间的变革,人们借助智能手机等网络终端,可以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积极融合大数据技术,引导学生在知识选取、知识迁移与知识创新方面制订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因此,教师自觉转化为引导角色,教学结构及过程转化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课内课外融合的多线融合的个性化教学引导过程。
2.3 构建多样化教学方式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来说,教师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为学生制订个性化学习方案。教学方式多样化是适应个性化学习的关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改变传统课堂的“教师主导”、“课堂讲授”、“网络离线”等教学方式,自觉深化“教师引导”、“自主学习”、“在线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方式,积极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资源、拓展教学活动的时空局限性,提高自主、合作、探索等教学方法的应用深度。
参考文献
[1]王天平.大数据诱发教学深度变革的实现方式[J].中国教育学刊,2017,(09):46-49,75.
[2]王天平.大数据诱发的教学深度变革 [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01):21-24.
[3]王立光.大数据环境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究[J].智库时代,2019,(01):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