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限防卫权的思考

来源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espr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理汪胸国新地所确立的无限防卫权的制度的立法过程及国内学者对该制度的批评的基础上,提出更深层次的批评,指出制度实际上是片面地理解罪刑法定原则,以致从根本上否定了我国刑诉法所确立的无罪推定原则,造成了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严重不协调,最后追溯了该立法思想根源,提出了应尽早废除无限防卫权制度。
其他文献
为构筑一个内容和形式有机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为此以选准立足点和切入点,从创建网上精神家园、变被动为主动、实现进网络的
本文认为,根源性地铲除黑社会,必须建立在对黑社会产生根源的理性自觉的基础之上,本文从犯罪运动规律的作用,政治腐败,社会转型期的“综合症”,传统宗教,帮会文化的惯性影响及境外黑
普遍王权的式微,使转型期的现代知识分子陷入意识危机,被抛到社会边缘。激进主义群落重返政治中心以求自救,恶梦重温;自由主义群落特立独行,追求超越性价值,昭示出突出重围的
"家园意识"是中国文学传统的主题。本文由此生发开去,论述海峡两岸留学生文学中始终弥漫、浸透着的家园意识及其主要的表现和价值取向:"独在异乡为异客",渴望回归而又无法回
运用现象学美学理论重新考察审美态度,不仅能再次确证审美态度的存在与价值,还可以看出,审美态度不仅是一种超功利的静观方式,一种主体的表现和创造趋势,而且还是一种具有人类普遍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包含三大类资源:一,一次文献,收入2500种科技类核心期刊全文,10万篇近三年(1998—2000)在国内召开的一级学术会议论文全文,7万多条我国1985年以来的医药专利全文;
罗素"摹状词理论"的提出堪称"哲学的典范",而定摹状词和专名的关系又是这"典范"当中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