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学校、家长、教师都十分重视学生信息技术水平的提升。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存在较大的弊端,并不利于信息技术的高效教学,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针对这一情况,信息技术教师应当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吸收一些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实践一些软件的教学模式,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5-0102-02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将学生主体放在首位
素质教育在近几年教育大刀阔斧的改革下成果颇为显著,也在各个地区的学校之间大力推行开来,但当前仍然有部分初中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以自我为中心,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了与学生直接的交流互动,致使课堂气氛枯燥无味,学生原本对信息技术的热情一下子灰飞烟灭,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进化和改造自己的教学理念,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作为信息技术学习的主体位置,正确看待自己的课堂位置,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例如,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学生的兴趣很难激发,对信息技术的认知也停留在表面。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相关内容的微课视频,要求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开展自主学习,微课视频就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地导人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探索活动中,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清晰教学任务,布置预习作业
教师在进行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前,首先要清楚了解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清晰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条不紊地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一步一步实现。由于专业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有些过于复杂,对于学生来说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在授课前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对学生布置相关的预习作业。
例如,在学习《从因特网获取信息》这一课题中,学生可能对于因特网的利用还不是很熟练,教师可以提前给他们布置熟悉因特网的预习作业,让他们提前感知一下如何运用因特网中的搜索引擎来获取信息,从而使课堂效率更高。
三、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教学效果的呈现必然由好的教学情境组成,创设教学情境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对最终教学效果的呈现起到了关键作用。教师可以根据时下流行的话题或者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课题导人,从课程的最开始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创造一个宽松、舒适、幽默、轻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紧张的学习压力中走出来,引导、启发学生真正做到走进教室、走进课本走进信息互联网技术的世界中,从而为教师在初中信息技术授课中提供良好的助力。例如,在学习Flash动画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你知道动画片里的人物是如何运动的吗?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动画短片,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紧跟教师教学的节奏,进行理论知识的吸收和思考,开展高效的学习。
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部分教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采用填鸭式教学,一直保持着“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久而久之,学生在教师单一的教学模式中营造的沉闷枯燥的学习气氛下,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日渐低迷,学习态度也慢慢不端正,学习效果也不如人意。基于此,教师应该将教学模式多元化、丰富化,根据课堂效果和学生反应灵活转换不同的教学模式,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完善课程设计。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学科,相比理论知识的教导,它更重视实践的操作。
五、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个性化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教师制订教学目标前首先应了解掌握教授所在班级里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和技能熟练程度,不能盲目制订教学计划,让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呈现断崖式差异,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兴趣,制订适宜的教学计划,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比如,在学习Word文档时,教师可以在示范完教学过程后,让学生运用刚才所学的相关Word操作知识上台进行演讲,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特点,把学生的兴趣特点充分融汇到课程体系中去,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查漏补缺相应的知识点,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加深,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可以开展分层教学,由优等生带动学困生进行学习,合理划分小组,优生作为组长下达学习任务,为组员解决疑惑。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学困生只需要掌握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和一些理论知识,做好知识的巩固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而优生需要熟练地掌握操作,在此基础,上开展更高难度的学习。
六、加强教师自身素养,提升师资力量
除上述几点之外,加强教师的自身素养、提升师资力量,也是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措施之一,教师在课余时间要不断充实完善自我,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的技术广泛学习优秀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经常参与学校组织的信息技术教师组织培训,和各个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多沟通多交流、多探讨;积极踊跃地参加地方组织的信息技术的专家论坛会和讲座,多学习当下的最新信息技术,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学校方面也应多和各个地区的学校形成教学联谊,双方的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到互相的学校深造学习,吸取经验,不断往自己的教学理念中灌输新型的教学理念,创造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校内多举办信息技术教师之间的知识演讲辩论大赛,不断提升学校的师资团队力量。
七、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作为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必要途径之一,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不同的有效教学法,从而促进学生日后的良好发展。教师在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时,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和教学内容,制订套有效的教学方案,积极实践一些崭新的教学模式,
做好课后的反思工作,不断完善、调整、修正课堂教学模式,逐步摸索一套适合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体系,逐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晁元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外交流,2019(17).
[2]王云驰.关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4(11).
作者简介:田东亮(1980.10-),男,汉族,甘肃省高台县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信息技术。
(责任编辑 王小飞)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25-0102-02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将学生主体放在首位
素质教育在近几年教育大刀阔斧的改革下成果颇为显著,也在各个地区的学校之间大力推行开来,但当前仍然有部分初中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教学观念,在课堂教学中以自我为中心,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了与学生直接的交流互动,致使课堂气氛枯燥无味,学生原本对信息技术的热情一下子灰飞烟灭,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进化和改造自己的教学理念,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作为信息技术学习的主体位置,正确看待自己的课堂位置,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例如,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学生的兴趣很难激发,对信息技术的认知也停留在表面。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相关内容的微课视频,要求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开展自主学习,微课视频就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地导人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探索活动中,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清晰教学任务,布置预习作业
教师在进行初中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前,首先要清楚了解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清晰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条不紊地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一步一步实现。由于专业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有些过于复杂,对于学生来说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在授课前根据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对学生布置相关的预习作业。
例如,在学习《从因特网获取信息》这一课题中,学生可能对于因特网的利用还不是很熟练,教师可以提前给他们布置熟悉因特网的预习作业,让他们提前感知一下如何运用因特网中的搜索引擎来获取信息,从而使课堂效率更高。
三、创设教学情境,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一个好的教学效果的呈现必然由好的教学情境组成,创设教学情境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首要环节,对最终教学效果的呈现起到了关键作用。教师可以根据时下流行的话题或者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课题导人,从课程的最开始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创造一个宽松、舒适、幽默、轻松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紧张的学习压力中走出来,引导、启发学生真正做到走进教室、走进课本走进信息互联网技术的世界中,从而为教师在初中信息技术授课中提供良好的助力。例如,在学习Flash动画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你知道动画片里的人物是如何运动的吗?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动画短片,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紧跟教师教学的节奏,进行理论知识的吸收和思考,开展高效的学习。
四、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部分教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采用填鸭式教学,一直保持着“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久而久之,学生在教师单一的教学模式中营造的沉闷枯燥的学习气氛下,导致了学生学习兴趣日渐低迷,学习态度也慢慢不端正,学习效果也不如人意。基于此,教师应该将教学模式多元化、丰富化,根据课堂效果和学生反应灵活转换不同的教学模式,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丰富完善课程设计。信息技术不同于其他学科,相比理论知识的教导,它更重视实践的操作。
五、掌握学生学习情况,个性化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教师制订教学目标前首先应了解掌握教授所在班级里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和技能熟练程度,不能盲目制订教学计划,让教学目标和实际情况呈现断崖式差异,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兴趣,制订适宜的教学计划,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比如,在学习Word文档时,教师可以在示范完教学过程后,让学生运用刚才所学的相关Word操作知识上台进行演讲,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特点,把学生的兴趣特点充分融汇到课程体系中去,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查漏补缺相应的知识点,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加深,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此外,教师可以开展分层教学,由优等生带动学困生进行学习,合理划分小组,优生作为组长下达学习任务,为组员解决疑惑。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学困生只需要掌握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和一些理论知识,做好知识的巩固之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学习。而优生需要熟练地掌握操作,在此基础,上开展更高难度的学习。
六、加强教师自身素养,提升师资力量
除上述几点之外,加强教师的自身素养、提升师资力量,也是当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措施之一,教师在课余时间要不断充实完善自我,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的技术广泛学习优秀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经常参与学校组织的信息技术教师组织培训,和各个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多沟通多交流、多探讨;积极踊跃地参加地方组织的信息技术的专家论坛会和讲座,多学习当下的最新信息技术,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学校方面也应多和各个地区的学校形成教学联谊,双方的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到互相的学校深造学习,吸取经验,不断往自己的教学理念中灌输新型的教学理念,创造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在校内多举办信息技术教师之间的知识演讲辩论大赛,不断提升学校的师资团队力量。
七、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作为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必要途径之一,其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不同的有效教学法,从而促进学生日后的良好发展。教师在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时,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和教学内容,制订套有效的教学方案,积极实践一些崭新的教学模式,
做好课后的反思工作,不断完善、调整、修正课堂教学模式,逐步摸索一套适合学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体系,逐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晁元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外交流,2019(17).
[2]王云驰.关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4(11).
作者简介:田东亮(1980.10-),男,汉族,甘肃省高台县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信息技术。
(责任编辑 王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