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体育课程素来是小学生最喜欢的科目之一,也是小学阶段帮助学生舒缓学习压力、提升身体素质的最有效的教学活动之一,而垒球教学作为小学体育中的基本教学内容,对小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以及身体素质都有一定的积极影响,需要广大体育教师加以重视。本文以小学生垒球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为主要研究对象,意在推动小学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垒球教学质量;教学策略
引言
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当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更注重对小学生全面性体育素养的培养工作,这也就要求教师能够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依据小学生的真实成长以及发展需求而灵活地转变教学内容,在垒球教学中以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为主,技能锻炼次之,结合先进的教学理论以及教学手段,开展适宜的教学工作,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1.做好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工作
垒球运动并不是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运动项目,加之垒球教学与小学生所学习、接触过的诸如“田径”“羽毛球”等常见的运动项目就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大部分小学生对垒球运动的整体认知程度以及运动技术标准并不了解,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由此,在实际的教学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小学生掌握一定的包括“操作规定”、“专业术语”、“比赛流程”、“运动员站位”等基础理论知识,以此来保障后续的教学、训练活动能够有序开展[1]。但教师应该注意的是大部分小学生对枯燥、单调的知识讲解过程并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就应该有意识的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学问题,利用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等能够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式来使其能够以更轻松方式来获取到足量的垒球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将垒球的常识以及基础理论知识制作为更富有趣味性,同时也更加直观的微课视频,引导小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能够对垒球运动知识产生更深刻的理解,进而有效提升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2.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活动
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充分重视小学生的体能训练,不仅是因为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因为垒球这项运动需要参与者拥有较强的爆发力与肌肉力量。因此教师如果想要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垒球训练质量,就要求其能够引导小学进行科学、合理且有效的体能训练[2]。同时,由于每位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基础身体素质各不相同,加之垒球运动中不同位置的运动员所需要的锻炼内容也不尽相同,为此就需要教师能够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活动,从而落实高质量教学课堂。例如,针对敏捷性较好,跑步速度较快的同学,教师就可以针对其开展诸如50m、100m的跑步训练,目的是使其在垒球运动中更好地发挥其自身的优势;而面对身体素质较高、力量较大的学生时,教师就可以将其分配至“投手”“捕手”的位置,并引导其进行诸如“仰卧起坐”“俯卧撑”等肌肉力量训练;而面对身体素质较差、或是身体有一定障碍无法进行垒球运动的同学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其进行运动量较低的体能训练,亦或是鼓励其承担“啦啦队”的角色,从而使得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够在垒球运动中获取到参与感与荣誉感。这种有针对性、有层次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充分地发挥每一位小学生的优势,同时也能够使他们在自身擅长的领域中感知到极大程度的自信感与满足感,进而在提升身体素质、加强专业技术的基础上使每一位同学都获得了心灵上的满足。
3.进行有目标的技术训练教育
教师如果想要进一步地提升垒球教学的教学质量,就应该有意识的针对不同位置的运动员开展相应的教学、训练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训练教育项目能够帮助小学生的垒球技术获得更高质量的发展,从而避免了因训练项目过多而导致专业动作不标准、专业技能不达标等问题的发生[3]。这也要求教师要具有更专业的指导能力,从而能够依照小学生的真实身体素质与发展潜力为其分配不同的位置,进而开展不同的训练活动。例如在引导“投手”进行“原地投掷垒球”的训练时,教师就要以严格的标准去训练其爆发力以及上肢肌肉力量,并且要对其出手角度进行合理的规范;而面对“捕手”时,教师就要督促其进行“接捕”“守备”“传球”等训练内容,同时可以邀请其在休息时间去观察、分析其他同学的训练过程,使其在对其他位置的训练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后能够在及时的比赛过程中更好地配合队友完成接球、傳球等动作。
4.结合训练与日常考核,提升小学生学习主动性
为了全面提升小学垒球教学的课堂质量,老师应该有意识的根据小学生的基础身体素质以及垒球训练效果来建立起一套完整、科学的垒球教学考核制度,同时要做到将体能训练、专项训练以及日常活动结合起来,全面考量到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训练积极程度、听讲专心程度以及学生的实战投掷能力、动作标准与否等各方面因素,以此来彰显考核制度的专业性与公正性。并且教师还要做到依据小学生的训练效果、身体素质、成长变化等因素来灵活地调整、优化 优化体育教育的考核标准,引导小学生进行更有目的性的体育训练,进而全面提升他们在训练活动中的主动性与目标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课程是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加强其各方面体育素质技能的重要科目,需要教师在传授小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技能。在实际的小学垒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立足于小学生的真实需求以及身体素质,开展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教学活动,进而全面提升小学垒球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文浩. 立足多样化、融入乐趣性:基于小学生学习特点的软式垒球教学方法探究[J]. 体育风尚,2019,(06):130.
[2]丁向莲. 软式棒垒球运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新课程(上),2019,(03):253.
[3]顾彬彬. 对小学生原地侧向投掷垒球教学的探析[J]. 体育风尚,2019,(02):171.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岩溪中心小学 363900
【关键词】小学生;垒球教学质量;教学策略
引言
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是,当下的小学体育教学更注重对小学生全面性体育素养的培养工作,这也就要求教师能够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依据小学生的真实成长以及发展需求而灵活地转变教学内容,在垒球教学中以小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为主,技能锻炼次之,结合先进的教学理论以及教学手段,开展适宜的教学工作,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1.做好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工作
垒球运动并不是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运动项目,加之垒球教学与小学生所学习、接触过的诸如“田径”“羽毛球”等常见的运动项目就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大部分小学生对垒球运动的整体认知程度以及运动技术标准并不了解,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由此,在实际的教学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小学生掌握一定的包括“操作规定”、“专业术语”、“比赛流程”、“运动员站位”等基础理论知识,以此来保障后续的教学、训练活动能够有序开展[1]。但教师应该注意的是大部分小学生对枯燥、单调的知识讲解过程并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就应该有意识的站在小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学问题,利用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等能够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式来使其能够以更轻松方式来获取到足量的垒球知识。例如,教师可以将垒球的常识以及基础理论知识制作为更富有趣味性,同时也更加直观的微课视频,引导小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能够对垒球运动知识产生更深刻的理解,进而有效提升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2.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活动
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充分重视小学生的体能训练,不仅是因为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小学体育的教学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因为垒球这项运动需要参与者拥有较强的爆发力与肌肉力量。因此教师如果想要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垒球训练质量,就要求其能够引导小学进行科学、合理且有效的体能训练[2]。同时,由于每位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基础身体素质各不相同,加之垒球运动中不同位置的运动员所需要的锻炼内容也不尽相同,为此就需要教师能够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教学、训练活动,从而落实高质量教学课堂。例如,针对敏捷性较好,跑步速度较快的同学,教师就可以针对其开展诸如50m、100m的跑步训练,目的是使其在垒球运动中更好地发挥其自身的优势;而面对身体素质较高、力量较大的学生时,教师就可以将其分配至“投手”“捕手”的位置,并引导其进行诸如“仰卧起坐”“俯卧撑”等肌肉力量训练;而面对身体素质较差、或是身体有一定障碍无法进行垒球运动的同学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其进行运动量较低的体能训练,亦或是鼓励其承担“啦啦队”的角色,从而使得每一位小学生都能够在垒球运动中获取到参与感与荣誉感。这种有针对性、有层次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充分地发挥每一位小学生的优势,同时也能够使他们在自身擅长的领域中感知到极大程度的自信感与满足感,进而在提升身体素质、加强专业技术的基础上使每一位同学都获得了心灵上的满足。
3.进行有目标的技术训练教育
教师如果想要进一步地提升垒球教学的教学质量,就应该有意识的针对不同位置的运动员开展相应的教学、训练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训练教育项目能够帮助小学生的垒球技术获得更高质量的发展,从而避免了因训练项目过多而导致专业动作不标准、专业技能不达标等问题的发生[3]。这也要求教师要具有更专业的指导能力,从而能够依照小学生的真实身体素质与发展潜力为其分配不同的位置,进而开展不同的训练活动。例如在引导“投手”进行“原地投掷垒球”的训练时,教师就要以严格的标准去训练其爆发力以及上肢肌肉力量,并且要对其出手角度进行合理的规范;而面对“捕手”时,教师就要督促其进行“接捕”“守备”“传球”等训练内容,同时可以邀请其在休息时间去观察、分析其他同学的训练过程,使其在对其他位置的训练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后能够在及时的比赛过程中更好地配合队友完成接球、傳球等动作。
4.结合训练与日常考核,提升小学生学习主动性
为了全面提升小学垒球教学的课堂质量,老师应该有意识的根据小学生的基础身体素质以及垒球训练效果来建立起一套完整、科学的垒球教学考核制度,同时要做到将体能训练、专项训练以及日常活动结合起来,全面考量到教学过程中小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训练积极程度、听讲专心程度以及学生的实战投掷能力、动作标准与否等各方面因素,以此来彰显考核制度的专业性与公正性。并且教师还要做到依据小学生的训练效果、身体素质、成长变化等因素来灵活地调整、优化 优化体育教育的考核标准,引导小学生进行更有目的性的体育训练,进而全面提升他们在训练活动中的主动性与目标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课程是提升小学生身体素质,加强其各方面体育素质技能的重要科目,需要教师在传授小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全面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体育技能。在实际的小学垒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立足于小学生的真实需求以及身体素质,开展有针对性、有侧重点的教学活动,进而全面提升小学垒球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文浩. 立足多样化、融入乐趣性:基于小学生学习特点的软式垒球教学方法探究[J]. 体育风尚,2019,(06):130.
[2]丁向莲. 软式棒垒球运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 新课程(上),2019,(03):253.
[3]顾彬彬. 对小学生原地侧向投掷垒球教学的探析[J]. 体育风尚,2019,(02):171.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岩溪中心小学 363900